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那些晋升的人,靠的是什么?

智联招聘出的《2019职场人年中盘点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85.1%的白领表示未获得晋升。

在职场摸爬滚打努力工作无非是为了升职加薪,但是一个岗位做到三五年甚至是五年以上还没有升职,职场人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挫败感。

在受访中有不少职场人表示,30多岁的职场人,前怕年富力强的领导把持着重要岗位,后怕如狼似虎的下属随时取代自己,更要命的是转眼间职场“中年危机”已经如期而至。

和很多人一样,以前也觉得职场中年危机离我估计还有十万八千里,怎么着也不会轮到我吧?

后来才发现,职场不仅有中年危机,也有青年危机。危机如影随形,只不过有人懂得提前规划,而有人总是仗着自己年轻,拿最值钱的年纪做筹码,结果当然是有人青云直上,有人永远在职场的泥潭里潦草度日。

有时候,导致我们不能晋升的,不仅仅是选择,更多的是思维。

1
什么样的职场人最难晋升?

(1)公司中高层管理者

有句话说得好,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反之亦然,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也最危险。

中高层管理者,看起来是最安全的:事业有所成就、家庭和谐美满,大事和领导一起商量,小事交给下属去干,正是这样的安全造成他们的危险领域不断扩大。

一方面由于年龄增长与顾及家庭,在工作中的拼劲及激情已大不如前,更不要说和那群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比了;另一方面囿于陈旧经验,能力和之前几年比,没有多少提升;更要命的是,多年混迹职场也学会了推诿。遇到问题,不想着去解决问题,而是只想着不要影响自己的职位和薪水。

这样的高层领导看似风光无限,如果没有稳固的职场资源或过硬的技术加持,迟早会被优于自己的年轻人替代,更不要奢望会晋升了。

(2)长时间从事基础工作者

我曾经看过一个求职平台有人留言: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岗位,都没有人要我?

我看了下发帖人的详细描述:35岁,工作10余年,一直做的是基础行政工作。比如复印扫描、收发快递、支付水电费等。想换工作,简历也是投这类基础岗位。岗位的要求很简单,应届生或1—2年的工作经验,薪资也不高。

诚如她所言,虽然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工作年限,却没有突出自己的关键性成果或成功案例,如此一来,简历自然就没有什么竞争性可言了。

既然如此,35岁还在做基础行政工作,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缺乏职业规划的表现呢?合适的求职者,工作年限应该和职位职称、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有时候甚至还要与业绩挂钩。要不然即便是工作10年又如何?

HRBP(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要的是一个性价比高的最佳人选,而不是10年重复做基础岗位工作的人。

(3)从事体力劳动者

以前在一家公关公司任职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因为公司公关部经常会承接一些地产开盘、店面开张的活动,因此公关部招了很多年轻人做活动执行,实际上就是去现场布置场地和搬运物料。

有一次和一位同事闲聊,才知道他已经在公司干了3年的活动执行了。和其他小伙子相比,35岁的他显然体力、精力都跟不上了,我问他为什么不换一份脑力劳动的工作,这样让身体也好受点儿。

他给我的回答是:“你看我现在这样,要么降低工资,做相对轻松的工作;要么就是继续在这里卖苦力,其他的我也不会。”

未来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在进入智能化时代后,我不知道这些纯靠体力维持生计的职场人该何去何从。

但他们今天的职场故事,足以给我们一个深刻的警醒:要么做职场最值钱的人,要么做职场最不可替代的人。这两类职场人即便短时间内不会被晋升,未来的职场前途也不可估量。

2
辛苦工作多年,为什么晋升遥遥无期?

我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HR,在招人面试的过程中,也曾侧面关注了很多面试者的职场晋升之路。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走得异常艰辛,甚至可以用一句扎心的话来形容:辛苦工作多年,为什么晋升遥遥无期?

