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调研选点的基本概况
按照上述宗族与村庄的关系,本课题选取了3个不同类型的宗族村庄进行调研,分别是粤东育村——客家文化浓厚的宗族与村委会融合型村庄,粤东郑村——潮客文化交融的村委主导型村庄,粤西黄村——雷州文化浓厚的宗族主导型村庄。
(一)育村——客家文化浓厚的宗族与村委融合型村庄
1.村情简介
育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广福镇位于蕉岭县北部,地处闽粤两省交界,距县城24公里,毗邻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下坝乡、中赤乡,是广东省首批中心镇之一,区位交通便利,205国道和长深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总面积10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78.05亩,山林面积145008亩,森林覆盖率达78%。辖有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5029人。境内有较丰富的大理石、锰、铁、钙、钾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历史文化古迹有广福寺遗址、石峰村粟坝罗氏大围屋、省古村落乐干九栋等;传统民间艺术有船灯舞等。
育村位于广福镇的西南方,距所属镇广福镇不到1公里,距所属县蕉岭县城26公里,距所属市梅州市区40公里,距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6公里。育村属于山区村,东至大坝村罗岗,西至石峰村围墩,南至文福镇暗石、长潭镇罗赖坝,北至大坝村赤岭,总面积2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8000亩,耕地面积1663亩,其中水田1200亩,旱地463亩。其中南坑村村落总面积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千多亩,耕地面积350亩,其中水田275亩,其余为旱地。育村村域内耕地平坦广阔,连成一片,山林地植被较好,树木葱郁,广福河水源充足,在本村建有拦河水坝一个,引水灌溉农田。育村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在1300—2300毫米之间,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0℃—12℃,日照时数历年平均为1887小时,辖区土壤深厚肥沃,适宜亚热带植物的种植。
育村区划平面图
育村历史区划变动频繁,人民公社前期分为4个生产大队,现老屋片与岗背片称为育大队,南坑片称为南坑大队,坝里称为坝里大队,松石曾片的松坪、石角称为松坪大队,松石曾片的曾坑当时属文福暗石大队管辖。1958年南坑、坝里、老屋、岗背与大坝村合并,称为大坝管理区。1961年与大坝村分开,南坑、坝里、老屋、岗背复称为育大队,为方便管理,又把曾坑、松坪、石角并入育大队。1964年,松坪、石角、曾坑又拆分出去复建松坪大队,直到1979年重新合并至育大队至今。20世纪80年代体制改革时期,广福公社称为广福区公所,育大队称为育乡人民政府,1986年改为育管理区,1999年育管理区改育村至今。育村为方便管理,按照历史管理情况划分为5个自然片,即老屋片、岗背片、坝里片、南坑片、松石曾片。全村共20个村民小组,其中广一至广六属于老屋片,广七至广十属于岗背片,坝一、坝二、新建属于坝里片,南一至南四属于南坑片,松坪、石角、曾坑属于松石曾片。14年之前每个片都有片长,但之后就以小组长为主了。
育村总户数492户,总人口1950人,其中离退休及外嫁、搬迁到育村的人数为200余人,党员92名。其中南坑村2015年末共有451人,村中男性208人,女性243人,生活主要靠农业收入人口有327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196人,实际在村人口255人。
2.村庄经济
育村产业单一,以农业为主,少数人从事一些小型运输、商业零售、工程承包等小项经营。人均耕地面积0.94亩,以水田为主,通过育河蓄水引水灌溉。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烤烟、花生、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一般是上半年种植烤烟,下半年种植水稻。政府对烟叶管理进行规范化之前可以私人进行收购买卖,规范化之后烤烟由镇烟草收购站统一收购,村庄内有2—3名烟叶技术员,简称烟技员,负责日常种植技术的管理与收购初步定级,送到镇收购站之后再细化等级。由于近两年烤烟种植效益有所下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现在大概在700亩左右,每亩纯收入约3000元。水稻多是用来自家消费,花生、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较小。10年前村内曾尝试种植仙人草(一种草药,具有清凉解毒、凉血等功能,用于制作龟苓膏、凉粉、凉茶等),最多时种植面积达到几百亩,主要向王老吉供应原料,但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后来逐渐放弃,村内的一个仙人草收购站也已经废弃。村民家禽、家畜均为自家小量圈养,另外鱼塘、湿地较多,归村小组所有,基本上个人承包养鱼。2018年育村引进木耳产业,处于产业培育阶段。共投资500万元建设占地15亩的富硒黑木耳菌包加工厂,新建黑木耳菌种培养发菌室3000平方米,新建净化室1000平方米。通过黑木耳基地建设,将推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黑木耳500亩,并带动周边100人在基地就业。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出富硒黑木耳100万斤,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每个种植户每年增加纯收入3万—5万元。目前,厂房建设已经完成,已经开始投产生产菌包。按照预期亩产1200斤,收购价20元估计,亩均效益在6000元以上,但由于木耳种植亩均投入较高,目前村民对木耳多抱以观望态度,并没有表现出太高的种植热情。
