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桓专权

更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社会变动的例子,是鲁国三桓的专横跋扈。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大夫东门遂杀了太子恶和其同母弟视,立了庶子出身的宣公。那之后鲁国国政的实权就被东门氏掌握。这个东门氏是庄公(公元前693—前662年在位)所出的一族。可是在鲁国还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等公族非常强盛。他们都是桓公(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之子所出的家族,被统称为“三桓”,他们对所有的事务都有发言权。于是宣公十八年(公元前591年),东门遂之子归父试图利用宣公的信任,消灭三桓,加强公室的权力。但是此事由于那年宣公死亡而告败,归父反而被季文子驱逐。之后鲁国的政治就由以季氏为首的三家执掌。

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鲁国由原来的两军团编制改为三军团,三家各掌控一军,他们试图把国家军队彻底变成三家各自的私人军队。当时规定,编入军队的百姓不服兵役,要向国家缴纳替代之税。季氏让百姓把那部分税交给季氏,或者向季氏交了税就能免除向国家交税,不这样做的人税就加倍,于是百姓都追随季氏。据说孟氏和叔孙氏则是把百姓的一半归为自家。

之后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三军再次改为两军,进而分成四组,季氏统领两组,孟氏和叔孙氏各统领一组。代替兵役的租税都由三家征收,三家再从中拿出一部分缴纳给公室。军事、政治、经济全由三家任意操控,公室彻底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昭公试图起兵攻打三桓,反而被逐出国境,终生再未能回国。由此鲁国进入了一段虚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