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间小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回顾

作为中国民间戏剧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小戏研究古已有之。最早“歌舞戏”的名称,见于唐人杜佑的《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傀儡”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已出现,“影戏”在宋代数种著作中均有记载。当然,古代对民间小戏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比较少,大多是事实性的描述和记载。20世纪初,随着王国维、刘师培、顾颉刚等学者开中国戏剧研究新风气,民间小戏研究受到文学史、俗文学和戏曲史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斐然。但是,由于民间小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复杂,时间跨度也很大,要爬梳、厘清一百多年的学术历史并不容易。本书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21世纪以及中国台湾学者、西北地区研究五个层面对民间小戏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努力呈现、抽绎不同时期民间小戏研究状况。

(一)民国时期的民间小戏研究

民国时期民间小戏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依附于文学史、俗文学和戏曲史框架而存在,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民间小戏本体性研究受到遮蔽和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随着不同学科、视野的介入、跟进,民间小戏研究得到了深入发展。民国时期不仅为民间小戏研究在理论建构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由刘师培、王国维、顾颉刚等开创的研究范式及学理形态,对后世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第一,文学史框架下的民间小戏研究。1904年刘师培在《警钟日报》(1904年10月30日)上发表《原戏》,论述戏曲与乐舞歌的源流关系,1907年《国粹学报》第34期再次发表此文。同年他又在该报第27期上发表了《舞法起于祀神考》。1912年王国维完成《宋元戏曲考》,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时更名为《宋元戏曲史》,中国最早一部关于戏曲历史的书籍问世。诚然,刘师培、王国维都没有提到民间小戏,但实际上他们所关注的乐、舞、歌不仅后来被证明是构建中国戏剧表演的基本质素,而且乐、舞、歌的表演形态与民间小戏有着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远比宋元以后形态完备成熟的戏曲更为直接、密切。总的来看,刘师培、王国维对民间小戏的贡献主要在于:(1)考证小戏渊源之歌舞。(2)确立歌舞戏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态。(3)探源歌舞(戏)的功能及其与祀神的关系。(4)《宋元戏曲史》还从艺术体制之演进及戏剧成熟的角度注意到滑稽戏、傀儡戏、影戏等小戏,认为它们“有助于戏剧之进步者也。”[4]这些研究在对后来民间戏剧文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为民间小戏研究开掘了学术理论空间。盐谷温著,陈彬龢译《中国文学概论》(北京朴社1926年版),徐嘉瑞《今古文学概论》(北新书局1936年版)都设专章(节)介绍“唐之歌舞戏:大面 拨头 踏摇娘 苏中郎 窟子 参军戏”。徐嘉瑞《今古文学概论》还有“连厢之组织”“连厢的发源地”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不单纯是追溯戏曲之渊源,而是已经着眼于“歌舞表演剧”历史嬗变之研究。

第二,“俗文学”观念下的民间小戏研究。由顾颉刚、郑振铎等引领的“俗文学”研究,尽管其成果不多,但很有特点,这就是:努力走出文学文本的窠臼,将研究视野转向民间活态的演剧上,研究方法也比较多样,涉及民俗学、社会史及田野调查等,研究范围有民间小戏表演,组织形态、人员构成、历史流布等,从而为民间小戏研究开启了新的局面。顾颉刚《上海的小戏》(1926年2月4日,北平《晨报副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号)一文指出:“小调变为戏剧,为数年中最风行之事。”[5]并从民俗学、人类学视角对滩簧小戏兴起的原因,及宁波、上海、苏州滩簧班社30位滩簧演员、演出戏价等做了考察和记载。这实际上是较早一篇以田野调查方法进行民间戏剧研究的文章。李景汉、张世文的《定县秧歌》(1933年撷华印书局)虽然只有两部分,但是内容相当丰富。第一部(绪论)从秧歌的沿革、现状、分类进行了探讨。第二部“秧歌选录”选了四十八出秧歌戏,分为六大类:爱情类、孝节类、夫妻关系类、婆媳关系类、谐谑类及杂类。在方法上,他们运用田野调查,深入定县农村,诚如书中所说的:“这些材料是许多人的辛苦搜集的。”[6]张履谦《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前开封教育实验区1936年版)对河南坠子戏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杨荫深《中国俗文学概论》(世界书局1946年版)无论是歌、谣、曲子还是秧歌、蹦蹦戏、滩簧、花鼓戏、傀儡戏、影戏等都有专门研究。

