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河上游地区的影响
说起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对黄河上游地区的影响,就必须提到甘肃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要早于甘肃半山文化。半山文化以狄道(今临洮)半山墓葬为代表,但与马家窑文化密切相关,难以区分,因此本书将两者统称为半山文化。
半山文化分布广泛,从黄河支流的洮河、湟水河一直延伸到青海湖。青海湖岸边六七米高的地方建有居住地,而河谷中大致50余米高的黄土台地也被人占据了,这是因为此处提供了合适的耕地,且台地的一端受到流水侵蚀,形成了天然要塞。现在,这里水流沿岸的低洼地长起了大片杨柳,已经不再是合适的居住地,倒成了飞禽走兽,特别是鹿这类动物的栖息地。
狄道马家窑遗址位于24米高的台地上,是一个东西长350米的聚落遗址。西宁朱家寨遗址也不逊色,其覆盖范围南北约900米,东西约500米。
能够留下如此大型的遗址,马家窑和朱家寨必定已经有了农耕文明。这两处遗址均出土了大量的石刀,也就是割稻穗用的石器。另外,两地还出土了大量陶器,以游牧或单纯狩猎为生的部族是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大量的陶器的。除了农耕,马家窑和朱家寨的居民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并捕猎大量的飞禽走兽。
但是,位于青藏高原西藏境内的罗汉堂遗址,同河谷相比就稍稍不同了。当时的居民捕获的猎物大多是瞪羚、驼鹿等,还有大量野兔;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牛、山羊、绵羊,还有土拨鼠,猪却很少。这也许是因为当地的氏族并非华夏而是羌人(以游牧为主,被视为羌人后代的羌族历史上与汉族有过接触,建立过后秦〔384—417年〕那样的国家)。他们并非农耕氏族,而是以游牧或狩猎为主,狗是他们生活中的好伙伴。
他们的房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房屋边长四米,中央有柱,四角有角栓,圆形房屋直径四米。两种房屋中均设有灶,地面涂了混有麻刀的灰泥。房屋的入口方向不定,周围挖有很多地窖。
兰州徐家坪发现的一处窑厂,有两个窑,结构与仰韶文化相同。附近发现了磨颜料用的石臼,以及赤铁矿粉末,赤铁矿粉末可做成红色颜料。
半山文化中收获谷物用的石刀种类本就十分丰富,另外还出现了绿石磨制成的双刃、单刃石斧,显示了当时制造技术的发达。根据细石器手法镶嵌石刃的骨柄小刀则继承了古老的传统。
由于大量使用兽骨和兽角做原材料,半山文化还出土了许多骨角器。除了经常出现的一些锥和缝衣针,还有骨制指环、缝在袖子上的骨制铠甲。此外还有陶制、石制的手环及圆玉、软玉制成的暗绿色玉璧(璧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玉器,边缘厚重,是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礼器,由饰物发展而来。这里表明半山文化与古典文化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还有泥捏的小乌龟、小鸟和人头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