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五百年——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
春秋初期,见于记载的大小诸侯国还有一百四十多个,各诸侯国虽各自为政,周天子在形式上仍保持着“共主”地位。但各国发展很不平衡,到了春秋后期,较大的诸侯国争夺土地和人口,一些小国则被大国兼并或被迫成为附庸。据《史记》记载,当时较大的诸侯国有:鲁、齐、晋、秦、楚、宋、卫、蔡、燕、吴、越等十多国。
东周前期——“春秋五霸”
齐国原是西周初年太师姜尚的封国,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一带,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姜尚名望,字子牙,又称吕尚,俗称姜太公。齐国东临大海,幅员广大,且有鱼盐之利,炼铁业也较发达。“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以下同书引文仅注篇名)春秋中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实行富民强国政策,国力大为增强。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并吞了邻近的谭(今属山东)、莱(今山东龙口东南)、薛(今山东滕州南薛城)等小国,扩大了领土。当时北方的戎狄交侵,管仲辅佐齐桓公,“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国语·齐语》),也就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联合宋、卫、郑、曹等国北伐山戎,南抑强楚,勤王平乱,救卫存邢,客观上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和平和安全,威望盖于诸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三十年),又邀集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联军攻蔡伐楚,但与楚不战而和,于召陵(今属河南)结盟而返。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在管仲策划下,齐桓公又大会各国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周天子也派太宰致贺。于是齐桓公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首霸中原。
继齐桓公之后,宋襄公企图阻止楚军北上。宋国原是殷商纣王庶兄微子封国。纣王乱政,微子屡谏不听,不得已逃亡在外。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十三年),宋襄公欲继齐桓公称霸,率军与楚军交战于泓水(故地在今河南柘城西北)。见楚军正在渡河,左右大臣们都主张趁楚军立足未稳,立即出击,而宋襄公居然认为攻打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不合“君子”(《宋微子世家》)之战的原则而拒绝。结果失去战机,兵败受伤而死。此后宋屡遭楚伐,又内争不息,国势日衰,终为齐所灭。
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初称唐国,后改晋国。先后建都唐(今山西翼城西)、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和新田(今山西侯马西)。春秋初年,疆域尚小,后来逐渐扩张。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五年),晋、楚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之战,晋文公在大臣狐偃等辅佐下,采取“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是当时行军一天的路程)的策略,避开楚军锋芒,大败楚军。城濮之战是春秋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结束后,晋文公召集齐、鲁、宋、蔡、郑、卫、莒等国诸侯会盟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并强使周襄王以狩猎河阳(今河南孟州西北)为名,至践土封其为伯,成为霸主。这时晋国南据崤函(崤山和函谷关故地,在今河南境),西至河西,与秦国接壤,占有今山西大部、河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山东西部,是其最兴盛时期。
楚国相传为黄帝之孙高阳氏的后裔所建,芈姓。始祖熊绎,由周成王封于丹阳(今湖北枝江),传至熊渠,甚得江汉间百姓拥戴,曾兴兵伐庸(国名,今湖北竹山西南)、扬越(泛指居住在今江汉一带的越族),直至鄂(今湖北鄂州)等地,势力扩张至今长江中游一带,但与中原各国很少往来。后周平王东迁洛邑,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楚文王熊赀时始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经过几代经营,楚庄王时任孙叔敖为令尹,改革内政,成绩卓著。孙叔敖首先着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继又整顿军事,统一指挥。他又能俭朴自持,使楚国在短短几年间国力增强。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八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陆浑戎,饮马黄河,并至洛邑,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于周。九鼎是代表国家政权的重器,其大小轻重是不可问的。问鼎于周,大有取而代之的用心。周定王被迫无奈,派大臣到楚军中表示欢迎和慰问。楚庄王此举遭到晋国的反对。于是,晋、楚两国争战不已,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最后终于发生晋、楚邲(今河南荥阳北)之战。楚军行动迅速,又有后方接应,晋军举棋不定,见势不利而撤军。撤军时,士卒争抢渡船,秩序混乱,淹死无数。晋楚泌之战晋国惨败,楚国称霸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随之,陈、蔡、越、鲁等国相继为楚所灭。
