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晋文公

重耳因被献公驱逐而流亡,在诸国漂泊了十九年,但是其间赵衰、狐偃等五位贤士一直服侍帮助他,与他一起历访齐、楚、秦等大部分国家。惠公一死,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借助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的援军回到晋国,杀了惠公之子怀公继任晋侯,世称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

晋的崛起

因文公任用贤能,整顿财政,将公田分给士,治理军政,使百姓受惠,所以晋国安泰,奠定了霸业的基础。碰巧在周王室内部,王子带反叛周襄王,引狄军攻打襄王,襄王出逃郑国,向鲁、秦、晋求救。当时不断得势的秦国打算以此为机会向中原发展,因此秦穆公亲自率兵出征。

另一方面,晋国狐偃建议说:“要成为诸侯的盟主,勤王是最好的方法。能得到诸侯的信任,也是大义之道。”(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

晋文公让秦穆公放心交托勤王之事,并让秦撤军,然后亲自率军东进,从郑迎回襄王,平定周都,杀了王子带,平定了王室内乱。襄王赏其功,把阳樊、温、原(这个地区在春秋时代称南阳)等地赏赐给文公。这个地区原来是卫国的领地,但卫被狄赶到黄河以南后,此地一直在狄的统治之下。晋可能是在这次战役中扫除了狄的势力,所以被赐予了这片地区。由此晋打开了向中原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接下来解决诸国之间争端的过程中逐渐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