村域内未建立其他企业,村委收入也只有入股水电站获得分红,另有小部分近临道路的村民利用底层设小卖铺作为副业。村中岗背片山上有铁矿场,主要由黄佛佑老书记主导,但由于政府政策的收紧而关停,之前岗背和坝里属于一个片区管理,铁矿场关停后便分开。2008年之前,岗背片盗伐树木时常发生。现任村书记黄忠铎与另外两人在老屋片庐下共同开办一石场,目前每年分别向村委会和老屋片上交租金18000元。由于村内经济发展条件有限,村庄集体收入较少,主要有生态林补偿款每年40000元左右,烟税返款每年25000元,石场每年承包款18000元。
3.公共服务设施
育村现有村委会1个,位于岗坝片,临村道而建,占地面积110平方米,楼高2层,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村内办公;
小学1所,位于老屋片,占地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已停办,计划原址建设新村委会;
活动中心3处,分别位于老屋片、南坑片、岗背片;
公园4处,分别为老屋片的群乐公园,老屋与坝里交界处的大岌山公园,另外两处在建,位于老屋片与岗背片;
卫生室一所,位于老屋片,两间房,约30平方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村庄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绝大部分都选在了老屋片。
4.党组织发展
育村的党组织成立比较晚,发展党员最早起于1955年,由于育村成立了高级合作社,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党支部存在,所以1957年成立育村党支部。在育村尚未建立基层政党组织之前,育村主要依靠农会,主要承担防御土匪以及调节村庄纠纷事务。后来在国家推进农村合作化、公社化运动的过程中,农会逐渐萎缩。1960年前育村有20多个党员,多为1956—1958年间发展的;1959—1964年近五年的时间村里没有再发展党员。1965—1966年重新开始发展党员,吸收入党的共有近20个,后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党组织的活动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1976年才逐渐开始重新发展党员,但进程缓慢。世纪之初,村民对入党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村庄“党政一肩挑”政策的逐步实施,村民入党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党员发展名额控制加大,近几年入党比较困难,发展的新党员较少。村内的公共事务决策基本是由村“两委”的主要成员集体决议。在育村,传统的宗族长老权力并不明显,但涉及村庄重大公共事务的决策,“两委”事前会主动征询在村老党员、离退休干部的意见。村里的权威基本也是由“两委”和具有党员身份并曾任过公职的老人组成。
育村党支部现有党员92人,男党员68人,女党员24人;正式党员90人,预备党员2人;在家党员67人,外出党员25人。其中35岁以下26人,36—55岁29人,56—60岁6人,61岁以上3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39人,高中或中专学历33人,大专学历1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2017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名,吸收预备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
5.宗族构成
育村全村共492户,1950余人。从姓氏构成上来讲,育村以黄姓、丘姓、杨姓、钟姓四个姓氏为主,其中黄姓人口最多,约1300人,约占全村人口的66.7%;丘姓约为450人,约占23.1%;其余主要为杨姓和钟姓,约占10.2%。从地域分布上来讲,黄姓主要分布在老屋片、岗背片、坝里片及松石曾片的石角,丘姓分布在南坑及松石曾片的曾坑,钟姓分布在南坑,杨姓分布在松石曾片的松坪。因老屋、岗背、坝里基本上都是黄姓,又合称大黄屋。
表1 育村人口分布情况①
① 因村庄内部户籍人口资料有多个数据,有个别出入,户籍人数采取近似数,但不影响数据分析。另外由于外嫁进来的媳妇姓氏较多,此处不做统计,仅以祖居于此的姓氏做分析。
按照族谱记载,大约500年前,黄、丘、罗三姓差不多同时到达育村南坑开基,一起居住,共同生活。三姓亲如兄弟,并且在黄泥岌共建了一座祠堂,每逢年过节三姓都一起拜祭祖先,丘姓七世祖(即南坑开基祖)的女儿还嫁给黄姓为妻。但随着子嗣繁衍,三姓不时因烦锁小事而产生摩擦,罗氏自觉无奈,率众家老小先行搬迁至栗坝开基,留下的黄、丘两家仍不时有争端矛盾发生,乃至最后丘、黄二姓对博公堂,后经镇平(蕉岭古称)县令胡惠宾调处点解,黄姓从南坑迁至现大黄屋老屋开基,丘姓留在南坑。
黄姓育村始迁祖为蕉岭四世伯养公,五世返回蕉岭,六世永泰公时正式在村中定居,永泰公生有七子,在育村流传下来的共有三房:铎、钟、钊,分别是二房、三房、四房。据《大黄屋族谱》记载,大黄屋六世永泰公开居,约1460年左右,到了七世分为三房在坝里、岗背开居。尔后汝沐公在石角开居,汝有公在南坑,汝聪公在赖公塘开居,十九世运福公通嗣在岗子岌发展。自此黄氏分布在广福的老屋、坝里、岗背、大坝、石角、南坑、合水子、野猫坑、春凹、赤竹坑、河唇等处落地生根,最终形成有400多户、1300多人的广福大族。其中黄姓二房人口600多人,主要分布在广一部分、广二、广三、广四、广五、广六、广九、广十等村民小组,即老屋片及岗背下片;三房人口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广一部分、广七、广八、坝一、坝二、新建等村民小组,即坝里片及岗背上片;四房人口较少,只有100多人,黄姓很多外出经商或做官的都出自该房,主要在四房祠堂——关爷厅周围,又称钊公堂。除了每年两次的春祭、秋祭之外,黄姓每年农历八月初三过会,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家中聚餐,但没有全族或者全村性的活动。
丘姓蕉岭七世祖丘景大(攒公)移居南坑定居,八世惟敦公返居石窟河畔,生有五子,九世祖顼重返南坑,娶黄氏,生宗器、宗式,留居蕉城;娶刘氏,生宗烈、宗相、宗岳,居南坑。自此南坑始分三房,分别为三房、四房、五房,其中五房人口最多,约占一半人口,丘学森属于五房;三房是丘寿昌那一支,在村的只有几十人;四房也较少,是钟丽平丈夫家那支,在村的也只有几十人。据丘姓介绍丘姓七世祖女儿嫁给黄姓,推理应该是黄姓五世祖,但黄姓五世祖为了谋取丘姓家产,撺掇其女儿杀害妻弟未成,导致了两姓的决裂。由族谱上查知,两姓开基后第二代都返回到蕉岭,第三代又回到育村,可得知此传说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丘姓每年农历八月初四过会,同样是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家中聚餐,但各家各户会去祭拜三仙公王庙。