正当晋、楚争战之际,西部地区的秦国也已兴盛起来。秦,相传系“帝颛顼之苗裔……舜赐姓嬴氏”(《秦本纪》)。西周中叶,非子为部落首领,居于犬丘(今甘肃天水一带)。由于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于秦(今甘肃清水境),号曰“秦嬴”(《秦本纪》)。传至秦仲,受封为西垂大夫。长期活动在西北地区,与戎、狄杂居,经济状况较中原各国落后,但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且民风朴实,内部矛盾较少,社会稳定。周平王东迁时将原岐山以西即宗周一带地域封赏给了秦,秦都城也由雍(今陕西凤翔)迁到咸阳。后来,秦数度东进,为晋国所阻,便向西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本纪》)。
春秋后期,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也参加了争做霸主的战争。据司马迁记述,吴国姬姓,和周同宗。传至古公亶父,有子三人,其少子季历贤,季历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尤为优秀,古公欲立季历传昌,于是季历兄太伯、虞仲奔蛮荆之地,断发文身以避季历,自号句吴,为吴国先世。他们和当地居民长期杂居,不断融合,至十九世寿梦立,吴始强大称王,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越国则相传为夏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奉守夏禹之祀。也有说越是百越的一支,长期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传二十余世至允常当政,开始与吴王阖闾争战。允常子勾践为越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孙武等辅佐,于公元前506年(吴阖闾九年)大举伐楚,隔汉水为阵,五战五捷,直捣楚都郢。楚联越攻吴后方,阖闾远道回师救援,与越军大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市南),遭到挫败,受箭伤而死。公元前495年,阖闾子夫差继位,次年以伍子胥为将,孙武为军师,亲率大军攻越,于夫椒(今属江苏)大败越军。吴军趁胜追击,勾践率五千越军败退会稽,被围于会稽山,不得已俯首称臣,并以极其屈辱的条件到吴国服苦役三年,使越作为吴属国保存了下来。夫差以为越国已经臣服,准备北上争霸,伍子胥则认为“此人(勾践)不死,必为国患……愿王释齐先越”(《越王勾践世家》),极力劝谏。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谏,且听信太宰伯嚭谗言,赐剑令其自尽。公元前492年(吴夫差四年),夫差率精锐悉数北上,败齐军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随后在公元前482年(吴夫差十四年),夫差又北会齐、晋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争做霸主,但已是春秋末期了。
越王勾践自吴回归会稽后,并没有忘记亡国之痛和服苦役之耻,由大夫范蠡、文种等辅佐,“卧薪尝胆”,养精蓄锐。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思想上、军事上做了充分准备。正当夫差率精锐北上,唯独老弱与太子友留守,后方空虚,越军便乘机攻下吴都,虏杀太子友。时夫差“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使人厚礼以请成(求和)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越王勾践世家》)。四年后,公元前473年(吴夫差二十三年),勾践见条件成熟,再度伐吴。吴败,夫差被困于姑苏山,勾践欲置夫差于甬东(今浙江宁波以东海岛),夫差自尽,伯嚭被杀。吴国终被越国所灭。随后,勾践北上至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与齐、晋等国会盟,周元王派人赏赐勾践,并封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王勾践世家》)。随之,越迁都于琅邪(今属山东)。在琅邪立国二百数十年,国势甚盛,后以宫廷变故,国势衰落。传至越王翳,迁都于吴(今江苏苏州),重返江南。后终为楚所灭(3)。
历史上称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也有学者认为宋襄公未能称霸,秦穆公独霸西戎,中原各国相继称霸的应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4)。
