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儿生理与病理特点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特点
一、小儿年龄分期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过程。在此期间各系统组织器官不断生长、发育,其功能亦渐趋成熟。根据其解剖、生理等特点,从受精卵到生长发育停止,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
(一)胎儿期
自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开始,直到胎儿娩出称为胎儿期。孕期约40周,胎儿期贯穿于整个妊娠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胚卵期: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最初2周,受精卵不断分裂、长大;②胚胎期:受孕后2~8周,是胚胎形成的关键阶段,最易受不利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发育异常;③胎儿期:受孕后第9周至胎儿娩出,在这一阶段,胎儿的组织和器官迅速生长,其功能也渐趋成熟。母孕期如果胎盘、脐带异常或其他因素引起胎儿缺氧,各种感染、不良理化因素以及孕母营养不良、吸烟酗酒、精神和心理创伤等,均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可致死胎、死产、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或先天畸形。
胎儿期保健主要通过对孕母的保健来实现。大力提倡和普及婚前男女双方检查及遗传咨询,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发生;禁止近亲结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化学毒物;避免吸烟、酗酒;患有疾病的孕母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怀孕与否及孕期用药;对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应加强观察;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保证充足合理营养;预防感染;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并发症,预防流产,加强随访。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在此期间,新生儿开始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新生儿的脏腑功能未曾健全,精神发育未曾成熟,处于稚嫩状态,机体调节功能不足,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御邪能力都较差,加上胎内、分娩及生后护理不当等原因,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占婴儿死亡的50%以上。所以,应采取特殊的保健措施,如定期进行访视,指导早开奶、科学护理,指导母亲观察新生儿的疾病症状和体征,预防和治疗疾病,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新生儿娩出后应规范化护理;新生儿居室温度应保持在20~22℃,湿度以55%为宜;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父母应多与婴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接触;注意脐部护理,预防感染。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各国医疗保健水平的差异,所采用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国内采用围生期的定义是胎龄满28周至生后7天。这一时期是生命周期最为脆弱的时期。目前,国际上常以围生期死亡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
(三)婴儿期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体格生长十分迅速,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在持续进行,但婴儿脾胃未充,运化力弱,因而显示出脾常不足的显著特点,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肺脏娇嫩,卫表未固,出生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免疫能力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又未能健全,御邪能力弱,故易受外邪侵袭,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6个月以内的婴儿实施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添加合适的辅食,为断离母乳做准备。母乳可持续吸至2岁或2岁以上。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要做好婴幼儿喂养的咨询和指导工作,以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疾病。坚持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给予各种感知觉的刺激,促进大脑发育。该时期应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预防异物吸入及窒息。
(四)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是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体格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同时活动范围渐广,接触社会事物渐多。此阶段消化系统功能仍不完善,营养的需求量仍然相对较高。
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乐于模仿。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通过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幼儿语言发育与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安排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预防龋齿。由于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应格外注意防护。由于幼儿的自身免疫力尚不够健全,仍需注意防治传染病。
(五)学龄前期
自3周岁至6~7岁进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此时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已经减慢,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但是神经精神发育、动作、语音、思维发展仍较快,好奇、多问、模仿性强。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此期儿童发病率有所下降,肺系疾病、脾胃疾病、时行疾病均较前减少。
学龄前期小儿智能发展快、独立活动范围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加强这一阶段儿童的教育较为重要。应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每年应进行1~2次体格检查,进行视力、龋齿、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筛查与矫治。保证充足营养,预防溺水、外伤、误服药物以及食物中毒等意外伤害。
(六)学龄期
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
