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通史丛书(套装7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舞蹈

原始舞蹈在氏族社会中已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原始宗教意识产生之后,舞蹈成为宗教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仪式而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到氏族公社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领域扩大,宗教祭祀活动日益繁复,原始舞蹈也起了相应的变化。氏族的乐舞传统已经形成,而且由于阶级的出现,一部分原为歌颂全氏族始祖的乐舞,被篡夺为一氏一族的私产,成了高踞氏族之上的显贵们的权威象征。

尧乐《大章》和“击壤”

传说尧帝是我国古代实行“禅让制”时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据说他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像依附太阳、仰望云彩一样。可能是曾经为部落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的人物。[2]尧的乐舞相传叫《大章》,内容是歌颂尧之仁德大明于天下的。[3]这个乐舞的创作者据说是一位叫质(或说即夔)的人,质在创作的时候,模仿着山林溪谷间的声音作了曲,以陶鼓、石磬等乐器伴奏。另外又有一位年老的盲艺人把原来的五弦瑟增加成十五弦,就这样演奏起来,于是“百兽”都跳起舞来了。帝尧就拿这个乐舞来祭祀上帝。[4]

这个乐舞里的百兽之舞,当然不可能是真的百兽,而仍然是人们扮作兽形的舞蹈,这种舞蹈是狩猎生活的遗迹,也是部落联盟内各氏族的标志。

另一种传说是这个乐舞也叫《大咸》,因为它是增修黄帝之乐《咸池》而成的。不用增修的部分,就仍名《大章》。[5]大概是因为这个乐舞原来比较粗糙,于是吸收《咸池》来增修了一下。增修后,十五弦的瑟又增为二十三弦,舞蹈部分也改用《咸池》之舞,而不再是百兽舞了。[6]这个传说似乎暗示着原始舞蹈到这一时期已经有了继承、发展的关系了。这一现象在原始舞蹈的发展里程上来说,应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标志。

《大章》虽用以祭上帝,内容却是歌颂尧的功德。可能和历代相传尧是一位德配天地的圣王有关。可是在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传说:尧执政的时候,一天有很多老头在街上“击壤”玩,一个过路人看了,不禁感叹地说:“伟大啊!这是帝尧的治理之功!”老人们听了很不以为然,就唱着歌回答道:“太阳一出我下地,太阳落山我休息;喝水自掘井,吃饭自耕耘。帝德和我啥相干?”[7]因为是传说,故事内容未必是真;但据描写,顿足击土而作歌的“击壤”,倒很可能是原始歌舞的一种形式。而且传说也暗示着,表现不同地位人们思想感情的乐舞,已经伴随着阶级分化的进程而出现了。

舜乐《大韶》

尧传位于舜,舜帝的乐舞是《大韶》。[8]

figure_0079_0073

图27 尧舜禅让图武氏祠汉画像

《大韶》(韶或写作招、figure_0079_0074)简称《韶》,是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在古籍记载中,有很多异名,如《九韶》、《箫韶》、《韶箾》、《韶虞》等,还有叫它《九辨》《九代》的。“九”和“大”古人有时用意相同,《九韶》和《大韶》当是一名;“箫”是一种乐器的名字,《箫韶》之名,可能是由于以箫作为主要演奏乐器而来;“箾”可以通“箫”,但也是一种舞蹈道具竿的名字,所以也可能因舞时需执此竿而得“箾韶”之名;舜号有虞氏,《韶虞》一名,暗示着这个乐舞为有虞族的传统舞蹈。以上这些名字,都是指整个乐舞的通称,而《九辨》和《九代》,则是舞蹈部分的专名,《山海经》上有一段神话:夏后启(禹的儿子)到天上去做客,把《九辨》和《九歌》偷了下来,于是开始在大穆之野演出了《九韶》。[9]屈原《离骚》说,“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是《九韶》的音乐部分,那么《九辨》当是《九韶》的舞蹈部分。《山海经》在《海外西经》中又把同一传说写作“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九代》也就是《九辨》。

把这些异名的不同含义弄清楚,也就大致了解了这一乐舞的情况。这个乐舞的内容是歌颂舜能继承尧帝之功德,造福万民,但演出形式却还是“击石拊石”,是“凤凰来仪,百兽率舞”,[10]可见还保持着原始舞蹈的风貌。传说这个乐舞的创作者叫夔。古籍中关于夔的神话传说颇多,有的说他只有一只脚,甚至说他是牛,或说是龙,也有的说似猴,即山魈;还有的说黄帝用夔的皮制成了战鼓等等。众说纷纭,但说他是尧、舜二代负责管理乐舞事宜的典乐官则是一致的。