春秋后期,五霸中的晋国,也已经是“政在私门”(5),“六卿强,公室卑”(《晋世家》),诸侯受卿大夫摆布而卿大夫相互间同样争斗不已。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国六卿中韩、赵、魏三家相继击败了另外三家——范氏、中行氏、智氏,瓜分晋公室之地,晋君形同虚设,周天子册命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6)。五霸之一的齐国,虽仍称齐国,但政权已于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由田氏公然取而代之,史称“田氏代齐”(7)。此后,齐、楚、燕、韩、魏、赵、秦七国称雄,东周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
东周后期——“战国七雄”
韩、赵、魏三国,其中魏国最强。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变法,在各国中是较早的,但守旧的贵族势力阻挠,改革难以继续。公元前354年和公元前342年(魏惠王十六年和二十八年),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之战和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之战,魏军为齐国军师孙膑设计所败,主帅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损失惨重。随之又一再败于商鞅变法后战斗力强大、攻势凌厉的秦国,国力损耗很大。为了避开秦国的直接威胁,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又称梁国,从此再也不能与秦国抗衡。
韩国曾于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灭郑,都城由平阳(今山西临汾)迁至新郑(今河南新郑北),便也自称郑国。“三晋”中韩国最为弱小,地理位置又十分不利。东西两面受魏国和秦国的威胁,南部又面临正在不断开疆拓土的楚国,处于四战之地。韩昭侯用申不害为相,从事改革,国力有所增强。不久申不害去世,韩国屡遭各国侵凌,处境十分艰难。
赵国建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在赵敬侯当政时,重视武备,任用贤能,节约财力,国力渐强。后来又有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北灭中山(白狄族建立的国家,曾称鲜虞,在今河北正定东北),西拓地至黄河。公元前298年(赵惠文王元年),赵国又以平原君赵胜为相,重用廉颇、蔺相如治理国事,分理文武。蔺、廉两人既有治国治军之才,又能顾识大体,团结合力,一时赵国成为强国。后世传为美谈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及“将相和”,讲的就是有关他们的轶事。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六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富于作战经验的廉颇为将,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军精锐竟被坑杀四十余万之众。三年后,即公元前257年,秦国又以大军压境,都城邯郸被围,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虽向魏国多次求救,魏安釐王畏惧秦国,大军至邺(今河北磁县),观望不前。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最终大败秦军。此后,赵国虽还曾联合魏、楚攻秦,但国力日渐衰败。
春秋时期齐桓公开始在都城临淄稷门外设立学宫,称稷下学宫。各方著名学者闻风而来,开创了自由讲学论政的风气。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田氏代齐”后,史学家们常将此前的齐国称为姜齐,此后的齐国称为田齐。田齐宣王时最为兴盛,直至田齐为秦灭为止,前后延续百余年,影响很大。田齐威王重用邹忌、田忌、孙膑等治理军国大事,鼓励批评朝政得失,惩办欺上瞒下和贪赃枉法的大臣。这时齐国上下齐心,国家兴旺。公元前354年(田齐威王三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动“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和“进兵减灶”的马陵之战,都获得了胜利。后田齐湣王当政,不自量力,也不了解秦国的实力和谋略,受秦蛊惑,初与秦昭王修好,并称东西两帝,遭到各国反对。随之,秦、燕和三晋等国,以燕国上将军乐毅为统帅,组织联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将触子于济西(今山东聊城南)。随之,乐毅率燕军杀败齐将达子,攻入临淄。这次战争除即墨等数城由田单守卫未攻下外,连陷七十余城,都城临淄也遭到燕军严重破坏,宫室宗庙被焚,自周初以来所藏文物祭器,尽被洗劫。田齐湣王出逃至莒(今山东莒县),为楚将淖齿所杀。后来大片失地虽由田单率军收复,国家元气大伤。
