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几被以锦

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以象牙为火笼,笼上皆散华文,后宫则五色绫文。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设羽扇,冬设缯扇。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槖以凭之,不得加绨锦。

【注释】

①玉几:古代放在天子席位边嵌玉的矮小桌子,放置于席榻上或床上,供天子坐时可倚靠休息。《周礼·天官·大宰》曰:“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郑玄注曰:“玉几,王所依也。立而设几,优尊者。”《诗经·大雅·公列》曰:“俾筵俾几,既登乃依。”汉从周制。《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曰:“《汉旧仪》曰:天子用玉几。”几,古人坐时凭依或搁置物件的小桌。古人席地而坐卧,故几亦矮小,供人凭靠。

②冬: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立冬到立春的期间。《尔雅·释天》曰:“冬为上天。”“冬为玄英。”邢昺疏曰:“云‘冬为上天’者,《诗·小雅·信南山》云‘上天同云’之类,言冬时无事,唯在于上,故曰上天。郭云‘言时无事,在上临下而已’者,言冬气闭藏,无他生杀之事,唯在于上监于下而已也。”“云‘冬为玄英’者,言冬之气和,则黑而清英也。”绨(tí)锦:厚实光滑、织有彩色大花纹的丝织品。绨,厚绸子,质地较粗。锦,用预先染色的桑蚕丝等原料织成的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侯良《西汉文明之光——长沙马王堆汉墓》说:“锦是以彩色丝线织出斜纹重经组织的高级提花织物。它是汉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其基本组织均系4枚纹变化组织,运用一上三下、二上二下、三上一下等基本规律和不同色线提经起花。”

③火笼:供取暖或熏衣被用的器具,形似笼状。

④散:散布。华文:同“花纹”。

⑤后宫:皇帝嫔妃所居住的后庭内宫,亦指居住在后宫的皇帝的嫔妃、姬妾、宫女等。《礼记·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孔颖达疏曰:“后之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亦大寝一、小寝五,其九嫔以下,亦分居之。”此是商周之制,汉代延之。《三辅故事》曰:“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增城、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央等殿。后有增修安处、常宁、茝若、椒风、发越、蕙草等殿。”张衡《西京赋》曰:“后宫则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皇鸳鸾。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描述了汉时后宫之盛。绫:一种薄细、光滑带花纹的丝织品。

⑥书滴:研墨时用的水滴。

⑦冰:冻结。

⑧夏:阴历四月至六月。《尔雅·释天》曰:“夏为昊天。”“夏为朱明。”邢昺疏曰:“云‘夏为昊天’者,《诗·雨无正》云‘浩浩昊天’,故此释之。昊者,元气博大之貌。郭云‘言气皓旰’者,皓旰,日光出之貌也,言畏日光明皓旰,因名云昊天也。”“云‘夏为朱明’者,言夏之气和,则赤而光明也。”羽扇:鸟的羽毛制成的长柄大扇,为宫廷仪仗之一。通称“雉尾扇”或“翟羽扇”,因多用翟(即长尾雉)羽制成。亦可用来遮蔽风尘,故又称“障扇”或“掌扇”。崔豹《古今注·舆服》曰:“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辇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汉朝乘舆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以来无常,准诸王皆得用之。障扇,长扇也。汉世多豪侠,象雉尾扇而制长扇也。”

⑨缯(zēng)扇:用丝织品制成的障扇。缯,古代丝织品的总称。《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灌婴传》曰:“灌婴,睢阳贩缯者也。”颜师古注曰:“缯者,帛之总名。”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一号墓出土的装有各种丝织品的竹制箱子,简牍上便书写为“缯笥”。

⑩公侯:古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达官贵人。

⑪罽(jì):一种毛织品。《尔雅·释言》曰:“氂,罽也。”邢昺疏曰:“释曰:毛氂所以为罽。舍人曰:氂谓毛罽也。胡人续羊毛而作衣,然则罽者织毛为之,若今之毛氍毹(qú shū,纯毛或毛麻混织的毛布、毛毯),以衣马之带鞅也。”槖(tuó):一种两端不封口的袋子,古时常与囊并称。《诗经·大雅·公刘》曰:“乃裹糇粮,于槖于囊。”《毛传》曰:“小曰槖,大曰囊。”《汉书·刑法志》曰“为之囊槖”,颜师古注曰:“有底曰囊,无底曰槖。”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囊者,言实其中如瓜瓤也。’可见是瓤状物。《史记·淮阴侯列传》……说‘乃夜人为万余囊,盛满沙’……无论大小不同,都是整体包裹如瓤,一端开口,盛物后扎束。因此应该说,囊,都是有底的……段玉裁说:‘槖者,言虚其中有待如木也。’可见其特点是中空鼓突。……一幅布帛或一块皮革,盛物后卷拢,两头一扎,就成了槖。因此,说‘无底曰槖’,没错。……但是,当还有一种槖。……马、驼等载物需要盛物垂挂两边的袋子,远行者需要肩挂前后的袋子,即出现另一种槖:将两端固定作底,中开口盛物。据我们观察,在唐以前文献中,凡记述某人出门远行,总是带着‘槖’,而不是囊,因此,说‘有底曰槖’也不错。……古代袋子共有三种。一种是一端开口而有底,名为‘囊’,二是两端无底又无口,三是两端有底中开口。后两种都名为‘槖’。”此指罩在竹木几上的套子。

【译文】

汉代的制度:皇帝使用嵌玉的桌几,冬天就在几上铺上厚实光滑、绣有彩色花纹的丝锦,称作“绨几”。用象牙做成御寒的火笼,火笼上布满了花纹,后宫用的火笼上则是绣有五色花纹的绫布。皇帝用酒代替研墨用的水滴,因为酒不易结冰;用玉作砚台,也是为了不易冻结。夏天使用长柄羽扇,冬天则置备丝织的障扇。王公诸侯们则用竹木作几,冬天在几上套上细毛织品方便倚靠,但不允许铺上皇帝才能使用的厚实的彩色绨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