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千年的问号——金字塔
在阿拉伯社会中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万物终将消逝,而金字塔永存。”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它已屹立在北非大地上五千多年,目睹了人世间和大自然无数的沧桑变化。而它自身,虽经风吹雨打、盗墓破坏,却依然和蔼地俯视着尼罗河两岸的众生们。不知从何时起,人类给金字塔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千百年来困扰着好奇的探险者和游人们:是谁建造了它?建造技艺为何如此高超?金字塔在上古社会的用途何在?真的存在“金字塔能”吗?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人类一代代仍乐此不疲地来到金字塔的面前,去探索一连串未知的奥秘……
时代久远的形成过程
金字塔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人们常见的那种宝塔式结构。“金字塔”英文为pyramid,源于希腊语pyramis,意为“糕饼”,指古代希腊人常食用的一种尖顶状的食品。古埃及人称之为“庇里穆斯”,意为“高”。汉语译为“金字塔”,是因为它从四面观看,都呈等腰三角形,颇似汉字中的“金”字。19世纪下半叶,我国去埃及旅行的人还称之为埃及王陵,最早明确有“金字塔”这个称谓的,是康有为1904年撰写的游记《海程道经记》。
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设计成金字塔的形状,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前王朝后期,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实力有限,国王们的墓地只是一个墓室,在地下用土坯建成,还未出现地上建筑。到早王朝时期,王墓发展成长方形的平顶砖墓,称“马斯塔巴”。这个名称是阿拉伯语“石凳”的音译,因为它的外形很像阿拉伯人所用的凳子。已发现的最早的“马斯塔巴”是第一王朝第二任法老阿哈的墓葬。此后每位法老都有一两个马斯塔巴,一直延续到第三王朝“层级金字塔”的出现。
到第三王朝的初期,出现了一位名叫伊姆荷太普的杰出设计师。他颇受当时埃及统治者法老乔塞尔的器重,主持修建法老的陵墓。伊姆荷太普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墓葬建筑:它高60多米,底边东西长123米,南北长107米,共6层,并且由下往上,一层比一层小,如同阶梯一般,也就是后人称为的“层级金字塔”。这种类型的陵墓的修建可以说是埃及建筑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创新和革命,在设计思想上为真正的金字塔出现铺平了道路。
到第四王朝开国法老斯尼弗鲁时期,法老的陵墓实现了从层级金字塔向真正金字塔的过渡。斯尼弗鲁先后为自己修建了三个金字塔,起初是层级金字塔的模式,后来用石头将其填平,从而形成一个角锥形的金字塔。或许是对于金字塔的造型仍不满意,斯尼弗鲁又建造了一座弯曲形的金字塔。但斯尼弗鲁还是不满足,又在此弯曲形金字塔的旁边建造了第三个呈角锥体的金字塔,高99米。它成了以后十个王朝的法老们修建自己陵墓的典范,被公认为是真正金字塔的开端。此后,历任法老们都修建金字塔,前后持续了约一千年之久(公元前27世纪~前18世纪)。虽然各塔的高度、边长、角度不尽相同,但外观都不离“金”字形。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该时期,所以,人们通常称古王国时期为“金字塔时代”。
气势宏大的吉萨金字塔群
在埃及现已勘察到的金字塔有八十多座,但是,因为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多数金字塔仅为一堆坍塌的沙石,尚属完整可供研究的有三十多座。它们都位于尼罗河西岸,北起阿布—罗什(开罗的东北角),南至法尤姆,跨度一百多公里。这种布局与古埃及人的生死观有关。因为在古埃及人心目中,河的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生命源头的象征,而太阳降落的西岸则是亡灵的世界。古代埃及的法老们十分重视修建自己的坟墓。他们认为,从现世的人生走向死亡不过是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是肉体和灵魂的暂时分离。人死后将生活在地下王国里,在那里,人也要吃喝玩乐,也需要住房。所以,在世时就必须要把自己未来的住房——坟墓修好。