钟姓原本在距南坑4公里的广福镇叶田村,后因与丘姓关系较好而搬来此地。钟姓十三世祖钟朝福经常到南坑走动,与丘姓祖先亲如兄弟,一次在闲谈中说道:“这块地(现在的上村)风水不错,能否卖给我做屋?”丘姓的祖先听后不加思考,一口气就答应他:“不要钱,送给你”。钟祖听后说:“不行,能否五斗谷卖给我,日后你在众人面前比较好说”。于是钟姓开始在南坑定居,现在已经传到三十三世,据此推算钟氏来南坑开基已有400年左右的时间。钟姓在村户籍人口总共13户、50余人,女性多数嫁给丘姓,目前在村7户、不到20人,基本上都属于南四村民小组。
杨姓由于人较少,由外面迁移而来,没有单独的祠堂,也没查询到历史记载。但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过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聚会。
6.祠堂建筑
作为宗族村庄,育村内祠堂较多,其中黄姓有五世祖祠(新建)、六世永泰公祠(老屋)、七世祖祠(岗背)、二房宗祠、三房宗祠——江夏堂、四房宗祠——关爷厅,其中三房还有一座私祠——三江公祠;丘姓有七世祖宗祠——河南堂,九世祖祠堂;钟姓有颍川堂,全村共计10座祠堂。
永泰公祠。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距今已有380年历史。系原镇平县(现蕉岭县)知县胡惠宾选点,为美女献花形,屋形为三堂出水,建在鹿湖(山塘)面上,古有鹿湖草堂之称。并由胡县令刻动工及进香火的日期。传说进香火的日期属犯三官的忌日,众乡绅因怕打官司而另择吉日(即提前进香火)。至胡县令所刻的进香火的日期时,胡县令请三位官轿同来,意即三官镇煞,官轿至分水凹休息时,探知黄家祠堂已提前进香火,即命起轿回衙。清嘉庆年间道享先生加高围照两墙,于咸丰七年(1857)所有到此境者,无不谓围照两墙高压旺气。于是父老前来议定,请得钟华仕先生渭取咸丰七年丁已岁正五月二十八日未时兴工,其围照两墙减至原式,其至宇墙壁原式修整。清同治乙丑年(1865)上堂屋宇原式龛牌遭逆焚毁。于西丁卯年重修屋宇,原式龛牌更易吞龛。其上年之前系显龛牌式。从1949—1989年维修两次,1989年6月大修屋宇,重新做坚牌位,六月二十四日进香火。2015年众裔孙集资动工修建,至2016年10月27日竣工庆典,耗资接近百万,以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从屋顶到墙基全面拆除重新建造,全部用上钢筋水泥墙基,红砖砌墙,杅桷栋梁全部换新,还把中堂,上堂两侧私人住宅全部购买统一拆除,扩宽祖祠280多平方米面积。
育村老屋片永泰公祠
五世祖祠,地处坝里片新建组,地理位置上属于南坑。黄姓自四世祖在南坑开基后,五世祖宗鼎公返回蕉岭,六世祖永泰公在时任知县胡惠宾的调解下携黄姓全家搬到现在的老屋片居住,五世祖被葬在南坑虎形地界,坟地属于黄姓。后来在1957年阴居转阳居,黄姓在五世祖坟墓上修建五世祖宗祠,并在周边建了两圈住房,主要由岗背和坝里的三房搬迁过来,形成了现在的坝里片新建小组。祠堂建好后,并同时在祠堂周边建造了两围房屋供黄姓居住。
二房宗祠与四房宗祠。从南坑搬至老屋下和凹峰里上屋子开居以后,子孙繁衍不息,人口渐多,曾有千家村之说,永泰公名下就有七子,曾氏夫人生有六子,名铖,铎,钟,钊,铭,鐉,钟氏夫人生有一子名镛,后因率众反叛朝廷,被朝廷官军追杀全军覆灭,及至株连九族,清嘉庆年间险遭屠村,幸有兄长四哥钊公顶案,坐牢致死,保全村老小,是大黄屋历史上有名的“镛公造反,钊公顶案”的一段传奇佳话。为纪念这段历史和钊公忠义,特在下井建一宗祠,叫关爷厅,也就是四房宗祠,逢年过节,全族人必先祭祀,以念钊公救族之恩。作为二房兄长,为方便看顾四弟遗孀孤儿寡母,就在对面黄泥岌,曰“葫芦倒地形”建一宗祠,叫新厅下,就是二房宗祠。二房宗祠在永泰公祠左侧,四房公祠在永泰公祠右侧。
育村黄姓位于南坑的五世祖祠
三房宗祠——江夏堂。在老屋岗背大黄屋人丁兴旺,逐渐觉得过于拥挤时,当时因天地造化,从现在石峰白水寨曹田尾河与铁坑河至育大水坑河三溪合并一路洪水冲刷,日积月累形成现在的四坝,即栗坝、梅坝、黄屋坝、大坝,前面已经说过栗坝梅坝已被罗姓开辟兴家立业,如黄姓再不出手,坝里恐怕也会落入他姓之手,因此众人商议要抢先开发黄屋坝。当时恰逢十四世黄士椿在台湾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所以他个人率先独资建造坝里新屋下围龙屋,供三房裔孙居住,还广置田产,闽、粤、赣三省都有田地,所以流传至今就有了士椿公“粮米挂三省“之说。坝里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黄屋坝。所以三房祠堂也就建在黄屋坝。除了江夏堂之外,三房还有一个私祠。
丘姓七世祖祠堂——河南堂。丘姓祖祠先后经历两次换址。七世祖祠最早在现在新修祠堂旁边,即在大园里上坎,丘文昌、丘开新做屋的中间地带,后来迁移到堂子门口公路坎下,同样先做墓后做祠,祠堂旁建有两围房屋居住,大概有400多年历史。“文革”“破四旧”时祠堂成为村部,里面现在仍然留有许多革命标语。后来人民公社解体之后,随着宗族组织的复兴重新成为祠堂,2000年时大修过一次。2015年村庄文化活动室建成,同时在旁边建成了新的丘姓宗祠——河南堂,全部换上新桁、新角,盖上琉璃瓦,祠堂周围建筑全部进行了粉刷,上、下堂内外门坪头约600多平方全部水泥硬底化,围墙翻新,全部贴上瓷片,盖上琉璃瓦。
育村黄姓三房祠堂——江夏堂
育村丘姓旧祠堂
钟姓祠堂——颍川堂。钟氏十三世祖通过五斗米买了南坑上片的一块地方,从叶田村迁过来,去世后子孙在此建祠堂,占地150平米左右,取名“颍川堂”, 1866年重修,现仍使用。没有专门的宗族管理人员,每年活动由各户轮流主持。
育村丘姓新祠堂——河南堂
(二)郑村——潮客文化交融的宗族涣散型村庄
1.丰顺县隍镇简介
隍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县域东北部,居潮州、梅州、揭阳三个地级市交界处,距潮州市区40公里、汕头市区65公里、揭阳市区50公里。广东省第二大江——韩江纵贯镇域,县内与汤坑、潘田、黄金、小胜和潭江等5个镇接壤,距离县城汤坑镇40公里。在春秋战国属百越地,又名万江市,汉时隶属南海郡揭阳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揭阳县城设于此,南宋绍兴二年(1132)撤销揭阳县城,并入海阳县。相传宋末皇帝赵昺南逃时曾在万江古庙求神庇护、并于此留宿,躲过了追兵,取“万江古庙可留皇”而将万江改称“留皇”。后为避元朝耳目,将“留皇”二字加上“阝”而成隍沿袭至今。明、清初隶属潮州府海阳县,清乾隆三年(1738)划入丰顺县,民国时属丰顺县第二区。1925年周恩来、蒋介石率东征军讨伐陈炯明时,曾在本镇科兰公祠设军事指挥部。1958年改为隍公社;1959年并入大埔县;1961年划归丰顺县;2004年10月原东隍镇、茶背镇并入隍镇。
