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乾至蒙)
易者,文王所系六十四卦之名,盖以变易取义。周,国名也。以其文王所系,故曰《周易》,所以别夏、殷也。上古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八各生八,故止于六十四卦。其卦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序,而重卦亦然。如今先天横图耳,未有易之名也。
夏曰《连山》,殷曰《归藏》,虽首艮坤之不同,然皆止以下卦为贞、上卦为悔。故箕子《洪范》但云“占用二”耳。至文王始以六十四卦,取大衍之数,所得七八、九六为阴阳老少之分。而一卦又可变六十三,并其不变之一,为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卦,于此具矣。后世有谓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者,此也。
或谓先天图已六十四,遂以谓文王六十四者,为非不知伏羲八卦,虽重为六十四,止是八各生八,而文王又以六十四卦各变为六十四,而成四千九十六也。以九、六为变,故谓之易。然文王虽以九、六为变,止有《卦辞》,未有《爻辞》。盖不变,则用本卦之辞;变者,但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如朱子启蒙三爻之变之占,而《卦辞》交错成四千九十六耳。至周公始于三百八十四爻,各系以辞。其间不变者,全变者,三爻变者,虽因文王之旧,而一爻二爻四爻五爻。变者,各用《爻辞》为占,大略如朱子启蒙之法焉。
若夫子《十翼》,特即伏羲两体,文王《卦辞》,周公《爻辞》,以义理发明之耳。至汉儒作《易林》,又以一卦之变六十四者,各立《繇辞》,遂有四千九十六繇,是又因周公《爻辞》推广之也。虽汉儒之作,不可与文王周公之易并论,然其由简而详,亦可以知古今之变也。若将《易林》各以两繇交错四千九十六,上复加四千九十六,则启蒙所谓累至二十四画,成千六百七十七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变者,亦可推焉。于以见易道之无穷矣!今此始乾坤终既济未济者,盖文王之序。但文王《彖辞》、周公《爻辞》一合,各自为书,而并为一者,盖周公不敢自为书,特补文王所未备耳。
古之书,载以竹简,以周公之《爻辞》合文王之《彖辞》,则简册重大,故分而为二,以上、下别。然其分上、下,亦有义焉,非苟然也。经者,贯简之绳之名。盖绳为经,简为纬也。古人或作上篇下篇者,盖篇以简言,经以其贯简之绳言也。易上、下经,古既为二卷,通孔子所传十篇为十二卷。至费直,分《彖》《象》二传,附于经辞之后,以便学者,今乾卦是也。后人又附爻象传文于当爻之下,今坤卦以下是也。近世吕微仲尝正之为十二篇,晁以道又正之为八篇,皆以《经》《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为次,吕氏伯恭又更着为《经》二卷、《传》十卷。其十卷之《序》《彖上传》一、《彖下传》二、《象上传》三、《象下传》四、《系辞》上传五、《系辞下传》六、《文言传》七、《说卦传》八、《序卦传》九、《杂卦传》十,合王肃本、朱子本义用之。
吴斗南又谓:《说卦》三篇,汉初出于河内女子,今存其一。而又有《系辞》上下二篇。夫《系辞》者,文王之经,而非传也。意后人以其间推明《系辞》之旨而目之欤!要之,即所谓《说卦》上中篇。而今所谓《说卦》者,其下篇耳。乃合夫子《彖》《大象》各为一卷,而以《小象》分上下为《系辞传》,以今《系辞》合《说卦》,为《说卦》三篇。南康冯氏谓其说近是而从之。
然《彖》《象》依本义而分为二,故上下二《经》外,《十翼》之序:《彖上》一、《彖下》二、《象上》三、《象下》四、《文言》五、《说卦上》六、《说卦中》七、《说卦下》八、《序卦》九、《杂卦》十。此说固似有理,但改《系辞》为《说卦》,尚有可疑。而寘《文言》于《系辞》之前,则不可易。故今从其序,而《系辞传》之名,则仍依本义云。
上下经虽以简册重大分而为二,然非无义也。先儒以为上经天道,下经人事,失于支离。独蔡伯静谓:乾坤者,对待之醇;坎离者,对待之交;咸恒者,对待之行;既未者,对待之杂。又曰:气化者,有生之始,而初生也,故上经始乾坤;形化者,运行之终,而复生也;故下经始咸恒,坎离发于中者也,震巽艮兑动而运行者也。然皆终于坎离者,运行常止于对待,乃能复生也。既济未济,虽非坎离,坎离之交也。此说为当今附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