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迈尔斯的品格预言:斯迈尔斯教你22堂品格修炼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一步步挑战自己,可以变成英雄

1.勇敢的内涵

引言

与外在的勇敢不同,内在的勇敢最大的特征是有一颗伟大的心灵,这颗心灵忠诚不贰、忘我无私、不惜牺牲自我、敢于在这个无耻的世界面前举止得体。

价值的两个灵魂——忍耐和热情,兼备二者才是真正的勇敢。

在很早很早以前,美德和勇敢者两个词的含义是相同的。在罗马人看来,勇敢是通往高贵之巅的途径,是魄力、价值和财富的象征。最勇敢的人,是最忠于他的伙伴们、能够尊重和拔高他的伙伴、有能力解救他的伙伴的人。

与外在的勇敢不同,内在的勇敢最大的特征是有一颗伟大的心灵,这颗心灵忠诚不贰、忘我无私、不惜牺牲自我、敢于在这个无耻的世界面前举止得体。价值的两个灵魂一忍耐和热情,兼备二者才是真正的勇敢。

虽然,最高贵的并不是战场上的勇敢。但是,一切荣耀皆属于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毫不畏惧的人们!在炮声隆隆、战刀飞舞的战场上,无所畏惧、激昂高涨的战士们,奋勇杀敌,那一刻,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生命的意义——时刻准备为祖国献出生命。

女人的忍耐力,其实丝毫不逊色于男人。她们似乎天生就善于自我克制和忍耐。再没有什么能够比这样的故事更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了。有多少这样的女人,她们出现在战争故事里,为了跟着她心爱的人一起奔赴沙场、生死与共,有的女人乔装改扮成男人;悲惨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心爱的人倒下了,这个女人不顾安危,拼死守卫爱人的尸体。其实,世上有很多这样令人敬佩的战士!她们忍耐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羞辱,挣扎着摆脱贫穷和饥饿的困扰;她们为女性地位奋斗和争取,与生存的命运不懈抗争,虽然从来没有取得胜利;她们何尝有过畏惧和退缩,虽然希望是那样的渺茫、现实是那样令人绝望!

基督教英雄的行为方式,是自我牺牲和长久的忍耐,而不是侵略和争斗,这与战斗英雄相比,其英勇行为显然有所不同。当他活着的时候,他的头上没有旗帜飘扬,他的胸前没有鲜花佩戴;当他在履行职责中牺牲时,他的墓前没有虚假的哀号,也没有国家赏赐的桂冠。悄悄滴落在他坟头上的几滴清澈的眼泪,那是他,生前和死后都默默无闻的他,唯一能够得到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是为了名利和地位吗?是为了功勋卓著吗?都不是!人生在世,是为了某种无价之宝,这种东西比世界所能给予人的东西更高贵、更伟大。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教士,以其所著《圣洁生活的规则和习尚》、《圣洁死亡的规则和习尚》而闻名的杰勒米·泰勒曾说:“人生虽然短暂,而我们所期待的永恒,恰恰能够在短暂中求得。我们必须始终牢记,我们有这样的使命在身:有许多的险恶等待我们去克服,有很多的困境逼迫我们去摆脱;有太多的善事期待我们去完成。我们还要去满足许多要求,去征服许多敌人,去驱除许多邪恶。”

一个自私者,从来都不会是最好的人。基督教的真谛在于自我牺牲。他们不会为别人齐声叫好的赞誉声所扬扬自得。他们最好的报酬来自于实履行职责的问心无愧。他们从不考虑荣誉和名声,把自己无私奉献给他人。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律令,“在他人全心为你之前,你都要全心为他人”。当然,对于那些生活富足的人,或者庸碌无为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德国最有名的一首诗歌中说:“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够深切理解上苍的伟大。”丰厚的阅历是我们理解生活、理解现实的来源,否则,我们不可能透视一件偶然的事情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原因,一次意义深远的经历才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读懂生活。不幸的境地,往往就能够检验出人是否高贵,这个时刻是最可靠的试金石,立场坚定的人,他的心灵会平静如水,他也会很满足于他的尽职尽责,无论情况是多么于己不利。

对于一切悉心向善、乐善好施的人来讲,机会都是均等的。往往能通达他人心灵深处的,就是最为执着的精神。能够战胜一切的是耐心和容忍之心。永远神圣的是天生为他人的牺牲。有多少男人,有多少女人,并不像某些英雄那样在轰轰烈烈中死去,而是甘愿在默默无闻中离世。他们不断提醒自己,要关爱穷困之人;他们照料病人,无微不至,与他们同甘共苦,甚至不幸感染疾病而死去。多少生命由于他们的仁爱之心,从此享受到了安宁!然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只有爱。

由于雅典瘟疫泛滥,为消除瘟疫,诗人阿皮门尼德和哲学家克利特被人请到了雅典。为消灭瘟疫,他坚持不懈,四处奔波,不辞劳苦。然而,除了他所居住的地方——格诺修斯人的善意,也即雅典人的善意,他没有接受任何报酬。

在古代,人们极其惧怕瘟疫,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人们因为害怕传染而互相猜疑。因而,感染瘟疫的人往往会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于是,为消灭这种疾病,那些品性高贵、心存仁爱之心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约300年前,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城市米兰暴发了瘟疫。大主教查理·波罗迈欧听到消息后表示会立即赶往疫区。虽然那时候他正逗留在罗底。面对他的牧师们的极力劝阻,他的回答是:“不可以!一个牧人责任,就是把生命献给他所放养的羊群,在危难时刻,他怎么能够对它们的生死置之不理呢?”

他们回答说,“您说得对极了,守卫住它们,保护它们,这是一项多么高贵的事业啊!”

“同样的道理,”他又接着说,“牧师是不是也该有从事高贵事业的责任呢?”不久之后,大主教抵达了米兰。

瘟疫持续了大约4个月,其间大主教亲自探望那些感染瘟疫的病人,给他们药品、食物,甚至在他们生命垂危之际,给他们主持祈祷仪式。大主教的足迹遍布那里,无论是在病人的家里,还是在医院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就这样,仁慈的大教主一直奔波忙碌着,直到最后一个病人康复,他才回去履行主教责任。他的牧师们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深感动了,于是他们以他为楷模,开始为自己的人民尽一份微薄之力。

大主教是第一个创办“主日学校”的人之一,这也是大主教值得我们深思的另一个方面。所谓的“主日学校”就是在特定的日子里为穷人的孩子提供读书机会,与平时做善事一样,在这一天里,你也可以做任何一件善事。正如“安息日是为了人而规定,而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而规定”。每个星期日下午,米兰教堂里就会有很多的孩子,他们是大主教从街头叫回来的。他会教他们读书,教他们写字。有的孩子们也会主动来聆听他的教诲,带着石板和自己抄的书。在他的教士的协助下,这所学校日渐兴盛。300年过去了,波罗迈欧大主教的“主日学校”仍然继续存在着。

