经济控制:不持观点的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稀缺的市场

一、市场的稀缺性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给出了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用的学问。

1.稀缺导致市场

稀缺导致了市场的出现,之后才成就了经济学体系的辉煌。稀缺性就是市场的表现形式,研究稀缺必须透过市场发现稀缺。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议题就是市场。

这个话题好像太通俗了,很多人往往视而不见。研究市场成了经济学的泛称,但是,市场的本质问题“稀缺”却被经济学家普遍忽略了。罗宾斯的经济学定义反映了透过表面看本质的研究精神。

本书从“稀缺”的角度看待经济学,以期发现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新入口。不是微观地研究这个“稀缺”的概念,而是希望引导经济学要素研究更加宏观、更关注本质。

稀缺存在于广泛的现实中。当没有足够的商品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时,市场才会出现。实现对稀缺资源的获取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产生竞争的原动力。

我们在讨论市场资源及其稀缺性的时候,一定要把“市场资源”这个概念放在首位。土地、水、矿产、劳动力、工具、资本、技术都是资源,而且都是稀缺资源。在经济学的理论中,资源都是稀缺的,包括空气。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终端产品应该是金融产品、房地产及大宗商品。这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有稀缺的特征,但不一定是常识中的商品短缺。甄别商品的稀缺性与常识中的商品短缺是经济学能否把狭义市场和广义市场分开的关键,也是区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关键所在。简言之,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不正相关。

听起来还是有点费解。市场上存在两种供求关系,它们处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时对消费者有利,供小于求时对供给者有利。这个层次的商品供求关系说明市场经济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及供给能力不发达,没有形成市场的充分竞争,商品短缺导致市场稀缺。此时,经济活动受资源稀缺约束,市场调节工具短缺,调节空间狭小。另一个层次是市场已经处在充分竞争阶段,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为供给不充分而影响运行,但仍存在着两种干扰市场运行的情况:一是供求关系不匹配;二是需求的支付能力不足。在资源充分丰富时,市场出现的稀缺是由市场稀缺性的本质决定的。

市场永远具有高度的稀缺性。甚至在商品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的稀缺性也没有改变。这个时候需要站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稀缺问题,而不是拘泥于微观的稀缺概念。

2.稀缺不是短缺

经济萧条时,大家看到的一般都是商品供给过剩。问题的另一面是严重的需求不足也会反映在供给上。

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70年代还是21世纪初的经济危机,都是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两个极端现象同时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受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影响深远,史称“失去的20年”。2008年,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了历时10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以缓解经济危机的危害。这说明稀缺不仅仅会由物质短缺,也会由需求短缺导致。

人们在事后经常会问,经济危机出现时,资产价格下跌,为什么消费者不趁机进行低位投资呢?事实上,在危机来临时,不仅没有出现规模化的低价抢购资产现象,反而出现了众多低价抛售者。这个时候的市场稀缺表现为信心稀缺。

3.稀缺约束市场

我们一直存在一个误区,把微观要素放置在宏观经济学层面研究,结果是微观要素作用下的变动被观察者放大并提升到一定层面,成了宏观经济研究方法,这不仅混淆了概念,也让宏观的预判被具体化的经济现象分析挤出了决策平台。

宏观经济系统中的要素排序是动态的、变化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各要素的权重是不同的,作用于市场及某个产业的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微观经济学研究中假设了它们的位置和地位相对固定。更重要的是,这些要素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它们本身,更取决于动态趋势及其与其他复杂要素形成的组合。这是我们以控制理论研究经济学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要素,稀缺性要素的影响更加深远、广泛。所以,有些经济学家将研究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规律的重点放在研究其稀缺性上,因为房地产的稀缺性特征是真正的约束性条件。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表面上房屋的供给量充足,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但是旺盛的需求是在银行零利率及零首付支持下以金融杠杆撬动起来的需求,是假性需求。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能与供给匹配,是次级消费的极端表现。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市场(需求)在经济学理论上是不存在的、是脆弱的,这就是市场稀缺。

市场需求是在特定经济环境、金融政策及消费预期的作用下,与供给协调配合形成的。否则,稀缺性就会充分发挥其破坏性作用,导致市场扭曲、资源浪费及经济运行不畅。

反之,与需求不匹配的供给就是无效供给。某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供给总量需要5~8年才能被市场消化,是典型的供过于求,但价格不仅不降反而涨幅很大。这有悖于供求理论的基本规律,没有出现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的现象。

无论用供求关系还是稀缺性理论解释这些经济现象,我们发现都有一个逻辑误区,那就是不断地以新的观点解释当时的经济现象。也许把当时的约束性条件找到了,就能够充分解释这种现象,但以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这种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就事论事”的方法论错误,不能充分解释长期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经济系统中所有可能的波动、震荡、萧条、危机都是整个经济系统甚至是政治社会系统的紊乱导致的。这种紊乱不仅仅是由于某几个要素出了问题,而是经济体的检测、调节、反馈机制出了问题。

这是合理的逻辑,也是可以实现的控制方法。本书将不断引导大众理解这种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