全镇总面积428.2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0.3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0739亩,其中旱地7685亩、水田面积23054亩,山地面积555733亩。隍镇下辖3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5万,常住人口19796户、94563人,其中农业人口16410户、83795人。隍镇与潮汕地区交界,日常联系密切,尽管大部分为客家人,但习俗、语言等基本上已潮汕化。本镇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主产水稻、薯、甘蔗、烟叶等。水果盛产橄榄、青梅、枇杷、龙眼、荔枝、杨梅、香蕉、柿子等。镇内温泉资源丰富,可开发价值较高。“隍糕”“隍草席”“隍枇杷”“隍竹制品”等传统产业较为发达,但近几年逐渐成没落之势。“隍温泉”是隍近年异军突起的“朝阳产业”,据称这里的温泉含硫量高,慕名到这里洗温泉的潮州、汕头人络绎不绝。由于地缘与交通的原因,隍与潮州、汕头等地的经济、人文联系较为紧密。
自宋代开始,这里便已经成为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之地,韩江上过往的运输船只停泊此地,补给食物。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潮州、汕头等地相继沦陷后,该地区人们纷纷向北逃难,大批物资随之北上转移,由于隍镇紧靠潮汕沦陷区前沿,因而成为当时一个重要的货物集散口岸与商业贸易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水路交通逐渐被淘汰,这个早期的商品集散地逐渐没落,但这里保留下来的“吊脚楼”、“骑楼”等沿街商铺及不同时期的民居依稀印证着隍镇昔日的辉煌。
2.村情简介
郑村位于隍镇的东南部,距隍镇政府20公里,因境内有郑溪流经,因此而得名。郑村村境四周为丘陵山地,海拔不超过300米。郑溪从村北缓缓流过,向东注入韩江,当地人称之为锦江。旧时锦江为郑乃至上游的富足、高华等村落的交通命脉。郑村由上陶、塘唇、围肚、山脚、黄麻埔、黄竹洋、崩厝山、石壁仔、南岗岭、鸡心峰、小东坑、蜡烛堂、草粿田共13个自然村、17个生产小组。郑村总人口3500余人,常住人口有2100多人,部分户籍迁出者长期回来居住,规模在2000人左右。郑村以郑姓人口为主,占全村人口的99%,另有几十人姓曾。郑村委会在下围自然村,有400多户,2000余人。
郑村的农林资源丰富,经济作物主要有竹木与橄榄。长期以来竹木加工业作为郑村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做竹编工艺。但近年来随着橄榄种植的减少以及塑料制品的普及,该村竹编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村内仅存的一个竹编加工作坊也基本上处于歇业状态,该作坊中堆积了几百件竹制品无法售出,目前该坊主主要收购附近竹子卖给造纸厂。该村橄榄种植面积较广,每逢收获季节,都有潮汕地区的人来此地采摘,但没有形成产业。该镇有三处橄榄收购点,本地也有制作橄榄菜的小作坊,橄榄果及加工品主要销往潮汕地区,橄榄市场容量小,导致橄榄的产业化动力不足。前几年有老板想投资加工橄榄油,但由于近年来橄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橄榄产量无法满足加工需要,而导致橄榄油加工计划的流产。
2017年,郑村成为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现村内建有小学学校1个、郑村公园1个、村民公共活动场所5个、文化活动场所3个、医疗站1个、污水处理站1个、垃圾处理站1个、自来水饮水设施1个。村庄道路硬底化方面,除了草粿田、蜡烛堂两个自然村约有五公里村道未实现水泥硬底化外,村内基本上实现了道路的硬底化。郑村13个自然村都已安装有路灯,特别是在政府规划扶持下,河口路、村道全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3.郑氏开基
据民国《郑氏族谱》记载,郑姓先祖松溪公是从丰顺县老县城丰良镇布新村迁来,其父亲敦素公,叔叔广素公、永素公随后而至。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75),丰邑布政都布心(今丰良镇布新村)出生了一位郑松溪,郑松溪自幼勤奋好学,明礼好友、胸怀大志。在青年时决心走出布新山区,外出择地创祖,先在今潮州市归湖镇山泽口定居创祖,因洪水泛滥,颗粒无收,即返今隍镇择地,后选择郑而居,把母亲及妻儿一并接来居住,随后其叔父郑永素也来到郑立家定居。其祖父与父亲去世后,郑松溪把祖父、父亲的骨骸移葬于郑,追认其祖父郑兴河为开基祖,父亲郑敦素为二世祖。郑松溪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郑熙廷、次子郑韑廷、幺子郑陞廷,子孙蕃衍,发展到今,人口已达一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隍镇内各村各角落。主要集中在上围村、黄沙坑村、田站村、锡坑村、蔗溪村等地,后人皆认郑松溪为开基始祖。郑松溪祖父郑兴河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郑敦素、次子郑广素、幺子郑永素,在当时,郑松溪与其二叔父之子郑建山合建了《郑氏家庙》大宗祠堂,取堂号“展思堂”,祖先牌位安放于内,并以“文章保国,诗礼传家”为门联悬挂于展思堂大门两侧,教育后代子孙要以此为治家准则。
4.宗族组织及活动
自郑松溪在郑开基以来,郑姓子孙蕃衍,以展思堂为中心四散居住。自据传明朝末期已专门组建了展思堂理事会,一直到解放初期。人民公社时期理事会解体,约有30年的时间无人专门的宗族事务管理组织。人民公社解体后,随着国家对村庄事务管理的放松以及联系侨胞建设家乡的需要,1981年郑氏众裔孙倡议重组展思堂理事会,一直运行至今。改革开放后的理事会主要承担联系外出乡贤、宗族省亲祭祀、协助村委调解村民纠纷等工作,但随着村庄人口的不断流失,改革开放后外出二代、三代人对村庄感情不断减弱,对村庄建设的热情随之降低,展思堂理事会也变得越来越涣散,宗族日常事务基本上是由两个人在管理,仅负责宗族祭祀等事宜,基本上不参与村庄事务。由于展思堂年久失修,郑氏宗祠残破漏雨,急需修缮,经理事会研究决定于2017年11月9日成立“展思堂筹建委员会”,筹建委员会成员由全郑氏各片落宗亲推选代表组成,并从中推选理事会会长、理事,成员涉及财务、会计、监督员等职务。筹建委员会建立了分工财务制度,开展筹款、筹备工作,由郑村委配合协助。