大主教在其有生之年,一直都致力于消除贫穷,因为在那个年代,贫穷是非常普遍的。为了建学校、做善事,他将他的全部收入都花掉了。他还和同道们一起努力支持改革僧侣制度,尤其是改革庙宇制度。然而,对于大主教的善举,那些臭名远扬、行为肆意放纵的尤密利塔提人,不但没有心怀感恩,反而认为大主教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陋行,而在教堂里教穷人的孩子读书罢了。即便如此,大主教还是彳顷尽毕生心血,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然而,臭名昭著的尤密利塔提人却还认为,大主教的这一举动使神圣的殿堂遭到了玷污,安息日遭到了亵渎,同吋大主教也是破坏僧侣制度的罪魁祸首。因此,他的“主日学校”,在反对者的眼里绝对是一个“危险的发明”。于是,恩将仇报的尤密利塔提人为了在圣坛上杀害大主教,雇用了一位杀手。正当唱诗班唱到“别让你的心灵忧惧,也别让它困惑”之际,一发火绳钩枪子弹,射向了伟大的大主教。那一刻,子弹打中他的后背!然而,幸运的是,这颗子弹被柔软而结实的外衣挡住T,邪恶没有夺取他的生命!当周围的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时,大主教却仍然在安静地祈祷着,勇敢而镇定。

曾经有一位美国作家写道:“如果今天,有人还会用像这种包揽学生整个生活的方法,来推行‘主日学校’教育,那么就只会遭到唾骂。比方说,为抵挡市面上泛滥的不良书籍的毒害,让孩子尝试读他那些内容积极健康的藏书,或者为遏制学生的躁动不安,就让他在他的学校里,设立一个职业委员会。那么,那些一心倡导《圣经》的人,那些固守安息日的人,就会立刻站起来反对。要知道,任何人站立于上帝之上,伪君子都会怒发冲冠。这些所谓的上帝的亲兄弟,巴不得那些碍手碍脚的人早点都死掉。”

2.瘟疫来临时的英雄

引言

大多数的人们为避免传染,逃离了疫区,然而,还是有很多品性高贵的人留了下来,甘愿献身自我。

他无时无刻不坚守岗位,如同战士一般。

接下来,我们继续谈谈瘟疫的问题。瘟疫这个恶魔,往往会降临在缺衣少食、疾病频发、人们体质较弱、环境恶劣的地方。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伦敦,那里有肮脏狭窄的街道,堵塞淤积的下水道,整个城市都通风不良。伦敦最近一次瘟疫暴发于1665年,此次瘟疫席卷了整个城市甚至周边的村落。这次灾难一下子使10万人丧命,伦敦的人口也因此减少到了不足目前的六分之一。大多数的人们为避免传染,逃离了疫区,然而,还是有很多品性高贵的人留了下来,甘愿献身自我。比如,约克郡的善良、忘我的莫顿主教,只关心他的人民的安危,却从不在意自己。为了把病人从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解救出来,他出资建立了一所穷人的收容所或医院,细心地看护和照料病人。然而,建立医院之后,困难依旧重重,服务员人手短缺,但主教没有退缩,虽然寻找服务员是一件难事。

他无时无刻不坚守岗位,如同战士一般。主教是个完完全全善良的人,如果是自己应该冒的险,他绝对不会让仆人去。他还心疼自己的马,也绝对不会让它们奔波不停。主教凡事事必躬亲,他曾亲自跑到自己乡下的农场里,用马将一包包的粮食送到没有粮食的穷人面前。此外,为了不使自己与农场里的人们相分别,他故意没有在自己家里另开一扇门专供自己出入。多亏他所做的一切,使得瘟疫被限制在约克郡以内,而没有继续向外蔓延。主教还是一个慷慨、乐善好施的人。他会将他增加的收入全部都奉献给慈善事业,或者奖励给一切有功绩的人,以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主教虔诚一生,行善一生,他的行为无不彰显了基督教的慈爱众人之义。

在伦敦暴发瘟疫的时候,和许多不顾自我安危的人一样留下来的,还有霍基斯,他也一直坚守着岗位,对患病者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即使当时就连西顿汉姆这样的很多医生都逃离了,他也不为所动。他无私奉献,然而却没有得到任何报酬,除了人们的发自内心的称赞和感激。后来,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并由于债务而被关进卢格特监狱,最后不幸于1688年在狱中离世,但是,他死后却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对伦敦暴发瘟疫的原因的最好说明,即霍基斯医生所写的《消除瘟疫与拯救伦敦笔记》。当时有很多说明,狄福所写的并于1722年发表在权威杂志、公共报刊,以及私人刊物上的记录被认为是最有名的,但却不是最好的。

伦敦的瘟疫,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人们至今对偏僻的乡村心怀感激之情,因为是那些偏僻的乡村里的人们,遏制了疾病的继续蔓延,正如人们所说:“是他们将瘟疫埋葬了。”在德贝郡的埃亚姆一个偏僻的村子里,疾病的蔓延开始于从伦敦市里邮寄来的一包衣服,当这位收件人——一位理发师在火上烘干衣服时,人们发现他不幸染上了从伦敦邮寄而来的瘟疫,4个月后,这个理发师死了。疾病从此蔓延开来,为避免传染自己,村里仅有的350名居民恐慌至极,准备逃离,但是,英勇的修道院院长威廉·莫鲍逊阻止了他们,并且警告他们,他们的逃离,会将瘟疫带出村子,继续传染给外面的人。这些人经过思索,还是决定留下来,只是送走了孩子们,但是本来打算被送走的瘦弱的妻子还是留在了自己丈夫的身边,一起面对灾难。就这样,勇敢的村民们,为避免灾难的蔓延留了下来。

为严格控制住瘟疫的波及范围,莫鲍逊博士决定把这个村庄隔离。他还在露天举行宗教仪式,人们在流通的空气下做弥撒,避免了人们集中在一所教堂里而导致疾病的相互传播。讲台就是一块石头,人们站在绿色斜坡的两边,这样,大家就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了。另外,善良慷慨的德文希尔伯爵还倾其所有,提供给人们所需的食物、药品以及其他必需品,维持疫区人们的基本生活。

然而,瘟疫持续的这7个月里,生病的人越来越多,来空地上听弥撒的人急剧减少。院长依旧照顾和护理病人,喂给他们食物,院长妻子也和院长一同坚定不移地帮助病人。不幸的是,体质虚弱的妻子也染上了瘟疫,不久就去世了。在葬礼上,像平常为许多教区居民所做的祈祷一样,满怀悲痛的院长站在妻子坟前祈祷:“愿死者,能够安睡在上帝身边,她高尚纯洁的灵魂永世长存。因为死者的劳苦,生者生还!”他的声音在哽咽颤抖。莫鲍逊博士靠着希望的支撑,坚强地活了下来,去世时已是高龄,虽然他早就视死如归。在这场瘟疫中,院长所观察的教区内的76个家庭中,295人的生命被夺走,就整个村庄来看,五分之四的居民死去了,村子上头的南山坡上埋葬着他们的尸体,正如院长在一封信中所写的:“一场瘟疫,把我们的村庄变成了墓地,变成了人间地狱。”由于院长品德高尚,被人们一致选举为林肯教区的教长,但他拒绝了。对于他来说,名利并不重要,直至1708年去世之前,他都没有离开他的教区居民,没有离开亲爱的妻子,默默守在坟墓旁。

