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四
如果这样一直追寻,你会成为谁?

古典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

01

1891年,爱因斯坦12岁。

他突然想:如果我一直以光的速度奔跑,我会看见什么?

这个问题,将引领他一生。


2000年,李一诺23岁。

她拖着箱子站在洛杉矶的机场出口,看着这个陌生世界,问自己:

如果我按照自己的心愿一直奔跑,我会成为谁?


23岁的一诺开始追寻,一直跑到2021年,她44岁。

在这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留学、到麦肯锡工作、成为妈妈、进入盖茨基金会(即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开创“奴隶社会”、建立一土学校的经历。不过这可不是一本励志书,里面没有一个个荣光时刻和励志金句,有的只是真实有趣的各种社会的真相,还有自己的胆战心惊、连滚带爬、焦头烂额,以及面对这些不堪的每一个“不敢”和内心升腾的“力量”。


02

力量从哪里来?


一开始是“不敢不优秀”。

博士毕业后加入麦肯锡,“好学生”却频频被打脸。她讲述自己在每个阶段撞过的墙、走过的坑。从初期的“爱挑毛病,不敢主驾”到中期的“找不到价值,不敢建造”,再到高层的“不会提问,不敢敞开”。一诺在书里告诉你,自己如何一步步完成做事、建造、教练和激发的阶段,如何找到自己职业的隐线。


然后是“不敢生娃”。

作为生涯规划师,我深深知道,生娃是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从娃出生到6岁上完幼儿园,相当于一个6年的创业项目。家里做着一个项目,公司的同事还希望你持续给力。很多人会因此灰头土脸,败下阵来。

一诺一开始也不想生孩子,她觉得这个世界已经足够糟糕,没必要让孩子们来。两个朋友的故事打动了她。一个人说,“有了孩子,你才觉得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另一个人说,“也许你的孩子就能改变这个世界”。她开始生娃,一生就是3个,这4年里,她在麦肯锡升到了合伙人。


怎么做到的?

还不是各种焦头烂额。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她说自己关于孩子的期待,一开始指导思想是“希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慢慢觉得,怀里这哇哇大叫的一团肉距离这个目标太遥远了。一番折腾以后,最后认定的标准是“不生病,不犯罪,不自杀,能自食其力、快乐生活”。而最后,在自己学了这么多的无穷复杂的育儿宇宙里,似乎只留下两个抓手:

健康的身体,家庭成员间亲密幸福的关系。


之后是“不敢不同”和“不敢做梦”。

如果你在一个领域待了10年,爬到顶峰,前景大好,有着最好的生活保障,这时,你接到来自另一个陌生领域的邀请,很有价值,但收益降低、安全不保,要重新带着全家去新的国家,你会去吗?

入职麦肯锡10年,做到董事合伙人的一诺,遇到了一个邀请——比尔·盖茨邀请她出任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

一诺的纠结一点儿都不高级,她放不下的是一份“全球最好的医疗保险”,保险背后,是深深的恐惧。这种纠结和一个30多岁不得志的公务员不敢离开体制一样。

她摇摆了几个月,自问:“敢不敢放下自己的安全感?”

她有了自己的决定。

之后,这个问题又一次跳出来:“敢不敢在没有平台的地方,独自做点儿事?”这次似乎少了很多纠结,于是有了一土学校。


在书的后面(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她谈到了“不敢无我”。在我看来,那或许是“不敢死去”。

一诺在里面谈到了如何面对生活的烦恼,面对自己的无力感,面对“觉得自己不完美”的救赎,面对机会和欲望,以及面对时间流逝。一诺还谈到了自己的源头,谈到自己的姥姥,谈到八个月学成德语、一辈子乐观拼搏的妈妈。一个人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往哪里去。

我想,她也谈了点儿去处,一个人和自己完全合一,活在每一刻里,能坦然面对“如果生命还有六个月,你会怎么生活?”的问题。

如果这样一直追寻,我会成为谁?

23岁的一诺的问题,到现在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她成了她自己。


03

我用了4个小时一口气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

这就是一个人21年的人生经历——不端不装,真实有趣。

正如我一个朋友说的——看到一诺也这么纠结,我就安心了——原来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恐惧,都有一次次的“不敢”,然后盯着这个“不敢”的脸,闯过去。


这才是这本书的价值吧。没有什么能通向真诚,除了真诚本身。

这本书里没有心理学概念,没有概率公式,更没谈风口和红利。

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每个人都要活出100%独特的自己,每个人都活在每个当下里。


那你呢?

如果这样一直追寻,你又会成为谁?

一诺给出的答案,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面前的这个“不敢”和你找到的自己背后的力量。


推荐每一个心里有光却面临“不敢”的人看这本书。

里面有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