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经典案例:罗辑思维的股权纷争
2014年5月18日凌晨3点,负责运营罗辑思维的申音连发了两条微博:
“谢谢大家关心,罗辑思维是我和罗老师共同创建的独立新媒公司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大家支持和团队努力,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我们对于内容产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互联网可以帮助更多有趣有料的人脱颖而出,我们还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只要初心没有改变,一切玩法可以重来,这场十年的互联网实验现在才刚刚展开。对罗辑思维也对自己说一句:好好做,莫着急。”
2014年5月18日上午8:59,罗振宇发出一条微博:
“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闹分家,还在想张艺谋为什么一言不发。时过境迁才发现,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都是扯。——看电影《归来》有感。”
这意味着双方均出面证实分家属实。
关于罗辑思维,在中国这片信息快速发展的土壤上,不会有太多人感到陌生,尤其新一代互联网用户以及城市白领,有媒体称“罗辑思维带动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认知升级”,但这并没有避免昔日留下的股权设计隐患的突然爆发。此时罗辑思维的状况一边是产品如日中天的进展,一边是随着产品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团队内部矛盾升级,直到最后,罗振宇和申音以分手的方式惨淡收场。
你可能觉得意见不合是两位创始人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但本书的观点是股权架构出了问题,这也是本书的核心观点。合伙人不可能意见一致,只要有人就一定有分歧,想让团队朝一个方向发力,只有在权利上进行控制。
罗辑思维初期的股权架构错在哪里?我们来看看罗辑思维的股权架构年鉴史:
2012年4月,申音出资110万元,罗振宇等三人各出资30万元,设立独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共200万元。
2013年12月,公司股权变更为申音164.7万元(持股82.35%),罗振宇35.3万元(持股17.65%)。
罗辑思维真正开始运营是在2012年12月,由吴声策划、申音运营、罗振宇主持,项目包括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及音频产品。仅半年时间,罗辑思维微信用户过200万,视频播放量过亿,仅一次付费会员募集活动,5500个名额6小时告罄,160万元轻松入账,这也象征着罗辑思维这只独角兽正式形成。
当公司接近企业愿景的速度越快,或者无限越近某个目标的时候,组织内部往往就越容易产生动荡。这种动荡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性的贪婪,人们对权利、金钱、名望充满控制的欲望。在这个节点如果股权架构有问题,那么内斗肯定会出现。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认为创始人野心太大是错误的,但股权架构不合理一定是错误的。错误的股权架构会让公司在无限辉煌的时候突然土崩瓦解。就像罗辑思维这个案例,虽然公司的操盘手是申音,但核心资产是罗振宇。
罗辑思维的用户是“短视”的,他们并不关心谁在幕后操盘,在他们的认知里,罗辑思维就是罗振宇,罗振宇就是罗辑思维。用罗振宇自己的话说就是他在打造自己的魅力人格体。
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魅力人格体,主流的组织形态是自组织=魅力人格体+粉丝。人格魅力越强,粉丝积累的速度就会越快,呈现出正比关系。所以,人格魅力决定了粉丝的数量与质量,粉丝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组织是否强大。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是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的核心资产一定不同。虽然申音是精英级别的人物,但他只是幕后操盘手,在创业初期他是绝对的核心人物,所以他占绝大多数股权,其他合伙人会心服口服。而现实是属于媒体行业的罗辑思维不断发展,到盈利阶段几乎就靠罗振宇的人格魅力,这个时候,罗振宇就是绝对的核心人物,这也是罗辑思维的企业属性决定的。
谁的影响力大,谁的贡献就大,而贡献度一定要与股权架构高度匹配,这个时候股权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稳定军心。如果事先没有约定好,再调整就会很难,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毁在股权分配上,当然也有极少数临时谈判成功的。
比如,微软在创业初期,保罗·艾伦与比尔·盖茨在股权分配中发生了争执,保罗·艾伦开始以为是两个人平分股份,但是比尔·盖茨却说:“你要一半是不对的,你还在其他公司领薪水。公司的BASIC几乎全是我在波士顿写的,我觉得我应该占60%的股份。”
保罗·艾伦了解比尔·盖茨的脾气和性格,虽然心里觉得不舒服,还是接受了。当然绝大多数合伙人就没有像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这么幸运了,最后的结局不是散伙就是对簿公堂。
就像罗辑思维,罗振宇和申音表面是因为运营公司的理念不合,最本质的问题是公司的股权结构,因为灵活的契约才能约束人心,让公司一直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