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打破和平

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公元前540—前529年在位)邀请蔡灵公(公元前542—前531年在位)到申。灵公的家臣说楚王是无信之人,阻止他前去,但是灵公不听,前往申地赴约。灵王招待灵公,趁其酩酊大醉,逮住并杀了他,楚公子弃疾又率军围攻蔡国。晋作为一方盟主不能置之不管,于是召集诸侯的大夫向楚表明要帮助蔡国,但是楚看穿了晋的胆怯,灭蔡国置县,封弃疾为该地的公。关于这个县的问题之后再说。由于这个事件,和平条约被撕毁,中原重新陷入战乱。这时晋的态度让其丧失了作为盟主的声望,齐也轻视晋。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发生内乱,平王(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取代灵王即位。趁此之机,晋派大军到平丘(河南省封丘县,位于黄河拐弯处西北),召集诸侯,举行会盟,营造了一时气盛之感。但是之后齐国屡次讨伐东方小国,入侵鲁,宋也又开始讨伐邾等国并与小国举行会盟,晋都无力制止,作为盟主没能维持和平。就如同叔向对晏婴说的那样,这个时期晋的公室涣散。《左传》里也记载,子产看透当时晋的实际情况说:“晋国的政治由多个大夫之家执掌(国家政论不统一),无论我们是有二心还是不认真,晋都没有精力讨伐。晋士气不振容易被乘虚而入,根本无法保持国家气势。”(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也就是说大夫之间的争权造成国家秩序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