在现存的金字塔中,最著名的是开罗西南部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在它们周围还有一系列小金字塔,组成了一个金字塔群。从开罗向西遥望,三大金字塔好像是群山的三座高峰。二百多年前驰骋疆场、威震欧洲的拿破仑攻打到这里时,也被眼前的奇观所震惊,对古埃及人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带着众将领亲自登上了胡夫金字塔顶,下来后,他计算,如果把三大金字塔所用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3米高、1米厚的石墙,把整个法国包围起来。
三大金字塔中最大的是斯尼弗鲁之子胡夫的金字塔,人们习惯称之为“大金字塔”。它由胡夫的弟弟海米昂设计,位于开罗西边约16公里处,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胡夫金字塔的原始入口位于塔的北壁第十三石级,距地面约20米高。四块巨大的石板构成“人”字形拱门,由此往里是一条很长的坡状隧道。但是,这个人口仍封闭着,参观者通过它左下方位于第六排石级上的一个洞口入内,它为9世纪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国王)马蒙·本·哈伦·拉希德所强行开凿,故人称为“马蒙入口”。从这里进入塔内,前进36米,连接上原坡状隧道,继续往下走,来到第一间石室。石室凿于塔底正中30米深的天然岩石内。据说,最初设计它是胡夫殡宫,但是建筑师——也可能就是胡夫本人决定扩大塔的规模,于是在距原始人口约20米的隧道上,修建一条高1米多、长35米的上坡甬道,接着往西修一条高1.75米、长35米的水平通道。通道的尽头为一间“人”字形天花板石室,它长5.75米,高5.20米,最高处距地面15米。此室现名王后殡室。室内空无一物,南、北墙上各有一个方形小孔。专家们认为这是两条通风道,但因工程继续扩大而被堵死在塔里。
从王后殡室退回到水平通道,通道与上坡甬道的交叉处有一口竖井,井深60米,据传护灵者由此撤出金字塔。从通道弓腰往上,眼前豁然开朗,进入一间宽敞的坡状大走廊。走廊又名大厅,它长47米,高8.5米,顶部呈台阶状,地面为凹形,中间低60米,两侧有矮墙,墙上每隔一定距离凿一长方形槽,当作柱基,用以支撑封闭大厅的石板。大厅气势磅礴,是所有的金字塔内最宏伟、最壮观的一景。大厅南墙的最上端,有一洞口通往一间小屋,它的上面有四间同样大小的屋子。这五间石室,一间叠一间,用每块重约70吨的巨型石板间隔,每间石室的高度仅1米左右。五间石室的上面由大块石板构成“人”字型。这种独特的结构专用于减轻下方国王殡宫的沉重负荷。值得一提的是,在一间石室的壁上发现了一块刻有胡夫执政第17年的石块,它是采石场开采年代的标记,为确定塔的归属提供了唯一的物证。
由大厅经过一条水平短通道,最后终于来到金字塔的核心——胡夫殡宫,一股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突然流遍全身,顿扫刚才沉闷窒息的感觉。殡宫长10.8米,宽5.2米,高5.8米。室内地面和墙壁都由大理石砌成,顶部由九块大石板拼成,每块重约50吨。南、北墙上各有一条通风道,直通塔外,冷空气即由此而来。定睛观察昏暗的殡宫,除一具深褐色磨光的大理石石棺外,毫无其他陈设,甚至连四壁也没有任何的雕刻、装饰。石棺空空如也,棺盖去向不明。胡夫金字塔以东排列着三座小金字塔,可能为胡夫三个王妃之墓。南塔呈阶梯形,现高11米,中间的一座残存9米高,北塔底边长45米,高仅6米。
技艺高超的建造之谜