燕国原为西周初年召公奭长子旨的封国,初都燕。后兼并蓟国,建都蓟(今北京房山东南琉璃河镇一带)。后又以武阳(今河北易县)为下都,处于北部边陲。公元前318年(燕王哙三年),燕王哙将王位让与相国子之,造成王室内乱,构难数月,死且数万人。在齐国干预下,燕王哙被杀。齐军进入燕境,燕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齐师。后齐军纪律败坏,遭燕人反对,被迫撤回。燕、齐两国从此结成世仇。燕昭王继位于燕王哙与相国子之死后两年,决心“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诚得贤士以共国(共治国事),以雪先王之耻”并“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燕召公世家》)。经过多年的辛勤经营,国力有所增强。过去不断骚扰北部边境的戎狄等部族,也不敢觊觎燕地。燕国的辖地,从今河北北部拓展到了内蒙古南部,远至东北辽宁一带,疆域辽阔。后燕昭王以上将军乐毅为统帅,联合秦和三晋之师伐齐,迅速攻下七十余城。乐毅并亲率燕军直捣齐都临淄,大获全胜。齐湣王出逃被杀,几乎亡国。燕惠王时齐将田单收复失地,从此燕国在齐、韩、魏、赵和秦军连续打击下,逐渐衰落。相传“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也正是在这期间由燕太子丹所主使。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燕王喜后逃亡辽东。公元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军大举攻燕,燕都陷落,燕王喜为秦军所俘杀,燕亡。
楚国的封建生产关系虽有所发展,但国家政权仍控制在奴隶主贵族手里,楚国的奴隶和下层平民不堪忍受奴隶主贵族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起来反抗。韩、赵、魏三国和秦国又连年犯楚,楚国也无力反击。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下,楚悼王意欲变法图强。这时,吴起来到楚国。吴起是位具有改革思想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原受魏文侯重用,在魏国任西河郡守,功勋卓著。魏文侯死后,吴起遭到一些大臣的嫉妒和排挤,便来到楚国。楚悼王任吴起为宛(今河南南阳)守,不久升任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的核心是彻底废除奴隶制的世袭制,主张整顿吏治,奖励耕战。针对“封君太众”的积弊,“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韩非子·和氏》),并下令将闲冗的贵族迁移到边远地区去垦荒生产,以“实广虚之地”(《吕氏春秋·贵卒》)。这些改革措施初见成效,楚国政治很有起色,但遭到旧贵族强烈不满。不到两年,楚悼王去世,旧贵族立即组织叛乱,包围王宫,在楚悼王尸体旁射杀了吴起,吴起变法失败。此后楚国的政权始终为旧贵族所操纵,以致出现诸如爱国的大臣屈原被排挤流放,楚怀王为秦所扣留等种种亡国之兆。
秦国数度东进被晋国所阻。秦孝公继位,奋发图强,于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三年)信用卫国的商鞅实行变法,效果显著。秦国崛起,引起山东各国,尤其是韩、赵、魏和楚国等邻国的严重关切。山东六国先后对抗秦国。秦国则利用山东六国间的矛盾,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韩、赵、魏和楚、燕等国联合攻伐秦国。联军到达秦国边境函谷关,秦军出击,立即溃败。魏军损失最为惨重,单独和秦媾和,韩国则被秦重兵追击,其他几国也都相继引兵而归。秦军始终坚持东进,在此前后,一举夺取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闻喜西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以及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紧接着又占领了韩国在黄河以东的领土。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十四年),秦军又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南),斩首二十四万,拔韩五城,掳韩大将公孙喜等。秦对楚国也从不手软,较大的战役有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的秦、楚丹阳(今河南淅川)之战,楚军士卒被斩首八万,大将军屈匄等七十余人被俘。接着秦军攻取汉中(今陕西汉中)。次年,又攻取召陵(今河南郾城东)。楚怀王继续调动大军还击,在蓝田(今陕西蓝田)遭到惨败。后秦昭王“邀请”楚怀王赴秦国会盟,将其扣留。公元前278年(秦昭王二十九年),秦将白起率大军攻陷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楚顷襄王迁都陈(今河南淮阳)。随之,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惨败,各国震惊。公元前270年(秦昭王三十七年),秦又灭义渠(8)。山东六国由于改革不彻底,缺乏远见,步调不一,明争暗斗不断,常被秦军各个击破。所谓“合纵”政策,收效甚微。在此期间,秦国又利用巴蜀两国间的矛盾,兼并巴蜀之地,置巴郡和蜀郡。与征战同时,秦国大力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和运输效益,资源更为丰富,国力越加增强。
周王室在战国时期虽依然存在,但从春秋末年以来已失去“共主”地位,至战国时期,更没有什么作为。战国中期,西周和东周分别建立了两个互不统属的小国——西周国和东周国如同两个小诸侯国。周赧王依附于西周国,居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内),东周公治成周(今河南巩义),两周王室连日常生活都十分困窘,更无从讲究王室的礼仪了。由于周天子既失去“共主”的作用,本身又没有力量,所以各国也已很少关心他们的存在。公元前256年和公元前249年,西周国和东周国相继为秦国所灭。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继位,继续推行东进政策。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十年间,相继兼并山东六国,结束了各国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