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农模式”在白水
“西农模式”是指大学发挥农技推广作用的一种组织方式,主要是指以大学为依托,以建设服务于产业的试验站为核心,以基层农技人员为骨干,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为目的,通过在农业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永久性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本研究从全面而整体的视角围绕白水县苹果的农资供应、果园生产、苹果销售以及初加工的产业链考察西农试验站对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效果。
一 白水县苹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关中与陕北的咽喉要地,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全县总面积98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辖10镇,共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截至2017年,全县果园面积已达55万亩,年产量达到57.75万吨,年产值增长到34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增加到8600元。
白水县因其地理位置,北邻洛川、南攘蒲城、西靠铜川、东接澄城,位于陕西苹果主产区的中心地带,是周边县域苹果贸易的集散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苹果交易市场。白水不仅仅是苹果生产、交易中心,也是苹果生产所需物资的集散中心、冷链深加工中心。围绕苹果产业所需的生产资料,物流运输、加工贸易带动了白水县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苹果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大量的本地农民就业问题。
苹果种植是白水农户家的主导经济产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村子里的农户基本上家家户户有果园。由于果树是劳动密集型作物,农民劳动力大多数务农,外出打工的很少。仅有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即初中毕业的青年人不愿意从事果园生产,选择进城务工。因此,农村里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不存在留守现象(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不同于其他因劳动力外流而依靠打工经济生活的村庄。从耕地面积的作物安排来说,现在农户家庭的种植安排基本上是七分果三分粮的格局,害怕风险的小农既不会将全部土地栽成果树,也不会全部种植粮食,而是将一半甚至更多的土地发展成果园,剩余土地种植小麦、玉米以食用。务农劳动力方面,村子里均是夫妻双方从事果园和粮食种植,30来岁的夫妻到60多岁的夫妻从事果园实属常态,但是农户的果园面积、生产差异与家庭结构的差异存在高度关联。
二 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十年变迁
白水县苹果试验示范站是在老校长的指导下始建于2005年,借鉴国外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经验,目的是以大学科技源头为依托,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永久性农业试验示范站。白水县苹果试验示范站(以下简称试验站)是学校探索政府推动下的“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首批实践。学校专门设立农业推广人才编制,从学校体制资源对推广人才进行支持,进而组建苹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储藏、果品加工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作为试验站的专家队伍,深入白水县苹果产区,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广先进技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十多年来,试验站在白水的苹果产业发展、果农苹果管理技术提升、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直接的重要作用。
(一)农技推广的群众路线:试验站初期工作方式与白水苹果产业发展
白水县有种植苹果的历史传统。白水县处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和陕西苹果大县的中心,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民普遍开始发展小面积的果园,一亩、二亩的土地,家里仍然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后来随着苹果市场需求的扩大,苹果效益增加,果农们开始逐步扩大果园种植面积。到了2005年时农户们已经发展成了半粮半果的格局,即家里的承包地一半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一半用来种植苹果。这时期农民在果园管理中一直是传统的果树思维,即树大、树多、产量高、效益高。在果树的管理方面,仍然是大田作物式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没有单独的果园管理理念。在苹果销售方面,农民主要是散卖。南方来的客商通过本地的苹果贩子(即经纪人)进行收购,直接进入南方批发市场。白水县当时的苹果储藏(冷库)和深加工工厂远没有现在发达。苹果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低端路线,单一的销售渠道,苹果整体产业也没有品牌理念和品牌意识。
白水县近30年的果树,绝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嫁接的秦冠老品种,果树面临衰退、老化期,而且普遍存在严重的早期落叶病和果树腐烂病,果园效益极差。农村开始出现大量挖树、改种粮食或者外出打工现象。西农专家们进入白水后,依靠县政府和各乡村基层组织力量的积极配合,开始走访各村、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当西农专家们进入白水时,试验站办公楼正在筹建,没有固定的住所,只能租住农民的窑洞,专家们迎难而上,立即走进了农民的田间地头,开始了入村、住户的工作。