胡夫金字塔工程浩大,规模惊人,它的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外层石灰石大多剥落,仅残留塔顶北壁一小块,故减短为227米。塔的原高为146.5米,经风化腐蚀降至137米。整个金字塔坐落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万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塔身所用石料就地开采,外层的上等白石灰石取自尼罗河东岸的穆卡塔姆采石场。据估计,此塔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若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1立方英尺的小块,可沿赤道排列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3。
面对这座宏伟的金字塔,连当代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也不由得惊叹地发问:古埃及人究竟使用了什么神奇的器械,采取了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创造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奇迹?但是,迄今尚未发现任何金字塔的设计图纸和文字资料。人们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得出一般性的分析。
胡夫所处的古王国时代(公元前2780年~前2280年),是金石并用时期,铁器尚未普遍使用,炸药、车轮、轱辘尚未发明。施工的主要工具为天然铜冶炼制成的刀、锥、斧、锯、钻和燧石制作的磨光器。估计采石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铜器按规格在岩石上开凿四条深槽,然后塞进木楔,往木楔上倒水,使其膨胀裂开石块;二是凿槽后打进石楔,然后打进另一个石楔。开采出的石块,再用燧石加以磨平。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还是施工本身。第一步是确定方位。借助简单的器械观测北极星在地平线上出没的位置,然后平分从观察点到北极星出没点之间形成的角,由此测出子午线,掌握南北方向,使金字塔对准东南西北。第二步是放水找平地基,用类似开采石块的方法,一点一滴地开凿地下设施。第三步,用叠砌法,将石块一块块、一层层地往上垒砌,同时修筑甬道、墓室等内部结构。整个金字塔不用一根木头、一颗铁钉。石块之间,或施以薄灰浆,或直接相互塞紧,接缝极其严密,细针、薄纸皆不能入。
然而,数百万块石头如何往上搬运?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种种猜测,始终找不到令人心悦诚服的答案。有人说每层石级配备一辆木撬,利用杠杆原理,将盛石的木撬逐级往上杠;另有人揣测竖一根木柱,上置一根横木,横木一端系石块,民工们拼命拉拽系于另一端的绳子,把石块送到所需的地方。
1954年,在吉萨以南的萨卡拉高地发现了一座未完工的金字塔,初步揭示了古人运输石块的谜底。原来他们采用修筑上坡道,靠人力和畜力往上拽拉石块。坡道一般以尼罗河河岸靠近船只停泊的地方为起点,笔直通往金字塔的一个侧面。金字塔的其余三面筑三堵呈“凹”字形的墙,供挪动石块和建筑工人行走,如同脚手架。随着金字塔往上垒,坡道越来越升高、延长,“脚手架”也愈来愈升级。这样,整个施工过程中,金字塔的四周被坡道和“脚手架”所包围,直到工程结束,它们被拆除后,方显出金字塔的庐山真面目。
公元前450年左右,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访问了埃及,据他估计,胡夫金字塔由10万民工建造了20年,再加上修筑坡道10年,全部工程费时30年。这个看法被视为权威性结论,两千余年来人们多沿用其说。
各式各样的奇谈怪论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的骄傲,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是古代科学家、工人、农民、奴隶的血汗结晶,是古埃及劳动人民一座伟大的丰碑。它规模巨大,工程浩繁,结构严谨,匠心独具,历数千年沧海桑田、地震摇撼,不倒塌,不变形,显示了古埃及人高超的科学水平和精湛的建筑艺术,凝聚着非凡的智慧,难怪古希腊旅行家们对它推崇备至,把它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在漫长的岁月中,六大奇迹有的倒下了,有的完全消失,有的只剩断垣残壁,唯独胡夫金字塔屹然不动,依然故我。