祭祖活动。以郑村展思堂为中心的郑氏,定于每年农历元月初十为祖先祭祀日,来自四面八方的后裔齐集展思堂,举行拜祖大典,并商议宗族内部事务。同时,郑氏后裔为具有代表性或成就较为突出的祖先设立了单独的扫墓日,定于每年冬至后一日为郑松溪的扫墓日,每年元旦日为郑熙廷的扫墓日,每年春分前一日为郑韑廷的扫墓日,每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为郑陞廷的扫墓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凤凰山七甲岽的六世祖妣盛氏的扫墓日。每次祭祀活动之前都由展思堂理事会发出通知,各裔孙献资,并积极参加祭祖。
拜神活动。在祭祖的同时,郑村也有一些拜神仪式。展思堂向东沿河边西行约1200米,有一座“华社古庙”,传说中是保护郑村的水口老爷,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为华社古庙的公祭日,由展思堂理事会组织活动,并有做潮剧、木偶剧等文娱活动,由附近乡亲们自由捐资,由展思堂理事会负责统筹。
5.村民理事会
在镇政府的指导下,郑村最早于2015年成立了郑村村民理事会,区别于原来的宗族组织——展思堂理事会,村民理事会主要由村干部组成、村民小组长组成,将原本属于展思堂理事会的宗族事务包揽过来,展思堂理事会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村民理事会成员包括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以及一些村内德高望重的群众,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送产生,在村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帮助村两委,在建设筹款、配合村两委在征地过程中做好工作。2017年,随着郑村成为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7年10月对理事会成员进行了调整。郑村村民理事会成员中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基本上成为了村干部主导型组织。村民理事会分为两个片区,由村支书与村主任分别担任两个片区的理事长,形成了独特的“双理事长”格局。
郑村村民理事会成员
下围片区(腊塘村、东坑村、草田村、下围村)
理事长:郑小懿;
成员:郑建文、郑俊娜、郑旭增、郑叠成、郑昭榜、郑潮古、郑春进、郑成彪、郑宪强、郑友贤、郑春援、郑春奕、郑春呈。
黄华片区(黄麻埔村、石梅村、鸡丰村、南岭村、下寮村、山科村)
理事长:郑银彬;
成员:郑伟业、郑培添、郑国奇、郑建林、郑建丰、郑春树、郑迪虎、郑元永。
在郑村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工程由村两委研究立项,上报镇政府审议批复;村民理事会、展思堂理事会做好动员工作,带动村民让地捐资,资金由村民理事会监管使用。村两委与村民理事会、展思堂理事会形成了职能互补、共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6)时年八节
郑村时年八节指民间8个重要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春节:村民拜年时必带柑橘,人称“大吉”。回礼时也必赠回大吉,称“大吉大利”。宴请客人时必摆上“四点金”,即用鸡头、鸡脚、鸡屁股、鸡肉等摆上鸡盘,客人吃饭时尽量吃鸡肉,而其他不用吃。
元宵:因为村庄盛产竹子,因此村民喜欢用竹筒装上煤油点火游灯。
清明:扫墓一般不会选在清明当天,而是在清明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
端午:之前活动较多,因面临韩江,过去多赛龙舟,吃棕球,其中以“桅棕”最具特色。
中元:每逢中元时节,村民都会在妈宫前搭台祭祀。
中秋:郑有“月圆人也圆”之说,在外打工或者华侨这个日子回家与家人团聚,宗族之下的房头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但基本上都是六代以内的小型房头才会组织聚会,郑氏宗族内没有活动。
冬至:俗称冬节,吃冬节圆,做冬节圆时一家大小围坐在一只“米箩”(浅沿的箩筐)亭边,各自提取粉团搓成弹珠样的冬节圆,放进“米箩”里,越搓得大大小小参差不齐越好,这叫“父子公孙”圆,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
除夕:合家聚餐,称为“围炉”表示大团圆。一家人不论平时分散在多远的地方,都必须在除夕前赶回家团聚。“围炉”后,长辈要给小辈们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小辈也要给长辈红包。这一天不能吵闹,不能打坏盘、碗等器物,若打坏了说诸如“缶开嘴,大富贵”等吉利话来弥补过失,象征着全年一家自始至终圆圆满满。家中的水缸要装水,米缸要装满米。以象征“年年有余”。是夜室内室外灯火通宵,家家户户合家守岁,等得新年的来临,俗称“守岁”。零点一到,家家户户燃放鞭炮。
其他的还有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隍城乡人们多到凤凰山看日出;五谷主生,即农历十月十五日,农民做菜果、豆目果、粟穗果,杀猪宰鹅去祭祀谷神,五谷主相传为神农氏;送灶,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备各种供品放于灶前祭拜,送灶神上天述职。正月初四要打扫房屋,备清水一缸及稻草扎,插香于灶台,迎接灶神返归,俗称“神落天”。
(三)黄村——雷州文化浓厚的宗族主导型村庄
1.村情简介
黄镇位于东经110°15′,北纬21°23′,地处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湛江港,北邻遂溪县城,西至东坡荔园度假村,南接湛江市赤坎区和麻章区,距遂溪县城7公里,距湛江市区4公里,距湛江火车南站16公里,距湛江东站10公里,距湛江民航机场14公里,交通便利。黄镇总面积为149平方公里,原属遂溪县第三区,1957年分设为黄乡;1958年与麻章合并为钢铁公社;1959年分出黄公社;1983年撤黄公社设黄区;1986年12月改为黄镇。下辖21个村委会,151条自然村,总人口10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近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黄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致力改善民生,不断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黄镇有各类企业近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大大带动了黄镇的经济发展。
