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国学原味
玉不琢①,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②。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③,习礼仪。
词语解释
①琢(zhuó),雕琢。
②义:道理。
③亲:亲近,尊敬。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伤仲永
宋朝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出身贫寒,小时候没怎么读过书,但是他天资非常高,听见有人读书他就能记住。
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忽然哭了,父母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要喝水?他摇头;是不是要吃饭?他摇头。结果他竟然跟父母要读书人才需要的笔墨纸砚。
父母就真的借来一套笔墨纸砚,看他想做什么。没想到他居然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四句诗。
太惊人了!
左邻右舍本来听他的父亲说了借笔墨纸砚的情由,就很好奇地跟了过来,现在围观了作诗全程,出去之后四处宣扬:不得了了,方家出了一个小神童!
这下子,方仲永出了大名。
那些有钱的人家,都争相攀交方仲永这个小神童,以请他在席间当场作诗为荣。他作一首诗,可以给家里赚不少银子。
这么一来,方仲永的父亲开始带着他参加各种场合。有人家的店铺开张,他带儿子到场作一首诗;有人家请贵客,他带儿子到场作一首诗……
方仲永的父亲忙得连地都不种了,更不用说请先生教小仲永读书了。他觉得:我的儿子是天生的神童,学什么习,现在他是小诗人,等他长大了,就是大诗人。大诗人是跑不了一个官做的,我们家兴旺发达就全靠他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带着儿子走街串巷,到处展示才艺。到方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诗还能作得出来,但是混在同龄的孩子们作的诗里面,就已经看不了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了;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他的诗已经远不如同龄人。再到后来,就没有人再听过他的名字了。
他因为没有像打磨玉石一样打磨自己,提升自己水平,结果泯(mǐn)然众人矣,彻底过了气。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军阀(fá)割据,民不聊生。
有一个叫刘焉(yān)的官员发榜招军,这一年,刘备已经二十八岁,见了榜文,长声叹气。
这时候有一个人在背后厉声大喝:“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不去给国家出力,在这里叹个鬼!”
刘备回头去看,原来是一个身长八尺的大汉,豹头环眼,燕颔(hàn)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刘备请教他的姓名。原来他叫张飞,字翼德,世代都住在涿(zhuō)郡,以卖酒杀猪为生,专门喜欢结交天下豪杰。
刘备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我本来是汉室宗亲,姓刘名备。如今我有志气想要破黄巾贼,安定百姓,又自恨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才会长声叹气。”
张飞说不要急,我家蛮有钱的,我拿出钱来,招募(mù)乡勇,咱们一起抗击黄巾军去。
于是两个人就情投意合,到村店里喝酒去了。
正喝酒时,又见一个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在店门前歇下来,进店坐下,叫店小二赶紧打酒给他喝,他说他喝了酒就要赶着去城里投军。
刘备一看这人,嗬,长得真高、真帅!身长九尺,光胡子就长有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于是刘备就请他一同坐下,问他姓名,他自我介绍说姓关名羽,字云长。因为在家乡杀了仗势欺人的豪强,所以逃难来到这里。如今听说这里招军破贼,就来应征。
刘备就把自己的志向告诉了他,他也很高兴。三个人一同到了张飞的庄子上,商议大事。张飞说:“我这庄子后边有一个桃园,如今花正开得好。明天咱们在桃园里摆酒祭告天地,结为兄弟,协力同心,共图大事。”
三个人齐声应道:“如此甚好!”
第二天,他们在桃园里准备下祭礼,一起焚(fén)香礼拜,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刘备年长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此后,他们三人在东汉乱世相互扶持,成就一番事业。
国学启示
一个人要想成才,一定会经历很多的艰辛磨难,就像一块玉要想打磨成美丽的器物,一定会遭受千锤百炼的打磨一样。所以,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觉得不经历努力就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为耀眼的新星。
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