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耳的应用解剖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一)耳郭
耳郭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而无软骨外,其余均为软骨组成,外覆软骨膜和皮肤,似贝壳或漏斗,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丽于头颅侧面,左右对称,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图3-1-1,见文末彩插)。前(外侧)而凹凸不平,边缘卷曲名耳轮,起自于外耳道口上方的耳轮脚。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名舟状窝。对耳轮前方的深窝名耳甲,上部名耳甲艇,下部名耳甲腔,耳甲腔前方即外耳道口。外耳道口前方的突起名耳屏。对耳轮前下端与耳屏相对的突起称对耳屏。对耳屏下方、无软骨的部分名耳垂。耳郭的后(内)面较平整,但稍膨隆。
图3-1-1 耳郭外形
(二)外耳道
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部的外耳门,向内直至鼓膜,长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约占其外侧1/3,骨部约占其内侧2/3。外耳道有两处较狭窄,一处为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处为骨部距鼓膜约0.5cm处,后者称外耳道峡。外耳道略呈S形弯曲:外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
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皮肤几乎与软骨膜和骨膜相贴。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富有毛囊和皮脂腺。
二、中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4部分。
(一)鼓室
鼓室为含气空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以鼓窦入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可将鼓室分为3部分(图3-1-2,见文末彩插):①上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的鼓室腔;②中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③下鼓室,位于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腔内均为黏膜所覆盖,覆于鼓膜、鼓岬后部、听骨、上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者为无纤毛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余为纤毛柱状上皮。
图3-1-2 鼓室的划分
图3-1-3 鼓室六壁模式图
(1)外壁:
又称鼓膜壁,由骨部及膜部构成。骨部较小,即鼓膜以上的上鼓室外侧壁;膜部较大,即鼓膜。
鼓膜:鼓膜(图3-1-4,见文末彩插)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为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膜性结构;高约9mm、宽约8mm、厚约0.1mm。鼓膜的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50°,故外耳道的前下壁较后上壁长。鼓膜边缘大部分借纤维软骨环嵌附于鼓沟内,称为紧张部。其上方鼓沟缺如之鼓切迹处,鼓膜直接附丽于颞骨鳞部,较松弛,称为松弛部。鼓膜结构分为3层:外为上皮层,系与外耳道皮肤连续的复层鳞状上皮;中为纤维组织层,含有浅层放射形纤维和深层环形纤维,锤骨柄附着于纤维层中间,松弛部无此层;内为黏膜层,与鼓室黏膜相连续。
鼓膜中心部最凹处相当于锤骨柄的尖端,称为鼓膜脐。自鼓膜脐向上稍向前达紧张部上缘处,有一灰白色小突起名锤骨短突。自脐向前下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系外来光线被鼓膜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图3-1-4 正常鼓膜像(右)
(2)内壁:
即内耳的外壁,亦称迷路壁,有多个凸起和小凹。
鼓岬为内壁中央较大的膨凸,系耳蜗底周所在处;前庭窗又名卵圆窗,位于鼓岬后上方,为镫骨足板及其周围的环韧带所封闭,通向内耳的前庭。蜗窗又名圆窗,位于鼓岬后下方,为圆窗膜所封闭,内通耳蜗的鼓阶。面神经管凸即面神经管的水平部位于前庭窗上方,管内有面神经通过。外半规管凸位于面神经管凸的上后方。匙突位于前庭窗之前稍上方,为鼓膜张肌半管的鼓室端弯曲向外所形成。
(3)前壁:
又称颈动脉壁,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二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