郑村白事现场
黄村位于黄镇境内,东临黄海湾(现已围垦成为海田),西至黎湛铁路,南接赤泥岭、赤水溪,北至县道688线。黄村地理位置优越,距遂溪县城7公里,距湛江市区4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325国道及黎湛、粤海、塘调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源水、渝湛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属于丘陵地貌,全村面积约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多亩;雷州青年运河横贯南北,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黄村历代以王氏为主,村民分居各境。总人口2.7万余人,其中王氏后裔2.3万余人。自王瑜公于1016年落基黄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传至三十四世,裔孙20余万,分布在湛江一百多条村庄,使用雷州方言(属闽南语系)。部分族裔迁居港澳台、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黄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番茄、花生、芝麻、眉豆、鸭脚粟等,副业是养猪、养鸭。传统食品有糯米年糕、印子饼、田艾饼、粽子、煎堆等。改革开放后,多数黄村人经济收入可观,村民或外出湛江、广州、深圳等地从事建筑、餐饮、家政等劳务,挣工资性收入;或外出经商置业,开办食品厂、粮油加工厂,办运输公司、建筑公司等小企业。黄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近1万元,多数村民经济比较宽裕, 90%以上的村民住上楼房,小汽车已经进村入户,大小村道、机耕道巷道实现水泥硬底化,自来水、电话、电器、宽带网络等现代化设施都进入了农家。黄村政府扶持、乡贤捐资,建起了环村水泥路,村内巷道水泥硬底化巷道,家家都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内建有农民公园、休闲广场,并成立了健身协会,长期在村内开展广场舞活动,每当夜幕降临,大家欢聚在广场上跳舞,健身娱乐。黄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齐全,布局合理。黄村境内建有两所中学——戊戌中学和黄中学,还有中心小学、华封小学、九东小学和黄镇幼儿园及4家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近年来,在乡贤的大力支持下,村内连续举办奖学奖教活动,黄村内尊师重教之风浓厚。
2.十四境与六村委
黄村在明朝时期属遂溪县黄里,民国时期属遂溪县黄乡,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属遂溪县第三区,1958年属遂溪县钢铁公社,1959年属遂溪县黄公社,1986年至今属遂溪县黄镇。随着黄村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口不断从中心向外扩散,逐渐形成了以祠堂为中心的十四境自然居住地域,分别是北山境、长安境、北兴境、永和境、骑牛境、北合境、湍流境、碧山境、隆兴境、镇龙境、高山境、新兴境、南山境、西安境。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先后建立了人民公社与生产大队、行政村与村民小组的行政区划,但黄村的十四境域名依旧保留了下来。
1950年,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黄村分片成立农会,组织村民掀起土地改革热潮。高山境与碧山境组成高碧农会,湍流境与北山境组成湍北农会,南山境、新兴境与西安境组成南新农会,隆兴境与镇龙境组成竹松梅农会,北合境与骑牛境组成北合农会,永和境、长安境与北兴境组成永长兴农会,村外的子村庄则成立了九东农会、缸瓦窑农会、庞村坎农会。于是黄内村开始出现高碧、湍北、南新、北合、永长兴等几个新的域名。
此后十年间,村民从互助组、初级社发展为高级社,行政管理上都使用这些新出现的域名。直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公社下设大队一级新建制,村里农会又重新组合成生产大队:高碧农会与湍北农会组合成高碧大队,南新农会与莲塘村、竹松梅村组合成南新大队,陈村田、庞村坎村合并到塘口大队,北合农会、永长兴农会与鹅寮村、缸瓦窑村组合为北合大队,九东农会变身九东大队。这样,内村便演化出高碧大队、南新大队、北合大队几个新域名。这几个域名一用便是20多年。1983年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称谓一改再改,先是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村里又出现高碧管理区、南新管理区、北合管理区、九东管理区。后来,管理区改为村委会,又演化出高碧村委会、南新村委会、北合村委会、九东村委会。就这样,在村委会挂牌时,黄村内村派生出高碧村、南新村、北合村这三个“村中村”。
目前,在官方的正式名称中,已经没有“黄村”这个名称,但因为其一直作为一个治理共同体存在,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其视为一个大自然村。占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黄村(大自然村)分属六个村委会,分别是:南新村委会、高碧村委会、北合村委会、九东村委会及新村村委会(部分)、塘口村委会(部分)。其中又包括十几个小自然村,分别如下:
九东村委会(9个自然村):九东仔、九东、洋东、洋西、河南、河潭、后田、结豆坪、沙沟;
南新村委会(5个自然村):南新、连塘岭、竹松梅、涵子、姑娘村;
北合村委会(5个自然村):北合、永祥兴、缸瓦窑、鹅察、后海;
新村村委会(1个自然村):华封;
塘口村委会(2个自然村):庞村坎、陈村田;
高碧村委会(1个自然村):高碧。