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始,着实艰难。每个专家定点包乡镇包示范户,每个栽培专家在一个乡镇定点包100亩示范园,与农民工作、生活在一起,进行苹果生产周期的全程指导。当时,农户家条件都很差,吃住生活都很简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专家教授们仍然持续地住在村里,进行实时指导。教授专家们对于所包的示范农户,不仅仅是简单地指导果园的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正如试验站的杜志辉老师说,“更重要的是与农民谈心,做心理辅导工作”。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打破农民心理障碍极为关键。因为当时白水县整体的苹果生产一直处于下滑趋势,栽了近30年的苹果树(老品种、秦冠)存在普遍的落叶病和腐烂病,很多农民的苹果投资遭遇病虫害影响、种苹果不赚钱、没有经济效益,农户开始大量地伐树,转为粮食作物,或者对果园抛荒,外出打工。西农专家们面对的具体形势很严峻,一方面是大量乔华栽培的老果园,面临果树衰退期,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经济效益较高,外界需求拉力较大,推广苹果种植技术面临巨大困难。
例如如今的明星人物——曹谢虎,当初他的果园效益不好,也在筹谋准备出去打工。杜志辉老师当时就住在作为包点示范户之一的曹谢虎家。杜老师进村指导之初,见到最多的场景是农民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外出打工挣钱。杜老师看到此情景,做得最多的工作是与农民谈心、稳民心。一方面给农民讲苹果发展趋势与未来图景,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技术知识对农民的果园进行精心指导,为农民的果园效益而努力。专家们与农民打交道,不是像政府的农技员一样,来家里或者果园里随便讲一通就走了。专家们则是长期住在用户家,手把手的一步一步的教,而且在苹果的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还会继续的关注,并指导他在村子里做示范工作,思想工作和技术指导双管齐下,获得了示范户的初步信任。
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是老果园的改造。首先是对老果园间伐。果农们的老果园,树冠很大,侧枝较多,果园里的树也很密,间距和行距与树的比例不合理,果园的整体产量很低,而且结出来的果实品质也很差,卖不上价,果园效益很低。对老果园进行间伐、改造,是为了提高果园的通风,利于果树吸收营养。但是这一改造技术遭遇果农传统思维的阻力,即树多结出的果子多、产量多、自然效益高;不仅如此,而且很多果树都是农民亲手栽培、管理了几十年的劳动成果,对果树也很有感情。传统的经济逻辑和情感因素使得间伐技术的推广面临诸多困境。由于老果园的间伐后,第一年效益会受损,第二年开始回升,第三年才会有质的突破,即果树产量和苹果品质都会提高。间伐技术的经济效益需要时间来验证,然而这恰恰正是西农专家们打开工作局面的重点。专家们便与包点示范户进行协商,对少部分果园进行改造,甚至承诺对其受损效益进行适当补贴。思想教育、技术指导和风险分担三者合一才获得了示范户们的信任。当然,经过间伐技术的果园在专家们保驾护航式的全程指导后获得了明显的经济增效。
在与农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专家们在果树栽培和具体生产管理的实践中,与那些老果农积极地相互交流、学习。从土壤性质、气候变化、果园花果管理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等等,专家们都积极地向当地农户学习和请教,尊重老果农们的本土经验。在实地的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果园的具体生产情况有时很多并未出现在专家们的试验室里,有些问题他们都没见过。例如,有一个果农经常发现果树的树皮被虫子咬的痕迹,但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不知道是被什么虫子咬坏的。农技干部都没见过此种情况,西农专家们也没在教科书或者试验室遇到过,面对此问题,专家们开始也在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听说有一个很勤奋的老果农,白天在果园里发现不了虫子,他就晚上拿着手电筒蹲在地里,守株待兔,发现是当地的一种蟋蟀咬的,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类似这样,在初始的农技推广工作中,试验站的专家们都会虚心地和当地果农们相互交流,学习果园管理实践,与果农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交往方式。专家们不仅了解农民的果园,也了解农民们的生产生活,专家们与农民们相处中的低姿态、硬技术的指导为试验站的工作打开了局面。
除了苹果生产技术指导外,专家们为了让农户们看到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多方面地启发和指导示范户的苹果销售观念。让示范户对自己的苹果分类、针对需求客户,从大量一次性的散卖,变成多层次的、多渠道的销售,基本的散售到初级包装销售,提升销售理念,增加销售利润,从生产、销售都是以农民为本的服务指导工作。这一时期专家们采取群众路线式的农技推广思路,从苹果生产的具体实践中与果农们相互学习,向果农们低姿态地学习、硬技术地服务与指导,促使果农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和销售理念。专家们群众路线式的农技推广工作使得西农试验站在白水县扎下根、立稳足,打开了工作局面。
(二)农技推广的体制路线:“1+3+5+5”模式激活与重组了基层农技推广力量
当西农专家逐步打开工作局面后,获得示范农户的信任,但需要长久立足,获得广泛的推广效应,仍然需要基层组织和社会广泛多元组织力量的协作与支持。在2006年的时候,白水试验站与白水县政府启动了校县联合科技示范工程,即采取示范园+示范户的模式,在公路边包建示范园,引导农民免费参观、指导;在村里发展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效应推广苹果科技技术。刚开始时,试验站有10名专家在各乡镇、各村、示范户蹲点,参与苹果生产周期的全程指导和管理。由于每个专家的科研方向、研究特长、工作经验和作风不一样,对于农户们的指导也会有些差异,有时候还造成了一些技术选择和具体操作的盲乱。为了实现果农们接受技术的一致性和专家们推广的一致性,开始制定了一套有关苹果生产的总体技术方案。这套总体性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土肥水综合管理、高光效树型管理、病虫害综合管理、花果管理四大方面,它们全面整体地概括了果园管理的全部生产环节。在具体推广方式上,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农民,尽量让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行。
试验站在开始的探索工作的过程中和县乡农技体系一起努力,制定了符合当地民情的推广体系,开始为“1+2+4 +4”,现如今发展为“1+3+5+5”模式,也即政府宣传的1355人才培训工程。具体是指,1名西农教授专家带县乡政府农技体系中的3名县乡科技工作者,1名县乡级科技工作者带5名村级推广员,1名村级推广员发展5名示范户。在村庄里,对于村级推广员和科技示范户则采取3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动态化的指导、帮扶制度。
