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临床操作特点
在岐黄针的使用过程中,非常强调两个特点—— “轻”和 “快”。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特点?如何在临床的实际操作中,充分理解运用好这两个特点呢?下面将分别予以说明。
(一)何谓“轻”?
“轻”有两层含义:其一,指 刺激量小,岐黄针在治疗操作的过程中刺激量很小;其二,“轻”还有 取穴少的意思,指患者每次治疗取穴极少。
1.关于刺激量
常规毫针刺入人体后,要做一定幅度的提插、捻转等基本行针手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同时对提插和捻转的幅度、频率等有一定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者进一步调节针感的强弱,或为了使针感向某一个方向传导、扩散。
岐黄针为了保持一定的硬度,其针身比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毫针稍粗,同时设计之初参考了九针中员利针、大针、长针、毫针等的特点,针身稍粗,针尖呈卵圆形,圆而且利,因此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比常用毫针有一定操作难度。如进针时利用拇食指及腕部的力量,将针以飞针手法刺入皮下,然后利用右手拇食二指指尖的虚力,将针快速轻巧刺入到皮下结缔组织中。之所以称“虚”力,是与“实”相对,即在进针的过程中,如果一旦针下有抵触时,立即停止进针,轻轻将针更换一定方向和角度后再进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减轻刺激。
2.关于取穴少
与传统毫针针刺时动辄十几支针,多则几十支、上百支针相比,岐黄针每次治疗,仅选用2~3个穴位,很少超过4个穴位。所以刺激量小,很容易被患者接受。
个人认为针刺数目的多少,除与针灸医师个人的用针习惯有关外,还与疾病状况和个人情况有关。如有些针灸医师在针刺治疗时喜欢针刺数目较多,或患者为全身性、广泛性疾病,同时体质较强壮者,针刺数目较多;而局限性疾病,患者体质虚弱,针刺数目应少。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取穴少而精更好。
中医认为,营气和卫气均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营气主内而卫气主外,共同濡养全身肌肤,保护人体不受外邪侵袭。皮肤是人体卫外的屏障,针灸疗法是通过刺入皮肤到达一定的穴位,激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果治疗操作正确,可以延年益寿;如果操作不当,如针刺太多或太过,易损伤营卫气血,耗伤正气,反而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这也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经常会有患者说,针刺治疗后自觉身体乏力、易疲劳,应该与针刺过量耗伤人体正气有密切关系。正如针灸大师周楣声所说:“穴不在多,贵在中的。乱矢加身,有害无益。”
因此,取穴的少而精,可有效激发人体的正气,起到疏经通络、祛邪外出,进而防治疾病的目的。反之,则适得其反,损伤人体正气。
(二)何谓“快”?
“快”包含3层意思,其一是指进针快,其二是指整个操作时间短,其三是指每种疾病的治疗操作次数仅为2~3次。
1.进针快
是指岐黄针进针手法采用“飞针”快速针刺法,以右手的拇食二指指腹,捏住岐黄针针柄的下1/3处,利用腕关节的活动,同时拇食指指腹相对移动,拇指指腹向后,食指向前,即可将针轻轻刺入皮下,实现快速入皮。经对比发现,采用这种手法进针时,针体结合一定的旋转,会更容易进针,且刺痛感较轻。
2.治疗操作时间短
是指一个穴位从进针到出针不超过20秒,不留针,时间非常短。具体操作:持针飞针入皮,按一定角度和方向,快速进针至穴位的一定深度(不同穴位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不同),得气后沿一定方向行合谷刺,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出针,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这种操作时间短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它更安全,患者更易接受,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长时间针刺导致患者的紧张不适而引起的晕针等不良反应。此外,针刺后即刻出针不留针,还能有效避免针刺过程中的“漏针”现象发生。本人在5年多的诊疗过程中,尚未发生1例因岐黄针治疗操作而发生晕针的情况。
3.疗程短
是指大多数的痛症患者用岐黄针治疗时,仅2~3次即可达到消除病痛的效果。
痛症是针灸最主要的适应证,约占针灸诊疗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医理论认为,痛症的病机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素问·举痛论》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儒门事亲》说:“诸痛皆因于气。”因此,经络气血的病变是疼痛产生的基础。《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曾有同行问我,如何在岐黄针的治疗中体现补泻手法,即何为补,何为泻?我思之再三,认为痛多以实为主,虽有“不荣则痛”之说,但虚性痛症的发生,多因虚致瘀,全局为虚,病灶局部仍以“瘀”实为主,故仍以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为主。《灵枢·卫气失常》所云“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即指出病在筋者,不必分阴阳左右,以其病位所在作为重要参考治疗即可。
《医宗金鉴》说:“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术法无定数,临证需精研,与众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