此期智能发育更成熟,自控、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均进一步增强,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环境,要因势利导,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保健和预防工作应由家庭和学校积极配合完成。此期发病率有所降低,但要注意防治近视眼和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注意预防矫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七)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时期过渡到成年人的一个迅速发育阶段。生后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到来的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体格生长和生殖系统发育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相差2~4岁。女童的青春期为9~12岁起,至17~18岁;男童为11~13岁起,至19~21岁。其显著特点是肾气盛,天癸至,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女孩行经,男孩溢精,体格生长也出现第2次高峰,体重、身长增长幅度增加。
在此阶段,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使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但神经内分泌调节还不够成熟,易出现良性甲状腺肿、青春期高血压;女孩出现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此期的青少年与社会环境接触增多,外界对其影响加大,但情绪、心理行为的发展尚不稳定。因此,在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外,还应根据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教育和疏导。
二、小儿体格生长发育
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在形态和功能上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故生长发育是儿童区别于成人的主要特点。生长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组织、器官的不断长大,具体表现在形态上,是量的变化,如体重、身高可以通过测量的数值来表示;发育是组织、器官的不断成熟,主要表现在功能上,是质的改变,如性的成熟、心理的发展都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不能直接用数值表示出来。
(一)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可因遗传、性别、营养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个体差异,但在总的速度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上,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认识总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助于儿科医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作出正确评价与指导。
1.生长发育由量变到质变
机体的生长发育是在量的增长过程中发生质的改变,并遵循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即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如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后抬胸,再会坐、立、行;从臂到手,从腿到脚的活动;从全掌抓握到手指拾取;先画直线后画圈、图形;先会看、听、感觉事物,认识事物,发展到有记忆、思维、分析、判断。
2.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体重和身长在生后第1年,尤其前3个月增加很快,第1年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2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古代医家是运用“变蒸”这一学说来解释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由于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形体、智力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上,逐渐向健全方面发展,此时偶尔出现低热和出汗等症状而无病态者,称之为“变蒸”。关于变蒸的大小,历来观点不尽一致,但对“小蒸”的认识比较统—,认为32天为一“小蒸”,共10次,即320天。“小蒸”之后是“大蒸”,一般“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天,第3次为128天,这样大、小蒸共576天。“小蒸”的这种特点非常符合婴儿1岁之内生长蒸蒸日上、发育迅速的规律,而“大蒸”也符合1岁之后小儿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的特点。
在“变蒸”的过程中,脏腑功能也随之变化,出现轻重不同的证候。张汉臣先生认为“变蒸”是特定年龄段的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这种周期并不固定,时间的间隔大约是9的倍数,当处于生物周期的节点或是低谷时,机体的某些功能或许比较低,往往出现一些不适,如发热,烦躁,出汗,食欲不振,呕吐等。因此表现为阶段性显著变化的规律,每隔一定阶段“变蒸”后,小儿的身心发育就常会有质的变化,其智慧也有异于前。民间有一种说法,即小儿每28~30天会发生一次“故事”。有的小儿每个月发一次烧,家长常说“不烧不长大”,“长一次病,长一次心眼”。但“变蒸”所指的是正常的规律,而非病理状态。古代医家认为轻者不必用药,只要静卧即可,重者可以治疗,但不可“深治太过”。此时我们用推拿治疗较为适宜,既可避免药物的过度治疗,又能使发热、呕吐的症状及时缓解,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3.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青春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状态,青春期启动后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育,在短短的几年即发育成熟;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增长与体格生长平行。
4.个体差异
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评价时必须考虑个体不同的影响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个体差异性表现为一定的体质。中医学关于小儿体质的划分方法,主要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来确定,如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等。此外,还有根据小儿的体态来划分小儿体质类型,以五脏为中心,结合有余与不足,以及气血、痰湿、阴阳等方面,将小儿体质分为正常质与偏颇质两大类。
(1)正常质:
正常质小儿一般体型匀称,营养良好,神情活泼,面色红润,双目有神,毛发黑泽,肌肉结实,筋骨强健,声音洪亮,脉搏有力,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干湿适中。
(2)偏颇质:
为非正常体质类型,不属病理表现,只是潜在着某种病理倾向和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因此称这些体质类型的小儿是“不正常的正常儿”。有如下类型:
1)脾气不足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较差,面色萎黄,头发稀黄,肌肉松软,形体偏瘦,声音尚响亮,双目尚有神,脉搏缓,舌质淡红,苔薄白。小儿由于脾气不足,故易为饮食所伤,出现积滞、厌食、呕吐、泄泻等证。
2)肾气不足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较差,形体偏瘦矮,面色萎黄,头发稀黄,立行较迟,夜尿清长,冬季手足凉,哭声低微,懒于玩耍,脉搏沉细或迟缓无力,舌质淡嫩,苔薄白。小儿由于肾气不足,如果失于调护,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易患五迟、五软、遗尿、水肿等病证。
3)肺气不足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面色少华,头发稀黄,肌肉一般,哭声低微,动辄汗出、气短,双目尚有神,脉搏细,舌质淡红,苔薄白。小儿由于肺气不足,卫外功能未固,若失于调摄,则外邪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以时行病、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病证最为常见。
4)肝阴不足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面色萎黄,皮肤不润,形体偏瘦,目干多眨,双目尚有神,头发稀黄,两颧色红,脉搏弦细,舌质偏红少津,苔少。若失于调摄,则易引动肝风,出现柔不济刚,筋脉失养的症状,如抽搐、角弓反张、肢体瘫痪等。
