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血吸虫病监测体系,特别是纵向监测点经过了长期发展,监测内容不断丰富,数据的管理手段和质量不断提升,积累了大量珍贵疫情及防治相关信息,为指导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但血吸虫病监测体系依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
一、监测技术相对落后
(一)查病技术
血吸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分为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两大类,其中粪便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改良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是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胶体染料试纸条试验(DDIA)等。2004年以前,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中人群查病主要采用改良Kato-Katz法;2005年以后则主要采用血清学筛查,阳性者再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研究显示,改良Kato-Katz法血吸虫感染漏检率为5.56%~89.47%,且在人群感染率<3%的地区,漏检率均>30.00%。常用的几种血清学诊断试剂现场应用效果评估,结果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病原学检测,但其特异性较低,且不能有效排除既往感染者。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推进,目前全国流行区以村为单位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已<5%,采用血清学诊断方法筛查后再用改良Kato-Katz法检查,仍无法克服漏检和假阳性的问题,致使人群感染率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下降。
(二)查螺技术
目前仍沿用人工查螺的方法,但影响查螺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查螺季节、天气、光线、调查环境植被等自然因素和查螺范围、频率(重复调查年限)、方法、时间、查螺人员年龄等,因此该传统的螺情监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当前监测工作的要求。
二、监测数据利用度低
2005年以前,原卫生部每年公布上年度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报告;从2006年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上半年在《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内部资料)中发布上年度的“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点疫情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承担监测点工作的各级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也积极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监测论文,但总体上监测数据利用水平仍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监测结果发布时间滞后,不便于决策部门及时作出迅速反应。通常全国监测结果要在次年上半年才发布,其时已错过了当年血防任务的规划时间,难以直接对当年血防对策的调整和资源分配等提供数据支持。②监测点疫情自成体系,难以对监测点所在辖区的防治策略提供支持。目前全国设立的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分散在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监测点数最多的省为l2个点、最少的仅1个点,其结果主要反映的是疫情和当地防治措施的长期趋势,无法代表各省、市、县的疫情现状,无法满足决策部门了解疫情现状的需求,这也是导致监测数据利用度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缺乏有效的监测评价体系
目前,血吸虫病监测最主要的功能还停留在数据收集、整理等阶段,而对监测系统本身的科学性、功能性、有效性及其质量控制、费用效益等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