(4)后壁:
又称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垂直段通过此壁之内侧。后壁上部有一小孔,名鼓窦入口,上鼓室借此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内侧、面神经管凸的后上有外半规管凸。后壁下内方,相当于前庭窗的高度有一小锥状突起,名锥隆起,内有小管,镫骨肌腱由此发出而止于镫骨颈后面。在锥隆起的下方,后壁与外壁交界处之鼓沟的后上端内侧,有鼓索隆起,该隆起的尖端有小孔,为鼓索后小管的开口,鼓索神经经此突出,进入鼓室。
相当于鼓膜后缘以后的鼓室腔常称后鼓室,内有鼓室窦与面神经隐窝。
(5)上壁:
又称鼓室盖,由颞骨岩部前面构成,后连鼓窦盖,前与鼓膜张肌半管之顶相连续;鼓室借此壁与颅中窝的大脑颞叶分隔。
(6)下壁:
又称颈静脉壁,由一小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其前方为颈动脉管后壁。
2.听骨
听骨为人体中最小的一组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连接而成听骨链。
锤骨形如鼓锤,由小头、颈、短突(外侧突)、长突(前突)和柄组成。锤骨柄位于鼓膜黏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小头的后内方有凹面,与砧骨体形成关节。
砧骨形如砧,分为体、长脚和短脚。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方,其前与锤骨小头相接形成砧锤关节。短脚位于鼓窦人口底部的砧骨窝内。长脚位于锤骨柄之后,末端向内侧稍膨大名豆状突,以此与镫骨小头形成砧镫关节。
镫骨形如马镫,分为小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小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接。颈甚短,其后有镫骨肌腱附着。足板呈椭圆形,借环韧带连接于前庭窗。
鼓室内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等,分别将相应听骨固定于鼓室内。
(二)咽鼓管
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故有两个开口,成人全长约35mm。外1/3为骨部,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居于颈内动脉管的前外侧,上方仅有薄骨板与鼓膜张肌相隔,其鼓室口位于鼓室前壁上部。内2/3为软骨部,乃软骨和纤维膜所构成,其内侧端的咽口位于鼻咽侧壁。成人咽鼓管的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0~25mm,管腔方向自鼓室口向内、向前、向下达咽口。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为峡,内径1~2mm。自峡向咽口又逐渐增宽。软骨部在静止状态时闭合成一裂隙。由于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起于软骨壁或结缔组织膜部,前二肌止于软腭,后者止于咽后壁,故当张口、吞咽、呵欠、歌唱时借助上述3肌的收缩,可使咽口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从而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
(三)鼓窦
鼓窦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是鼓室和乳突气房相互交通的枢纽。鼓窦的大小、位置与形态因人而异,并与乳突气化程度密切相关。鼓窦向前经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内覆有纤毛黏膜上皮,向后下通乳突气房;上方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内壁前部有外半规管凸及面神经管凸,后壁借乳突气房及乙状窦骨板与颅后窝相隔,外壁为乳突皮层,相当于外耳道上三角。
(四)乳突
出生时乳突尚未发育,多自2岁始由鼓窦向乳突部逐渐发展。随着乳突的发育,乳突内形成许多蜂窝状的小腔,6岁左右气房已有较广泛的延伸,最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内有无纤毛的黏膜上皮覆盖。
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
三、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由复杂的管道组成,含有听觉与位置觉重要感受装置。内耳分骨迷路与膜迷路,二者形状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内淋巴含细胞内液样离子成分,呈高钾低钠。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外淋巴含细胞外液样离子成分,呈高钠低钾。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一)骨迷路