“1+3+5+5”的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是试验站的专家权威激活与重组了基层组织的农技推广体系。首先专家们带3名技术员,培养了早期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实干专家。在试验站建立之前,这些技术专家虽然是政府农技体系或者果树站的技术专家,但是他们因为平时忙于所属单位的行政工作,而疏于实践的技术学习和操练。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农技站和园艺站的技术工作者几乎都是每天待在机关办公室,很少有下村入户的实践机会。一方面是税费后期组织经费的缺乏,无法基于组织体系下村入户指导;另一方面是因为果农对他们的不信任,农技员自身的技术操作既缺乏理论学习又缺少实践还不如当地的老果农,自然无法使人信服。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当地的农民在村集体组织县乡农技员进行果树修剪技术的培训指导时,农技员来了,果农们不愿让他们进园子,害怕农技员给剪坏了。政府基层组织的农技体系式微与乏力时,也失去了果农们的基本信任。
因为试验站仅10个人,专家力量远远不足,需要培养后继人才,“1+3+5+5”模式搭建了一个新型的技术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农技工作者和普通的果农科技示范户,即新型的果农技术人才。在“1+3+5+5”的组织模式下,第一批培养了20多名县乡技术人员。这后来逐步成为县乡体制中的主导技术力量。技术工作者与西农专家们一起长期待在村子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互结合,加上专家和农民一起对果园的直接管理、技术操作、病虫害问题判断和防治技术的现身说法,专家、科技工作者、果农们之间的交往,是将技术学习与交流融入日常生活、情感友谊之中,而非之前的干部对农民、上对下的等级体系中的枯燥的、干瘪的理论知识的宣讲。他们一起参与、一起交流、一起等待,到果园收获,农户收益增加的同时,专家们和科技工作者们也获得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技术推广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友情的交往之中,自然而然地就将科技成果顺利地输入农民的果园之中,也重新将干部(科技工作者)与农民的群众联系激活,使得之前的农技推广体系重新焕发生机,变得活力无限;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技术权威和情感纽带的结合重建了政府基层组织在农村新的权威和合法性,也重新激活和整合了国家公益性的农技推广力量和资源,真正地做到了为农服务之目标,这在后税费时期重塑了新的国家与农民关系。
(三)农技推广的精英路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试验站推广方式的开拓
从2005年西农苹果试验站建立以来,十余年的发展,试验站面对的果农群体也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变化。白水县的苹果生产一直是秉持着家庭小农户的耕作传统。从2008年白水县的现代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相关项目的推进,苹果生产也在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每年财政支持的现代果业项目数以千万的投资,引导苹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力推现代新型果园的发展。从2011年开始,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的集约化果园,针对白水存在大量的老果园的现实,政府接受试验站的技术建议,推行新型果园的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对于新栽培的矮化树苗的新果园,政府对苗木开始实行免费发放,对黑地膜、竹竿、水泥杆都给予相应补贴,全县矮化果园以每年新增2万—3万亩的速度发展。新型的矮砧密植栽培由试验站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政府提供行政动员,二者合力发展矮化果园。从政府的现代果业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的落实,到2013年家庭农场政策的全面铺开,县政府以及各基层组织都在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力图早日达到现代果业的发展目标。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自从2013年全国热推家庭农场以来,白水县也不例外,由支持合作社的发展转为重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从行政上来说,县长主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果业的发展。通过行政动员,行政命令规定至少每个乡镇发展1个集约化果园,多1个给予奖励。针对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大户,定为家庭农场。同时县政府也在引进资本进村流转土地,建立规模化果园。目前在杜康镇、林皋镇已经有四五家大公司正在流转土地、栽植了矮砧密植的幼苗,建立了新果园。
按照县果业局局长的发展规划:用行政手段、市场思维来改造白水产业。在白水苹果发展方面,用产业航母的理念,从技术、品种方面进行布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从2014年到2020年,发展1000个家庭农场(100亩以上), 4000个种植大户(50亩以上); 3大品牌板块,早、中、熟品种结构搭配,打开市场错位;发展6个功能园区,以西农试验站为核心的试验科研园区、果业生态园区、果业旅游园区、果业机械化操作园区、苹果文化特色园区、家庭农场特色园区。
由于新型矮砧密植栽培的新果园,前期的技术和资本投资较乔华的果园都要高,技术管理要精细化,资本投资(水肥管理、树形管理)跟进相当重要。由于较高的资本投资和技术水平,普通农户投资兴趣不大。白水县80%的果树在未来几年都将面临衰退、老化,需要调整这种苹果生产的局面,政府只能依靠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苹果产量。截至2015年7月,白水全县范围内初步统计:种植大户(50亩以上)237个,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65个,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企业果园基地近万亩。总体来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面积超过2万多亩。
