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考虑摩擦力的平衡问题
人在斜坡上可以站住而不下滑,说明斜坡不但对人施于垂直坡面的支持力,而且还施于平行坡面指向坡上的作用力。在冰壶运动中,当把冰壶推出后,冰壶的滑动速度会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停止下来,说明冰面对冰壶作用有与冰壶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些现象说明,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产生相动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在两物体间的接触面上彼此作用着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简称摩擦力,将这种现象称为摩擦。摩擦现象在建筑工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如重力坝是依靠底部与地基间的摩擦力来阻止坝体的滑动,如图2.27(a)所示。在软地基上兴建厂房时,采用摩擦柱与土体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基础上部的荷载,如图2.27(b)所示。摩擦也有不利的方面,如输水渠道,由于水流和渠壁产生摩擦,可使流速降低,使渠道发生沉积以及使渠壁破坏等。
图2.27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将摩擦力分为两种情况: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沿接触面仅有相对滑动趋势,但仍保持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滑动摩擦力,简称静摩擦力,常用Fs表示;当接触面之间出现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简称动摩擦力,以F表示。
静滑动摩擦力 如图2.28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重为FG的物体,物体上作用一水平拉力FT,当拉力FT由零逐渐增加的某一时段,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但仍保持静止。支承面必然对物体有沿水平面与相对滑动趋势相反的静摩擦力Fs,因此,静摩擦力Fs满足平衡条件,即
ΣFx=0
FT-Fs=0
图2.28
则
Fs=FT
(2.22)
由式(2.22)可知,静摩擦力Fs随主动力FT的增大
而增大,且满足平衡条件;但它并不是随主动力的增大而无限度地增大,当主动力FT的大小达到一定数值时,物体将处于将滑而未滑的临界状态;如果主动力FT再继续增大,
物体发生滑动。因此,静摩擦力是一个有界量。它的上界就是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滑面上的静摩擦力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不但要满足静力平衡方程式(2.22),而且还要满足以下不等式
0≤Fs≤Fmax
(2.23)
最大静摩擦力 实验表明,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法向约束力)成正比,即
Fmax=fsFN
(2.24)
式(2.24)称为静摩擦定律(又称库仑定律)。是工程中常用的近似摩擦理论。式中fs是比例常数,称为静摩擦因数,它是量纲为一的量。静摩擦因数的大小需由实验测定。静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如粗糙度,湿度和温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静摩擦因数的数值可在相应的工程手册中查到。表2.1中列出了一部分常用材料的静摩擦因数。
表2.1
几种材料的静摩擦因数
材料
fs
材料
fs
钢与钢
0.1~0.3
土与混凝土
0.3~0.4
钢与铸铁
0.2~0.3
皮革与铸铁
0.3~0.5
砖与混凝土
0.76
木材与木材
0.4~0.6
土与木材
0.3~0.65
石与砖或砖与砖
0.5~0.73
土与土
0.25~1.00
石与混凝土
0.5~0.8
由上述可知,当摩擦系统中的材料和作用在其上的主动力系一定时,物体无论是滑动还是静止,物体所受的垂直于滑面的法向正压力是一定的,则静摩擦力Fs的上界可事先由式(2.24)确定。因此,可以说,最大静摩擦力Fmax反映了系统的抗滑能力。
动滑动摩擦力 当静滑动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若主动力FT再继续加大,物体将发生滑动。实验表明,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
F=fFN
(2.25)
式中f是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一般情况下,动摩擦因数小于静摩擦因数,即f<fs。实践表明,动摩擦因数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最后达到某极限值。在一定速度范围内,动摩擦因数可近似地认为是个常数。
摩擦角与自锁 如图2.29(a)所示,无论物体滑动与否,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在滑面法线方向上满足力投影平衡方程式,即
ΣFy=0
FN-FRcosφ=0
则
FN=FRcosφ
①
将式①代入式(2.24)中,可求得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fsFN=fsFRcosφ