瘟疫被消灭后,“埋葬瘟疫的地方”享受了久违的宁静。然而,事隔50多年,那场席卷英国各镇,造成千万人丧命的可怕瘟疫,不小心又被从地下释放出来,再次施展余威。事情是这样的,一些工人在这个村庄挖土时,发现了一些亚麻布,毋庸置疑,这些亚麻布就是当年那些死者的。不久,这些工人就染上了斑疹伤寒热。3个人先后死去,村子里再次开始流行瘟疫,然后又有70个人染上疾病。

后来担任了哥伦比亚的主教的海尔阁下和利德斯教区牧师胡克博士,每天穿梭于这些地区之间,倾尽全力为患者解决问题。天主教牧师们,在斑疹伤寒症瘟疫刚开始暴发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赶去帮助穷人,他们是最为卖力的了。在生命垂危的患者床边,在刚死去的病人床边,人们总能见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危险再大,他们都不会退缩。要知道,在人口密集的传染病住所,毒气四处弥漫,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传染。然而,他们毫不畏惧,依旧尽职尽责,死神也无法动摇他们救人的决心。然而,死神真的来了,首先倒下的,是天主教副牧师亨利·瓦姆斯莱阁下。第二天,他的助手,刚到利德斯才3个星期的助手死去了。就这样,他们接连染上瘟疫死去。然而,面对这场消灭瘟疫的战役,勇敢的人们前赴后继,空缺的岗位马上就有人立刻来填补。能够占据这么危险的位置,对于这些前来填补的人来说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光荣献身的牧师们一共有5人,其中有瓦姆斯莱先生和他的后继者,还有另外两个已死的人。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为他们立了一块简陋的石碑,上面刻着:“1847年,为了拯救他人,不幸染上伤寒病而牺牲的5位伟大的烈士。”

瘟疫的暴发使400多人不幸死去,包括当地教堂的一位助理牧师,一位绅士他曾因倡导戒酒而在乡里名噪一时,以及镇里的一位外科医生,另一位外科医生虽也染上瘟疫,但有幸活了下来。在与瘟疫搏斗的过程中,医生是最伟大的无名英雄,他们时刻守在病人身边,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会立刻出现在哪里,全然不顾被传染的危险。然而,最后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哪怕是最小的报酬,哪怕是一句感谢的话。他们为了他们的天职呕心沥血,殍精竭虑,直至生命垂危,悄然死去。默默无闻中,他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却没有得到荣耀的一点点眷顾。

3.战火中的医生

引言

医生无论在战场上还是贫困地区,都会履行天职、尽职尽责。

他拼尽全力,忍着痛苦爬到克恩伯格身旁,替他止血。然而,获救的克恩伯格却再也没有机会对他的恩人说一声谢谢。筋疲力尽的医生被转移到维也纳后,截肢4天后就去世了。

医生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贫困地区,都会履行天职、尽职尽责。在炮火下从容动手术拯救伤者的法国外科医生莱瑞,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人们经常能够看到,在战场上,莱瑞医生冒着枪林弹雨,带回伤兵,为他们进行包扎。远征俄国战争失败后,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从莫斯科大撤退。在大撤退期间,人们看见莱瑞医生为拯救伤兵想尽一切办法,由于设备简陋,只有一张营房篷布可用来保护病人,为防止纷飞的大雪妨碍手术,他叫人将篷布举在头顶。莱瑞医生的身影同样活跃在埃及的燃烧的沙漠中,在与英国开战之初,飞舞的子弹射入了希里将军的膝盖。莱瑞发现后,建议将军马上截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将军考虑后同意了。这个手术,注定要在敌人的炮火下进行,而且更大的挑战是只有3分钟的时间。然而糟糕的是,英国的骑兵已经近在咫尺,逼近了他们。后来怎样了呢?“时间不多了!”莱瑞说。瘦小的他把将军背在自己肩上,溃退的军队就在他的前方,他拼命地朝着他们奔去。慌忙中,他发现被一片丛生的灌木围绕着的壕沟,“我于是横穿过去。”莱瑞说。这片灌木丛救了他们,因为骑兵必须绕开这个沟渠纵横的地方。莱瑞说:“这样一来,在这队骑兵之前,我就有机会追上我们自己的部队。”最后,勇敢机智的莱瑞终于把将军送到了亚历山大,并顺利为光荣负伤的他进行了治疗。

撒克逊皇家外科医生萨尔多夫博士,也是一位人间英雄。在瓦格拉姆战役刚开始时,他的腿就被炮弹炸伤了。虚弱的他躺在地上,看到侍从副官克恩伯格也躺在离他15步远的地方,吐着鲜血,原来他被一颗子弹击中,生命垂危。身为外科医生,他明白,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这位将军会很快没命的。他拼尽全力,忍着痛苦爬到克恩伯格身旁,替他止血。然而,获救的克恩伯格却再也没有机会对他的恩人说一声谢谢。筋疲力尽的医生被转移到维也纳后,截肢4天后就去世了。萨尔多夫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即使在自己身受重伤之际,也要抢救他人在先,履行天职在先。

在战斗中受伤的官兵,一般会通过在军队队伍后面事先准备的一些马车,运到医生那里进行救治。但是,一旦敌方军队反扑,将部队赶回来的话,来不及撤退的医生和伤病员往往就会被俘虏。

在阿尔玛战役中,俄国军队战败,遭到英法联军追击,匆忙溃退之中,几百名俄国伤兵被留了下来。他们被抬到战场的东边(靠近河流的阴暗处)。幸运的是,当时的司令部里有一位以强烈的责任心著称的外科医生——第44军团的汤姆逊医生。很少和当局合拍的他具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热情和准确公正的判断力。虽然这块领土已经被俄国部队放弃,他仍然成功地弄到了足以让已经一整天没吃任何东西的伤兵们填饱肚子的饼干,另外他又获得了必要的人手来协助他的工作。晚上,他又花去近5个小时的时间包扎好全部的伤兵。这时,留下来的全部士兵将英国伤兵运送到在欧帕托亚停靠的战舰上。然而,汤姆逊医生仍然留在俄国伤兵中间,他的助手约翰·古纳斯也没有走。这里天气极其恶劣,白日似酷暑难当,夜晚寒冷如冰,他们期待着战争的早日结束。