尽管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城名,南新村委会、高碧村委会、北合村委会、九东村委会等名称也早已取代了“黄村”,成为官方的正式名称,但在日常事务和管理中,尤其是在宗族事务与村庄公益事业捐款中,村民依旧沿用原来的十四境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由于基本公共服务都是由村委会来提供,村民认同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在村民自我介绍时就可以体会到,自然境与行政村的名字交替出现。
3.村庄古迹
作为千年大村,黄村拥有丰富的人文古迹。
黄村九东岭王氏祖陵内,现存王瑜嘉、王吉墓。王瑜是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时期古墓葬,墓体是大型灰沙墓,呈连环扣状,面积约92平方米。墓碑高89厘米、宽34厘米,碑刻文字为“大宋翰林直学士王月岩公墓”。
王吉墓是大明天顺时期古墓葬,与王瑜墓相仿,都是大型连环扣状灰沙墓,墓碑高110厘米、宽45厘米,碑刻文字为“湖广承宣布政司右参议前福建延平府知府中宪大大石杨王公墓”。
黄王氏后裔于清嘉庆十九年重修两古祖墓。王瑜墓、王吉墓地势开阔,地表青草满坡,但无杂树丛生,墓体保护完好。2005年,遂溪县人民政府公布王瑜墓、王吉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东岭素有“青蟹观潮”的美誉。地势像一个小山包,千里来龙,飞鹤萦绕,地势开阔平缓,千百年间都无杂树灌木丛生,只见芳草萋萋。向东远眺,海湾胜景如画,不过随着填海造田的进行,前面已经成为了一片地势开阔的海田。以前,海潮澎湃直涌山前,左右两侧,各有山脉向前延伸,酷似两只蟹螯前举。该风水案山延绵,近有支屋岭,远有锅锦岭,苍茫拥翠,活生生一只大青蟹雄踞宝地,日日夜夜,年年月月,观赏那潮起潮落,无限风光。
王瑜、王吉墓地照片
黄村王氏宗祠是黄王氏后裔为纪念开基祖王瑜公而建的谒祖之所。黄村王氏宗柯始建于大明景泰年间,选址在黄村东发祥地。因抗法期间被法军烧毁,民国十五年易址重建,现宗祠于公元2008年岁次戊子三秋重修。新建宗祠面朝东南,规模宏大,为砖木结构仿古建筑,依民国十五年祠堂原貌所建。建筑面积达1024平方米,正殿通高13米,呈三进一亭六庭六厢格局。宗祠门廊高大,气势威严。祠堂正门,四根石柱,擎天挺立,气势威严,祠门有联曰:“白马提封承旧烈,黄龙秉运肇明禋”。
走进祠堂,映入眼帘的是仪门。门上有匾,书道:“大宋翰林直学士月岩始祖。”门旁有联,曰:“黄山毓秀闽泽三宗千秋月,略地钟灵福衍九国万代岩。”绕过仪门,便是拜亭。拜亭由十二根石柱支撑,鼎立天地,与左右厢房相应,起落交错,飞橢凌空,时有紫燕绕亭。拜亭两侧悬挂一联,曰:“同姓二十一望独与琅琊称著,开山九百余载长教古今标名。”拜亭两旁是文武两厢,右侧书“上文光宗”,左侧道“上武耀祖”。
跨过拜亭,便是正殿,三块匾额分别书“宗恩浩荡” “同根义重”“光耀无尽”。正殿供着王瑜公神像和诸世祖神位,潜龙、神整、狮子左右拱卫。神龛两旁有联,曰:“俎豆俱陈供扬乃职,昭穆咸冉无失其伦。”神龛两侧,除了供奉“左右昭神”神位,还有两块特殊的神位,一块写道“贤祖光绪二十四年抗法殉难烈士之神位”,一块写着“贤祖忠义抗日国内革命战争烈士之神位”,以此来纪念黄村在戊戌抗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先烈。
除了祭祀,王氏宗祠在建国前后一段时间还承担教化村民、培育英才的职责。1942年,时任黄乡乡长的中共党员王克(王健夫)等13人倡导捐款兴办戊戌中学,利用宗祠的祖租作为办学资金,王氏宗祠作为校址(戊戌中学原址)。戊戌中学几经停办、复办,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1956年才从王氏宗祠迁出。
王氏宗祠见证了先祖先贤们耕读自俭、出将入相、名誉天下的辉煌;也见证了黄村王氏子孙抗法抗日、保家卫国、不屈不挠的豪迈;更见证了今日黄村追溯先祖、缅怀先烈、砥砺前行的壮志。
黄村进村大道旁立有一块青石板制作的石碑,高1.3米,宽0.6米,厚0.15米,据称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字样,村民称其为禁碑,也称“下马石”。
相传在宋时,黄村声名显赫。开基始祖王瑜公曾官拜大宋翰林直学土,世人称黄村为“翰林梓里”。到宋理宗朝,六世祖王遂公高中进土,官拜御史,在朝当权参政,位高权重。朝廷恩赐在离黄村一里的进村大道旁立下“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禁碑,过往高官显贵至此都要下轿或下马,空轿缓马步行过村,以显名人故里威严。也因此,黄村在年例游神时有“连续敲头锣十三响”的殊荣。可惜该碑年代久远,碑文残毁,字迹模糊难辨,现只存原碑。
禁碑下马石
潜移书院是“戊戌抗法”斗争中遂溪抗法团练总部旧址,原是清朝早期黄王氏后裔所建的十二世祖禄土公祠。宗祠位于黄村东部四房巷下部,为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横跨13米、进深约50米,呈三进院格局。前座分门厅和左右套间,中座为中堂,后座分正殿和左右次间,中后座正间前设拜亭、厢房,宗祠宽敞、明亮。清朝,黄村先祖为子孙读书,将宗祠辟为书院,命名为“潜移书院”。1899年初,遂溪知县李钟钰为抗击法国侵略者,组建遂溪抗法团练,下设黄营、文车营、平石营、麻章营、志满营、仲伙营,将团练总部设在黄村潜移书院,指挥抗法斗争。潜移书院年久失修,已毁,仅存祠前旗墩。遂溪抗法团练总部旧址——潜移书院于1961年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村王氏宗祠照片
1976年,遂溪县人民政府重建位于黄村黄中心小学校园内的“抗法纪念碑”,命名为“遂溪人民抗法纪念碑”,以纪念遂溪人民在“戊戌抗法”斗争中的不朽功勋,彰显黄村人民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遂溪人民抗法纪念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为钢筋水泥结构,三级方型平台,碑身通高12米,呈匕首型,直指苍穹,庄严威武。纪念碑底座镌刻有纪念碑碑志铭,简述了遂溪人民在抗法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对黄村人民在“戊戌抗法”中的英雄气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纪念碑底座侧面铭刻着在抗法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录。
