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铅中毒性脑病
【概述】
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性更大。铅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因而铅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显著。
食入消化道的铅5%~15%被吸收,其中95%贮存于骨组织,当感染、创伤等原因破坏体内酸碱平衡时,骨内不可溶性三盐基磷酸铅转化为可溶性二盐基磷酸铅移至血液,儿童血铅超过2.898μmol/L时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引起铅中毒性脑病(lead encephalopathy)。
铅主要抑制细胞内含硫基酶,引起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其中以神经系统、肾脏、造血系统和血管等部位的改变最显著。神经系统病理改变为脑细胞离子转运发生障碍,细胞内、外钙离子增多,导致脑细胞广泛病理性钙化。
【临床特点】
铅中毒性脑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多样,包括轻微动作改变、麻木以及共济失调、失语和精神障碍。
铅中毒的诊断依据:①铅及其化合物接触史;②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③尿或血铅浓度明显升高。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CT检查对钙化的显示比较敏感,MRI检查对显示脑实质损害较CT敏感。
【影像学表现】
图1-4-51 铅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
a、b.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区斑片状致密钙化影,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
急性铅中毒以脑水肿为主,表现为脑实质广泛性密度减低,皮髓质分界不清,脑沟消失,脑室、脑池缩小,严重者可形成脑疝。治疗后,脑水肿逐渐消失,继而出现脑组织坏死、脱髓鞘、胶质细胞增生和脑萎缩。
慢性铅中毒表现为双侧基底节、丘脑及大脑皮层多发钙化斑(图1-4-51),重者可累及小脑皮层、中脑及脑桥。
【诊断要点】
根据铅接触史、神经中毒症状、血铅(正常< 2.415μmol/L)、尿铅(正常 < 0.003 8μmol/L)浓度升高,结合影像学表现,可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铅中毒要与感染性中毒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外伤等引起的弥漫性脑水肿相鉴别。慢性铅中毒要与多种引起颅内钙化性疾病相鉴别,如Fahr's病、结节性硬化症、弓形虫病、风疹病毒感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郭雪梅 肖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