终于,在大家苦熬了3天3夜之后,交战双方协议休战了,士兵们把伤兵运送到一个俄国码头。肯拉克先生回忆道:“在26日早上,‘阿尔比’号船长路希顿,上岸后发现了他的两个亟待救助的同胞。路希顿船长百感交集,一方面很高兴能够及时发现他们,另一方面也深深地同情他们的惨痛遭遇。”

在印度兵变期间,伯纳瑞斯医院的外科医生恺依,也一样是个冒死坚守自己的岗位的人。至今,对于发生在考坡尔的那次暴乱事件,人们仍然心有余悸。人们清晰地记得,在熊熊战火焚烧下,当时凶恶的敌人正向他们逼近,企图杀掉外科医生恺依和那些伤兵,英国兵用尽全力支撑到最后。然而到最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甚至连儿童都无法幸免。纽约的库勒先生说:“平时,人们一般是没有任何宗教意识的,即使有,也是少数的几个人,因为人们都在疲于应对生活的艰难和亲友的穷苦。难以置信的是,在印度兵变的时刻,他们突然间具有了宗教信仰。印度兵使这些英国士兵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么服从暴乱者的宗教,要么就继续信仰自己的基督教,然后被那些残暴的野蛮人以酷刑处死。这些普通士兵的宗教意识是发自心底的,他们是属于基督教阵营的,最后,他们如英雄一般就义了。他们是世界上最刚毅的人,威武不能屈,即使刀山火海,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的高尚灵魂永存,即使是世界上最肮脏最险恶的地方。”

同样的品质,一样体现在两个士兵德比希下士和霍帕下士身上,即使不是战火纷飞的环境里。在玛尔腾爆发的霍乱期间,他们两个在第70军团服役。在霍乱医院里,由于没有妇女,照顾病人和为死者善后的任务就由他们承担了。然而,由于疲劳过度,始终没有休息的德比希下士倒下了,但立刻又有人替补他的岗位。霍帕下士是自愿到托帕医院服务的,在那儿,院方和军方都嘉奖了他,因为他在医院的出色表现。不久,军队的领导到玛尔腾视察工作,鉴于德比希和霍帕的高尚行为,领导在众多优秀同志的面前表扬了他们。

1812年,凯狄兹城遭到法军围攻,炮声隆隆,毫无防备的居民惨遭屠杀,在街边,在门口,在窗下,随处可见他们的尸体。为了减少伤亡,警告居民在敌人侵入的时刻马上逃离,人们就将城里的唯一的一口大钟拉响。一天,报警的钟声刚刚响起,然而,可恶的炮弹却偏偏将大钟击碎。勇敢的敲钟僧人却面无惧色,为拯救大家,马上跑到其他地方拉响另几口小钟。

4.女人也是坚强与勇敢的

引言

女人在危难时刻也会表现出同男人一样勇敢坚强的一面。

汉普郡的恩布雷只不过是英格兰的一个小角落而已,就在这里,她将一个人在太阳底下做的好事,默默地完成了。

女人在危难时刻也会表现出同男人一样勇敢和坚强的一面,在这场围攻战中,女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玛塔高达是一个没有沟壑和防空洞的偏僻堡垒,为阻止法国军队的进攻,140名英国士兵驻扎在这个堡垒中。为共同阻击敌人,一队74人的西班牙士兵和一支全副武装的小舰队并肩战斗。可是,狡猾的敌舰经过伪装,悄然混入码头,突袭小舰队,猝不及防的士兵们纷纷落水,整个舰队溃退到凯狄兹码头。凶狠的敌人集中火力,将58门大炮还有最大口径的迫击炮冲着小堡垒轰炸。炮弹如雨点般落下,围墙瞬间倒塌,光秃秃的城堡立刻暴露出来,毫无遮挡的卫戍部队仍然英勇地继续战斗。

经过30个小时的激战,同敌人抗击的就剩下玛塔高达妇女了。在炮塔里护理伤兵的丽旬是一位陆军士官的妻子,有的病人口渴,急着要水喝,为到井里去打水,她找来当地的一位鼓手帮忙。这个男孩考虑到水井周边并不安全,因此有些犹豫。勇敢的她抢过水桶,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水井。到达井边后,她刚打满了水,水桶绳就被一颗子弹打断,她不顾一切地修好绳子,及时将水送到病人身边。

脆弱的堡垒仍在继续忍受着炮火的摧残,敌人的火力在加大而非减弱,一个小时之内西班牙国旗杆就被打断了6次。堡垒已经不堪一击了,时任指挥官的托马斯·古拉汉姆(之后是里拉多奇),决定在敌人攻破堡垒之前将幸存者送走,于是派出一个小分队。当时的副官是莱福瑞,在他的指挥下他们占据了一座阵地,可是不久副官就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下。战士们拼死搏斗也不放弃阵地,直至剩下最后一个人。后来,最后一名幸存战士和英勇的玛塔高达妇女乘着小船回到了凯狄兹。

在南丁格尔小姐名垂青史之前,人们一直都不相信在战时女人也能护理伤兵,要知道这样做需要十足的勇气和忘我的精神。南丁格尔小姐说:“不只人们说,连书上都这样写道,每个女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护士。相反,与女性相比,男人的护理知识却少得可怜。”护理需要仁爱之心和同情心,一个兼具聪明、坚强和专注的人才能够胜任,所以护士往往都来自于家庭中的妇女,然而在过去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南丁格尔是一位优秀的多才多艺的年轻小姐,为什么要从事如此令人厌烦的职业呢?真正的原因是她是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她本是家里的宠儿,善于交际,是个招人喜欢的人。她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都幸福无比,她拥有的一切叫人羡慕不已。然而她放弃了这些幸福,强烈的同情心使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痛苦和悲哀的路。她教孩子读书、为穷人看病、护理他们。汉普郡的恩布雷只不过是英格兰的一个小角落而已,就在这里,她将一个人在太阳底下做的好事,默默地完成了。

当年在欧斯维武布道时,曼彻斯特主教曾经收到一封来信。写信者是一位年轻女孩,她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富裕家庭女孩子的生活,于是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南丁格尔小姐要离开这种生活,去走近需要她照顾的人群,因为这样舒适的生活里,她根本没有时间做善事:“早餐时间开始于10点钟,早餐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期间我们要读报纸、读来信,之后我们必须回信。偶尔,我还要替我的母亲写请柬或者答复别人的请柬。另外,温室里金丝雀和鹦鹉等着我去喂,树枝和花等着我去修剪。然后,在去午后2点钟的午餐之前,我还得梳洗打扮一番。接着,我母亲喜欢我陪她在3点钟的时间去打电话。然后估计朋友们要来访T,就在5点钟的时间回家喝下午茶。在我们吃晚饭前还要开车去公园转转。晚饭后的活动就是去剧院或歌剧院看戏。当我回到家里时,已经疲惫不堪,忙碌的一天,我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