②
由式②可知,最大静摩擦力是事先可以求得,它随主动力合力FR与滑面法线之间的夹角φ而变。因此,可以说最大静摩擦力是表征主动力抗滑能力的特征量。而主动力沿滑面方向的分量为
FRx=FRsinφ
③
主动力的这一分量FRx是表征主动力的滑动能力的特征量。由以上分析可知,主动力具有
双重性,它既有抗滑能力Fmax=fsFRcosφ,又有滑动能力FRx=FRsinφ。主动力的这两
种相反的能力的比值为
FFmRaxx=FFRcRosisnφφfs=tafsnφ
④
由式④可知,这个比值与主动力的大小无关。当物体处于临界状态时,物体还是静止的,主动力的抗滑能力等于滑动能力,这时两者的比值为
FFmRaxx=tafsnφ=1
将这时主动力合力与滑面法线之间的夹角φ=φf称为摩擦角。显然,摩擦角φf只与静摩擦因数fs有关,是事先可以求得的,即
fs=tanφf或φf=arctanfs
⑤
在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时,事先可画出摩擦角φf,如图2.29(b)~(d)所示。
图2.29
当φ=φf时,即主动力合力作用在摩擦角边缘,如图2.29(b)所示。显然,主动力的抗滑能力与滑动能力的比值为
FFmRaxx=ttaannφφf=1
⑥
式⑥说明主动力的抗滑能力等于其滑动能力,物体必处于临界状态。
当φ<φf时,主动力合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如图2.29(c)所示。主动力的抗滑能力与滑动能力的比值为
FFmRaxx=ttaannφφf>1
⑦
式⑦说明主动力的抗滑能力大于其滑动能力,物体必处于静止状态。将主动力合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现象称之自锁。工程实际中常应用自锁条件设计一些机构或夹具,如螺旋千斤顶、压榨机、圆锥销等,使它们始终保持在自锁状态下工作。
当φ>φf时,主动力合力作用在摩擦角之外,如图2.29(d)所示。主动力的抗滑能力与滑动能力比值为
FFmRaxx=ttaannφφf<1
⑧
式⑧说明主动力的抗滑能力小于其滑动能力,物体必处于滑动状态。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其求解步骤与不计摩擦时的平衡问题大致相同,但有如下几个特点: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除了主动力和一般的约束力外,还必须考虑接触面间切向的摩擦力Fs,通常增加了未知量的数目。
为确定这些新增加的未知量,需列补充方程,即Fs≤fsFN,补充方程的数目与摩擦力的数目相同。
由于物体平衡时摩擦力有一定的范围,即0≤Fs≤fsFN,所以有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亦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叫做平衡范围,也可用不等式表示。
工程中有不少问题只需要分析平衡的临界状态,这时静摩擦力等于其最大值,补充方程只取等号,即Fs=fsFN。在作受力图时,必须根据相对滑动趋势,正确判定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Fs的方向按真实方向画。
【例2.14】用绳拉一重为FG=600N的物体,绳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如图2.30
(a)所示,设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s=0.2,当绳的拉力FT=120N时,问能否拉动物体?并求此时的摩擦力。
图2.30
解:(1)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假设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静摩擦力为F′s,画其受力图
如图2.30(b)所示。
(2)设置坐标系如图2.30(b)所示,由静力平衡条件得
ΣFx=0
FTcos30°-F′s=0
则
F′s=FTcos30°=120×0.866=103.9(N)
ΣFy=0
FN+FTsin30°-FG=0
则
FN=FG-FTsin30°=600-120×0.5=540(N)
由摩擦定律得
Fmax=fsFN=0.2×540=108(N)
(3)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于假设物体静止时所需的静摩擦力F′s小于最大静摩擦力Fmax,所以物体确实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接触面上产生的静摩擦力为Fs=103.9(N)。
本例题是判断物体处于静止还是滑动状态的问题,求解这一类问题时,先假设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计算此时接触面上的假设静摩擦力的值F′s,由摩擦定律计算最大静摩擦力值Fmax。根据式(2.2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2.15】物体重为FG,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fs,如图2.31(a)所示。当物体处于平衡时,试求水平力F1的取值范围。
图2.31
解:(1)对物体上滑的临界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在此状态下,静摩擦力Fs沿斜面向下,并达到最大值Fmax,这时,水平力F1也就达到了其最大值F1max。物体受力如图2.31(b)所示,列平衡方程
ΣFx=0
F1maxcosθ-FGsinθ-Fmax=0
