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霸主之路

齐桓公因两度败于鲁国,所以听取管仲的意见,试图通过外交来压制诸侯。由于在上一年的战役中败于鲁国,宋国于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发生内乱。宋闵公被杀,公子游即位,可是最终也被杀。宋国又立了公子御说,这就是宋桓公。齐桓公以平定宋国内乱为由,和宋、陈、蔡、邾各国的大夫在北杏(山东聊城东,东阿北)会盟,并就宋桓公继位问题斡旋于列国之间。这时之所以不是和诸侯而是和大夫会盟,是因为列国并不认可齐桓公的声望高出诸侯太多。先和大夫会盟,是齐桓公逐渐提高国际信誉的第一步。这次会盟使宋、陈、蔡、邾等国形成了一个以齐为中心的势力圈。

鲁国没有参加这次北杏会盟,齐桓公决定以此为由讨伐鲁国,先是进攻了鲁的属国遂(据说是上古圣人舜的子孙的国家,位于山东肥城和宁阳之间)。鲁国虽施以救援但失败了,遂国被灭,鲁国感到了齐国的威胁。同年,鲁庄公和齐桓公在齐的柯地(河南省内黄县北)举行议和会盟。鲁庄公畏惧出席这次会盟,但是曹沫力劝他参加。到了和桓公会谈之时,曹沫突然走上前去抓住桓公的衣袖,另一只手将一柄短剑抵在其胸口,逼其承诺归还从鲁国抢占的土地。之后桓公试图毁约,但是管仲进谏说违背约定,会失信于天下,比起得到一两块遂邑这种土地是一种损失,于是桓公按约定归还了鲁国土地。果然,桓公的声望更高了。

但是本来就和鲁国对立的宋,对齐国和鲁国的议和很生气,于是背叛了前一年的北杏之盟。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和陈、曹的军队共同讨伐了宋国。齐桓公向周天子釐王请兵,周王遂派单伯率兵参战,使宋屈服。那年冬天,在周王派遣的单伯的见证下,齐和宋、卫、郑的诸侯在卫国的鄄(河南省濮阳县东)会盟。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春,齐和宋、陈、卫、郑的诸侯再次在鄄会盟,诸侯都尊齐桓公为盟主。于是齐桓公成了实质性的霸主。

之后,齐桓公解决了诸侯间的争斗和内乱等,进一步表明了作为盟主的实力。那时在周王室内部,惠王和与之对立的拥戴王子颓的一派之间发生内乱,更有卫和燕帮助王子颓这种情况发生。惠王逃到郑,在郑厉公和虢公的帮助下收复都城,杀了以王子颓为首的一派,解决了危局。惠王在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7年)派召伯廖去齐国承认桓公的霸主地位,作为交换,请齐讨伐帮助过王子颓的卫国。至此,桓公确立起名副其实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