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安娜·博因顿·汤普森
研究历史所采用的方法,应当与历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相称才行;所用的研究方法,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应当像数学运算和形而上学那样,能够同等程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历史研究应当是对具体的书面事实所进行的一种逻辑研究。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就是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得各种史实都可以成为原始材料,从而按照思维规律来进行归类。
如果我们想要灵巧地理解历史的话,那么历史的本质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去检验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让历史得以形成的那些原始材料了:它们就是自然环境和民族血统;因此每个民族的历史,都应当从研究其山川人物开始。本书把每一历史运动的环境背景及其重要影响,都生动地呈现于学习者面前,从而不断地引导学习者去理解,历史的作用都是发挥于强大的自然背景之下,都是自然力量的最终结果和产物,并且让学习者明白,理解了这些自然力量的相对影响,便是理解了历史。
如何才能最好地研究地形地貌呢?很显然,就是要利用地图来加以呈现:每个教室都应当配有一幅彩色的地形地貌图,从而让每位学生在可以进行图示的时候,都能在这幅地图上描绘出他所背诵的内容来;地理细节方面的家庭作业,应该是让学生在轮廓图上描述出这些地理细节,而考查则应当在背诵时间进行,要求学生在轮廓图上进行描述,学生还应当在背诵过程中对其描述加以解释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图示法不应当只限于地理学习,而应当用到每一门可能应用图示法的学科中去,并且应当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想出新方法,来扩大图示法的应用范围:学科越抽象,就越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
领会了美国的地理特征之后,接下来课堂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来了解历史事实了;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运用书籍的问题了。下述方法,都源自我们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1)利用所给教材,把它当成导线,通过概括每一章的内容(参见第xl页——本书参见均为英文原著页码,下同)来理解全书结构。本书尤其适合应用这一方法,因为用粗体表示的各个主题,都按照逻辑顺序加注于页面边缘,从而定下了摘要的模式;不过受页面印刷情况所限,这些主题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可能一一呈现出来,因此给学生留下了许多功课,需要将它们集中到包容性的标题之下。要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书面摘要带到课堂上来;找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要求他在黑板上写出第一个大的包容性标题;给出标题之后,再要求全班进行评论:这个标题是不是尊重了逻辑顺序,从而使得它可以做第一个标题呢?要求学生提出其他的建议,对这些建议再进行评论;将合适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并列出较小的主题,用括号括在这一标题之下;要求学生写出第二个大的包容性标题,然后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处理。所有大标题都在黑板上列出来了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逐步展开那些较小的主题。最终,我们就会得出一份“课堂摘要”,而全班学生都应当把这份摘要记到笔记本上去。
(2)接下来便是指导学生,从每一章开头的参考文献中选择个人的阅读材料,并用红色墨水,将所有重要的附加主题、个人见解和结论插入课堂摘要中合适的地方。如果说明主题、权威引文和所用时间的笔记本和“特别报告”每周都上交,或者教师每周都会跟每个学生进行一次为时15分钟的讨论,那么这种个人阅读就很容易被忽视。
(3)完成个人阅读之后,每个学生都应当在修改过的课堂摘要的基础上,准备好对该主题进行不间断的复述。在这种复述的过程中,要达到两个目的——陈述的严肃性以及与全班同学分享个人掌握的知识;发言者的陈述不能杂乱无章、不着边际,必须对听众有所教益,并且,因为要占用听众的时间,所以发言者必须引起听众的兴趣才行。
(4)复述过后,学生们应当拿着各自的笔记本,与老师一起对发言者的重点内容进行评论;应当辨别真正的要点,并将这些要点记入笔记本中。
(5)学生们回家后,应当对这些要点进行仔细的研习,而第二天老师上课时,一开始就应当针对这些要点,迅速地提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停顿一会儿,好让每个学生组织好自己的回答,然后点名让某位学生作答,并且要求该生立即给出答案。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应当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①进行课堂摘要的时候;②插入个人主题的时候;③讨论要点的相对重要性,并把它们记到笔记本上的时候。然后学生需要的,就是自己在家里进行练习,锻炼集中注意力和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了。
(6)属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某一连串历史事件中一环的每一个重点,都应当记到笔记本上去。例如,学习到“第一届弗吉尼亚议会”的时候,我们把这一事件看作代议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这些制度必须由此进行简要的追根溯源才行,因为亚里士多德的下述观点,都是每一堂巧妙的历史课所应当遵循的座右铭:“在这里,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最好的审视方法,便是从源头开始,在其发展中观察事物。”在“代议制度”这一主题下,不妨将下述小标题记到笔记本上去:①与古代集体制议会之间的对比;②以历史事件为例,说明并阐述其相对优势;③描述代议制度在英国历史中的起源;④描述西蒙·德·孟福尔[2]在1265年将代议制度应用于政治领域的情况;⑤爱德华一世治下的王室是如何认可这一制度的;⑥描述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诸国王的独裁统治情况。此处我们暂且不去管它,因为我们的学习内容没有远过1619年。不过,在学习美国历史的时候,代议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每一处新重点,都应当记录到这一主题下去,并将它们与英格兰的发展主线进行比较。
有这样一个笔记本,是极其重要的。保留这个笔记本,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类能力,以及辨别事物联系的能力;它合理地为诸多历史事件赋予了顺序,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而理解历史的一致性、连续性,理解历史进程既是一种自然发展过程,又有着因果联系这一事实;历史事件还为各种各样的主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这些主题的数量,就像小标题一样多。或许,没有哪种手段能够像让学生拥有这种记录历史演变情况的笔记本那样有益于教师的教学了。
