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为什么能够保健治病
推拿是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穴位和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状况,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那么推拿为什么能够保健治病呢?推拿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功效?可以从中医原理和现代医学原理两个方面来解释。
中医原理
推拿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法,手法在推拿治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规范、熟练、恰当的手法,如操作的方向、频率的快慢、用力的轻重、手法刺激的性质与治疗的部位、穴位以及患者的病情、体质强弱相结合进行运用,可以发挥其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理筋整复等作用。
调整脏腑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过程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盛衰消长的结果。脏腑有受纳排浊、化生气血的功能,当脏腑功能失调时,则受纳有限、化生无源、排浊困难,从而正气虚弱、邪气壅盛。推拿手法通过作用于人体体表上的相应经络腧穴,可以改善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
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当气血不和,外邪入侵,经络闭塞,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推拿手法通过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推动气血的运行,通过对人体体表“做功”,产生热效应,加速了气血的流动,从而防止气滞血瘀,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调和气血
营卫气血运行可贯通表里内外,渗透到脏腑肌腠,使全身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营卫相通,气血调和,机体皆得其养,则内外调和,阴平阳秘。推拿根据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的手法,以柔和的力量循经络,按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调节全身,调和营卫气血,使机体保持健康。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筋骨、关节受损,致使脉络损伤,气滞血瘀,又肿又痛,影响肢体关节活动。通过按摩经络,可以舒筋活络,散结消肿,使受伤部位痊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拿手法作用于筋骨、关节损伤局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消肿祛瘀,理气止痛;二是推拿的整复手法可以通过力学的直接作用来纠正筋出槽、骨错缝,达到理筋整复的作用;三是适当的被动运动手法可以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现代医学原理
推拿手法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机械力的刺激,但熟练而高超的手法可以产生“功”,一方面直接在人体起着局部治疗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转换成各种不同的能量,对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内分泌、运动等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治疗不同疾病。
调节神经系统
推拿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手法刺激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研究表明,以较强的手法刺激健康人的合谷和足三里,发现脑电图中α波增强,说明强手法的经穴推拿能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而在颈项部施用有节律的轻柔手法也可使受试者脑电图的α波增强,达到与经穴强刺激同样的效应。失眠患者接受推拿时,常常在推拿过程中入睡;而嗜睡者在接受推拿后却神清目明、精力充沛,说明推拿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各种推拿手法的刺激部位和治疗穴位,大多分布在周围神经的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段和神经通道上。手法的刺激作用可改善周围神经装置及传导径路,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以加速其传导反射。同时推拿手法还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神经营养状况,促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恢复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压力传递到血管壁,使受阻的血液骤然流动,使血流旺盛,流速加快。而且,推拿手法有节律的机械刺激还可迫使血液提高流速,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使流速与黏稠度之间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总之,推拿通过放松肌肉,可以改变血液高凝、高黏状态,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和脑循环,可用于缓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调理肠胃功能
推拿手法的直接作用力可促使胃肠管腔发生形态改变,促使其内容物运动和变化,加快胃肠蠕动速度,从而加快或延缓胃肠内容物的排泄过程。
推拿手法的刺激信号,通过神经、经络的传导反射作用,可增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调节内分泌
按揉糖尿病患者的脾俞、膈俞、足三里,擦背部足太阳膀胱经,部分患者的胰岛功能会增强,血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尿糖转阴,“三多一少”的症状有明显改善。若施用一指禅推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以使其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慢,其他症状和体征都有相应改善。
缓解肌肉疲劳
推拿通过肌肉的牵张反射直接抑制肌痉挛,也可以通过消除痛源而间接解除肌紧张,从而能够有效地放松肢体,消除骨骼肌的过度紧张和僵硬,使肌肉组织保持正常弹性,防止肌肉过度疲劳,促进体能恢复。
镇静止痛
推拿可使软组织得到放松,改善血液循环以促进外周致痛物质的稀释、分解和清除,因而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推拿手法的刺激信号可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的效果,对劳损和体育锻炼等造成的疼痛以及诸多慢性疼痛都有良好的效果。轻柔的推拿按摩手法既可以镇痛,也能使人产生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