由致密的骨质构成,包括前内侧的耳蜗、后外侧的骨半规管以及两者之间的前庭三部分(图3-1-5)。
图3-1-5 骨迷路(右)
1.前庭
前庭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①前壁:有一椭圆形的蜗螺旋管入口,通入耳蜗前庭阶;②后壁:有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通入;③外壁:即鼓室内壁一部分,有前庭窗为镫骨足板所封闭;④内壁:构成内耳道底。
2.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3个弓状弯曲的骨管,互相成直角。依其所在位置,分别称外(水平)、前(垂直)、后(垂直)半规管。每个半规管的两端均开口于前庭。前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骨脚,外半规管内端为单脚,故3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
3.耳蜗
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主要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骨蜗管旋绕蜗轴2周半,底周相当于鼓岬部。蜗底向后内方,构成内耳道底。蜗顶向前外方,靠近咽鼓管鼓室口。骨蜗管内共有3个管腔:上方者为前庭阶,自前庭开始;中间为膜蜗管,又名中阶,属膜迷路;下方者为鼓阶,起自蜗窗(圆窗),为蜗窗膜所封闭。前庭部的外淋巴可经前庭阶-蜗孔-鼓阶及蜗水管(又称外淋巴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二)膜迷路
膜迷路由膜性管和膜性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相互连通形成一连续的、含有空腔的密闭的膜质结构(图3-1-6)。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蜗管位于耳蜗的蜗螺旋管内。
1.椭圆囊
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囊壁上端底部及前壁有感觉上皮,呈白斑状卵圆形的增厚区,称为椭圆囊斑。后壁有5孔,与3个半规管相通。前壁内侧有椭圆球囊管连接球囊与内淋巴管。
2.球囊
球囊位于前庭前下方的球囊隐窝中,较椭圆囊小,其内前壁有感觉上皮,称球囊斑。
3.膜半规管
附着于骨半规管的外侧壁,约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
4.内淋巴管与内淋巴囊
内淋巴管前经椭圆球囊管与椭圆囊及球囊相交通,在椭圆囊隐窝的后外侧经前庭水管止于岩骨后面之硬脑膜内的内淋巴囊。
图3-1-6 膜迷路
5.膜蜗管
位于骨螺旋板与骨蜗管外壁之间,为耳蜗内螺旋形的膜质管道,又名中阶,内含内淋巴。该膜性管道两端均为盲端。其横切面呈三角形(图3-1-7),有上、下、外3壁,上壁为前庭膜,起自骨螺旋板,向外上止于骨蜗管的外侧壁;外壁为螺旋韧带,内含丰富的血管,称血管纹;下壁由骨螺旋板上面的骨膜增厚形成的螺旋缘和基底膜组成。
图3-1-7 耳蜗横切面
基底膜起自骨螺旋板的游离缘,向外止于骨蜗管外壁的基底膜嵴。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图3-1-8),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基底膜的宽度由蜗底向蜗顶逐渐增宽,而骨螺旋板则逐渐变窄。
螺旋器从蜗底到蜗顶全长约32mm,由内、外毛细胞,支柱细胞和盖膜等组成。靠蜗轴侧有单排内毛细胞,其外侧有3排外毛细胞,这些是听觉感受细胞。耳蜗毛细胞顶部表面伸出静纤毛,并以阶梯型排成3列;外毛细胞静纤毛最外的一列最长,其末端与盖膜接触;除部分基底周外,内毛细胞的静纤毛不与盖膜接触。在蜗底静纤毛短,靠近蜗顶静纤毛逐渐变长。纤毛长度的梯度变化很可能是产生音频排列和调谐功能的形态学基础。
蜗神经的神经元胞体在蜗轴形成螺旋神经节,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周围突通过耳蜗骨螺旋板内的通道进入螺旋器支配内外毛细胞。
(三)蜗神经及其传导通路
第Ⅷ对颅神经延髓和脑桥之间离开脑干,伴面神经进入内耳道后即分为前后两支,前支为蜗神经,后支为前庭神经。蜗神经的外层由来自蜗底周的纤维组成,传送高频音的冲动;来自蜗顶周的纤维组成蜗神经的中心部,传送低频音冲动。
图3-1-8 螺旋器示意图
蜗神经的传导径路(图3-1-9):①螺旋神经节双极细胞的中枢突经内耳道底的终板形成蜗神经后,经内耳门入颅,终止于延髓与脑桥连接处的蜗神经背核和蜗神经腹核。自耳蜗至蜗核的神经纤维为听觉的第1级神经元;②胞体位于蜗神经腹核与背核的第2级神经元发出传入纤维至两侧上橄榄复合体,尚有一部分纤维直接进入外侧丘系,并终止于外侧丘系核或直接终止于下丘核;③自上橄榄核第3级神经元发出传入纤维沿外侧丘系上行而止于外侧丘系核或下丘;④下丘核部分神经元以及内侧膝状体核发出传入纤维(第4级神经元)经内囊终止于大脑听觉皮层。
图3-1-9 蜗神经的传导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