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结直肠正常组织学
整个结肠的组织结构基本相似,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外膜层组成(图1-4-1),左右半结肠存在一些组织学特征差异。
图1-4-1 结肠壁
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外膜层构成
一、黏膜层
黏膜层为柱状上皮构成的隐窝结构,隐窝基底部与黏膜肌层毗邻,并与之垂直排列,呈“试管架”样外观(图1-4-2)。
正常结直肠黏膜可见一些形态学变异,包括无名沟和淋巴腺复合体等。结肠黏膜的无名沟(规则出现的黏膜皱襞)为多个隐窝以沟内朝向肠腔的共有隐窝为中心,以“镜像”方式张开排列,无名沟所共有的腔一般位于黏膜表浅的1/3区域(图1-4-3)。淋巴腺复合体亦为正常结构,特征为隐窝上皮位于淋巴滤泡内,从黏膜层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图1-4-4~图1-4-6)。这些变异需注意与慢性黏膜损伤造成的组织学改变相鉴别。
在左右半结肠的表面上皮,肠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的比例、黏液层厚度、帕内特细胞的存在与否、隐窝长度、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固有层单核细胞分布和密度以及集合淋巴结密度等方面均有差异。与左半结肠相比,右半结肠肠上皮细胞(吸收细胞+M细胞)数量比杯状细胞多(约5∶1),说明其在吸收和抗原加工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由近及远,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图1-4-7、图1-4-8),结肠细胞和杯状细胞比例变为3~4∶1,以促进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内凝胶型黏蛋白形成,有利于逐渐增多的粪便成形和运输。帕内特细胞通常位于右半结肠的隐窝底部(图1-4-7),如果横结肠远端1/3后的部位出现帕内特细胞,提示发生了继发于慢性黏膜损伤的化生。右半结肠黏膜表面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多于左侧。
图1-4-2 正常结肠黏膜
黏膜隐窝平行排列,开口于肠腔,隐窝与黏膜肌层相接并垂直排列,呈“试管架”样外观
图1-4-3 结肠黏膜的无名沟
图1-4-4 淋巴腺复合体
黏膜肌层结构在此处不完整,隐窝可穿过黏膜肌层,出现于黏膜下层
图1-4-5 结肠集合淋巴小结
此结节将邻近的隐窝分开,为结肠正常的组织学特征,可有发育很好的生发中心
图1-4-6 黏膜下集合淋巴小结
有发育很好的生发中心
图1-4-7 右半结肠
吸收细胞相对更多而杯状细胞较少,隐窝基底部可见帕内特细胞
图1-4-8 左半结肠
杯状细胞较多,无帕内特细胞
结肠上皮含五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帕内特细胞和M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常出现于两个部位,即吸收上皮的细胞旁间隙内和M细胞内,其密度与集合淋巴结有关(图1-4-9、图1-4-10)。结肠活检必须标明部位,以免将右半结肠正常的IELs密度误诊为淋巴细胞性肠炎。一般将淋巴细胞数量大于等于20个/100个结肠上皮细胞视为异常改变。偶尔见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但数量比淋巴细胞少的多。
图1-4-9 上皮内淋巴细胞
正常的密度为1~5个淋巴细胞/100个结肠上皮细胞,但滤泡相关上皮除外
图1-4-10 隐窝上皮散在淋巴细胞
黏膜固有层包绕结肠隐窝,从有孔的基底膜扩展至黏膜肌层。包含炎症细胞和间质细胞(图1-4-11),嗜酸性粒细胞在正常结肠中的数量变化很大,取决于结肠的部位和所处地域。虽然在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胶原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其他病理条件下,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但在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为病理性改变前,应有必要结合取材部位和患者地域综合考虑。黏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图1-4-11),黏膜肌层明显增生通常认为是黏膜慢性损伤特征之一。
图1-4-11 黏膜固有层
包含炎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以及血管和淋巴管,黏膜肌层为薄层的平滑肌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由疏松排列的平滑肌束、纤维弹性组织和脂肪组成,其间可见神经纤维、黏膜下神经丛、血管和淋巴管(图1-4-12)。
图1-4-12 黏膜下层
由疏松的平滑肌束、纤维弹性组织和脂肪组成,其间可见神经、血管及淋巴管
三、固有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
固有肌层分为内外两层,内环外纵,其间可见神经丛。固有肌层下方是浆膜下层的纤维血管脂肪组织,外膜为纤维膜或浆膜(图1-4-13),是否被覆浆膜取决于结肠的具体解剖部位。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属于腹膜内位器官,肠管外表面几乎全被腹膜覆盖。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部为腹膜间位器官,肠管外表面部分被腹膜覆盖。直肠中下部为腹膜外位(后位)器官,没有或仅有少量腹膜覆盖。
图1-4-13 固有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
(张丽英 贾旭春 李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