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作为校、地(渭南市、白水县)共建的试验站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推广思路。自2013年家庭农场和企业果园基地、示范园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政府通过政策鼓励、生产资料(苗木、竹竿、地膜等)的补贴、基础设施项目(灌溉设施、生产道路等)和冷库建设项目的扶持,着手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农技推广思路和方式也在逐步发生转变。首先服务对象在调整,由之前的普遍的小农户为主的普通果农逐步向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企业农场(示范园)、合作社方向倾斜。之前专家下村、干部入户,与群众生活在一起,“技术指导+情感交流”的推广思路,农民与专家相互交流、在生产实践双向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农技推广,后续逐步转变为专家讲课,举办培训讲座的方式。在此可简称为,由之前的群众路线变成现在的精英路线。按照农民的话语,培训都是走上层路线。现在的技术培训,是集中化的,将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或技术员以及公司技术员统一集中起来,拉到西农苹果试验站进行系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采取集中培训的精英式农技推广思路
从近几年的农技推广思路来看,一方面果农在试验站前期的技术指导下,基本掌握和有效提升了对自己老果园的生产管理。果农们也不再需要最初的那样手把手的教或者全程跟踪指导。另一方面来看,试验站专家人力有限,培养的科技示范户或者技术骨干,仍然需要他们发挥主动性,工作方式有所收缩,着力在培养乡村的骨干技术力量方面。因此,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专家们下村入户的机会少了,主要是做集中培训。由于前期几年的推广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试验站已声名在外,作为一个高校开放性的农技推广组织,也有责任和担当来推广自己的新技术和新的科技成果。近几年试验站对外界的培训邀请、政府的农技培训任务或者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座谈会应接不暇,专家们疲于奔命式的做讲座、搞培训。当然,无论是政府自己集中组织的培训,还是企业、社会组织办的集中培训,都会邀请专家前来系统讲课。而这些听课的学生,主要是当地的家庭农场主或者合作社带头人、企业的技术员,并非是三五亩自家经营的果农。其中这些集体培训,一般是将培训对象(即家庭农场主、企业技术员、合作社理事长)统一拉到试验站的培训大楼中,做封闭式的系统培训。对于这种集中培训,大部分是公益性培训,在渭南市以内的单位组织的培训,试验站均不收取任何费用,由地方政府支付培训对象的伙食、住宿费用。若是外地(例如甘肃、宁夏等)的集中培训,试验站可以收取少量培训费,用于试验站的日常运作费用。
3.集中培训与技术的隐性排斥
首先,普通果农很少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多是家庭农场主、合作社、企业的技术员。因为果农的技术学习一般是通过传统的生产进行,很少有通过试验室的封闭空间学习的习惯。当专家在园子里实时指导,普通果农则会主动参观、询问,顺其自然地进行技术学习。一旦放入封闭的空间,进行系统培训,要脱离农民在村社的家庭、果园进行理论化的知识输入,自然而然,农民的兴趣不大,而且积极性也不高。集中培训式的农技推广在普通果农那里远没有之前群众路线式的推广方式有效。其次,集中培训的讲座或者技术课程覆盖面有限,自然使得培训机会与普通果农存在距离,也使得普通果农逐步远离了公益性的农技推广资源。在白水县域内,普通果农不再像苹果试验站建站之初那么容易获得农技资源。另外,针对这些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和面对的问题与小规模的果农也不一样,存在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差异,集中培训的技术人才很难具有广泛的示范、推广效应。因此无论是从培训对象,还是具体推广方式,相比于建站之初专家们的群众路线式的农技推广路线而言,可将集中培训称为精英式的农技推广路线。然而这种精英式的农技推广路线很难再像群众路线那样具有可示范推广的复制效果,很难从家庭农场主推广到广大的一般农户那里,这就使得技术培训之初就建立新的技术壁垒,形成新的技术排斥效应。这种集中培训加强了果农的分化,使得家庭农场主能够较快、较系统地获得新技术,而普通小规模果农则难以获得新技术信息和指导、学习机会。因此需要面对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推广方式,不能一概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视野来完全替代小规模农户。白水县90%的果农仍然是小农,新型经营主体仅仅是近几年的产物。作为应对多元化经营主体的需求,试验的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和推广应该统筹、全面地考虑,才能最大化地发挥高校科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产业、服务于农民的作用,不能让公益性的高校科技资源和政府体制性资源成为少数精英主体,即新型经营主体,或可称之为少数利益主体的私有资源。
(四)试验站的溢出效应: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其示范推广效应
试验站在“1+3 +5 +5”的组织模式下,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提高了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试验站专家第一批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力量,包括20多名科技工作者,他们跟着试验站专家经过几年的持续学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纷纷实现了初级职称到中高级园艺师的跨越,也培养了大批乡村的新型果农科技人才。其中大部分专家包点的示范户后来成为白水果农中的技术骨干力量和技术精英,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整体地提升了白水果农的科技应用和科技管理水平。
1.育苗的外地供应到本地化
科技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技术推动力。试验站在白水农技推广中对于苹果产业发展最直接的驱动力在于苹果育苗技术的提升和推广。2011年之前,白水的苹果幼苗几乎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购买,80%的果苗依靠外地供应商。因为白水果农们和科技工作者的育苗技术不精,水平不高,使得自己本土繁育的树苗成活率太低,以至于本地育苗一直发展不起来。当试验站的专家进入白水,了解了白水的气候变化、雨水土肥的实际情况后,繁育幼苗和幼苗栽培在试验站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很多技术员和果农逐步掌握了育苗的关键技术要领和一套水肥管理办法。试验站的科技力量在2011年的时候,完全改变了白水的育苗市场。从2011年开始,白水的苗木市场开始由本地苗木供应商占领。苗木繁育的带头人大多数都是乡村合作社理事自己在做。截至2015年,全县最大的4个苗木供应商,有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曹谢虎领办的合作社,林秋芳的家庭农场领办的合作社),两个公司(兴华公司的苗圃基地,四季乡联合社的苗圃基地)。公司的苗圃基地负责人主要是乡村社会的果农技术精英。例如,兴华公司在大杨村的苗圃基地负责人为高万堂,他是村里的土专家,在试验站进入白水县后,通过多次参加试验站的培训,与专家们的交流、学习,考取了高级农艺师资格证,最后被兴华公司聘请为公司的技术总负责人,主要管理公司的育苗基地,在公司的资本流转大量土地的情况下,建立了白水县最大的苗圃基地,成为本县最大的苗圃供应商。这四大幼苗供应商凭借过硬的育苗技术,使他们的苗圃基地逐步占领了全县的苗木市场。白水基本实现了本地化育苗。