5)心血不足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发育一般,面色少华,口唇色淡,形体偏瘦,头发稀黄,易心悸惊恐,脉搏细而无力,舌质淡,苔薄。易发生心悸、怔忡、血虚等病证。
6)脾弱湿滞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或稍差,面目微浮,形体虚胖,肌肉松软,身重懒动,稍动则怠,脘腹痞胀,便溏尿少,食滞难消,脉搏细濡,舌质淡胖,苔腻。易患厌食、积滞、泄泻等病证。
7)痰湿内蕴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面目少华,形体肥胖,身体困重,不喜活动,动则易汗出气短,脉搏细滑,舌质淡胖,苔白腻或黄腻。此体质小儿由于痰湿内蕴,在外感因素作用下,易患哮喘、癫痫等,也易发展为肥胖症。现代对痰湿内蕴体质的物质代谢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痰湿内蕴体质者在脂代谢、糖代谢、能量代谢等方面均存在异常改变,血液流变学研究显示其血液呈高黏滞状态。
8)阴虚内热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形体消瘦,皮肤干涩,毛发枯黄,口鼻干燥,两颧色红,夜间汗出,手足心热,大便燥结,脉搏细数,舌质红,苔少而无津。此类小儿在发病过程中易出现真阴内亏,火热炽盛证候,常见壮热、抽搐、昏迷、谵语等病状。
9)脾弱肝旺质:
这种体质的小儿,营养发育一般或稍差,形体单薄,精神欠振,双目尚有神,性情急躁,夜寐易惊,饮食不香,时有腹痛,头发稀黄,脉搏细弦,舌质淡红少津,苔少。此体质小儿由于脾弱肝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出现土虚木盛,而出现疳证、泄泻、慢惊风等病证。
张汉臣先生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小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推拿保健,如脾气不足质、肾气不足质、肺气不足质分别以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阴虚内热质重点滋阴清热,多用补肾经、清板门等穴位,对正常质小儿使用不快不慢的正常手法,对虚性体质使用轻手法,用力轻,速度慢,操作时间长,对实性体质使用重手法,用力重,速度快,操作时间短。熟知小儿的体质类型,对于小儿的喂养保健、正确辨证、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等都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潜力决定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这种潜力从受精卵开始就受一系列环境因素的作用与调节,由此而表现出每个个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模式。所以,生长发育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细胞染色体所载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轨道”。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等。影响生长的遗传代谢缺陷病、内分泌障碍、染色体畸形等,更与遗传直接有关。
(2)性别:
性别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和限度,如女孩的平均身高、体重在青春期启动前略低于同龄男孩,而语言、运动发育却早于男孩。在一般情况下,女孩青春期启动的年龄较男孩约早2年,其身高、体重可超过男孩;男孩青春期启动虽较女孩迟,但持续的时间较长,最终的身高、体重还是会超过女孩。因此,在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时,男女应有各自的标准。
(3)内分泌: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通过调节物质代谢水平,调控骨骼、肌肉的生长以及成熟,从而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环境因素
(1)营养:
营养素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当营养素供给充足且比例恰当,加之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使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孕期营养不良不仅使胎儿生长发育落后,还影响胎儿脑的发育;出生后营养不良,特别是第1~2年可影响儿童体格生长、神经发育并致免疫、内分泌等代谢功能低下,还可导致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如营养摄入过多,可引起儿童期肥胖症等。
(2)疾病:
疾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阻碍作用十分明显。妊娠早期的特殊病原微生物 TORCH 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梅毒(syphilis);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MV);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妊娠期感染不仅危害母体,还会对胎儿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如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生长受限、发育畸形等;如感染累及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生后急性感染常使儿童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可使儿童体重、身高发育受影响;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先天性心脏病常伴随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3)母亲情况: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母亲妊娠早期受到某些药物、Ⅹ线照射和环境毒物的影响,可使胎儿发育受阻。迄今已证实有些药物,可影响胎儿的生长,甚至导致畸形。例如沙利度胺曾经作为抗妊娠反应药物在欧洲和日本广泛使用,导致许多海豹肢症(phocomelia)畸形胎儿。吸烟和酗酒可致胎儿生长受限,严重者还影响其大脑发育。国内外学者均证实由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铅、镉污染。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与儿童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的发病率显著相关,当污染严重时,儿童的生长发育可受影响。
(4)家庭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护理、良好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氛围等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已有大量调查资料显示,贫穷、家庭破裂是世界范围内有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儿童的生长发育可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善促使其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经过若干年后将其获得的良好体格生长发育特征,又遗传给下一代。这种现象被称为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具体表现在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逐渐提高、性发育提前等。儿童生长发育长期加速趋势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营养、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改善、各种疾病的控制、卫生知识的普及等有关,这些因素使人类生长发育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长期增长加速趋势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与营养、经济、卫生以及教育文化水平等有密切关系。如果促进因素改善得不理想,长期增长加速趋势的过程就会延长,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也会推迟。目前,在发达国家的部分人群中,身高增长已呈停滞状态,初潮年龄也无明显提前迹象。这说明,这些人群的身高已达到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力最大值,因而其平均身高、性成熟等指标逐渐趋于稳定。