其纪念碑碑志铭如下:
清朝末期,朝政腐败,国势日衰,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企图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一八九八年,法帝国主义强占广州湾两岸后,妄图将租界扩大到新桥河万年桥以南,不断派兵向黄、新埠一带侵犯。面对敌人的欺凌、侵略,遂溪人民同仇敌忾,继南柳等村抗法之后,黄、麻章、文车、平石、志满、仲伙等村组织团练义勇六营一千五百余人,总部设在黄村潜移书院,秣马厉兵,严阵以待抗击侵略,保卫家乡。一八九九年夏,各营义勇在赤坭岭举行抗法誓师大会。会后,黄营挑选二十名勇士,乘夜潜入赤坎,诛锄汉奸。接着,该营在新埠抗击法寇首战获胜,接着麻章、平石又传捷报。我抗法队伍三战三捷歼敌一百一十余人,力挫凶顽,声威大震。可是,反动腐败的清廷屈服于法帝压力,派来钦差割地求和,助纣为虐,强令义勇“各营守各营”,麻痹群众思想,切断各营义勇的联系和联防,给法军可乘之机各个击破。
是年农历十月十四日中午,八百多名法寇袭击黄村。正在同群众一起割禾的的黄义勇立即鸣锣集众,出队迎击,战斗在赤坎附近打响。他们用大刀、土炮同洋枪、洋炮的法军激战两小时后,因敌强我弱,退守双港、新坡、陈川济村一线,接着再退二层案和头层案,继续阻击敌人,一直鏖战到下午四点多钟,誓死保护群众安全转移。文车义勇获悉敌军进攻,也赶来支授,同黄村义勇井肩战斗。各路义勇正气凛然,寸土寸金,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由于寡不敌众,最后被迫撤退。黄营阵亡四十九人,伤一百二十五人,文车营降亡二十一人,伤九人。英烈鲜血染红神圣的领土。法寇进攻黄后,无恶不作,烧毁民房千多间。敌人的桩桩暴行,激起义勇和群众的无比愤怒之情,个个义愤填膺,在遂溪知县的支持下,翌日黄义勇组织反攻,迫使法军退回赤坎,后来划定寸金桥为界。遂溪人民和抗法义勇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终于使法国妄图扩大租界的阴谋破产。
黄村人民抗法斗争,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光辉一页。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立像铭碑,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4.王氏宗族
黄王氏源自中原,自闽之泉州迁居于遂溪(古称遂邑)。“王家远祖肇轩辕,百世流风溯太原”。太原乃黄王氏始祖的发源地,宗祖根之所在。后太原王氏四十八世恁公之长子审潮、次子审邽、三子审知三公同时入闽,开拓闽疆,开宗繁衍形成氏族世系,称为开闽王氏。开闽王氏源远流长,氏族钜大,人物杰出,世称开闽第一。
黄开基始祖王瑜(渝),为太原王氏第五十三世后代,系开闽三王之审邽公玄孙,祖籍福建泉州,门庭显赫,为世宦之家。审邽公(开闽一世)为泉州刺史,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长署泉州,封琅琊公,落籍泉州。传延侦公(开闽二世),官拜福建管内三司发运副使,检校司徒。传继勋公(开闽三世),官至光禄大夫,任泉州刺史,检校太保安国伯。任前家居泉州晋江,公元946年被强迁至金陵。唐朝时任为侍中,入侍帝宫。传永轰公(开闽四世),官至朝散大夫,历署黄、韶、池等州。历官有德政,娶方氏,生子瑜(开闽五世)。
王瑜公出身仕宦之家,博学多才,登宋太宗朝淳化间进士,授翰林直学士。后因谏政忤旨贬谪广东雷州府徐闻县,仕十年。公元1016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丙辰年)初,以年老致仕告归。瑜公归闽途中,经遂溪县黄里(古称),因羡本居风气而定居,在此开枝散叶,开太原王氏黄支系。黄王氏后裔尊瑜公为黄村开基始祖。
王瑜公身后,子孙兴发,多别居他乡。三世讃公别居徐闻奥塘,六世王遂公仕满别居浙江金陵,八世佳甫公择居遂城西南田增村,现子孙旺盛分居廿多条村庄,遍布高雷。九世吉公之兄建公择居雷城官茂,此支枝繁叶茂,遍满雷州,仕宦颇多,仕途兴旺。一至九代独存一人安居黄,第九代吉公初娶符太淑人生节、经;次娶陈太孺人生冕、寿;后娶刘太孺人生觐、鲁。由此,黄王氏支系枝开六房。二房冕公迁居海康仕坡,开宗衍派。长房节公、三房经公、四房寿公、五房觐公、六房鲁公之后裔部分世居本居,部分外徙他乡。
黄王氏后裔尊九世祖吉公为创业始祖。黄王氏支系至今已传三十四世,开基千年有余(1016年至今),裔孙廿多万人遍布高雷一百多条村庄,此外还有海外支脉,堪称名门钜族。
九世祖吉公于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岁)亲自撰写了《黄王氏族谱》序,原文如下:
荡荡昆仑之演派,浩浩江汉之发源,莫不本始祖之荫积而后盛者也。
余始祖月岩公讳瑜者,素善地理,乃福建之闽县人也;与从兄讳沔者俱登太宗淳化进士。公为直学士,谏政忤旨谪于雷之徐闻。逾年后,自忖不合时致仕告归。过遂深羡本居风气,因定居焉,时大中祥符丙辰岁也。
公生居正。居正生讃生诜。讃别居徐闻奥塘,今尤以为吾宗焉。诜生申佑申禧;申佑生世休世修世德;世德生逑生述生遂,遂仕理宗朝为御史;速生桂;桂生佳甫艾甫;艾甫生建生吉。夫逑述遂三府君余视为曾祖父也。世次未远,耳目所逮。因宋季元初兵冲寇难,谱谍散逸,深惟盛而勿传,是俱,幸遗泽未斩。余叨禄延平,延平福建之枝郡也,去闽甚为近。余因进谒藩邸,获与本家王巷之宗侄讳辉暨英者,时相会唔考实世系。知在唐代有讳潮者僖宗光启元年始入漳泉,传弟审知为闽王。而王氏之族有自来矣。今溯世德渊源,不容泯灭,谨谱其略以诏我后人云。
大明正统九年正月孟春之吉九世孙吉书于闽之王巷家庙
树有根,水有源。国有史,家有谱。黄王氏历代子孙都重视追根溯源,弘扬祖德。宗族文化代代相传,成为黄王氏子孙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
黄创业祖王吉公在明朝正统九年正月,专程到福建王巷家庙寻根溯源,与本宗叔侄相会,考实世系,并在王巷家庙写下了黄王氏族谱的谱序,成为现存黄王氏对本宗历史最早的记载。黄王氏源自山西太原,为寻根溯源,弘扬祖德,2010年5月,黄王氏后裔十多人专程到山西太原,拜谒王氏宗祠;2013年,黄王氏8名宗亲又专程到福建福州闽王庙王审知故居拜谒。黄九世祖王吉曾在广西柳州相任知府,为了追寻祖先的足迹,黄王氏后人连同遂溪县博物馆人员一同到广西柳州博物馆等地,查阅文献,翻阅了几十本柳州府志,最终找到了王吉公在当地留下踪迹的文献记载。
家谱记载,黄十世祖王节公,随父亲王吉公宦游广西柳州,返乡途经廉江突发疾病身亡,就地落葬。尽管过去数百年,节公坟墓在异县他乡,黄后人至今仍年年祭扫,甚为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