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未被解码的瓷业都市

景德镇,原名新平镇,因为御供瓷器品质优良,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予这个南方小镇。之后的1000年间,这里陶火绵延不断。在1982年,景德镇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正如王世懋在笔记中描述的那样,这座城市因瓷而生,城市的血液中流淌着瓷窑的火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特例。

景德镇及其附近,很早就有与陶瓷相关的人类活动,景德镇先民依靠鄱阳湖流域充沛的粮食产量和当地丰富的陶瓷原料矿藏,从事陶瓷相关的手工业劳作,形成了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独树一帜的手工业城市和亚文化。到明清时期,随着御窑厂的建立,景德镇独步中国瓷业,当时景德镇有窑数百座,人口超过10万人,形成了完整的陶瓷原料、生产、交易、物流系统。时至今日,景德镇的瓷业传统和手工业技艺,仍滋养着这片土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乃至世界的手工制瓷中心。

目前关于景德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陶瓷考古(秦大树,2001)、经济史(梁淼泰,1991)、社会史(刘朝晖,2010)和艺术人类学(方李莉,2000)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这座千年瓷都虽然有大量关于瓷业遗产研究的文献和规划文本(3),但对其城市空间和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研究实属罕见。

以瓷业为核心的都市空间的系统性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产业链条的系统性。陶瓷产业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性的生产实践,包括3个圈层的生产实践。第一,生产实践的核心圈层,包括陶瓷成型、陶瓷烧成、陶瓷加工和修补等环节。第二,核心圈层的外围是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瓷业辅助业,包括原料开采和物流、瓷业工具和技术服务、陶瓷商贸和物流等。第三,圈层的最外层是为瓷业和瓷业辅助业人口提供基础服务的城市服务业,如金融业、餐饮业等。以上3类生产实践的发展过程,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材料和人文遗存。因此,其产业遗产囊括了核心生产、瓷业辅助业和城市服务业3个主要类别的各类产业建筑与遗迹,包括通常被认定为瓷业遗产核心的瓷窑、作坊,也包括颜料店、瓷器店、粮店、钱庄等辅助业、服务业的文化遗产。第二个层面体现在陶瓷产业链条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城市的基础设施、精神信仰与礼俗文化等内容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景德镇瓷业文化主题之下,产业遗产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基础设施和用地系统、信仰礼俗系统之间彼此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意义网络。本书将对这些系统与陶瓷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探究,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内容。

(1)一个以瓷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的都市,并未把自然看作掠夺的对象,而是当作尊重和崇拜的主体。古代景德镇是如何将保护自然环境与促进瓷业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境选址模式的?

(2)千年瓷都生产的海量瓷业垃圾,被用作墙垣、地基等建筑材料,用于垫高城市下垫面和建设排水系统,将令人头疼的垃圾处理问题和频繁的洪灾风险巧妙化解。这种物尽其用的传统聚落营建方式与其陶瓷生产有着怎样的关联?

(3)熙熙攘攘的10万陶民供养着7座不同的陶瓷祖师寺庙和6座不同的水神寺庙,这些“专业分工”的神祇体系庇佑着不同细分行业的手工业者和不同帮派的船夫商民。如何透过虔诚祷祝的香火和迎神赛会的队列,理解景德镇丰富的信仰礼俗体系与陶瓷文化的关系?

(4)景德镇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空间具有高效率的特征。无论是窑房、坯房还是瓷行、柴行,都是居住、生产、仓储、洽商高度混合的复合功能空间。“瓷业三十六行”的各类型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方式,让我们得以一窥这座传统手工业城市的运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