南丁格尔小姐本来也是过着同镇里其他女孩一样的生活的,可是她的心灵却指向了那些不幸的人、沦落的人、被人蹂蹒的人。她穿梭于医院、监狱和管教所之间,照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别人还在瑞士游玩、在苏格兰消磨时光,或在海滨享受日光浴的时候,她却置身于德国护士学校或德国医院里刻苦学习。开始什么都不懂的她,从小事学起,她先学会如何使用抹布、毛刷、擇子这些工具,然后渐渐地开始接触护理技术。3个月的时间里,她不间断地守候在病床边,大量的临床经验就是从那时开始积累的。

即使回到英国,南丁格尔小姐也没有放弃她的工作。她接管了由于完全没有管理经验而几乎倒闭的“女家庭教师医院”。在哈雷大街那可怕的医院里,她将她全部的精力、青春、才学还有关爱给了她那些孱弱的姐妹,放弃了家庭的爱,乡村里新鲜的空气。医院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可是巨大的压力使她喘不过气来,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百忙之中,她就抽空跑到汉普郡去呼吸新鲜空气。

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持续,博斯普鲁斯的医院里躺满了大批伤病员,急需专业护士的看护,南丁格尔小姐有求必应,高尚的她不顾一切,立刻赶去救助他们,无论会遇到什么危险的事。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她毫不犹豫的上了一艘开往斯库塔利的船。到达那里后,医院的工作无论大小她都事必躬亲,一切护理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受伤的士兵和水兵都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伤病员很快得到了康复,这归功于这位英国小姐的耐心看护和救治,虽然士兵们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她的爱心已经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当士兵们看到她俯身拾起掉落的枕头的身影时,都默默地为她祝福。他们都称心如天使的她为“光明小姐”,她慈祥的面孔,闪烁着仁爱的双眸,让所有接受过她帮助的人都深深地铭刻于心。

这位年轻的小姐得到了士兵们的崇拜和敬仰,士兵们深深地感激她,他们为保护她,阻止一切可能伤害她的粗言秽语。对她的建议和忠告,他们都言听计从,动手术时,他们将最坚强的一面展现给她,强忍住一切疼痛。她对那些普通士兵也关怀备至,尽一切可能去帮助他们。为替他们节省开支,每一周的下午,替他们给家乡的朋友汇款。她能读懂他们个人的喜怒哀乐,她想尽办法与他们那些在英格兰、爱尔兰,以及苏格兰偏僻地区的朋友取得了联系。

即使从最普通的士兵的生活经历中,我们都能读到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南丁格尔小姐说:“说起来,勇气很简单,它是一种耐心,一种善良,一种默默承受痛苦的力量。在战争中,一个民族所表现的勇气与一个普通士兵所表现的勇气相比,多不到哪里去。就拿一个人来说,如果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那么一旦有需要,不管来自他的女王还是他的国家,他都会竭力奉献,包括他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禁欲、斋戒、谦逊、坦诚这些品格与这种精神相比,都是不值一提的。在英国,什么都比不上这种自我奉献的精神。”

5.英雄可以影响周围的人

引言

一个好的表率的带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经常做善事的人会引领其他的人都去做善事。

不要担心别人效仿你,放心去做上帝所愿做的一切善事,如果神愿意,神也会这样做。

南丁格尔小姐去克里米亚的时候,丝坦蕾小姐也去了。当时去帮忙的第2班的50位护士是由她负责管理的。她们一行人在土耳其逗留4个月之前,曾去过康士坦丁堡。

后来,在特拉比亚的海军医院里她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去了克拉里,并在那里建立了一所部队医院。当她看到从因科曼抬来的伤病员时,她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便在给家乡朋友的信中写道:“没有什么样的场景比这更令人心碎的了。我目睹了一个强壮的人抬进医院时已经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场面。昨天,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缝补洗刷床垫、帮外科医生包扎伤兵的伤口。他们忍着伤痛在船上困了5昼夜,伤口暴露在外面,医院是他们此刻认为最舒适的地方。昨天夜里,有11个人在我负责照看的11个病房中由于过度劳累而死去。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愧疚,如果我能够早点给予他们帮助,及时得到护理的他们就不会这样死去了。”

回到英国以后,丝坦蕾小姐就开始了另一项工作——帮助那些士兵的妻子和寡妇。丝坦蕾小姐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去安慰和护理伦敦穷人的妻子。为了给由于战争而被遗弃的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使她们能够维持生活,她出资在约克大街和威斯敏斯特购买了一所房子和花园,建起一个机器洗衣店。然后,她又从政府那里争取来了一个专门提供军服的合同,从而就保证了这些妇女的就业机会。丝坦蕾小姐把她的青春和她的一生都献给了为他人服务,她与那些善良的女人所做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能否获得他人认可和赞赏,她自己来讲,并不是重要的。但这种忘我的精神,对于对那些学习她和想要成为和她一样的人来说却极为重要,她说:“永远要记得阿诺德医生说的话。我每天都默念他的日志中的最后一条:‘不要担心别人效仿你,放心去做上帝所愿做的一切善事,如果神愿意,神也会这样做。’”

一个好的表率的带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经常做善事的人会引领其他的人都去做善事。佛罗伦斯·利丝小姐就是一个好的表率。她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感染了其他人,其他人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科学护理知识。

佛罗伦斯·利丝小姐之所以从事护理工作缘于她哥哥的死。在中国上海的一所海军医院里,她的哥哥曾受到过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照顾,虽然最后她的哥哥去世了,但是每当想起这些,她便感到一种巨大的动力。她希望她也能像那些陌生人一样给予别人照顾。威彻斯特主教还在世的时候,还是个女孩的她曾向他请教。“你现在还小,”威彻斯特主教说,“等你长大了,你的心灵成熟了,你的悲哀都已经忘却的时候,你再从事这种工作吧。”佛罗伦斯·利丝小姐崇拜的英雄一直是南丁格尔小姐,心意已决的她为了从事护理工作悉心向南丁格尔小姐请教。

3年之后,已经熟练掌握护理技巧的她进入了圣托马斯医院,她的护士生涯就此开始。不久,她又在皇家大学医院积累了一些珍贵的实践经验。就这样,她花了数年时间奔波于世界各地,荷兰、丹麦、德国和法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的护理知识得到了完善。比如在德国的凯塞沃斯,她因通过护理女执事的常规临床训练而拿到了从业证书。

