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概念
一、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如汉语中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的说法。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图1-1 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图
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安全与危险的相对性如图1-1所示。
二、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安全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四、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六、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是指为了实现安全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安全生产投入按照投入的动力和目的划分为两类,即主动投入和被动投入。主动投入包括安全措施费、劳动防护用品费、安全奖金等超前预防性投入。被动投入包括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
七、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关于狭义的安全文化,比较全面的是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给出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
八、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根据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的大小,事故隐患又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如表1-1所示。
表1-1 事故隐患的分类
九、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在这里,健康损害是指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从定义可以看出,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十、事件
事件是指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对于未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通常称为“未遂事件”。
十一、事故
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