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就建立了社会服务部,而后雅礼医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齐鲁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又名“齐鲁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金陵大学鼓楼医院(现南京鼓楼医院)、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重庆仁济医院(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等都先后设立了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服务促进医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1947年上海市一项调研记录显示,当时仍有10家医院设立社会工作部,如仁济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医学堂。

20世纪50年代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被撤销,中国各大医院的社会工作部也一并被撤销。直到1979年,作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社会学课程及相应的机构得以恢复和重建,所以在改革开放后,当医务社会工作需要恢复时,几乎没有历史基础和历史性过渡。当时,部分机构自行设置岗位,部分机构由政府方面统一部署,此阶段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由医疗人员或医院管理部门人员担任,其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志愿者管理、慈善救助、人文环境营造层面,专业服务呈现相对空缺状态,工作成效难以体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难以被认同。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工作专业在高等院校恢复和发展,这一发展过程也使得中国社会工作呈现出社会工作教育优先于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因此,对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梳理应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

二、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

刘继同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工作学科、社会工作实务和专业发展轨迹,将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划分为萌芽期(1978—1991年)、预备期(1992—1999年)、初步发展期(2000—2006年)和稳步发展期(2007—2011年)4个阶段,描述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教育、理论、实务和研究方面的发展路径,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也呈现相似的发展路径。

(一)第一阶段:发展准备阶段(1979—1999年)

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推动成立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同时成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进入了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变迁加速,人民需求日趋多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亦带来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医疗领域中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日渐突出。为了回应改革开放后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问题,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最初从热爱助人事业,熟悉医疗需求、医疗流程和医护合作模式的医院内部人员开始发展,逐步在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中有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如团委、工会、宣传和行政部门,社会工作理念悄然融入医院管理。医院行政管理、精神文明、质量控制等部门链接社会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便民服务体系,以各种形式发现患者需求,救助弱势群体,承担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传递政府、社会和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社工服务借鉴了海外服务经验,并结合本土经验融入社工服务理念和元素。这一阶段为之后医院成立专业社会工作部门打下坚实基础。

(二)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00—2011年)

2000年在浦东新区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动下,多家医院率先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由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部门承担医务社工的角色。医务社会工作相关部门的设立标志着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层面得到了认可,也意味着医务社工在医疗系统内具有了合法身份,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进入探索阶段。但当时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匮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法不专业,制度配套缺乏,导致专业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医院派员赴海外观摩和学习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之后多家医院大胆实践和探索,结合本土情境,不断积累经验,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大力发展。

2000年上海市东方医院率先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社工部志愿者管理、慢性病病友小组(糖友乐)等服务得到同行认可;2001年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立宁养院,正式由执业社会工作者加入宁养服务团队,发挥社会工作在心理援助、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等方面的作用。2004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设由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担任主任的医院社会工作部,并首先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成为医院社工,开展家长教育小组、游戏治疗、哀伤辅导、医患关系协调、医护情绪辅导等专业服务。之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等陆续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成立社会工作部,成为医护人员以外的另一支专业服务力量,协助患者及其家庭应对疾病,促进患者康复并顺利回归社会,营造医院良好人文环境。部分医院根据医院自身特点和患者服务需求,尝试探索建立临床专科社工制度,进一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同时,医院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接受社会工作学生到医院实习。高校派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医院完成专业实习,由医院社工担任机构督导,教育界与实务界教学相长,共同探索专业发展方向和更为有效的服务模式,不断推动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在探索阶段,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逐步得到政府层面的关注和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第二年(2007年)即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民政部和国家卫生部启动“全国卫生系统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调查与岗位设置政策研究”,对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进行全面调研,调研范围涉及一线社会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调研结果一致认为医疗卫生体系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势在必行。2009年4月公布的医改方案首次明确规定“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增进医患沟通”,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同年,上海市卫生局协同各部门对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全市仅5家医院设立社工岗位和部门,存在规模小、人才少、发展慢、社会认知度不高的发展困境,要满足现代医疗需求,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医务社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处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卓有成效的医院进行剖析,以内参形式向上海市人民政府递交报告,引起领导极大重视,为全面推动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做了铺垫。