自从拿破仑入侵埃及以后,灿烂的古埃及文化传到了西方,许多欧美学者、冒险家、古董商接踵前来挖掘、研究、探宝、盗卖。在丰富多彩的古迹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胡夫金字塔。一百多年来,西方出版的有关金字塔题材的专著竟达上百种之多,文章更是不计其数。世界上没有一个古迹能像金字塔那样引起人们这样广泛而又长久的探险欲。这些著作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既有科学的考证、大胆的推测,又有神奇的假设、想入非非的臆测,更有一些庸人、巫师提出种种扑朔迷离、荒诞不经的说法。在西方,甚至有一批崇拜金字塔的狂热信徒,每年9月要到埃及朝拜胡夫金字塔和尼罗河。我们不妨在此略举一些奇谈怪论供读者欣赏、剖析。
有人说,胡夫金字塔超越了我们现在的科学文明,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尚未达到的领域。在那邈远的年代,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科技水平,是不是有一种“外星球文明”帮助人类完成了人类本身无力完成的工程?胡夫金字塔不是埃及人建造的,是由失踪的大西洋洲上活下来的人建造的。据说,这个洲位于非、欧、美三大洲之间的大西洋中,古代曾享有高度的文明,后来突然遭浩劫而沉陷于海底。这个洲的科学家预感到危险来临,于是迁居到埃及,营造了金字塔。又有人说,北非一个柏柏尔部落用法术造了此塔,但可惜部落的法术世代由单人口传,最后一位法师猝然病逝,致使金字塔建筑术失传了。
对筑塔的天然石块,历来无人提出异议。1983年,在美国一研究所工作的法国工业化学家大卫·杜维斯别树一帜,声称他从化学和显微的角度化验出胡夫金字塔的石块是由人工浇制出来的,其方法类似于今天浇灌混凝土。这就是说,古埃及人舍弃了天然石块,用人工制造石头,而且这种石头与天然的一模一样,历数千年不被识破,这真是“奇迹”!
关于胡夫金字塔建造的目的与用途,说法就更为奇特与玄妙了。有人说“它是外星球人到地球上来的降落地点”、“是天神下界的停留站”、“胡夫殡宫是接待室”,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秘密的庙宇”、“一个永恒的仓库”,储藏着开天辟地以来到世界末日为止的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资料。这部人类历史是用天文、数学、几何的语言记载在塔里,只有圣人才能读懂。从塔里可以推算出上至公元前4000年,直到公元2000年这六千年当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耶稣诞生于公元前4年4月16日,星期六,公元30年4月7日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地球诞生于公元前4000年9月22日,公元2000年9月17日将毁灭;另有人认为,它是一座古老的观象台,古代天文学家用它来观测星辰、确定子午线、辨别方位。
据说,金字塔的谜是无穷无尽,永远猜不透的。比如,埃及各个金字塔都是按天上某个星辰的位置安排的。胡夫金字塔高度之平方正好等于它的每面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四个底边的周长除以高的两倍,等于3.14,相当于圆周率的值。把它的高度乘以10亿倍,约等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胡夫金字塔位于世界各大陆的中心。如果延长它底面中央的纵平分线,就成为地球的子午线,古代各国的首都和神庙都是根据这条子午线确定位置的,其中包括我国商朝的首都殷(今河南安阳)。还有,胡夫的真正殡宫并未发现。据说吉萨三座金字塔下面有一座完整的地下城市,街道纵横,厅室毗连,一旦城门打开,更加奇异的景象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神奇诱人的“金字塔能”
在全世界研究金字塔的浪潮中,正是一谜未解,一谜又生。近四五十年来忽然又冒出一项所谓“新发现”,在西方接连出版了几十部洋洋洒洒的著作,人们试验、探讨它的势头正方兴未艾。这项“新发现”就是当前蜚声欧美各国的“金字塔能”。它说的是金字塔形的构造物,其内部产生出一种无形的、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有着好多奇特的用途和功效。