(三)儿童生理常数
1.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体重:
体重是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体重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临床中用体重计算药量和静脉输液量。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状况有关。我国2005年九市城区调查结果显示,正常新生足月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3±0.4)kg,女婴为(3.2±0.4)kg,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参考值一致。生后最初2~3天由于摄入少、水分丧失和胎粪及小便排出,体重可减轻3%~9%,至7~10天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果体重下降幅度超过10%或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其原因。正常情况下,婴儿期前3个月体重增长速度最快,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与后9个月的增加值几乎相等,1岁末已增至出生时的3倍(10kg),为生后第一个高峰;第二年增加2.5~3.5kg;2岁至青春前期增长比较稳定;进入青春期后,体重的增长呈现第二个高峰,每年可增达4~5kg,但个体差异较大。由于儿童体重增长并非匀速增长,评价时应以其体重的增长变化(测量的体重)为依据。如果不能获得具体体重,在计算用药量和液体量时,可参照以下公式进行推算: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
7~12个月体重(kg)= 出生体重(kg)+6×0.7(kg)+(月龄 -6)×0.3(kg)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岁)×2(kg)+8(kg)
(2)身材
1)身长/身高:
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3岁以上采用站立位测量称为身高。立位的测量值比仰卧位少1~2cm。年龄越小增长越快,也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生后第1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前3个月增长11~13cm,约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值,1岁时身长约75cm;第2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为10~12cm,即2岁时身长约85~87cm;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6~7cm。可用公式推算:身长/高(cm)=年龄(岁)×7(cm)+75cm。
身长/身高的增长受遗传、性别、营养、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长/身高的生长。
2)坐高/顶臀长:
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的值称为顶臀长。坐高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可间接反映下肢与躯干的比例。不同的年龄阶段,头、脊柱和下肢的增长速度及所占身长/高的比例也不同。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到青春期时,下肢生长最快。由于下肢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也随之下降。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4岁时占身长的60%;6岁以后则小于60%。一些遗传、内分泌疾病可使身体的某些部分比例失常,因此测量上部量(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和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对诊断某些疾病有参考价值。新生儿上部量占60%,下部量占40%,身高(长)的中点在脐上;1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下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之间;12岁左右上、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缘。
3)指距:
是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正常人一般比身高稍短,在长骨生长异常,如马方综合征,其指距可能大于身高1~2cm。
(3)头颅骨:
头颅骨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颅骨间的缝隙称为骨缝。颅骨骨缝在出生时稍分开,至3~4个月时完全闭合。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为前囟,出生时对边的中点连线为1.5~2.0cm,随着颅骨的发育前囟稍为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一般在1~1.5岁闭合,部分儿童2~3岁闭合。前囟大小、闭合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大小、闭合时间异常可能与儿科临床疾病有关,如小头畸形前囟小、闭合也较早;严重活动期佝偻病、脑积水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儿,前囟大、闭合常常延迟。前囟张力也是重要临床体征之一,如颅内压升高时前囟饱满,张力增加;饥饿、脱水或极度消瘦时前囟凹陷。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已近闭合或残留很小,一般在生后6~8周完全闭合。测量头围、观察囟门及骨缝的变化可以衡量颅骨的生长发育。
面骨、鼻骨及下颌骨在婴儿期较颅骨发育迟,呈现面部较小、颅骨较大状。随着牙齿的萌出,面骨及鼻骨开始变长,下颌骨向前突出;面骨、鼻骨及下颌骨继颅骨之后加速生长发育,使下颌角倾斜度逐渐减小,垂直直径增加,小儿额、面比例以及面部的形状便逐渐向增长的脸形发展。
(4)头围:
头围是自眉弓上缘经枕骨枕外隆凸最高点绕头一周的最大周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33~34cm,第1年前3个月头围的增长(6cm)约等于后9个月头围的增长值(6cm),即1岁时头围约为46cm;生后第2年头围增长减慢,约为2cm,2岁时头围约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15岁时为53~54cm,与成人相近。头围小于同年龄、同性别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称为头小畸形,应警惕是否存在大脑发育不良;头围过大伴随过快的增长提示脑积水。
(5)胸围:
胸围是指经乳头下缘和两肩胛下角水平绕体一周的围度。胸围代表胸廓与肺的发育。胸廓在婴儿期呈圆筒形,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2岁以后其左右径逐渐增大。在胎儿期胸廓相对脑的发育慢,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平均为32cm;婴儿期胸围增长最快,1岁末胸围与头围相等,大约为46cm;第二年约增加3cm;3~12岁胸围平均每年增加1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到青春期增长又加速。
(6)乳牙:
牙齿的发育与骨骼系统有一定关系,但在胚胎发生上不完全相同,故发育不绝对平行。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20个乳牙和32个恒牙。牙齿的发育包括矿化、萌出和脱落三个阶段。出生时乳牙隐在颌骨中,被牙龈遮盖,故新生儿无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5岁出齐。出牙的时间个体差异较大,12个月以后出牙者为萌牙延迟,其原因可为特发性,部分与遗传、疾病有关。一般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牙,7~12岁恒牙按乳牙长出的先后替换同位乳牙;12岁左右出现第二横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身不出者。恒牙一般20~30岁出齐。
