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新聲太平樂府(楊朝英)
《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九卷,楊朝英選輯,元人散曲總集。現存元刻本(《四部叢刊》據以影印、民國間武進陶涉園據以覆刻)、番禺羅氏舊藏明刻大字本(殘存八卷)、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明刊活字本(民國間《國學基本叢書》據以排印)、清何夢華鈔本。
朝野新聲太平樂府跋[1]
黃丕烈
此元刻細字本《朝野新聲太平樂府》九卷,休寧朱之赤藏書,余得諸郡中故家,珍祕之至。旣收得鈔本,止八本,兩本並同,脫誤亦相似,始知外間傳布本非足本也。因取是以校彼,實多是正。鈔本間有改正字,如“裏”本作“里”,“教”或作“交”,此元刻本如是。想係詞典本相傳舊例,余所藏元人雜劇刊本都有類此者,無足異也。惟鈔本間有衍字衍句,不知其本云何。然通體刻自勝鈔,當以元刻爲準。余素不諳詞,何論乎曲。茲因校勘,粗讀一過。其中用意之工,遣辭之妙,固稱傑作。宜有元一代,以此擅長也。
丁卯秋霜降前一日[2],秉燭書。復翁。
庚辰冬孟[3],偶取繙閱前跋,有誤書處,如“八本”當作“八卷”,“詞典”當作“詞曲”,因復正之。
復翁。
朝野新聲太平樂府跋[4]
黃丕烈
此五硯樓遺書也[5],仲冬二十有四日,坊間從彼得之,余實爲之介。家寒,藉此爲度歲計,故出此。余雖至親,不能爲之保護,思之實可酸鼻。然聚散何常,昔人身後尚有論秤而盡者,茲幸尚不致如是。是書亦爲梱載中物。余見其鈔手精雅,向坊間轉歸。取對元刻,約略相似,惟多卷首鄧序一篇,可喜也。今日學山海居中,一書忽得雙璧,聊以取快一時。倘日後散亡,尚有如余其人者,爲之檢點料理,不致論秤而盡,余亦甚慰矣。
時己巳十一月二十有五日[6],學山海居主人黃丕烈識。
連日天氣嚴寒,河冰斷路,較嘉慶紀元之正月初九,所遜者惟雪耳。風狂日淡,冷氣彌天,卽炙硯含毫,手腕不能振作。今稍溫和,磨墨書此並記[7]。
(以上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何夢華鈔本《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卷末)
[1] 丁卯: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
[2] 庚辰: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〇)。
[3] 底本無題名。
[4] 五硯樓:袁廷檮(一七六四—一八六〇)室名。
[5] 己巳: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
[6] 題署之後有陽文方章“復翁”。
[7] 湯有光:字孟弢,號熙臺,溧水(今屬江蘇)人,遷上元(今屬江蘇南京)。萬曆七年己卯(一五七九)舉人,除禮部司務。尋陞郎中,出補任江西瑞州知府。擢雲南副使,致仕歸。年八十二卒。傳見陳作霖《金陵通傳》卷一五、同治《上江兩縣志》卷二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