据说,这项“发现”是从40年代一位名叫布菲的法国人开始的。他在胡夫殡宫内看到一些干瘪的小动物尸体,怀疑金字塔形的建筑使它们变成了木乃伊,于是回国后按胡夫金字塔千分之一的比例,用木板制作了一个缺底的小金字塔模型。他把模型按南北方向放置,在中轴线距塔底1/3高的地方,即胡夫殡宫位置上安放了一只刚死的猫。过了一些日子,死猫竟然不腐烂,成了一具木乃伊。布菲对其他动物进行试验,也是同样的结果。此后,捷克无线电工程师杜拜尔读到布菲的实验报告,对此产生了兴趣。他用3毫米厚的马粪纸,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几个30厘米高的模型。实验的结果,放在模型内的牛肉、羊肉、鸡蛋、死青蛙、花朵等都变干而不腐烂。
有一次,杜拜尔将一把用过的刮胡子刀片放在模型内,出人意外,钝刀片变得锋利了。这样,他做了一个15厘米高的模型,对刀片进行多次试验获得了同样的结果。一种极其简单而又神奇的磨刀片器——马粪纸的胡夫金字塔模型就这样发明了。1949年,杜拜尔正式向布拉格专利委员会申请注册“法老磨刀片器”的发明权。这项“发明”经过整整十年的周折,经该委员会主席亲自试验,直到1959年才批准。据说,这种磨刀片器在捷克商店里广泛地出售,在西欧及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国也很流行。杜拜尔声称,他收到了几千封买主的来信,没有人抱怨这种磨刀片器不灵的。
1970年,杜拜尔发表了他研究“金字塔能”的论文集——《在铁幕背后的惊人发现》。该书很快地被译成多种文字,掀起一股研究“金字塔能”的热潮。各种专业的学者和金字塔迷们纷纷用马粪纸、塑料、木板、玻璃制造金字塔模型,对它的特性进行广泛的探讨。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专卖的“金字塔产品公司”,出售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模型,供试验用。实验的结果,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半信半疑。
一些科学家说,把肉食、蔬菜、水果、牛奶等放在模型内,可保持长期新鲜不腐。现在法国、意大利一些乳制品公司已采用金字塔形的塑料袋盛鲜牛奶。把种子放在模型内,可加快出芽,提高产量。
自来水放在模型内,24小时后取出,称之为“金字塔水”。用它泡茶、煮咖啡,味更香醇;用它烧菜、熬汤,味道更鲜美;每天喝一杯,能健胃,助消化;用它洗脸,可使皮肤鲜嫩;它能消瘀止痛,医治粉刺、关节炎;用它灌浇作物,可增加产量……
但是,最神奇的莫过于对人体的作用了。金字塔模型成了治疗许多疾病的医疗器械和无形的灵丹妙药。在座椅下面放个小模型,可以消除久坐的疲劳,使你保持旺盛的精力,床下放一个模型,可医治失眠;在模型内呆一会,可医治头痛、牙痛、降低血压等;经常在模型内睡觉,可以恢复人体的青春活力,延年益寿。
究竟存在不存在“金字塔能”?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引出种种奇特的作用?为什么它正好聚集于胡夫殡宫的位置上?各国的金字塔信徒们正在探索它的谜底。他们大多认为,“金字塔能”是当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一种客观自然现象”。有人说金字塔形状内部聚集着宇宙射线、磁性震荡和某些未知的射线;有的推测模型内部产生一种高频震荡;有的认为这种能源是某种宇宙力量与地球引力相结合的产物;有人推论各种形状的构造物都会在其内部产生某种能源,这种特殊的能源或与自然力场相互抵消,或增强或减弱自然力场;有的进一步分析各种建筑形状对人体的影响。他们提出人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正方形和长方形建筑物中度过的,如住房、办公室、影剧院、汽车,这两种形状不能产生有利于人体的积极能源。他们呼吁改变因循守旧的传统的建筑物形状,使人类得以在更符合身心健康、令人充满活力的室内工作和生活。
在西方,虽然不少人相信“金字塔能”的神秘力量,但也有相当多的人持反对态度。有人斥之为“伪科学”、“现代迷信”、“异端邪说”。目前,争论、探讨仍在继续中。总之,谜一样的金字塔,至今仍存在许多未解的谜团,等待考古学家们去探寻,去揭示最后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