萌牙虽是生理现象,但部分小儿可伴有流涎、烦躁、睡眠不安甚至低热等不适症状。健康的牙齿与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咀嚼运动,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7)呼吸和脉搏:
在儿童安静时进行呼吸和脉搏的测量。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可按照腹部起伏计数。呼吸过快不易看清者可以用听诊器听呼吸音计数。年幼儿腕部脉搏不易扪及,可计数颈动脉或者股动脉搏动。各年龄儿童呼吸及脉搏正常值见表3-1。
表3-1 各年龄儿童呼吸及脉搏正常值
(8)血压:
动脉血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每次心搏输出量和外周血管的阻力。婴儿期,由于心搏量较少,血管管径较粗,动脉血压较低。随着小儿年龄增长,血压逐渐增高。1岁以上小儿,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2.67~5.33kPa),婴儿期,上肢血压比下肢血压略高。静脉血压的高低与心搏量、血管功能、循环血量有关。上、下腔静脉血液返回右心室是否通畅也影响静脉压。一般用汞柱血压计,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用不同宽度的袖带,合适的袖带宽度应为1/2~2/3上臂长度,过宽测得血压偏低,过窄则偏高。新生儿及小婴儿可用监护仪测量。儿童年龄愈小血压愈低,儿童时期正常收缩期血压(mmHg)=[年龄(岁)×2]+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一般只测任一上肢血压即可,如疑为大动脉炎或主动脉缩窄的患儿,则应测四肢血压。
(9)脑及各器官的发育
1)脑:
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脑是率先发育的器官。脑发育,是形态发育与结构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脑起源于神经管的头段。胚胎5周时已可分出前中后脑及左右大脑半球;8周时已形成大脑皮质。婴儿出生时,大脑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而与基础生命活动有关的中脑、脑桥、延髓、脊髓发育相对较成熟。出生时,新生儿脑重约390g(约占成人脑重的25%左右),大脑体积是成人1/3,但是他们已经有与成人相同的脑细胞数量(约有100亿~140亿);6~8岁时儿童脑重约1 200g,约占成人脑重的90%左右。大脑分为两个半球。两个大脑半球在活动协调、适应环境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方面是对称的。然而,两个大脑半球尚存在分解-合成或时间-图形的许多高级功能分离或不对称,即大脑半球一侧优势。左半球对语言语法技巧、运算、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优势;右半球对形象思维、旋律、三维物体的感知占优势。大脑半球一侧优势是相对的,左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词语性认知功能,右半球也有一定的简单语言活动功能。大脑优势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后天训练有关。脑的不同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是儿童脑结构和认知发育的主要特征。
脑干位于脑中下部,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组成,连接大脑、小脑、脊髓。脑干具有感觉分析、调整自主性神经(与情绪活动关系密切)、视及听反射、整合左右身体运动、调节呼吸循环、选择性注意、意识、呕吐、觉醒和睡眠周期、调节肌张力、心率、血压和血管收缩等功能。小脑主要功能是调节躯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小脑生后6个月达到发育高峰,6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因此,2~3岁前小脑尚未发育完善,随意运动不准确,共济运动较差。脑发育在3岁基本完成,12岁达到成人水平。
2)脊柱:
脊柱的生长反映椎骨的发育。新生儿脊柱是直的,没有生理弯曲;3个月左右随着婴儿抬头,出现第一个弯曲即颈部前凸;6个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弯曲,也就是胸部脊柱后凸;1岁以后能站立,出现第三个弯曲,即腰部脊柱前凸;6~7岁时韧带发育完善,弯曲被固定。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坐、立、走的姿势和骨质的病变(如骨结核等),会影响脊柱的发育。
3)骨的发育:
骨的发育包括骨化与生长。在胚胎期即开始进行。骨化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膜化骨,包括颅盖诸骨和面骨。膜化骨是间充质细胞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在膜的一定部位开始骨化,成为骨化中心,再逐步扩大,完成骨的发育。另一种为软骨内化骨,包括躯干及四肢骨和颅底骨等。软骨内化骨是由间充质细胞演变为软骨原基,后由成骨细胞的成骨活动而形成原始骨化中心。以后,还出现继发骨化中心。骨化中心不断扩大,最后软骨原基全部骨化,原始与继发骨化中心互相愈合而完成骨骼的发育。
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的成熟程度。一般通过X线测定儿童长骨干端骨化中心的数目来判断骨骼发育的成熟程度,即骨龄。腕部骨化中心发育顺序:3~4 个月:头、钩骨;2~3 岁:三角骨;3~5 岁:月骨及大、小多角骨;5~6岁:舟骨;6~8岁:尺骨远端骨化中心;9~10岁:豆状骨。8岁以前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其岁数加1。骨龄是一个独立的生长指标,不依赖年龄和生长速度的变化。动态观察骨龄的变化对评价个体的生长态势及小儿内分泌疾病疗效有重要意义。
4)肌肉及皮下脂肪:
胎儿期肌肉组织生长较差,出生后随着活动增加逐渐生长,基本与体重增加平行。儿童肌肉纤维较细,间质组织较多。生后肌肉的生长主要是肌纤维增粗,5岁以后则肌肉增长明显,并有性别差异。男孩肌肉占体重比例明显大于女孩。肌肉的生长与营养状况、生活方式、运动量密切有关。肌肉生长异常可见于重度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等病症。
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和体积增大。脂肪细胞数目增加主要在胚胎中后期、生后第1年以及青春期。脂肪组织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场所,在机体需要时动员、释放能量。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过多的脂肪储存可增加肥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5)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2/3偏左,1/3偏右,心底朝上,心尖朝下,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心房和心室之分。在整个小儿时期,心脏重量的增长速度并非匀速生长,出生后6周内心脏重量增长很少。此后,心脏重量增长的速度呈持续和跳跃性增长。新生儿的心脏相对较成人大,其重量为20~25g,1岁时心脏的重量为出生时2倍;5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9岁时为出生时的6倍,青春期后心脏重量的增长为出生时的12~14倍,达成人水平。
出生时,心脏4个腔的容积为20~22ml,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2倍,2岁半增大到3倍,近7岁时5倍,约为100~120ml;其后增长缓慢,青春期始心脏容积仅为 140ml;以后增长又渐迅速,18~20岁时,心脏容积已达 240~250ml,为出生时的12倍。
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变化,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五肋间隙,心尖部分主要为左心室。2~5岁时左心界位于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cm处,5~12岁在锁骨中线上,12岁以后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