在她获准在巴黎第一医院担任助理医师的时候,她有幸得到了法国公共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汉逊的帮助,罗马天主教姐妹也给了她莫大的帮助。虽然宗教信仰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异,但她与她的合作者奥古斯丁、圣托马斯·威兰乌菲等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在那里,她得到了她们的关怀。一切信仰、国家和世俗生活的差异都被姐妹情深所取代。她从她们那儿学到的不仅是临床知识,还有一种心态——困境中的沉着和乐观,对于所有护士来说最为珍贵的乐观心态。她懂得了,困境之中要有坚定的忘我精神,时刻奉守她们的精神支撑万能之主,懂得放弃,放弃一切既得的但并非属于自己的东西。另外,她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她们的一致认可,这也是她感到非常快乐的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担任了法国国防大臣的勒巴佛将军对利丝小姐影响极大。在他的允许下,她进入了法国军事医院,在那里她得到了她一生中最后也是最可贵的锻炼,而且是一次具有双重收获的锻炼,从那里获得的实践经验使她在以后的从业生涯中获益匪浅。当时,仍旧在世的米歇尔·勒维将军是这家医院的主管,由于利丝小姐的悟性极高,迅速的进步引起了这位将军的极大关注。他说克里米亚的南丁格尔小姐是自己的“同志”,因此,他给予了利丝小姐相对于他可能给予的任何一位法国护士或者说任何一位英国女人而言更为严格的训练和培养。

在她回到英国之后不久,法德战争的炮声打响了。报纸上充斥的都是这次残酷战争的结果,战争中的伤病员要么被胜利的一方残忍地杀害,要么被抛弃在荒郊野外,因为得不到救助和医治而孤独地死去。已经经过长期的护理见习的利丝小姐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强烈的同情心驱使她立刻出发前往欧洲大陆,一路之上,之前随身带来的3名德国小姐,不久都各奔东西了。当她穿过比利时,到达科隆时,她非常痛心的看到车站的平台上躺着一排排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她到达了目的地迈兹时,下船之后的她经历了一次艰难行程,她的包裹在一片混乱中丢失了,身无分文的她就这样来到了目的地。

这时的迈兹战况紧急,巴扎雷元帅正带着一大批部队在这里隐藏,一支由德国人和巴伐利亚人组成的部队被弗里德雷克王子增派到这里。当时玛拉格的一家医院正处在增援部队的后方,还算安全,利丝小姐被分配到这里工作。到达医院后,她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是一个糟糕透了的地方!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医院是一个废弃农场的再利用,几间简陋的谷仓算作是病房,院里只有22张床位,而且已经容纳不下所有的病人。用稻草填满的布袋就是护士们睡的“床”。药品和食物早就供应不足。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战壕潮湿,这里最主要的病居然是斑疹伤寒热。

在这所乡村医院里,护士们的工作都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而且工作的繁重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她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将抬进来的热病患者洗刷干净。如果是从战壕里出来的人,那就更为麻烦了。护士们必须在清洗之前把他们脚上结成了硬块的泥巴刮下来。清洗后放到病床上的患者就可以开始医治了。有时,护士们还得清洗病人黑乎乎的嘴巴甚至是帮助他们洗净全身。晚上护士们也不能休息,她们要用湿毛巾为常常说梦话的病人敷头,还要给他们洗手洗脸,换床的时候,还要避免床铺弄痛他们。

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那么好侍奉的,有的病人会变得躁动,情绪极为不稳定。利丝小姐讲述了一次她在迈兹热病医院里的亲身经历,这次经历使她至今心有余悸,以至于外科医生一回来,她就要求以后再也不一个人在医院里值夜班了。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晚上,当她一个人值班的时候,突然被楼上的一阵吵闹声惊扰,原来一个狂躁的士兵正在拼命砸门,目的是要回家见到他那位“文静却又多嘴多舌”的老婆。无奈之下,为了把他重新弄回病床上,她请来另一位病人帮忙,并告诉他明天他就会回家,这才使他安静下来。祸不单行,楼下另一位狂躁的病人,从枕头下抽出一把刀,见状,利丝小姐马上跑过去,一把夺过刀,为避免危险,她把刀藏了起来。

医院里的士兵们经过几周的护理,少数人重新回到部队里,但是大多数人由于伤得太过严重,虽然康复回家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甚至还有的因抢救无效死亡了。最后,战败的巴扎雷被迫投降了,战俘最后也被送回德国,而“铁血王子”和他的部队并没有休息,转而去攻占巴黎了。此刻,利丝小姐在迈兹的任务也大功告成了,可她没有回家,而是不远万里地去了汉堡的一家医院。这家医院是由普鲁士加冕公主监督和管理的。在那儿,她碰到了很多难题,但是最大难题是德国医生讨厌气流,被护士打开的窗户总会被偷偷关上,这样就无法保证空气的流通,疾病的传播就会加剧。无奈之下,她求助于加冕公主,后来她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了。从德国回来之后,利丝小姐又马不停蹄地航行到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直至1873年,她沿途视察了很多家医院,包括哈利法克斯、魁北克、蒙特利尔、多伦多、克利夫兰、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和安纳波利斯,这一次远途航行让她收获良多。后来几年,利丝小姐仍在辛勤工作,继续献身于她的职业,而且担任威斯敏斯特护士协会的会长一职。

像她一样,献身于这个职业的,还有很多无论处于何种年龄的女人。城市的医院里、城镇的小院子或者胡同里,甚至乡村都有她们照顾那些急需救治的病人的身影。虽然护理那些病人的工作有时是肮脏的、烦闷的和枯燥的,但是她们的双手和心灵始终是最为咼尚和纯洁的。

6.平凡人也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引言

即使是衣衫褴褛的天使,她的美德也会绽放出令人尊敬的光芒。

“人们常常只关注那些鼎鼎有名、著书立传的英雄,实际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在暗地里奉献的英雄。”

我们有很多数不胜数的人间天使,比如活跃在波普勒的贫苦女性中间的沃凯尔夫人、在西部最高法院忙碌的欧卡塔薇亚·西尔小姐、在布赖顿奋斗的韦凯斯夫人以及奔波在朴次茅斯的士兵中间的罗宾逊小姐,像这样高贵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世界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求助无门的人、沦落困境的人也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施善者往往是穷人较富人多一些,因为他们更加感同身受,就像一位在街头行乞的人所说:贫穷的街头女孩所给予他的施舍,比任何人给的都要多。即使是衣衫褴褛的天使,她的美德也会绽放出令人尊敬的光芒。人们常常只关注那些鼎鼎有名、著书立传的英雄,实际上,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默默在暗地里奉献的英雄。正如比利先生说:“流芳百世的自传,不一定要诉诸笔端。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英雄仍可以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高尚,英雄行为也同样能得到彰显。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也曾在再平凡不过的岗位上工作过,也曾受过折磨,也曾经历过痛苦和失落,但却仍然拥有高尚的品德。真正值得享受来自主教、将军或法官的荣耀的人,是那些拥有真正勇敢的人,是那些拥有善良品格的人,他们像天使一样,帮助他人,身处困境仍不失美德。”

人们经常提及的玛丽·卡比特女士就是这样一位人间天使,她将其毕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帮助那些穷困之人。她在布里斯托尔建立了一家教养所,并亲自担任总监处理事务。为了把孩子带到教养所里,她冒险进入连警察都不太敢去的贫民窟。这些工作虽然很棘手,但她从不厌烦,也绝不会放弃,这种无畏的精神,与约翰·哈佛不相上下。她呕心沥血,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发表出来,后来,她的想法终于被政府采纳了,为专门收养那些被抛弃的无人问津的孤儿,政府出资建立了一所“感化劳动学校”。