(三)第三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效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2012年3月,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全国之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通知,明确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在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领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提供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共服务、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医疗卫生方面社会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并规定全市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社工岗位。该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在政策层面得到了认可,确立了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系统内开展服务的合法性,自此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为了确保各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品质,上海市卫生局联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于2012年7月共同举办“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首批人才队伍培训项目”,50余家医疗机构、80余名人员接受培训,其中有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到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也有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医护人员,此次培训为推进医疗系统社会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在制度出台、人员培训的基础上,2012年上海市医疗卫生系统的“质量万里行”和“等级医院评审”检查中首次将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建立和开展社会工作纳入评价标准。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3年上海市医疗机构“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联合督查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本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拟订实施方案,并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常规工作”“配置专职医务社工,明确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医务社工持证上岗”“具备开展医务社工活动的工作场所”“积极参与全市医务社工专业性推广宣教活动”等,进一步加大医院实施医务社会工作的考核力度。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制度化设计,正式纳入医院评价体系,开创了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新局面。2012年,44家自愿报名的医疗机构开始社会工作试点工作。2013年,经调研、评估、宣传、培训等准备工作后,试点单位扩大到了103家医疗机构,覆盖17个区县,涵盖综合性医院、儿科和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根据对试点单位的要求,各家医院拟定实施方案,独立设置工作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以政策为依托,逐步探索适合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路径,2014年,“上海加强医务社工和医院志愿者队伍建设,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项目”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上海顺应时代需求,发展具有上海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全人关怀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体现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医务社会工作成为丰富医疗服务内涵的重要内容。

同时,积极推动建立医务社工专业委员会,确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地位。2011年率全国之先成立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2012年建立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2013年又获批建立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专业组织的建立使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行业内明确了专业地位,也为今后专业发展赢得话语权。

三、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一)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据2018年数据统计,上海市现有56家医疗卫生机构独立设置社会工作部门。同时,医务社工从业人数达到565人,其中专职医务社工有142人。与2013年数据比较发现医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壮大,尤其是专职医务社工人数稳定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人员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六成以上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两成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专业背景方面,虽然一半以上的医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是医护专业背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仅占两成,但在所有从业人员中,一半以上获得了社会工作从业资格。这体现出当下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特点,即原医院内医护转岗人员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相结合的特点,原医院内医护人员协助社会工作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医院,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和方法更好地运用于医院,两类人员在各自专业上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2019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首次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与医师、护士等医学专业人才共同纳入评选范围,体现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性正逐步为医学领域所认可。

(二)医务社会工作深入推进嵌入医疗服务

2017年、2018年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上海市医院社会工作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以及社区健康促进管理。临床服务已经逐步被医院纳入社会工作部的服务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医院社工部将医务社会工作的临床服务列入部门服务内容,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个案、小组等临床服务,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逐步专业化。从临床服务的具体内容来看,也会发现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在逐步精细化,如:在服务技术上尝试探索焦点解决、叙事治疗、动机式访谈、游戏治疗等更为精专的服务。根据所在医院的临床学科优势,开展符合医院需求的专科社会工作服务,这在三级医院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更值得欣喜的是,部分医院社会工作部已经开始投入教学科研,基于自身实务经验进行督导带教、临床实务研究,这对促进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对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融入医疗服务,回应了健康观念转变和医疗改革的趋势,经过多年的大力推动,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融入医疗服务体系,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成为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医务社工的专业人员队伍初具规模,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务社工以“全人”的观点,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的需求,协助其应对和适应疾病,作为医疗团队的成员,弥补了现代医疗过度关注生理问题的不足,增加现代医疗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三)多项政策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发展

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在“大力发展社工”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以及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模式”推动下得到持续发展。从建立我国第一个医院社会工作部,成立第一个专业医务社会工作学会,承办首个医务社会工作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主办首个“医务社会工作国际研讨会”,到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疗系统的必备,成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上海市等级医院评审也对医务社会工作部门/岗位设置,以及服务内容做出明确要求和评价标准,进一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发展。

综上所述,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需求导向、实证为本,坚持专业、培养人才,教学相长、循序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