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习)导引与图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呃 逆 hiccough

郝建宇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在呼吸肌收缩终末时声带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的特别声音。一过性呃逆,常由寒冷刺激、饱餐、进食过快或进较干燥的食物等原因所引起,多自愈,临床上无须治疗。顽固性呃逆,指呃逆频繁,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症状顽固且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这往往是一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可影响患者工作、进食、睡眠,重者影响患者心、肺功能,病情加剧,应重视对其的诊断及处理。
病因及分类
根据引起呃逆的病因,可归纳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大类(表1-3-1)。
表1-3-1 呃逆的病因
一般认为,呃逆的反射弧由三部分组成:传入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感觉支,以及胸6~12节段背侧的交感神经链的传入纤维;传出神经主要为膈神经,此外还可能有声门神经和副神经,以及支配三角肌前部和肋间肌的躯体神经。因此,呃逆的反射弧是由内脏传入神经纤维和躯体传出神经纤维在中枢经过多个突触连接组成。尽管呃逆中枢的准确部位尚难确定,近年研究提示,呃逆中枢可能位于脑干,生理学上独立于呼吸中枢。
诊断方法
1. 一过性抑或顽固性呃逆
首先要了解呃逆发作前患者的情况,例如是否过去常有呃逆发生,此次发作与饮食、吞咽、寒冷刺激等有无相关;有无大笑、深呼吸、酗酒、饱餐、进食过快、摄食大量含碳酸饮料、大量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等。
临床所见的呃逆频率为每分钟数次至60次不等,常因人而异。但同一病人的呃逆频率较固定,与呼吸密切相关。呼气比吸气时易出现,过度换气时频率增加;屏气或吸入二氧化碳混合气等,呃逆频率减少。顽固性呃逆多伴有器质性病变。
2. 中枢性呃逆
神经性呃逆患者常有颅内疾病,除呃逆外一般可有明确的原发病病史,体检应注意患者神志、肢体活动度、神经反射情况及有无病理反射征等。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CT、MRI检查有阳性发现。
中毒性呃逆可见于乙醇中毒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巴比妥类等;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伴有显著毒血症、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此类呃逆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饮酒史、毒物接触史、服药及原发疾病史等,同时结合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精神性呃逆主要见于癔症和神经过敏者,常有连续吞气现象,可因暗示或精神刺激而诱发呃逆,但睡眠时无呃逆发作。
3. 周围性呃逆
胸、腹部疾病主要依据相关病变系统的典型表现协助诊断。
心肺疾病应了解有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体检注意双侧胸廓是否对称、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有无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有无胸腔积液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心脏大小、瓣膜及心包情况;胸部平片及CT对肺炎、肺癌、胸膜、纵隔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胸部透视可观察膈肌运动情况。
腹腔及内脏疾病应了解有无反酸、嗳气、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检应注意腹部外形,是否平坦或隆起、凹陷,有无胃型、肠型、蠕动波,肝脾是否肿大、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肿块等。再结合体检及辅助检查等方可明确诊断。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血淀粉酶及脂肪酶等均为基础检查,疑有肿瘤者应检测相应癌肿标记物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腹部X线平片对胃肠梗阻、穿孔等有诊断意义;食管、胃、肠内镜检查及腹部超声、CT、MRI、X线钡餐或灌肠造影等影像技术对胸、腹腔、膈肌及胃肠道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
图1-3-1 呃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