2.合作社的广泛发展
试验站的专家们依靠群众路线式的工作方式,培养了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和作为科技示范户的果农技术精英。这些果农技术精英后来纷纷成为村里的苹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他们在农技示范、推广,苹果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产业领头军的作用。
例如收水乡的赵根子,他在梅立新教授的帮助下,现在成为乡土社会中远近闻名的务果精英。他原本是在供销社上班,后来供销社系统改革,回家务农,开始管理果园。他对果园的生产管理技术完全不懂,主要是在父亲那里习得农村传统的栽培、管理方法。当西农的专家教授——梅立新教授2005年在收水乡搞讲座、技术指导、集中培训时,他积极地去坐在教室里第一排,听完课后,主动去找梅老师请教问题,给梅老师讲述了自家果园的情况。家里的果园栽了七八年了,光长树、不结果。过了几天,梅老师和赵政阳教授就到他家来了,给他家的果园做了一个系统的改造方案。首先是将果园进行改造,即间伐,隔一行挖掉一些树。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当时赵根子心里虽然觉得可惜,舍不得,但他相信教授的权威,认为他们是苹果界的最高权威了,“不相信他们,相信谁呢?”对技术权威的简单服从使得赵根子接受了专家们的建议,同意伐树。6亩多果园,300棵树,挖掉上百棵,只剩下不到200棵。然而,第一年树挖掉后,来年(2006年)春天倒春寒,霜冻太大,花期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灾害,后来效益不明显。2007年果园虽没有遭受自然灾害,由于间伐后,树型的长势本身需要2—3年的过渡期,整体效益仍然一般。直到2008年,果树从修剪、施肥到打药全程听取专家们的建议,间伐后的效益才有明显的好转,当年果园里就引来附近的很多果农参观。
自从赵根子的果园进行间伐改造后,按照西农试验站专家们的管理方案,果园效益逐步好转,也带动了临近周边部分果农们的主动学习。过了3年,收水乡的果园绝大部分都采取了间伐技术,基本完成了老果园的改造工作。
赵根子家的果园遵从试验站专家的建议,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常向专家们学习、积极参加试验站的技术培训,而且也积极向试验站专家反馈自家果园的管理情况,通过和专家们的密切的交流、沟通、学习,他由一个完全不懂苹果管理技术的普通农民,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果农技术精英。他不仅学习了果树的栽培、管理经验,还学习了新的有机绿色生产理念。他果园的苹果管理得好,果实大,颜色也很漂亮,但就是卖不了高价。后来在政府和专家们的宣传下,他决定发展有机苹果,进行绿色生态种植。他开始饲养十来头猪,连续养了五六年,猪粪直接用于果园施肥,采用试验站推广的一些物理杀虫技术,例如趣味幼虫瓶、杀虫板等,降低农药施用次数,不断地改进土壤,水、肥进行持续的调整,他家的苹果是当地最好的优质苹果,已经达到了绿色标准,还未达到有机标准,他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他的果园现在已经和一个西安的公司签订了订购合同,保证生产绿色苹果,每年果实收获后,公司来检测,合格后按照高于市场价的20%售卖。这一点也直接提高了果园的经济效益。他的6亩果园比别人的10亩果园效益还要高。他的苹果生产和销售备受周边邻居羡慕,不仅果子大、产量高,而且卖的价格高。对于赵根子来说,他的苹果从来不愁销售。他认为,苹果质量上去,就不缺销路。他自家居住条件(建新窑)和交通工具(买小汽车)直接得益于果园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现在他家从村子里的普通家庭,成为当地的富裕家庭,从村庄里的普通阶层进入了富裕阶层。基于他对技术的学习和果园管理的丰富经验,现在他不仅是县政府果业局下的村级技术员,而且还是收水乡五泉村的合作社理事长。2011年,他和村民小组里的一些农户商量,注册成立了一个果农专业合作社,因为他年纪大了,只想专注于果园的生产管理,因此他带头的合作社,仅仅只是服务于果农的技术指导,并没有像其他的合作社从事生产—销售产业化的运营。在他的带领下,约有20户农户,从他身上直接学习了全套的果园管理技术,并认同他的绿色生产理念。在技术服务上,不论是现如今作为村级技术员的身份,还是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者,他对周边农户的技术示范和指导直接提升了五泉村临近四个队的苹果生产和果园管理技术水平。这是在“1 +3 +5 +5”的组织模式下培养起来的普通果农技术精英,果农技术精英们成立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推广了试验站专家们的试验室技术,使得试验室的技术在行政组织力量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下,结合乡村民间社会组织力量进行广泛推广,服务果农,大大提升了农民的苹果生产技术。
类似于赵根子的案例在白水县每个乡镇每个行政村比比皆是,除了很多只是纯粹服务于苹果的技术生产之外,还有大量的“1 +3 +5 +5”的组织模式培养起来的果农技术精英逐步在做全产业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例如赵述明领办的仁和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为国家级示范社,把普通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针对不同果农的产销合作社,囊括了农资供应、育苗、果园,以及冷链系统,整体提升了白水果农苹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并且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苹果销售网络。像这样在乡村普遍的果农技术精英们组织的专业合作社成组织、有规模化的发展,使白水县的合作社发展很快,由最初的类似于赵根子、曹谢虎、赵述明这样的示范户带动起来的合作社也广泛发展,截止到2015年,全县已经有186个合作社,其中包括企业领办的60个合作社,有100多个是果农合作社。虽然其中很多合作社尚存在不规范问题,但广泛遍布乡村的苹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县整体苹果产业的发展。
3.企业的发展和技术提升
