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维:沟通要感动自己,更要感动他人
换位思维,指的是站在对方的视角,思考、感受对方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自己的推论与行动。
我只是想要一根香蕉,你却给了我一车苹果;你以为你感动了全世界,后来才发现你只是感动了你自己。这就是不具备换位思维的结果。
不具备换位思维,即使你付出得再多,自我感觉再好,别人也不买账,反而还会觉得你没事找事。在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家长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强硬地拒绝孩子的某些要求,结果孩子哭闹,家长心烦;员工不懂得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把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写出来的文案既空洞又无趣,结果费力不讨好;朋友不理解对方工作的价值,出于“好心”地提醒对方的工作没有意义,结果使得双方一拍两散。
自己的努力方向不符合他人的真正需求,好心好意也只会被当成驴肝肺。在沟通中不具备换位思维,不注重他人的需求,很可能导致沟通不畅,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而具备换位思维,你就像走进了对方的心房,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说出来的话更能够触及对方的内心,感动对方。
我们常常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想要培养换位思维的能力,就必须克服这种思维习惯,暂时忘掉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切换键,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观察、感受别人的想法。
换位思维反映了思维视角积累的多样性和选择的灵活性。要提升自己的换位思维能力,以便让沟通更顺畅,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把自己变成对方
在沟通过程中,将自己变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想一想:如果我是他,在这个情境中,我会怎么样?希望得到些什么?这样可以逐渐弱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帮助你说出对对方有用的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思维模式都有区别,面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也因此有所不同。所以,即使你发现对方的所想与你的并不相同,你们的沟通仍然存在一些障碍,这也是很正常的。
2.调出曾经的经历体验
两个人有相同的经历、体验,有助于形成共同的认知,双方也能更好地进行交谈。即使双方的价值观、世界观等都不同,只要在所谈论的话题上有着共同的感受,这种共情心理就会拉近双方的关系,让沟通更进一步。
所以,当你与对方交谈时,不妨调出自己曾经的经历与体验,体会对方此时的感受。比如,作为老师的你,面对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差的情况,可以想一想自己曾经考试失利的感受;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员工,看到新员工无法很好地融入公司时,你也可以想一想自己当初的彷徨与不安。运用换位思维,感受对方的心情、想法,你说出来的话才能直达对方的内心,让沟通有内容,让双方都有话可说。
3.从合适的人那里获取参考答案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切换模式,与对方也没有类似的经历,那么你可以找合适的人帮助自己,直接获取参考答案。比如,在设计产品方案时,先去征询客户的意见,获取回馈;在与孩子沟通时,可以询问孩子的玩伴的想法,从而得出有价值的建议。
思考的结果常常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视角,而换位思维的核心是从别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在沟通中运用换位思维,目的是让沟通更顺利,让双方的交谈更深入,而不是一个语重心长地说,另一个漫不经心地听。只有双方都心有所感,才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沟通。
敲黑板划重点
进入别人的视角,去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
建立共同认知,感受别人的想法。
直接找参考答案,省去烦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