玛丽·卡比特女士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军队里、工厂里,只要提起她的名字,人们无不心怀感恩。玛丽·卡比特女士一生勤于工作,60岁高龄的她,为了传播教育,不辞劳苦先后去了4次印度。最后一次去印度是1876年,当时的她已近古稀之年了。她一生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了他人得到帮助,穷人的生活有所改善,孩子们有书可以读。她拯救了整整一代人,幸免于邪恶的折磨。我们要感她们,她们献身自我,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再谈谈另一位英雄希丝霍姆夫人,当她还在世的时候,她从事了一份特殊的工作,就是帮助那些年轻女人移民到妥当的地方。有一次,一大批移民跟随她前往南安普顿,在她出发之前,她和她的丈夫应邀参加了一次宴会并当众说明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当幼小的我还坐在满脸胡子的利格·瑞奇曼德大叔的膝头咿呀学语的时候,”她说,“我就懂得生命的可贵之处就是通过一种畅达的方式将其达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状态。我儿时常常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种游戏,就是用胡桃壳做成的船把分离两地的家庭成员运送到一起。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的游戏内容是将一个卫斯理公会教徒和一个罗马天主教牧师放在同一个胡桃壳里。要说我怎么会有这种念头,我得说起我的妈妈,当有邻居拜访时,妈妈总是不让我出来,让我老老实实待在房子里。这些邻居可不是一般的邻居,他们见多识广,有的人旅行过很多地方。他们经常会谈论当时的热门话题——传教,我就躲在门后面听,听得久了,这种念头就藏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并伴随我一起成长了。我最自豪的是我有一位好母亲,她遗传给我了她所有的一切热情和坚定的品格。她教导我要坚强,再苦再累不流眼泪,困难和恐惧面前不低头。”

希斯霍姆夫人的丈夫是一位在印度军队服役的军官。然而,在喜结良缘之前,在订婚礼上,她居然坦白地告诉他,无论在什么地方,她都要把她的全部精力用于解救人类的痛苦,虽然这样会牺牲他们两个人的幸福。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被她的执着和坦率打动了,并且同意了她的一切想法!婚后,丈夫非常爱她,并努力帮助妻子达成她的心愿。

这对夫妻曾于1838年到过澳大利亚旅游。希斯霍姆夫人说:“我在那里发现了上百个无依无靠、没有经济来源的单身女人,而且,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女人乘船到那。”很显然,她们绝大部分人没有正当职业,生活是不光彩的。她于是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些女同胞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事情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各方面的阻力向她扑来,但是她想起了母亲的话,困难面前绝不屈服,最终她成功了。在临时移民营的一间小屋子里,挤满了那些移民女孩,“为了融入她们,”希斯霍姆夫人说,“我多次请求地方长官同意我与她们住在一起,最后地方长官同意了。”她睡在那里的第一夜,可以说恐怖极了,老鼠成群,四处乱窜。

第二天,她找来了毒药,将那些老鼠铲除干净。希斯霍姆夫人的举动,深深地影响了那些女孩,她的威信就此树立起来了,从此她们对她言听计从。最终,这些女孩被她带入了一所她建立的大学里,她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在当地她们也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希斯霍姆夫人后来说:“要想妥善安置这些可怜的女孩,必须将她们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团体。还有一点就是,我要和她们在一起,帮助她们。”

后来,她在澳大利亚又这样做了几年,安置了几个100人到150人的移民团体。她不惜金钱,为运送移民预付了一大笔钱。她的付出没有白费,那些被帮助的移民女孩很快就把钱还给了她。“我损失的钱财微乎其微,”她说,“这么多年不超过20英镑。”她很开心,在那她总共拯救了大概有1000左右的无依无靠的移民女孩,使她们获得了正常的职业并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同时,她又心怀感恩,她感激那些曾经给予她温暖的移民女孩,还有一直默默支持她的丈夫和孩子。她像她的母亲教导她一样教导她的孩子,并把她的优秀品格遗传给她的孩子,她说:“我告诉我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为险境所屈服,还有,永远都不要拿政府的津贴和工资。”

1850年,由于一大批被遣送的移民需要马上安置,希斯霍姆上校出发前把他们仅有的一点收入分成两半,自己拿走一半自费航行到澳大利亚。分手后不久,希斯霍姆夫人也马上赶去了印度。在那儿,她建起了一所学校——“工业女校”,这所学校是专门教育出生于欧洲军人家庭的女孩的学校。

7.英雄背后的故事

引言

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有一座纪念碑,而我们的英雄古拉丝却什么也没有。

虽然当时的情况真的是非常危险,但她的爱心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而这种力量足以战胜狂暴的大海。

有人也许会认为之前所讲的人物并非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应当是见义勇为拯救他人于危难的人,比方说毫不犹豫地跳进大海挽救落水者的那些人。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一个来自澳大利亚西部的年轻女孩古丽丝·布瑟尔的英雄事迹。

在帕兹附近的海滩上一艘命名为“基尔格特”号的汽船搁浅了。紧急之中为先拯救妇女和儿童,船上放下一只小舟,可是天不遂人愿,一个大浪过来,小舟被打翻了,那些妇女和儿童都落进了大海。他们死死抓住小舟的边缘,生命岌岌可危。这时,在陡峭的海岸上,一位骑马的年轻女孩看见了这个危急场景,她就是古丽丝·布瑟尔。难以置信的是,她赶着自己的马,飞奔下悬崖并跳进海中,在下一个大浪席卷之前靠近了小舟,她英勇地拯救了妇女和孩子。还来不及兴奋的她发现,水中还有一个男人在拼命挣扎。毫不犹豫,她又一次跳入水中把他带上岸来。年轻的古丽丝·布瑟尔真的很了不起,居然在4个小时内先后冲进汹涌的波浪拯救了50个人!之后,筋疲力尽的她又硬撑着回到远在12里外的家里,找来她的姐姐布鲁克曼夫人来帮助他们。布鲁克曼夫人带着茶水、牛奶、糖,以及面粉急匆匆地穿过丛林,送到岸边给这些被救上来的人吃。第二天,她又把人们带到家里悉心照顾,这些人一直住在她的家里直到恢复后又重新起程。可是,已经离开的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恩人布鲁克曼夫人,由于在救援中着凉得了脑膜炎,不久就去世了。

我们再来谈谈另一个见义勇为的女孩,色得兰群岛的海伦·比特丽。事情是这样的,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突袭了遥远的乌斯特岛,当时正在海上的捕鱼队发现后,通知所有的渔船马上靠岸,一艘艘渔船迅速安全地上岸了,可是最后一艘却被大浪包围无法靠岸。已经上岸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大浪吞掉了这艘渔船,落水的水手们危在旦夕,却没有人愿意去拯救他们。

