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风格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说,以前的教育简单多了。最起码从表面上看,以前人们的价值观与教育目标更为一致。简单来说:父母说了算,孩子得听话。除此之外,得教育出“正派”的公民,守时、勤劳、整洁、“服从”领导。社会与家庭的结构都是专制的,孩子闯祸就会挨打。父母、老师和上司拥有一种受到社会认可的权力:男人支配女人,大人支配小孩。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首次掀翻了旧的价值体系。突然间,所有传统的东西都变得过时。几乎一切都受到了质疑,从一个极端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国家回应需求,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和目标:去他的服从!教会与政府的权威不再。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也不再忍受上级下达的任何指令,取而代之的是批判性地探究一切事务。反抗、抵制成了时代格言。解放、自由、妇女儿童和边缘群体的自我实现成为时代目标。反专制的教育方式占了上风。指针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不再有边界、信条或者禁令,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也给了孩子。
几十年后的今天,两个极端方向的思想残留都还存在。因为时过境迁,人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于是各种混合的、模糊不清的观念,使人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专制型和反专制型取向都不能给父母的日常养育提供必要的支撑。
本书和德国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父母课程“强大的父母,强大的子女”所倡导的养育态度是权威型的养育。面向父母开展工作时,我们将之称为引导型养育方式,也就是说,父母可以,也应该以家长的身份履行他们的养育职责。他们应该,也应被允许保留其成人角色。不管他们是否这么认为,鉴于他们的年龄和人生阅历,他们都是孩子眼中的权威和榜样。孩子越小,他们的这一地位就越明确、越有效。
许多父母都能接受上述基本观念。他们希望给予孩子支撑和方向,为孩子打下根基并插上翅膀。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引导孩子?他们还能从哪里获得确定的、受到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并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找到定位?这些东西还存在吗?什么是父母可以信赖的?他们教育方式的正当性和理由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