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局部肿痛怎么办
骨折后,疼痛、肿胀会最先找上门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还会造成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甚至残疾等可怕的后果。
骨折了,为什么会痛苦不堪
“骨肉相连”之痛
组织损伤或有潜在的组织损伤都可能引起疼痛,骨折造成的肌肉、血管等组织损伤肯定会引起疼痛,为了防止肢体挛缩等并发症,骨折患者还需要长时间保持关节功能位,这种心理负担也会给患者带来疼痛。
不得不说的手术痛
手术器械会刺激皮肤、血管、肌肉、骨膜等组织,造成伤口和切口对疼痛更敏感。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24时内伤口疼痛最强烈,疼痛一般要持续3~4天,甚至6~12天。手术中为了固定骨断端,可能会切开骨折外层的软组织,将骨折端重新复位,再加入内固定物。因此,术后疼痛会更加明显,术后疼痛大约持续1周。
出现并发症更会痛
骨折后护理不当容易造成一些并发症,如压疮、水肿、静脉血栓、急性缺血、感染等,不同类型并发症导致的疼痛也有所不同,有些并发症甚至会引起阵痛、剧烈刺痛或持续性疼痛等,如果进行截肢手术,术后还可能会出现神经痛。
康复锻炼也会痛
骨折部位固定一定时间后,肢体可能会出现肌肉挛缩、关节僵直等问题,在进行康复锻炼的过程中,牵拉挛缩的肌肉、韧带和僵直的关节等也容易引发疼痛。
不高兴了也会痛
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与年龄、性别、性格、受教育程度等相关,自律和自尊心强的人更能耐受疼痛,不良情绪如恐惧、忧虑、紧张等容易引发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从而诱发疼痛;以往经历过疼痛的人再面对疼痛时感觉可能会更糟,如果过分专注疼痛,疼痛的感觉也会更强烈。
淡淡的忧伤
疼痛难忍,怎么做才能不痛呢
日常姿势有讲究,预防疼痛很重要
骨折患者应经常调整卧床姿势,保持血液循环正常,防止骨折部位受到挤压而影响愈合和发生疼痛。翻身、大小便时可以让家人协助,以防牵拉到手术创口引起疼痛。
骨折患者卧床姿势
疼痛忍不了,试试药物来缓解
镇痛药是骨折后缓解疼痛的常用药物,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联合使用镇静类药物。骨折手术后患者也可以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它不仅可以预防感染还可以缓解疼痛。
物理方法超简单,镇痛效果很明显
居家期间,骨折患者可以用热敷 、冷敷和按摩等方法。损伤早期,冷敷可以收缩毛细血管,缓解出血和水肿,从而预防和缓解疼痛;损伤中后期,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按摩手法不仅可舒筋活血,还能提高舒适度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主动出击,有效锻炼不再痛
康复锻炼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但是要循序渐进,对挛缩和僵直的患肢,要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切不可大幅度运动造成二次损伤。随着骨折愈合越来越好,疼痛也就慢慢消失啦!
放松心情,和疼痛说拜拜
骨折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很多患者一时难以接受,伤口疼痛令他们焦虑不安,甚至为此抑郁和失眠。这时候不妨听点欢快的音乐,尝试深呼吸,或者跟着音乐进入冥想,还可以看看有趣的电视剧转移注意力,不知不觉心情变好了,疼痛也就没那么难挨啦!
健康饮食,康复的加速器
骨折家庭康复期间,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健康的饮食可以让骨折患者尽早痊愈,到时候疼痛自然也就跑得无影无踪啦!
骨折肢体为什么总是肿肿的
骨折肢体总是肿肿的,按压还会有凹陷,这是为什么呢?
(1)外伤、骨折断端、手术都会损伤血管、肌肉及神经等组织,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出而引起水肿。
(2)疼痛引发肌肉痉挛,进而导致肌肉泵消失,静脉及淋巴管回流不畅可引起水肿。
(3)长期制动造成肌肉萎缩,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可加重水肿。
(4)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下降,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失调,进一步加重水肿。
骨折后水肿了,该怎么办
选对方法,消肿很有效
(1)冷敷:冷敷可以收缩毛细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加速破裂的小血管凝固,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患处10~15分钟。同时还可以用绷带以“8”字缠绕的方式给骨折部位局部加压,这样消肿效果更好。
(2)热敷:可以将热水袋或者热毛巾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皮肤,热敷可以提高皮肤温度,促进浅层静脉回流和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和减轻水肿,但要注意选对时机。
肢体抬一抬,水肿消一消
细心的患者会发现水肿和体位有关,上肢下垂会加重水肿,下肢走路也会加重水肿,我们可以把患肢抬到高于心脏的位置,静脉和淋巴回流顺畅,水肿也就消得更快啦!
