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编 古代脉学名著导读
古代脉学名著五部述评与思考
我通过阅读、编注任应秋先生推荐的五部古代脉学名著之后,确实很有收获,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为临证水平的提高夯实了基础。这五部脉学专著,篇幅都不长,文字最多的是李中梓《诊家正眼》不足5万字;最少的是滑寿《诊家枢要》只近1万字;张景岳《脉神章》约2.5万字;张璐《诊宗三昧》近4万字;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近2万字。总计约14万字(其中少数文字为校注内容)。这五家之著皆学本《内》《难》与仲景书等秦汉经典,兼采名家之长,融合独自研究成果而成书。五家著作之不同学术价值,笔者评论如下:
第一,《诊家枢要》是历史上继第一部以脉学命名的著作《脉经》之后,又一部早期的脉学专著。二者的区别:《脉经》内容多而杂,虽以《脉经》命名,却非论脉专著;《诊家枢要》则为少而精的论脉专著。滑氏论脉,引据《内经》,独立思考,善于提炼要点,有所创见,被后世医家所尊重。
第二,《脉神章》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摘录《内经》脉学原文。下卷为摘录《难经》、仲景书及数家名医脉义。中卷是张景岳研究脉学之成果,其理论与临床融通,文理并茂,为博学者之著,上乘之作也。笔者建议:上卷与下卷浏览可也,中卷应当认真阅读。
第三,《诊家正眼》分上下两卷。其上卷节录经典著作之论脉要点,注释精当。下卷论28种脉,每种脉之体象、主病或兼脉,皆以四言成句,言简意赅;最后为“按”语,将经典与数位名家脉论融会贯通,以详述各脉之特点、主病及类脉鉴别等,并批驳高阳生《脉诀》之伪。总之,李氏之著,为难得的脉学专著,应首选精读。
第四,《重订诊家直诀》分上、下两卷,为周学海在潜心研究而撰写的《周氏脉学四种》(《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专著的基础上,“特撮其要者,简之又简,别为此编”。读过《直诀》之后,首先应肯定的是,周氏致力于脉学之研究,确有独到的创新见解,值得重视。但是,有些篇节,理论抽象,难以理解,不必死抠,浏览之可也。
第五,《诊宗三昧》一书涉及佛学,贯穿着《内》《难》、仲景之学,为临床经验的结晶。张璐年寿八旬,终其一生献身于中医,令人敬重!但张氏著作,不及滑氏之作少而精,不及李氏之作详而实,不及景岳之作文理并茂,不及周氏之作有所创见。笔者原以为,张璐此著乃晚年高寿之作,理应更有价值,也确有一定的理论与临床价值。但由于张氏晚年精力不及,此作为门人弟子、后嗣(长子张登、次子张倬都有著作)协助整理而成,故影响了其价值。总为名家之作,浏览可也。
总之,若读者时间有限,不能通览五种名著,应选读以下重点内容,即《诊家正眼》《脉神章·中卷》《诊家枢要》以及《重订诊家直诀》上卷,其《诊宗三昧》的部分篇节可以读。总之,应下苦功夫读点名医脉学名著,为成就良医打下脉学基础。
《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灵枢·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起’在此有‘愈’之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越人能使之起耳。’),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太素》作‘工’)之所难也(《类经》注:‘上工难之,谓之应变无穷也。’)。”
《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王冰注:‘隧,潜道也。经脉伏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隧焉。’故经隧即气血运行的道路,在此指经脉),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又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撰著《内》《难》经典的先人告诫我们:诊脉之道,所以能诊百病,明虚实,决死生,不可不察,不可不通。
我反复思考后推测:寸口脉是人体生命活动之精微变化的反映中心。生命活动一旦失调、失常,便可以从脉象之“位、数、形、势”与“微、甚、兼、独”等诊脉八法(详见“上编·第五辑”)诊察出来,以判断病性(疾病性质)、病位(疾病部位)、病量(病之轻重程度)、病势(病之发展趋势)。这种指下功夫,只有精通中医脉学与临证经验丰富的名医高手才能做到。
一个雄辩而不能否认的事实:自古至今,几乎所有名医大家都是诊脉的高手并名垂青史。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脚踏实地向古圣先贤学习,用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来丰富自己,才能践行传承精华、弘扬国粹、惠及苍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