(7)不过,解决了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个历史问题之后,并不是说将历史事件关联起来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我们还必须把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当成一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彼此关联起来。此项任务,可以通过制作一幅“[美国]历史全貌图”来完成。“全貌图”一词,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使用的;因为以此为名的那种概括所具有的性质,能够让不同主题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它们在页面上所占位置而迅速呈现出来。在第xxxvi页上,就有着这种全貌图的一个范例。无论何时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主题,首要的任务都应当是根据此主题与其他事件的恰当关系,将其归入历史的整体演变过程中去;换句话来说就是,应当在全貌图中标出这一主题的位置。例如,开始学习托马斯·杰斐逊的执政时期后,全班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把注意力转向全貌图,并且应当注意到,托马斯·杰斐逊的执政开启了这样一个新时代:①以“确立国家民主”为标志,②时间跨度为1801~1841年,③其前面是“确立联邦权威”的时代,④其后是“奴隶制之争”的时代,⑤这三个时代,都属于从1789~1861年间“联邦权威和各州权利之间的斗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很快就能看清楚杰斐逊执政时期与其余美国历史时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巧妙地学习杰斐逊执政时期的具体情况做好了准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当紧紧抓住全貌图,因为图中右侧的小主题表明了哪些内容是重点。学完这一时期(1801~1841年)的内容之后,在课堂训练中提出的问题,就必须涉及前面呈现出来的所有外部联系要点,以及必要的细节知识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学习每一个新的主题,都应当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全貌图就会不断地得到复习,就会变成一个积累新增知识的框架,就会使某些可能混乱无序的材料变得条理非常清晰起来,还能让学生在给出自己的观点之前,随时都能回忆起某个指定时间之前的整个历史进程来。通过这种方法,历史的一致性同样得到了呈现。在利用全貌图的同时,还应当补充针对大事表而进行的经常性练习。
(8)在强调整个历史潮流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历史的有机性,并且容许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对于历史领域里诸如制宪、经济、社会、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应当加以阐述,并且应当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而有所侧重。应当鼓励学生将个人学习的重点放在适合于自己的那些方面,并且应当把学生的不同结论集中起来,当成一种复杂真相中的诸多组成要素。每个学生都应当形成习惯,经常将美国历史中自己所关注的那些主题的发展过程,同外国历史中那些相同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比如,对宪法方面感兴趣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宪法的起源、性质、作用,等等——都应当将美国的宪法与英国、法国或德国的宪法进行比较。倘若感兴趣的是经济史,学生就应当研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且注意其他各个贸易大国的发展情况。通过这种比较,每个学生都将学会尽可能地用一种广阔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个人兴趣。学生具体的学习成果,可以作为“学期论文”上交。但这些论文的开头,都应当加上参考文献和摘要。
(9)用书面论述的形式,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在判断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这一练习时,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全班学生应用已经学习过的原理,来分析某一给定的历史问题;书面论述的时间是15分钟;学生所写的论文,经由教师批改后再发还给学生;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口头阐述该主题之后,要求全班学生交换论文并且相互进行批改。
(10)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特色,便是钱宁教授在每一组问题之后,都增添了针对资料来源而“由学生个人进行调查研究的主题”列表。新的大学入学考试规定中,包括了源流考证的学习要求。但是,普通教师都并不熟悉各种资料来源,不知道哪些资料容易到手,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研究主题才与高中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些问题,只有专家才回答得了。在本书中,这些问题都并非只是得到了回答而已——不但有刚才所说的列表,还针对教材内容的来源在页边标出了参考资料。后一种方式极为便利,因为它迫使教师和学生都去关注美国历史文献,而每种文献所呈现的方式,都是对学生尤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追根溯源。由此,全班学生的不同兴趣便可在一致的学习中得到满足。
从总体上来看,可以说本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它能让那些就算是未经过培训的教师,也可以按照最好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中部各州和新英格兰地区各个高校和学校联合会所倡导的新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中的每一条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公认,而要是按照所建议的不同方式,充分利用好本书的话,就没有哪一条要求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
每章之后所列的“启发性的问题”,其目的仅仅在于提示,并不要求每个班级都全部回答出来。它们只是为了表明,我们有着与新的历史教学运动相一致的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于下述原因,本书中并未提出关于教材内容的一些问题:①摘要、“流畅”、课堂训练、笔记本等方法业已表明,它们会让教师和学生一再质疑并反复查究教材内容;②至关重要的是,学生应当对于历史研究可能具有的广度有所了解,学生必须学会将历史看成是无数种力量的合力,这种合力只有在我们认识到那些力量的多种特征之后,才得以趋于完善:它们必须在过去中追溯,在当下来观察,并且我们时时都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书中提出的那些“问题”,都是力求将美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既与美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联系起来,也与世界历史的其他阶段联系起来。
于马萨诸塞州南布伦特里的萨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