下肢骨折患者抬高肢体
主动锻炼,水肿消失了
主动锻炼关节和肌肉,加速静脉和淋巴回流,身体功能恢复正常了,水肿也就消失了。锻炼要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强度和次数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早期康复锻炼要注意防止骨折移位,要以肌肉收缩运动为主,可以先做骨折远端的运动,例如上臂骨折可以做握拳和手指抓握运动,髋关节骨折可以做脚趾抓握运动。
手指抓握
脚趾抓握
掌握手法淋巴引流,水肿不再烦恼
手法淋巴引流就是用轻柔的手法,用就像蝴蝶落在皮肤上的力度,沿着淋巴通路按摩皮肤,加速静脉和淋巴回流。静止圆是最常用的手法,操作时手指并拢,手腕固定不动,通过肘部与肩部的移动画半圈,依次推进淋巴液流向心脏方向。每种手法2~3秒,每次持续15分钟。
手法淋巴引流
打石膏后越来越痛怎么办
骨折部位石膏固定后出现疼痛,可能是并发症造成的,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一定要警惕!
疼痛伴麻木,小心骨筋膜室综合征找上门
四肢骨折时,如果石膏固定得太紧,肌肉出现异常剧烈的疼痛,可能是出现了局部血液循环受限,神经和肌肉缺血、缺氧引发的骨筋膜室综合征。
带着臭味的疼痛,可能是石膏惹的祸
如果疼痛且有臭味,且伤口流出炎性分泌物,可能是由于石膏对肢体的压力不均造成的局部压迫性溃疡。
马马虎虎的卫生带来“脓脓”的痛
骨折部位打石膏后,如果皮肤不干净,同时还有擦伤、挫伤或者皮肤过敏等情况,就容易发展成化脓性皮炎,引发“脓脓”的痛。
苦不堪言的又肿又痛
骨折早期局部持续性出血,组织肿胀,导致石膏太紧引发持续性疼痛。肿胀消退以后,皮肤与石膏间隙变大造成石膏松动,石膏接触皮肤容易磨损皮肤,引发疼痛。
疼痛忍不了,应该怎么办
石膏固定后出现疼痛,要及时找到原因并正确处理,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疼痛。
解除疼痛诱因
(1)石膏表面凹凸不平、关节塑形不好,或石膏太紧造成肢体压力太大,要立即拆除,重新固定石膏。
(2)石膏边缘或骨突出处可以适当使用衬垫,防止皮肤磨损。
(3)在石膏固定的肢体下面垫一个和肢体长度大致相等的枕头来抬高患肢预防水肿。
(4)冷敷可以减少出血和减轻肿胀,预防疼痛。
消炎止痛
(1)可以用生理盐水、0.02%的呋喃西林、3%的过氧化氢或1:5000的高锰酸钾等溶液,清洁皮肤和创面。
(2)用75%的酒精或者润肤霜擦抹被石膏边缘压迫部位的皮肤。
石膏固定后疼痛的坑,怎么做才能避开
预防疼痛,石膏护理是关键
(1)石膏未干时防止变形:石膏未干时,不要直接把被固定的肢体放在地面或椅子上,下肢不要过早走路;必要时卧床、翻身、穿衣服、大小便时让家人辅助,防止未干的石膏在肢体关节处断裂。可以用合适的支托物保持石膏受力均匀,也可以用枕头、棉垫等松软物品支托石膏,保持石膏受力均匀。还可以用电风扇或吹风机加速石膏干燥。
均匀用力地托起石膏
早期搬运时,要用手掌均匀用力地托起石膏,不能用力拖或用手抓,防止石膏凹陷、松动或断裂造成局部皮肤受压。防止水溅或者潮湿的环境损坏石膏,造成石膏松软、断裂。
(2)保持石膏清洁干燥:大小便时,如果无法自行准备,可以让家人帮忙放好便盆,避免粪、尿污染石膏;保持床铺清洁,防止伤口感染。及时清理伤口分泌物,用敷料充分吸附渗出物,避免渗液污染石膏。冲洗伤口和换药时,要在石膏窗四周填塞纱布,防止冲洗液和脓液流入石膏内。石膏外部有污垢时,可以用毛巾蘸少量肥皂和清水擦洗,如果石膏严重污染,应该及时更换。洗澡时,要用防水材料做好密封,防止石膏浸水变形。
(3)消炎、消肿也消痛:可以将患肢抬高到心脏水平20厘米左右,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预防或缓解出血、肿胀。石膏内出血时,如果发现血迹渗出到石膏边缘,可以在伤口或石膏周围间隙用冰袋冷敷止血,但要保持石膏和伤口干燥清洁,以免造成石膏变形和伤口感染。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
抬高石膏固定
(4)皮肤颜色不对,警惕疼痛来袭:石膏固定时通常会露出手指和脚趾,可以观察手指、脚趾的颜色、温度、脉搏、水肿与否、知觉和疼痛程度。如果有剧痛、麻木、皮肤颜色苍白或变紫,提示石膏太紧了,应立即拆除石膏,重新固定。
还要经常观察石膏边缘皮肤是否有红肿、磨破,要及时更换或增加衬垫。可以适当地活动手指或脚趾,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
肿胀消退后,皮肤和石膏间空隙变大,可以在容易摩擦处使用爽身粉或柔软的衬垫,防止皮肤磨破。皮肤过敏或瘙痒时,不要用手或筷子等搔抓,可以用75%的酒精擦拭后再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
(5)加强营养,强身健骨又止痛: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促进骨折愈合。还可以适当多吃动物肝脏、蘑菇、豆类、海产品等,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营养吸收,防止便秘。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可以适当多吃水果蔬菜,同时多饮水,促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