后来,《大韶》经过历代加工,成为后世“文舞”的代表作,影响很大。除了史籍记载外,至今民间还广泛流传着有关这个乐舞的许多传说。广东韶关,传说就因舜帝当年南巡过此时,曾在此附近的一块巨石上演出过《韶》乐而得名,演出的巨石也就被命名为“韶石”。湖南湘潭的韶山,当地人们也流传着古时帝舜曾在此演奏过《韶》乐,以致凤凰飞翔、麒麟欢舞的故事。

在传说中,舜的时代乐舞即已作为正式的教育工具。传说舜在任命夔作典乐官时,就要他把部落贵族的子弟们教育成既正直又温顺,既宽厚又严肃;刚强而不残暴、简慢而不骄傲;既有文学修养、能以诗歌发言致意,又有音乐修养,能谐调八音、致人神以和的人才。夔答应说:“好的。”于是就作起乐来,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用它来教育贵族子弟。[11]要求乐舞完成以上所有的教育内容,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但原始社会中,政治领袖也就是宗教领袖,他需要的是政治、宗教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全面知识和修养,而此时的乐舞教育可能正承担着全面培养氏族领导人才的任务。

舜的时候,传说也已有了《干戚舞》。《干戚舞》属于后世所说的武舞,是部落间战争生活的反映。舜执政的时候,有苗族不服领导,禹就想带兵去讨伐。舜说:“不行,领导人的德行不能感化他们而要以武力去压服,这是不合大道的。”于是就“修教三年,执干戚舞”,这样一来,有苗族果然就服了。[12]这个传说盛行于先秦,用以宣传“以德服人”的道理;但这显然是后世儒家的说教,传说内容所揭示的似正相反,所谓“修教三年,执干戚舞”,实际上就是一种军事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舞蹈在原始社会里原就有武术操练的作用,这里的“执干戚舞”,一方面是耀武扬威,一方面也是积极的从事战斗准备;所以实质上并不是“以德服人”,而正是以武力来威慑人。

禹乐《大夏》和防风氏之乐

夏禹是我国历代相传威名显赫的治水英雄。

figure_0081_0074

图28 汉石刻夏禹像

传说大禹因治水有功,受到人们的爱戴。于是便继舜做了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命令皋陶创作了乐舞《夏龠》。[13]《夏龠》也就是《大夏》,因为是文舞,舞时手里要拿着龠这种乐器,所以就叫《夏龠》。在周朝表演这个乐舞的时候,舞人头上戴着皮制的帽子,上身赤裸(或说着内衣),下身穿着素白的裙子。[14]这种装束,质朴无华,便于劳动,应该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装束;这个舞蹈是颂扬夏禹治水之功的,那么所表现的内容也就是大禹治水的事迹,所以舞者作劳动者的装束。这个舞蹈很可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治水胜利时所跳的一种庆功舞蹈。流传到周代,被吸收加工而制定为“六代舞”之一。

大概是因为禹的功绩太伟大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他治水的事迹上,所以这一时期的其他乐舞传说就很少,只是在《述异记》(作者传为梁朝任昉)一书里记载着,当时的越地(今浙江省)还有祭防风氏的舞蹈存在。传说防风氏是和禹同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当时禹召集各部落领袖在涂山(会稽山)开会,商讨和共工氏作战的军机大事,防风氏不知因什么缘故迟到了,便被禹诛杀在涂山。[15]防风氏族的后代子孙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并传下了这样一个风俗:每当他的祭期,人们便吹起长有三尺的竹筒,发出狼嚎似的声音,这就是防风氏的传统音乐;同时有三个披散着头发的人合着乐声起舞。[16]这个舞蹈阴森恐怖,很像是原始巫舞的遗留。据近年浙江舞蹈工作者在民间舞蹈普查中发现,此舞流传很久,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完全绝迹。据称:“清道光年间的《武康县志》中也记述了该舞的大致形式及祭奠所在地;‘其后人俗祭防风神……三人披发而舞’,‘防风氏庙,在县南十八里封、禹二山之间’。防风氏庙遗迹尚存德清二都,当地直至60年代中期,逢农历八月二十五还举行防风氏庙会。”[17]

史称禹在继任部落联盟首领之后,把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都安排在一定的地方,保持本氏族的服饰习俗,并继承氏族原有的传统礼乐和祭祀仪式。[18]说明这一时期的乐舞,已有一部分被视为氏族的传统文化,而有了与之相适应的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