为此,我整理了以下4点原因,供大家参考。

(1)只谈资历,而无成绩

不得不说,职场上很多人喜欢论资排辈,当然老员工愿意炫耀自己和老板的关系,在新员工面前吹吹牛倒也没什么,但是自己什么事都不干,做甩手掌柜可能就有点儿不可行了。

作为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员工,甚至可以跻身于“十八罗汉”之一的彭蕾,应该可以说是和马云一起打江山的得力干将了,她在阿里巴巴最有名的一句话却是:“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都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其实就是交付成果、达成决策目的的过程。哪怕这个决定未必是你所认同的,作为执行者必须深刻领会领导者的真实动机和决策意图,在职权范围内及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让执行的过程向好的方向转化。

从阿里巴巴集团原市场部和服务部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官、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到现任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可以看到彭蕾一直在践行她的言论。

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吹牛,那种事情恐怕你的老板都不敢想,更不要说你了。

(2)只谈工作,而无思考

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现在都以结果为导向,不能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产生等值的价值,有再大的苦劳也无济于事。

职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只谈工作,而无思考”,那样最多的是重复着往日的工作,压根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上文中提到的那位35岁的求职者,后来有人在她的帖子下面提议:如果你能干好基础行政这个岗位,你就有机会一步步升到高级专员、行政主管、行政经理,甚至更高的职位。

比如从复印扫描、文件管理归档,到编写流程制度文件,再到节约办公成本,推行无纸化办公;从小的办公室活动、部门活动、公司活动,再到集团活动,都亲自负责组织过。

这个过程可以提炼你的职场核心竞争力,整理出你的成功案例,这比一味地强调10年工作经验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3)只看现在,而无未来

我看过很多职场人确实拥有很好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拿着一手好牌,最后却不得不黯然离场。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得不说的是,有时候多为将来考虑,并不是什么坏事。前几天,好几家银行理财经理打电话问我,是否需要办理出境ETC业务,其实你细心一点儿就会发现,很多行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在变化:以前让人羡慕不已的收费站收费员现在已经有不少被ETC取代,更不用说很多商圈地下停车场早已实现无人化收费。

技术在快速进步,人类的能力愈发强大,越来越多的旧行业将被颠覆,无人驾驶、5G、人工智能这些以前只在电影里出现的技术,在现实中将越来越普遍。

很多职场人太过于贪图所谓的“稳定”,享受了太多安逸,不愿意学习而丧失了锐意进取的精神,每天满足于钱不多、事少、离家近的安逸生活,而忽略了这份工作潜藏的危机。

最舒服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危机在蓄势的时候。那些只看现在的职场人,到最后无疑会为自己当年偷下的懒付出代价。

3
做好这3点,晋升才和你有缘

(1)及早定位,完成转型

如果还有机会,我可能会和当年公关部的同事说:“年轻时不要过度透支身体,保证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否则赚的钱还不够看病的,就得不偿失了。”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倒不是说体力劳动者就低人一等,而是说更多的时候如果我们有好的上升空间和晋升机会,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一次呢?

很多时候如果局限在一个角落,人的视野和认知都会被局限。尽量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习新的内容,多向外界寻找机会以尽早转型。

(2)做好规划,规避风险

达利欧曾经在《原则》中为职场人提出3个经典问题:你想要什么?事实是什么?如何行动?

很多人常常喊“职业规划”,但是能做到的是寥寥无几。做好职业规划,需要我们确定好自己的方向,关注相关领域资讯,学习新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迷茫,是因为在职场发展的洪流里,很多人往往没有做好职业规划,丧失了“自我”这个锚点,忘记了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该做什么”。

与其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不如早做准备自己操盘。

(3)向上管理,多维发展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的表现之一,是敢于对未知的领域有所探索。比如尝试承担更大的责任,挑战更难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的工作年限与职位、工作能力、薪酬相匹配。

这不是一句空话,更多的是在考验一个职场人的能力和勇气。

同样的起跑线,有人工作10年,最起码是某个领域的总监,如果你不是经理,好歹也是个主管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进行深入的交流分析,梳理过往的工作经验,挖掘亮点,匹配市场行情,系统地输出你的优势和亮点呢?最怕的就是一边抱怨世道不公,一边手上、身上丝毫没有行动力。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不惑之年曾经写下这段话:“我突然发觉,自己竟然越来越无知。不是不惑,而是要重新起步、重新学习,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放弃每一件值得做好的小事,也不错过每一个值得学习的机会。

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职场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或许是一个值得我们终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