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肾发育不良
【定义】
肾发育不良(renal dysplasia,RD)是指组织病理学上异常的后肾分化,可以是弥漫性、节段性或局灶性。囊性肾发育不良是以肾脏内多个囊肿形成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病变,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未分化间充质、基质及上皮等结构。
【发病机制】
因先天性(散发性及遗传性)和获得性异常导致肾发育畸形。
【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超声检查提示婴儿的发病率为0.1%,尸检研究发现胎儿及婴儿的发病率为4%。成人患病数据尚不清楚,但在良性无功能肾的肾切除标本中,肾发育不良约占3.7%。
(2)发病年龄:
多数为宫内胎儿及年龄小于1岁婴儿,较大年龄儿童以及成人也可出现。
(3)性别:
男女比例为2∶1。
2.症状
胎儿期超声检查显示母体可出现羊水过少。新生儿期通常表现为腹部肿块。儿童及成年期的相关症状包括排尿功能障碍,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腹痛,阴道分泌物,生殖器肿块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3.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伴发感染以及肾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相关,表现为感染及不同程度肾衰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4.影像学特点
超声检查显示为多囊肾及盆腔囊肿。
5.治疗及预后
双侧肾发育不良导致肾脏无功能,胎儿于围产期死亡。单侧肾发育不良预后良好,需治疗伴随的感染及高血压。不建议行常规手术切除。
【病理变化】
1.大体特征
大体特征取决于肾发育不良的程度和囊性成分的多少。肾脏表现为多发性不规则的囊性肿块。
2.镜下特征
(1)组织学特征:
主要组织学特征为纤维肌环绕的原始导管以及叶状结构紊乱,可为弥漫性或局灶性。原始导管呈腺管状或大小不等的囊状,内衬未分化或柱状-立方状上皮,其周围梭形细胞呈同心圆状环绕(纤维肌环)(图1-3-1)。不完整或杂乱分布的皮髓质及原始髓质成分形成了紊乱叶状结构。
图1-3-1 肾发育不良
原始导管周围见梭形细胞呈同心圆状环绕(纤维肌环)
其他病理学特征包括化生性软骨(图1-3-2)、骨、原始小管基底膜增厚、结节状肾胚芽以及增生的神经纤维。其中,化生性软骨通常位于皮质。
肾发育不良继发下尿道反流或梗阻时,偶可在发育异常的肾脏中出现慢性肾盂肾炎的组织学变化。
(2)免疫组化:
原始导管表达PAX2及PAX8,而纤维肌环WT1表达阳性。
3.基因遗传学特征
涉及PAX2、PAX8、WT1及BCL2基因。
【鉴别诊断】
多囊性肾病
囊肿较囊性肾发育不良的囊肿小,囊周无纤维肌环,与遗传学异常相关。
图1-3-2 肾发育不良
肾实质结构紊乱,可见化生性软骨
(王景美 付尧 樊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