小儿的动脉相对较成人粗。动、静脉内径比在新生儿为1∶1,成人为1∶2。随着年龄的增长,动静脉口径相对变窄,在大血管方面,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12岁始至成人水平。在婴儿期,毛细血管特别粗大,尤其是肺、肾、肠及皮肤的微血管内径较以后任何年龄时期都大,冠状动脉相对较宽,所以,心、肺、肾及皮肤供血较好,对这些器官的新陈代谢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儿的心率相对较快,主要是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而心搏量有限,只有增加心脏的搏动次数,才能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幼儿迷走神经兴奋性较低,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脏搏动较易加速。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时期,心率为120~140次/分,1岁以内 为 110~130 次 /分,2~3 岁为 100~120 次 /分,4~7 岁为 80~100 次 /分,8~14岁为70~90次/分。小儿的脉搏次数极不稳定,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进食、活动、哭闹、发热等。因此,测量脉搏时,应排除干扰因素,在小儿安静状态下测量。凡脉搏显著增快,安静状态下或睡眠时不减慢者,应考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
6)肺脏和呼吸系统发育:
出生后至2岁左右,肺泡结构和肺血管以不同的速度和程度发育。肺泡隔变薄,肺泡隔中的双层毛细血管融合为单层,肺泡内有新的肺泡隔不断出现,使原有肺泡在数量上增加,但同时肺内血管增长更快,肺中小动脉血管可以出现平滑肌的中层结构。在婴儿早期以上改变更明显。
在2~10岁阶段,气道、肺泡和血管发育基本上成比例同步生长,此阶段以肺泡容积增加为主,且肺泡和肺血管生长速度和身体发育速度相适应。此阶段会对青春期,甚至成年的肺与呼吸系统功能起决定影响,特别在个体所处环境、活动程度(体育锻炼、营养)和大气条件(海拔高度)的影响下,会使肺在适应性,疾病损害发生、发展和代偿功能上表现出差异。
7)消化系统
口腔: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吞咽功能,颊部有坚厚的脂肪垫,有助于吸吮活动,早产儿则较差。吸吮动作是复杂的先天性反射,严重疾病可影响这一反射,使吸吮变得弱而无力。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5~6个月时明显增多。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因此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食管: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下食管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10个月时症状消失。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
胃:新生儿胃容量约为 30~60ml,后随年龄而增大,1~3个月时为 90~150ml,1 岁时为 250~300ml,5 岁时为 700ml~850ml,成人约为 2 000ml。故年龄愈小每日喂食的次数愈多。但哺乳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入十二指肠,故实际胃容量不完全受上述容量限制。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由于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引起幽门痉挛出现呕吐。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汁排空慢;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肠: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或为坐高的10倍。小肠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蠕动、摆动、分节运动)、消化、吸收及免疫保护。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以及形成粪便。小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结肠无明显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肠壁薄,故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
肝: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胰腺:出生后3~4个月时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多。出生后1年,胰液分泌量迅速,为出生时的3倍。胰液分泌量随年龄生长而增加,至成人每日分泌1~2L。酶类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最先,而后是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新生儿所含脂肪酶活性不高,直到2~3岁时才接近成人水平,婴幼儿时期胰腺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易受炎热天气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肠道细菌:在母体内,孕晚期胎儿的肠道是存在少许细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从空气、奶头、用具等经口、鼻、肛门入侵至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8)泌尿系统:
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位置越低,下极可低至髂嵴以下第4腰椎水平,2岁以后才达到髂嵴以上。婴儿肾盂和输尿管比较宽,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容易受压扭曲,导致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和成人高,尿液充盈时,易在腹部触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入骨盆内。女婴尿道较短,新生儿尿道仅为1cm,尿道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被粪便污染,上行感染较男婴多。男婴尿道口较长,但常因包皮过长、包茎污垢积聚引起上行感染。
泌尿系统生理特点如下:
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及排泄功能均不成熟,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比重低,浓缩功能差。
尿液:正常小儿的尿液为淡黄色,但个体差异较大。尿量与液体的入量、气温、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婴幼儿每昼夜尿量约为4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学龄儿童为800~1 400ml。一昼夜学龄儿童尿量小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小于300ml、婴幼儿小于200ml为少尿。一昼夜尿量小于 30~50ml者,为无尿。
9)淋巴系统:
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成人水平。咽扁桃体在6月内已发育,腭扁桃体在1岁末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近青春期开始萎缩至成人水平。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较少见。
10)生殖系统:
小儿出生时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状态,青春期启动后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育,在短短的几年即发育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包括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和阴道。乳房发育是女孩青春期开始的第一个体征,然后是阴毛和腋毛的发育。月经初潮是性功能发育的主要标志。初潮年龄有个体差异,受遗传、营养状况和经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美国,从1850—1950年,初潮年龄每10年降低2个月。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和阴茎。男孩青春期出现的第一个最显著的第二性征变化是睾丸体积增大,随后是阴茎变长、增粗和阴毛出现,腋毛和胡须在阴毛生长第2年后出现。第一次射精的平均年龄受心理、文化和生物因素影响。青春期发育的年龄有很大的个体性。