除了果农合作社之外,白水县域内的私营企业也逐步增多,果农生产的增加自然带动了苹果销售和企业加工行业的发展。这些企业的技术队伍除了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员之外,还请了西农专家或者果业局的专家做公司的技术顾问。公司果园基地的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无一例外都是乡村社会成长起来的果农技术精英,不仅具有丰富的苹果生产经验,也在试验站的专家学习和政府农技培训中掌握了新的现代管理和生产技术,成为公司、企业的技术核心队伍。在白水县内,著名的企业有宏达公司,主要依靠冷库和销售,还有覆盖苹果全产业链业务的兴华公司,从育苗的苗圃基地、果园基地、有机肥厂、养猪场、冷库、苹果深加工厂等,整个公司业务覆盖苹果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是白水县最大的省级龙头企业。兴华公司的苗圃基地和果园基地,都是聘请了当地的果农技术精英。这些果农技术精英,早期自身就有种植苹果的丰富经验,后续经常参加试验站的培训,到试验站参观、学习,参加政府组织的专家讲座,现如今其中有许多人考取了农艺师资格证,或者中高级的职业农民资格证。一方面源于丰富的苹果生产经验,经历了果树的幼苗、成型、繁盛期、衰退期,经历过果树成长每个阶段的问题、症状;另一方面由于掌握了过硬的新型技术,即从果树栽培、基地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一整套综合技术,他们都成为公司基地的技术总监。如此看来,试验站的专家们在“1+3+5+5”的组织模式下,专家技术和基层组织农技力量为社会中的企业和公司培养了大批的核心技术人才。
由于这些合作社、企业在前端的农资供应方面都会面临果农们在果园管理中的具体技术问题,果农针对自己的果园实际生产情况,在化肥的选择、果树的修剪、打药的药品选择方面都会直接咨询这些农资零售商。合作社或者企业或多或少、直接或者间接地为果农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农技知识和信息。
三 校地合作的试验站建设:公益性农技推广力量与商业性农技推广力量的竞争与发展
近十多年来,一方面,随着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农业快速地从旧农业(粮食、大田作物栽培)向新农业(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高技术作物种植)转型与调整,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滋生了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需求,农民迫切地希望获得新的技术指导提升农业新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技术来致富,是新时代农民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各类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固有的由政府主导的单一农技推广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这一现状,需要探索和寻找新的推广路径。
政府原有的农技体系和物资供销体系难以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特别是2010年以来,农资市场全面放开,任何投资主体(国企、外企、个体私营企业)都可以进行投资,抢占农资市场的利润空间。一个明显的现象是自从2010年之后,乡村的农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各乡镇或中心村,一个街道均能发现十几、二十多家农资零售、代销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农资厂商不仅仅着眼销售体系,寻找乡村的代理点来为其抢占农资市场,同时也在努力提供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以农技推广服务来销售自己的化肥、农药。他们在相应的农时节令来村里组织技术指导、培训,通过专职的技术员包村、包镇的方式来全面力保旗下品牌的客户。对于农资厂商、企业以销售农资为本质的农技推广服务,可统一简称为商业性的农技推广服务。它的农技服务和农资销售是捆绑在一起的。这种技术服务+农资供应于一体的组织力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例如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业务员到村里进行农技指导培训,是带着化肥和农药下村的,使得技术指导落到实处。同时,企业一方面用很多赠品来吸引农户,一方面用虚假的低价、折扣来“欺骗”农户购买农资。这在农村非常普遍,同时乡村街道和中心的农资零售店也是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指导服务的重要力量。
(一)公益性与商业性农技推广力量的现状:技物分离
在白水县,可以将试验站和政府的农技推广体系统称为公益性的农技推广体系。在我国,公益性农技推广力量和商业性农技推广力量两者并存是普遍的现象。农业科技推广是一项公益事业,单靠高校或者政府的组织体系难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从农产品销售的市场放开,再到农资市场的全面放开,有需求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资本来投资,占据市场利益。一般来说,以前政府的公益性农技体系仅仅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化肥、农药等相应物资的配套则由以往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供销单位负责。后来二者力量都在逐步式微,在农村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以至于政府的农技推广体系面临诸多困境。西农试验站进入白水,主要也是负责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攻关、示范、再推广。试验站在技术上对政府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升他们的技术实力。整体来说,试验站提升了县乡基层组织农技推广员的技术实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技术推广方面与政府农技体系的长期合作也恢复了地方果农们对政府农技体系的基本信任,恢复了政府公益性农技体系的权威与合法性。
试验站进入白水后,一开始的包乡镇、包示范户的群众路线式的工作,在群众中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即“1 +3+5+5”组织模式,在白水县的果农当中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也奠定了公益性技术力量的权威和信任的基础。
