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卦:泰卦(乾下坤上)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三阳三阴之卦。以三阳言之,泰三阳,诸卦之主也。三阳之卦,皆自此来。以三阴言之,则此卦又自否来。否之内卦易外卦则为泰。泰者,大通之谓,亦曰安而舒也。阳为大,阴为小。内卦之三阴,往之外卦,小往也。外卦之三阳,来入内卦,大来也。小者往,而大者来也。内乾健也,外坤顺也。内健而外顺,阳为主于内阴,听命于外,此其所以吉也。六爻相应,上下交而志同,此其所以亨也。
冯氏曰:以三阳自下而上言之,则为正月之卦。以阴阳适停,则为春分之卦。今按:自雨水正月中,至春分二月中,皆泰主事,非有二也。雨水,三阳之初;春分,三阳之成也。
又以象言之,互有震为长男,兑为少女。以男下女,归妹之象,故能交通而生物,所以亨也。
此卦有两义:以内外言之,欲其别内三阳君子,而外三阴小人也。阳长阴消之象。以上下言之,则欲其亨,六五下交,九二上交,而六五,君也。九二,臣也。阴阳交通之象,随时变易,而取义不同如此。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茹,根也。汇之为言类也。君子进而其类连之,有拔茅连茹之象。拔其一根,则连茹而起也。茅之为物,用之则荐于郊庙,不用则槁于山林,君子似之。以犹《春秋》以某师之以茅,上二阳也。茹,初也。征,行也。阳道方亨,引类而进,得行其志,故吉。
以象变言之,初九动则成巽而伏,震巽为白,震为萑苇。萑苇之类,而洁白者,茅是也。上比九二,互兑伏艮。艮,为手拔也。
此爻言君子引类而进之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刚居柔,在下卦之中。上应六五为泰之主,得乾中爻,上包三阴,有包荒象。荒,犹言八荒也。天居地下,天包地也。天包乎地,介其中者,有水焉。三处天地之间,冯河者也。二用三,有用冯河象。初最远,五二不遗初,有不遗遐远。象朋者,阳之朋类。合三阳言之,二动位阴,朋亡之象。二之五得尚于中行,尚犹尚主之尚中行指五,《象传》所谓中以行愿也。尚五之妹,谓六四也。
以象变言之,六五坤体而互震,坤为地,震为萑苇,故以荒言下。乾有伏坤,坤为包,而又包乎坤,故以包言,二互兑为泽、河之象也。徒涉为冯,三互震为足,冯河象。又二动互坎之五,则成既济,今未行,亦冯河象。乾为天际,远也。故不遐遗九二,互兑为朋,故以朋言。
或问:二五正应,今谓二与四配,何也?曰:归妹之妹,指兑而言。此卦之四,即彼之三耳。盖五君也,不容为二之偶。所配者,五之妹耳。四互兑为少女,五之妹也。二伏艮,为少男,兑之配也。故有此象。《象传》曰:中行而五,曰中以行愿。四曰中心,愿也。中心愿者,妹愿有所归也。中以行愿者,九五兄而行四之愿也。而二则尚于中,以行愿之君,而得中心愿者,为之偶也。曰:四与三比,互震与互兑、比,归妹之四即此之三,何不归四于三,而归二。曰:三互震,长兄。岂容与兑妹为配?九二与六五正应,故但以五命,而归二也。
此爻言九二用三,而不遗初。亡其私昵,而同应五且得四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陂,险也。泰极否将来矣。阳无常平而不陂,阴无常往而不复,戒辞也。三居危地,以刚居正,有艰难守正之义。恤,忧也。勿恤其孚,不以阴之孚我而动其心,则于禄食有福。不然泰转为否,则不可以禄矣。
以象变言之,平谓三,天地分,故平也。九三之上,则上卦为山,下卦为泽。平者,陂矣。往谓三阴,《卦辞》所谓小往者也。三阴在外,往也。往者,复则三阴在下,为否矣。九二变,则下体已变矣。然九三位未离乾体,虽居危地,能念其艰,而守其正,则无咎矣。勿恤其孚,三与上孚者,恤之。则以三易上反,成失位,但以九居三正,固其守,则于食有福。或曰:九三互兑为口,故以食言。
此爻言阴阳界限之交,不可轻动,惟当念其艰而固守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四近阳,志欲下复,翩翩之象。不富,阴之象。志在从阳,故不待戒而相孚也。
以象变言之,六四之二为离。离,飞鸟自上飞下翩翩之象。不富,以其邻者,阳为富。六阴,不富也。然四本互兑,三本互震。震东兑西,邻也。初既远矣,若以三为富,下比三而从之,是富以其邻也。不富以其邻,不从三也。兑,口戒也,不待戒而孚也。从三之邻,是以兑配震,以说而动,二爻相易,皆不当位,失其实矣。今以五之命下,适乎九二,阴之所愿,故《象传》曰:中心愿也。它卦取初四相应,此乃之二,何也?曰:九二得尚六五,五君位,而四有互兑,则互震之妹,故因五而为二之偶。易随时变易如此。
此爻但以阴下阳取义,更不计阴之来内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阴阳相交,所以成泰。位阳爻阴下,交乎二九。二之阳,又能下阴而上交乎五。帝乙归妹之象。帝乙,汤也。祉,福泽也。以此福泽,下锡乎二,所以交通乎上下之情,故得元吉,取乾元坤元之义。乾坤交,为大善之吉也。以象变言之,归妹之卦,上震下兑,此卦六四互体,有兑。兑,少女也,故为妹。六五互震。震,长男也。以少女对长男言之,亦为妹。虞翻谓:震为帝坤纳乙,故以帝乙当之。虽曰引古其实,亦以爻义取之也。不然,何以不曰汤乎?《象传》谓中以行愿,行四之愿也。四为五妹,愿有所归。五从其所愿,而归之二也。
按:此卦以二配五,旧说皆然。六五为帝乙,则妹何所指?是有夫而无妇也。归妹,亦以二配五,然下妹上帝乙,则有妇而无夫也。盖兑体皆为妹,九三皆为夫,而六五皆为兄也。归妹之九四为震,泰之九三互震,皆为诸侯,则主帝妹之归者也。如此方通!或问:《彖传》以震兑相交,为上下交,今以九二非四之夫,可乎?曰:易随时变易,从道卦爻,取义不同多矣。又按:《左传》以帝乙为微子父,又与京房不同。恐《左传》误。
此爻与二,皆以天地相交取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隍者,取土为城之陷地,阴上而复下。城复于隍,象勿用师,言不可用众也。自邑告命,自治内邑而已。贞吝虽正,亦吝也。
以象变言之,坤为土城也。上六变艮,亦为土,三变兑为泽。土降而泽,城复于隍也。坤为众师也。邑,亦坤也。以全卦言,二之五有坎,象地中有水。师也,今上与三交,则非用师之时,故师不可用也。三之上,则下体成兑。兑,为口告也。四之初,成巽命也。五之二,自邑告命也。上六虽得正,然泰极否生,则亦吝矣。或曰:坤为吝,恐失之泥。
此爻言泰转为否,虽欲自治,亦吝矣。然则盍图于九三无平不陂之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