青春期是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响,体格生长出现生后的第二个高峰,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且每年增长值大于女孩,因此最终的身高一般男孩比女孩高。一般男孩骨龄15岁(女13岁)时,身高长度达最终身高的95%。青春期体重的增长与身高平行。女性耻骨与髂骨下部的生长与脂肪堆积,臀围加大。男性则有肩部增宽,下肢较长,肌肉增强的不同体型特点。
三、小儿心理发育特点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神经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运动、语言、情感、思维、判断和意志性格等方面,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为物质基础,神经心理的正常发育与体格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发育的异常可能是某些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了解儿童心理发育规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古代医家关于小儿发育留下了不少历史记载,如《小儿药证直诀》云:“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唐朝《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髌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
1.感知意识的发育
感知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1)视感知:
视觉刺激在儿童和其环境联系中提供着重要的信息,尤其婴儿期发育迅速。新生儿已有视觉感应功能,瞳孔有对光反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可短暂注视物体,但由于眼肌调节能力差,物体太远或太近时都看不清楚,只能看清15~20cm内的事物。新生儿期后视感知发育迅速,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头眼协调;2个月婴儿目光能跟随移动的物体90°;3~4个月时喜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较好,目光跟随180°;6~7个月时目光可随上下移动的物体垂直方向转动,跟随落地的物体;8~9个月时开始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8个月时已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可区别垂直线与横线;5岁时已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视深度已充分发育。
(2)听感知:
出生时鼓室无空气,听力差;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1个月的婴儿对铃声有反应;3~4个月时头能转向声源,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7~9个月时能确定声源,区别语言的意义;13~16个月时可寻找不同响度的声源;4岁时听觉发育已经完善。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dB。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dB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dB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dB为重度听觉障碍,大于80dB以上为极重度听觉障碍。听感知发育和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内或之前得到确诊和干预,则可因聋致哑。根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1‰~3‰,而重症监护病房的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则可达2%~4%。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正逐步将其纳入常规新生儿筛查内容。
(3)味觉和嗅觉发育:
出生时味觉发育已很完善。他接触的第一种食物是略带甜味的母乳,因此婴儿对于甜的东西是非常敏感的。嗅觉中枢与神经末梢已发育成熟;3~4个月时能区别愉快与不愉快的气味;7~8个月开始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4)皮肤感觉的发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及深感觉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的触觉已很灵敏,而前臂、大腿、躯干的触觉则较迟钝。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皮肤感觉的灵敏度和定位能力逐步提高。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第2个月起才逐渐改善。出生时温度觉就很灵敏。2~3岁儿童已能辨别各种物体软硬、冷热等属性,5~6岁能区别相同体积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品。
2.肢体动作的发育
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大类。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脑的形态及功能有关,此外尚与脊髓及肌肉的功能有关。运动发育是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运动发育又能促进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儿童运动的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展还遵循着一些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2)从上到下: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
(3)从近到远: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然后逐渐向肢体远端发展。
(4)先正后反:
即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
(5)大运动发育程序:
儿童的姿势或全身的活动称之为大运动,其主要发育程序为:2个月俯卧抬头,4个月竖头稳定,6~7个月会坐,8~9个月会爬行,12~15个月独走稳,2岁会跑、会双脚跳,4岁独脚跳。
(6)精细动作发育程序:
儿童手和手指的运动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称之为精细动作。其发育程序为:6个月伸手够抓面前的玩具,8个月会双手传递,10个月能用拇指、示指拾取小物品。2岁叠6~7块积木,能一页一页地翻书,3岁叠10块积木,会穿珠子。
3.语言能力的发育
语言为人类所特有,是人们交往、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和大脑功能的完善。任何一项功能的异常均可出现语言障碍。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语言能力正常与否,往往会影响儿童整体发展。新生儿已经会哭叫,往后出现咿呀发音;6个月月龄时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之后进入初步理解阶段,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会招手“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12个月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词,如“爸爸”“妈妈”“没了”;以后开始学说话,2岁说短句子,会用代词“我”,3岁会说歌谣、识性别,几乎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有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4.心理情感的发育
(1)社会行为:
2~3个月时出现社会性的笑,并能以笑、停止啼哭、发音等行为表示认识父母;7~8个月小儿可表现出认生、对发声玩具感兴趣等;9~12个月是认生的高峰;12~13个月小儿喜欢玩变戏法和躲猫猫游戏;18个月的儿童逐渐有自我控制能力,成人在附近可以独自玩很久;2岁时不再认生,易与父母分开;3岁后可与小朋友做游戏,并能遵循游戏规则。
