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卷(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节 眼眶骨折

【概述】
眼眶骨折(orbital fracture)在儿童期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分别为6~7岁、12~14岁,男性患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眼眶骨折的原因多样,最常见为机动车车祸伤,运动相关损伤和跌落伤。
【临床特点】
儿童与成人面部骨骼存在解剖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因此眼眶骨折的部位和表现与成人不尽相同。低龄儿前额突出,鼻窦气化程度低,因此额骨、眼眶顶壁骨折发生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的生长和上颌窦气化,面部逐渐突出,眼眶内外侧壁及眶底的骨折逐渐增多。
儿童期,由于骨质更具弹性,可以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爆裂性骨折——trapdoor骨折,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力作用于眼球或眼眶时,冲击力向后传递至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回弹至原位,而疝出的眶内容物未及时回位,被骨折片箝闭于骨折处。箝闭的眶内容物可为下直肌、内直肌、眶内脂肪组织以及动眼神经下斜肌支。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垂直位或水平位转动障碍,并常伴复视、头晕、恶心、呕吐及眼痛,尤以眼球转动时显著。
鼻眶筛骨折、勒福骨折等复杂性骨折在儿童相对成人少见,此类骨折可以累及眼眶及周围的颧骨、上颌骨、鼻骨、筛骨和额骨等,导致严重的骨质碎裂和移位,主要见于年长儿中。严重骨折可引起复视、斜视、眼球内陷、脑脊液漏、脑膨出、眶内甚至颅内感染等眼部和神经系统损伤的并发症。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CT是诊断眼眶骨折的最佳方法,多平面重组的方法能很容易发现细微的骨折线,对合并眼外肌嵌顿等情况也能清晰的显示。可疑眶内、颅内结构损伤,以及合并感染时,可行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1.CT
表现与年龄、创伤机制有关。
(1)额骨、眼眶顶壁骨折:
眼眶顶壁骨折多见于低龄儿,多由于额骨骨折线向后延伸所致,表现为眶顶壁内低密度影,骨折很少发生移位(图2-4-14a)。随着年龄增长,额窦发育以后,更常见额窦窦壁骨折;当额窦后壁骨折且移位宽度超过额骨厚度,额窦内发现积液并颅内积气时,高度提示硬脑膜损伤、脑脊液漏。严重的骨折常伴有上直肌和上斜肌的损伤,甚至外伤性脑膨出。
图2-4-14 眼眶骨折
a.CT平扫三维重组图像显示额骨左侧线样骨折,并延伸至眶顶壁;b.CT平扫冠状位图像显示右眼眶下壁裂隙样骨折线,断端有轻微移位,眶内脂肪于骨折线处疝入右侧上颌窦内
(2)眼眶内外侧壁及眶底的骨折:
多见于年长儿,表现可类似成人骨折表现。trapdoor骨折较具特征性,多见于眶下壁(图2-4-14b),少数发生于内侧壁,CT上骨折线呈线状或裂隙样,断端无或有轻微移位,移位的骨折片仍与眶壁相连,于骨折线处可见疝出并嵌顿的眶内容物。
(3)复杂性骨折:
多见于年长儿,根据作用力的部位和大小,表现各不相同。
1)鼻眶筛骨折:
发生于颜面中央的上部,导致眼眶内侧壁、筛骨、内眦后部和鼻骨骨折,可以分为3型:Ⅰ型表现为中央骨段整块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内眦韧带未剥离;Ⅱ型表现为中央骨段部分粉碎、移位,但内眦韧带未从骨片上剥离;Ⅲ型表现为中央骨段粉碎性骨折,内眦韧带剥离。
2)勒福骨折:
Ⅱ、Ⅲ型可累及眼眶,其中Ⅱ型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部,沿眶内侧壁向下至眶底,再经颧颌缝至蝶骨翼突,三维重组图像可见以鼻根或鼻额缝为起点呈人或八字形的骨折线。Ⅲ型骨折表现为从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部、眼眶,再经过颧额缝向后至蝶骨翼突,导致颅面分离,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颅底骨折和额叶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2.MRI
眼球挫伤,眼外肌挫伤、嵌顿,球后软组织损伤,视神经损伤,颅内损伤在MRI平扫上能很好地显示(图2-4-15),可疑继发感染时可行增强检查。
【诊断要点】
儿童期眼眶骨折的影像学表现与年龄、颅面骨的发育及鼻窦的气化存在一定的关系。骨折发生时需要仔细了解创伤机制和临床表现,对全面评价骨折及其并发症有很好的提示意义。CT多平面重组的方法对观察细微骨折很有帮助,三维重组图像能很好显示复杂骨折的表现,可帮助制订手术计划。MRI能更好地发现眶内及颅内并发症。
图2-4-15 额骨、眼眶骨折
a、b.CT平扫显示额骨、左眼眶内侧壁骨折,累及额窦,额窦内积液,颅内积气;c、d.MRI平扫DWI序列显示左侧额叶局限性高信号,提示左侧额叶损伤
【鉴别诊断】
明确的外伤史,眼眶骨折的直接征象可以帮助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刘俊刚 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