商业性农技体系主要通过一级一级的代理商和技术员在推广。首先,人力有限,一个大的区域一般只有一个专职技术员,依靠农资代理人做兼职技术员,做一些服务、指导工作。在乡村的农资店那里,这些店主自身技术知识都很难与果农相比,因为他们主要进行农资经营,果园经营、管理得一般;其次,他们仅仅只是向果农介绍农药的药性、药效,化肥的功效,并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能力和知识体系,而且农资店主对农户讲解的这些知识还需要果农自身的判断和辨别,进而确定接受与否。不过,他们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以农资店为代表的商业性技术力量与果农的物理距离最近,就在农民身边,而且与农民是乡土社会的熟人关系。这相比公益性力量具有便捷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农资店一般都会给农民赊贷农资,解决果农的部分生产资金难的问题。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这明显突出了公益性力量与商业性力量的各自优劣。
仅从技术层面来看,公益性力量和商业性力量有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二者之间也是分离的。因为对接农民、销售农资的代理并不是真正的技术员,也不懂得实际的果园生产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果农推荐农药,一般是推荐贵的、利润空间高的农药或者化肥,而真正懂得技术的试验站和国家的公益部门又不可能从事经营性的农资服务工作,所以,现实中存在普遍的技物(技术、物资的配套)分离问题。即简单来说,懂技术的不能提供农资服务,提供农资的不懂技术。
(二)试验站技术服务对商业性服务力量的技术引导和技术支持
农业科技技术是一整套体系,包括果树栽培、水肥管理、树形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诸多方面,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农资的供应。无论是树上管理还是树下管理,都需要正确的水肥供应和营养供给。即使果农掌握了什么时节该如何操作,如果没有正确的化肥配方或者农药防治,依然得不到好的果园效益。试验站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操作和管理知识,但是物资的市场供应很难与之相匹配,或者说协调一致,因为市场的商业经营必须遵从市场原则,以服务换取利益。
农技与农资的配套供给问题超出了试验站可以解决的范畴,但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难题。因为农资的选择和农药及化肥的施用与农技推广效果高度相关,学会了技术操作,仅仅是农技推广的第一步,能够对症使用正确、适宜的农资才能达到技术效果。因此,从广泛的乡村来说,仍然是存在普遍的技物分离问题。开农资店的人不懂得真正的果园生产管理技术,懂技术的部门或者组织无法生产、提供农资。
当然,试验站包括国家农技部门在内的公益性农技系统很难从本质上改变这一格局,然而,试验站和国家农技部门的合作却可以做一些有效的引导工作。一方面,试验站在白水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和普通的果农技术精英以及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广泛的多层面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示范带动功能提升了白水果农的整体水平。这使得果农有能力作出一些农药、化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果园需求的农资。另一方面,乡村很多农资店代理人既是早年政府农技部门调整后进行自我创业的干部,又是乡村重要的知识精英,也是乡村的富裕阶层,同时还有新一批农资店代理商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合作社带头人,目的是提升农业服务一体化的水平和质量,发展农资配送服务业务。商业性服务系统的第一线,接触果农的零售商主要是上述两类人群。他们在乡村能够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客户群,也是得益于他们从公共系统获得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上述的科技人才在从事经营性的农资服务中,毫无疑问是对混乱的商业性推广力量有所助益。他们自身掌握了更多的生产管理技术知识后,可以在进行田间土壤的施肥、病虫害的防治时,有效地针对性推广农资,降低果农的农资使用风险。
(三)新时代的“农企合作”:对技物配套的探索
目前白水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力量和商业性推广力量在技术、农资供应方面出现新的探索路径,即“农企合作”模式,也就是政府的农技部门(公益性技术力量)和农资企业(商业性技术力量)合作,政府的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农资企业提供农资服务,目的是共同合力引导、规范基层的农资市场,为农民提供有质有量的真农资。该县已经初具规模的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方式:“三农”公司+县供销社,其农资市场占有率60%;北环农资+农业局(农技中心、苹果站),其农资市场占有率为20%,其主要服务小农户;另外便是刚兴起的有机市场,由四季乡联合社+果业局合作,主要做有机化肥的供应和技术服务。
这些农资企业主要是做农资代理销售,与政府农技系统合作,一方面是力图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抢占农资市场,但同时他们也必须服从政府的一些公益服务需求,比如农资销售品牌的控制或者义务性的果农培训项目。例如,“三农”公司,它属于县供销社控股的公司。公司销售的农资品牌是由省总社确定品牌目录,在这个目录当中,县供销社根据本地需求确定代售品牌。一般来说,以国产大品牌为主。北环农资公司则是联合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局一起合作,给小农户提供免息贷款,但要求农户必须购买北环代理的农资,利息由政府和北环公司共同负担。农业局农技中心作为北环公司主要的技术力量为农民提供服务。四季香联社和果业局合作,力推有机化肥,为白水县有机苹果大县的发展服务。向广大果农宣传有机理念,果业局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
试验站虽不是“农企合作”的主体单位,不论从农技中心还是果业局、园艺站的技术队伍来说,都与试验站有紧密的联系。“农企合作”这种方式,从宏观层面来说是公益性力量与商业性力量(市场力量)的合作,来提高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了经营与服务的二合一。但其合作的本质仍然是农资销售企业依托政府的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力量、农技人才,用自己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在做农资配送业务,拓展农资市场。这种合作模式才刚刚开始2—3年,最大的变化是,农企合作的农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很快,逐步在农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从农户目前的效应来看,由于农企合作的农资企业的代理农资比较具有可信度,农民易接受,并持续使用。因为农户仍然是从农资店购买农资,方式与之前没有差别。从具体的技术服务来说,果农们面对果园的生产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问题,仍然是求助试验站培养起来的果农技术精英。这种模式在农技推广方面未见有明显的效益。因为目前这种模式的核心仍然是在农资服务,未来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