(2)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当人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事物时,这就是注意。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始,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还是无意注意,具有无目的、无预见的性质,其注意仍是客观事物的鲜明性、情绪性和强烈程度等特点所决定。3岁以后才逐渐发展形成有意注意。注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2个月的婴儿仅为无条件的定向反射,3~4个月则能较长时间注意一个新鲜事物;6~7个月对鲜艳的物体和声响产生定向反应,会准确地转头寻找;之后到1岁,注意时间延长,并会用手触摸注意的物品,尤其是注意感兴趣的事情;1~2岁的儿童,不仅能注意当前感知的事物,还能注意成人语言所描述的事情;至3岁,儿童的注意进一步发展,能倾听故事、歌谣。学龄前儿童开始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学龄初期的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20分钟左右,10~12岁左右可达25~30分钟。
(3)记忆:
记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主要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原来感知过的事物在眼前重新出现,而且觉得确实感知过,即称为再认;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却在头脑中重现出来,即为回忆。
儿童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能力也随着初步发展起来。婴幼儿的记忆首先出现再认。5~6个月的婴儿再认妈妈,从复杂的背景中分辨出妈妈的脸,但此时再认的保持时间很短,如果离开妈妈一段时间后,婴儿就不认得妈妈了。1岁的婴儿能再认10天前的事,并开始出现回忆。3岁的儿童可再认几个月以前的事,回忆可保持几周。而4岁的儿童即可再认1年前的事,回忆可保持几个月。一般来说,人不能回忆3岁以前的事情。
婴幼儿记忆的特点:①记忆时间短,仅可保持几天至几星期。②记忆的内容少,限于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③记忆内容多带有情绪色彩,对快乐或恐惧的事情比较容易。④记忆的无意性很大,记忆过程缺乏明确的记忆目的,主要凭兴趣进行。随着他们的探索行动,感兴趣的就记住了,不感兴趣的则不屑一顾。⑤记忆中喜欢背诵,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效果好。⑥记忆的精确性尚差,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善。
(4)思维: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婴幼儿期是人的思维发生和初步发展时期。思维分为以下三类:①感知动作思维:就是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思维在动作中进行,与行动分不开。②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即依靠表象、依靠事物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儿童在知识经验范围之内进行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即依靠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
儿童思维发展特点:2~3岁儿童开始产生思维的低级形式,即感知动作思维;儿童从3岁左右,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具体形象思维是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感知动作思维使儿童积累了最初的一批事物的表象,为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并在整个学龄前期的思维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之后出现思维的高级形式,也就是抽象逻辑思维,5~7岁儿童的思维活动中已经有这种思维的萌芽,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年长儿在进行思维时,三种思维往往相互联系,通常不会是单纯地利用某一种思维形式。
(5)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与回忆不同,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再现,而想象则是人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调节在头脑中形成过去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1岁以前的婴儿没有想象,1~3岁开始有想象的萌芽。进入学龄前期的儿童想象要丰富得多,从日常生活的人和玩具逐渐扩大到社会环境,甚至宇宙。不仅想象的对象广了,想象的内容变得完整、细致和系统,并且加入很多创造性成分。学龄前儿童的想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想象的主体易变化,画画时一会儿画小人,一会儿画飞机;②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经常将童话里的事情当成真实的;③想象具有夸大性,如儿童都喜欢听拔萝卜等夸张性强的故事;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常常没有预定的目的,因而富有幻想的性质。
(6)意志: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期的任务和心理的过程,意志是人心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意志过程基本特征: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②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作为基础的。三个基本特征互相关联,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新生儿没有意志,1~2岁的儿童才出现意志的萌芽表现。2岁儿童在成人语言的指导下能调节自己的行动,学会控制自己。3岁时,儿童的各种好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逐步明显起来,意志行动开始发展,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来,独立性增强。以后儿童开始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别人和自己提出的目的,不仅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行动,而且也逐步掌握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了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然而这个年龄的儿童消极的意志品质,如顽固性、冲动性和依赖性也会出现。
(7)情绪:
新生儿因生后不易适应宫外环境,较多处于消极情绪中,表现为不安、啼哭,而哺乳、抱、摇、抚摸等则可使其情绪愉快。婴幼儿情绪表现特点是时间短暂、反应强烈、容易变化、外显而真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不愉快因素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使情绪逐渐趋向稳定。
(8)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根据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性格是在人的内动力和外环境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阶段性: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所有生理需要都仰赖成人,如果与成人无依恋关系,将产生不安全感和情绪问题;幼儿期(自主-怀疑),开始有自理能力,但仍需依赖成人,故依赖性和违拗性行为交替出现;学龄前期(主动-内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动行为,但经常因失败而产生失望和内疚;学龄期(满足-自卑),因学习能力提高、某些行为得到认可而满足,又因经常失败而产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评价-自我意识混乱),发育接近成人,认知能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但容易波动,在感情问题、伙伴问题、职业选择、道德评价和人生观等问题上处理不当易发生性格变化。性格的形成有遗传影响,但主要靠生活环境教育,一旦形成即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