ΣFy=0
FN-F1maxsinθ-FGcosθ=0
列补充方程
Fmax=fsFN
三式联立,可解得
F1max=FGscionsθθ+-ffsscsionsθθ=FG1ta-nθfs+tafnsθ
(2)对物体下滑的临界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在此状态下,摩擦力Fs沿斜面向上,并达到最大值Fmax,这时,水平力F1将为最小值F1min。物体受力如图2.31(c)所示。列平衡方程
ΣFx=0
F1mincosθ-FGsinθ+Fmax=0
ΣFy=0
FN-F1minsinθ-FGcosθ=0
列补充方程
Fmax=fsFN
三式联立,可解得
F1min=FGscionsθθ-+ffsscsionsθθ=FG1ta+nθfs-tafnsθ
(3)确定平衡范围。综合上述两个结果可知,为使物块静止,力F1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F1min≤F1≤F1max
在此例题中,如斜面的倾角小于摩擦角,即tanθ<fs,推力F1min=FG1ta+nfθs-tafnsθ为负
值。这说明,此时物块不需要力F1的支持就能静止于斜面上;而且无论重力FG有多大,物块也不会下滑,这就是自锁现象。另外,此例题要求F1的取值范围,为了计算方便,也先在临界状态下计算,求得结果后再分析、讨论其解的平衡范围。
【例2.16】铰车制动器如图2.32(a)所示。已知鼓轮半径r=0.15m,制动轮半径
R=0.5m,主动力F1=200N,制动轮与制动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s=0.6,图中尺寸a=
0.4m,b=1.6m。试求维持系统静止所需最小制动力F2的大小(不计制动块的厚度)。
图2.32
解:(1)取制动轮为研究对象,对其临界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制动轮在主动力F1作用下,具有逆时针转动趋势。因此,制动块除给制动轮正压力FN外,还有一个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其受力图如图2.32(b)所示。列平衡方程,得
ΣMO(F)=0
F1r-FmaxR=0 Fmax=RrF1
列补充方程
Fmax=fsFN
求解以上方程,得
FN=fFs1Rr=200.06××00..155=100(N)
(2)取杆AB为研究对象,画其受力图如图2.32(c)所示。列平衡方程,得
ΣMA(F)=0
F′N ×a-F2(a+b)=0
则
F2=Fa′N+×ba=01.004+×01..46=20(N)
此例题是考虑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在最小制动力F2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系统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思考题
2.26 当汽车行驶在结冰的路面上时,采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打滑?
2.27 在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沙堆,迎风面的坡度较小,背风面的坡度较大,沙的摩擦角等于迎风面的坡度还是背风面的坡度?为什么?
2.28 在用传送皮带输送物体时,对皮带运行的速度以及坡度有无限制?为什么?2.29 物体A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设α>φm(物体不自锁)。现在物体上
加一个垂直斜面方向的力F,问加上此力后能否制止物体下滑?为什么?
2.30 已知桌子重FG,尺寸如图所示。现以水平力F推桌子,当刚开始推动时,A、B两处的摩擦力是否都达到最大值?若A、B两处的摩擦因数相同,此时两处的摩擦力是否相等?当力F较小而未能推动桌子时,能否求出A、B两处的静摩擦力?
思考题2.29图
思考题2.30图
习题
2.32 图示为一吊桥的锚固墩,吊桥的铁索锚固在墩内。已知铁索的拉力F=1960kN,锚固墩与地基的静摩擦因数为0.4。铁索与水平线间的夹角α=20°,求锚固墩不致滑动时的最小自重。
习题2.32图
习题2.33图
2.33 图示物体重FG=1000N,放在倾角α=30°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s=0.15,如受水平力F=500N作用,问此物体是否发生滑动?如滑动,其滑动方向朝上还是朝下?如果静止,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2.34 图示为用以升降混凝土的简单起重机。已知混凝土和吊桶共重25kN,吊桶与
滑道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3,分别求重物匀速上升与下降时的绳子张力。
习题2.34图
习题2.35图
2.35 图示为混凝土坝的横断面,坝高50m,底宽
44m,设1m长的坝段受到水压力F=9930kN,作用位置
如图示。混凝土的容重γ=22kN/m3。坝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为0.6,问此坝是否会滑动?此坝是否会绕点B而倾倒?
2.36 砖夹由曲杆AHB和HCED在点H铰接而成。
砖重为FG,提砖的力F与砖的重力FG作用在同一铅直线上,其余尺寸如图所示,尺寸b是点H到砖块上所受压力的合力作用线间的距离。设砖夹与砖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5,问b应为多大时才能把砖夹起?
习题2.36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