四 白水试验站面临的主要问题
白水试验站自2005年建站以来,校县共建、校市共建的发展历程都说明了试验站的公益服务性。作为公益性单位,试验站的发展仅能靠地方政府和学校的财政支持;建站之初的目标是建成一个作为产业中心的永久性试验站,为地方的产业发展做出高校科技服务于社会的应有贡献,将高校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产业,提升西农在地方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该站是集技术示范、科研研究、人才培养、国内外技术交流于一体。然而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公益性发展之后,试验站自身也面临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财政困难。试验站内的专家、老师只享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内薪酬和试验站的岗位补贴,人事、财政管理属于西农。试验站本身不是独立的人事、财政实体,属于校、市、县共建单位,试验站集科研、技术示范、推广职能于一体,在白水所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均属于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试验站每年承担的培训、参观、交流接待、学生培养等任务,均需大量的资金,2014年运转支出150万元。然而,实际获得的校内财政支持40万元、白水县支持30万元、渭南市政府支持30万元,空缺部分均由试验站的专家拿自己的项目经费贴补。仅仅是试验站的日常运转,都需要持续地获得财政支持。
其次,管理问题。试验站作为一个单位,或者组织,其本身并没有专职的管理、行政服务队伍,一直是专家兼职管理。由于试验站的专家工作繁忙,推广、培训工作应接不暇,一方面需要集中精力负责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任务,另一方面还要花时间、精力来协调或管理站内的日常琐事。试验站开始仅仅是由一个专家队伍组成,工作任务单一,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从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社会影响力的增加,自然也带来了试验站与日俱增的日常接待、培训、交流任务。试验站专家已经无法完成兼职性的管理工作,目前由果业局派的业务员到试验站兼职办公,对其进行协助。试验站作为一个囊括科学研究,技术示范、推广,学生、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内外的技术交流等职能的公益性组织单位,没有建立一个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或者组织体系为其长久的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
再次,后继无人。由于试验站的专家,自身也面临着高校统一的体制考核压力,高校任职需要做科研,依靠科研评职称。试验站的第一批专家早期依靠科技推广的群众路线获得了社会影响,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为试验站打开了局面。老一批专家由于自身技术实力和成果转化,依靠农技推广成果获得职称。然而,现在这一批实干的专家们如今绝大多数临近退休年龄,没有年轻人来接班。如今,高校的科研考核是重点,是职称评定的核心指标。高校体制引导老师们做科研,无力去做科技的示范推广工作。虽然学校专门设立了推广系列的人才编制体系,依据推广编制招聘了新教师和推广人才,但由于现在的新老师依然需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才能获得职称。他们一方面投身教学、试验和科研工作,没有精力去试验站做技术服务工作,另一方也不愿意去试验站工作。因为各地的试验站都在乡村里,生活、休闲娱乐条件远不及城市,而且新聘用的年轻老师往往也无法沉下心来待在试验站。白水试验站走过了十多年,现在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专家们把精力逐步收缩,重点放在基础研究、示范园建设以及培训人才方面。让科技人才去做技术推广工作。在技术推广方面,由以前的“我(专家)主动”变成了现在的“你(果农)主动”,果农们需要主动学习的,来试验站请教或者参加培训,试验站专家们均会耐心指导;或者果农主动打电话咨询,专家们都会给予解答,但不同于以前下村入户式主动的群众路线式的推广方式了。现在试验站在白水县乃至全省、全国的声誉都是依靠前人(第一批老专家)的奉献获得的,试验站必须要走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循环,必须再出发,秉持并继续发扬老一辈专家们的光荣传统。
最后,技物分离问题。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或者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需要相关要素的配合,才能在生产当中产生综合效益。试验站的专家们只负责果树栽培技术、树形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但无法提供相应的物资(化肥、农药)。因为试验站的专家告诉了果农什么时候该施什么化肥,什么时候用什么药,即使果农们掌握了相关技术,知道怎么操作,但面临纷繁复杂的农资市场,果农有时候买到的是假药,甚至买不到对应的农药。这样即使懂技术,也无法将果园管理出更好的效果。专家们有的研发了相关的农资配方、药物配方,但是无法运用到生产,因为试验站不可能自己生产、卖药。其中有一年,试验站通过试验,尝试着做了几种农药,以成本价卖给果农,后来做不下去了。因为在民间,大家都相传“试验站开始卖药了”,这有损试验站的名声。另一方面,果农们认为试验站的农药是公家的,可以免费拿,不愿意出钱买。在身份认定方面,果农们认为试验站是公家的,公家就等于免费。面对以上种种原因,试验站尝试提供农药的实践失败了。未来如何从制度上予以支持或者引导,使试验站的技术(土壤的检测、化肥配方和农药配方)真正落到农田,为农民服务,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因此,很多专家在做培训和指导时,会有很多企业推广员出来游说专家,让专家们宣传自家品牌的农资。企业很愿意找试验站专家,利用教授专家们的声誉和专家权威来推广自家的农资。专家教授们在讲课、培训时,多少肯定会有意推广某个品牌。但是一般都会选择大品牌、质量有保障的品牌推广。只提供栽培操作技术,水肥、树叶、花果管理知识,仅仅是农技推广的一小步,重点是相应物资的配套,包括化肥、农药的配套。只有二者结合、配套,才会产生质量双丰收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