这时,瘦弱的海伦·比特丽一边往前冲,一边请求人们救救他们。可是怕死的人们说,救他们就等于送死。勇敢的海伦·比特丽不顾一切,登上一艘小船,同去的还有她的嫂子和一只手已瘫痪了的父亲,这是一个英雄家族。这位年迈且残疾的父亲竟然主动请缨为她们掌舵。她们拼尽全力才靠近渔船,但此刻只剩下两个抓住船边的人了,其他的人都已卷入大海。突然,其中的一个人被浪卷走T,眼疾手快的海伦一把抓住他的头发,他才幸免于难。

最终另一个人也被救上船,安全上岸。可后来她的英雄事迹又有谁问津呢,又有谁知道海伦·比特丽后来的生活呢,她默默地通过当一个家庭女仆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直至她悄然离世,人们才想起她的英雄事迹(记载于《凡人》杂志,1879年6月28日出版)。有这种事情发生的国家,肯定造就女英雄,有的人也许会无奈地这样说。

下面还有一位,闻名遐迩的兰斯通塔的女英雄古拉丝·达利。事情发生在荒凉的费恩岛,该岛位于诺森伯兰海岸的东北部,这个小岛好似一堆黑乎乎、光秃秃的石头堆砌而成,浸泡在一片波澜起伏的海洋里。每逢长达几周的暴风雨季节,这个不起眼的小岛就更加荒凉了,除了还有几只海鸥和角嘴海雀在岩石上乱叫,连个居民的影子都看不到。可是,在这个小岛最偏远的一个角落,在1838年9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却有一家三口——一对老夫妻和一个年轻女儿,固守在那里,寸步不离。原来他们在守护着一座名叫“兰斯通岩石”的灯塔,这个灯塔至关重要,它负责向往返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船只发出信号。

一只名为“佛伐西尔”号的糟糕透顶的汽船,刚从赫尔出发,驶往邓迪。这只船的糟糕程度绝对超乎想象:首先是出发后不久锅炉就坏了,刚刚勉强靠近圣阿布斯赫德口岸,又被一阵狂风暴雨吹离了港口,整整一夜,这只船就在暴风中飘摇,并于次日凌晨被海浪拍到霍克斯岛的岩石上。船只的尾部被撞成两截,许多旅客和船员落水溺水死亡,只有9名船员死里逃生,他们爬上一只小舟在大海飘荡,寻求救援。后来他们获救了并安全上岸。然而,还有另外9个人站在仍然插在石头里的船只的前半部上面等待救援。

虽然当时海面上弥漫着大雾,浪涛也是十分的汹涌,但远在半里之外的古拉丝·达利还是听到了呼救声。当时古拉丝正在灯塔上检查灯火,同时这也是她今晚的最后一次检查,因为天一亮她就可以把灯熄掉。听到求救声后,她循着方向看去,猛然发现了几个旅客正在抓着船的前半身求生。于是她恳求父亲去救人,而父亲威廉·达利却认为,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如果划着他们的小船进入大海,不要说是救别人,恐怕连他们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障。但随后不知为何,父亲还是把小船拖进了海里。达利明白父亲是同意了,于是她抢在父亲的前面跳上了小船。虽然当时的情况真的是非常危险,但她的爱心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而这种力量足以战胜狂暴的大海。就这样,父女二人怀着惴惴不安的心,驾着他们那艘小船驶入了茫茫的大海。

在前往营救的途中,古拉丝和父亲合力保持小船的航行,父亲凭借多年经验小心地避过浪头,而古拉丝则是使劲地划桨,同时还要不时改变航向,以免被岩石撞得粉碎。

经过一番周折后,他们的小船终于来到了出事的地点,然后父女二人一一地将9名落水者拉到船上,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到灯塔。靠岸后,她才发现母亲正在海边焦急地等待。然后她和母亲一起照料那些落难者,直到他们的身体完全恢复。过了3天,大海终于平静了下来,那些落难者才得以回到大陆。

整个国家为古拉丝的英勇行为欢呼,她接连不断地收到陌生人送来各种各样的礼物。甚至还有诗人为她写赞美诗,艺术家不远万里地跑来为她画像,阿德耳菲剧院也愿意每晚给她20英镑,作为请她亲自出演拯救落水者的角色的酬劳。但是文静善良、纯真朴实的古拉丝是不会离开那个小岛的。维持这种荣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守护那座灯塔,高尚品格的光芒应与灯塔的光芒一同闪耀!

然而,仅在3年之后,我们的英雄古拉丝就不幸得了肺病。几个月之后,她就安宁、快乐、充满虔诚地离开人世了。菲力普先生说:“在她去世前,有一位穿着朴素的善良的女士来向她道别,为她祈福,希望她能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日子。”原来,这位前来探望的姐妹就是诺森伯兰公爵夫人,她这次慈爱的、衷心的道别使她的桂冠光芒永放。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有一座纪念碑,而我们的英雄古拉丝却什么也没有。但是她的事迹,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中,被记录在天堂的记事簿中,永世长存,既然在冷酷无情的人间,她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就在天堂,让天使为她的高尚灵魂颂扬。

在诺森伯兰陆地上耸立着一座古堡,那就是巴伯拉堡。巴伯拉堡是修建在一块很高的三角形岩石上的,它的方向与费恩岛相反。自古以来,巴伯拉堡就是军事要塞,无论是英国内战时期还是在防御苏格兰人入侵方面,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近些年来,它却成了海上避难者的港湾。当然这也要感谢杜尔汉姆(英国地名)主教、夏普执事长、库勒维先生等人。库勒维先生在得到这个岛后,就把它改造成了附近海难的救助中心。他通过这个小岛所做的好事可能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及的。每当附近海域的船只遇险时,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由30人组成的机动队,如果暴风雨来临,他就会派机动队沿着5000米的海岸线不间断地巡视,一旦发现船只遇险,他们就会放下救生艇。而在大雾出现时,巴伯拉堡就会持续地敲响警钟,借此来提醒过往的船只躲避。如果发现有船只出现险情,则会炮响一次;而如果发现船只搁浅或触礁,则会炮响两次。同时,堡里还会挂起一面大旗,通过这种方式告知遇难者岸上已收到了他们的求救请求。当陆地上的船只无法及时赶到事发地点时,堡里还会向霍里群岛的渔民发出信号,请他们前往救助。可见,这个耸立在悬崖峭壁上的古堡,无论对于海上的人还是陆上的人,都作岀了极大的贡献。

威廉·霍维特说:“库勒维先生像一座守护神,矗立在云端,俯视着身下那不时翻动着险恶的海洋。他高尚的灵魂,闪耀着光芒,为船舶护航,给他们指引方向,为他们送去吉祥,是世人敬仰的榜样。路过的人,只要得到过那无微不至的关怀,请别忘记库勒维先生。那些身处穷困的人,在黑夜战栗颤抖的人,默默为他献上衷心的祝福时,他早已飞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