第三,依附于戏曲史的民间小戏研究,其特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间小戏进行归类、划分;二是对民间小戏作专题性的研究。佟赋敏《新旧戏曲之研究》(北平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李家瑞《北平俗曲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年版),傅惜华《国剧学会图书馆书目·三卷》(国剧学会1935年版),王绍猷《秦腔记闻》(陕西易俗社1949年版)等专著,不但开始明确关注民间小戏,而且对众多民间小戏进行归类、划分。冯沅君《古剧说汇》(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和王绍猷《秦腔记闻》是民间小戏专题性研究的代表。如冯沅君《古剧说汇》通过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路岐”戏剧团的人数、酒楼茶肆营业、乡村做场及优人间亲属关系等。王绍猷《秦腔记闻》对傀儡戏、灯影戏从表演工具、唱腔音乐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

此外,这一时期许多文艺期刊也刊登了一些有关民间小戏研究文章。据统计,《十日戏剧》《矛盾月刊》《半月戏剧》《剧学月刊》《影与戏》《立言画刊》《西北评论》《游戏世界》《太白》《华北文艺》《中国文艺》《戏剧旬刊》《新天津报》《戏剧周报》《人世间》《西北评论》等17种报刊均有登载民间小戏的理论文章,而且多是专题性研究文章。剧种从花鼓戏、影戏、蹦蹦戏到秧歌、连相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7]

(二)新中国初至20世纪末民间小戏研究

新中国初至20世纪末是民间小戏研究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在民间小戏研究上形成了民间文学和戏剧戏曲两种路径的研究格局。[8]

1.民间文学路径的民间小戏研究

从目前查到的资料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率先将民间小戏明确提到学科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是“北京大学1956级文学专门化民间文学小组集体”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初稿》。这是一个油印本,完成时间在1960年8月。[9]《中国民间文学概论 初稿》(后面称之为“初稿”)第十一章专门列有“民间小戏”,并且设三节分别介绍了“民间小戏的产生和发展”“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民间小戏的艺术特点”。毫无疑问,这是北京大学民间文学课程的自编教材,由于没有正式出版,一直不为学界所了解。《初稿》的问世标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与神话、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童话等一起是被明确写进《民间文学》课程体系的高校教材,而且民间小戏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开始正式进入了民间文学学科领域。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收藏有1963年、1966年两个油印本的《民间文学讲义》,上面写有“段宝林存”“段宝林捐赠”字样。两个油印本内容基本一致,对民间小戏概念,以及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作了进一步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下简称《讲义》)。显然,它们是当年段宝林先生的授课讲义。[10]

除上述北京大学三个讲义外,20世纪民间文学的民间小戏研究成果主要还有:李岳南的《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版),张紫晨的《民间文学知识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乌丙安的《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谭达先的《中国民间戏剧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张紫晨的《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等。

立足于民间文学学科的民间小戏研究,其主要学术贡献在四个方面:(1)确立了民间小戏在民间文学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2)从创作主体、表演特点上界定了民间小戏概念内涵;(3)建构了以民间小戏基本命题、理论范畴为基础的研究体系;(4)形成了具有“自上而下”特点的研究范式。由此提升了民间小戏研究的理论品格,为民间小戏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后来民间小戏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11]

2.戏剧戏曲学路径的民间小戏研究

戏剧戏曲学对民间小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戏剧戏曲史角度下的研究;二是剧种、音乐专题性的研究。

(1)从戏剧戏曲史研究来看,1960年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问世,该著对与清代花部地方戏同时兴起的民间小戏给予关注和研究,他指出民间小戏的特点是“皆一丑一旦,专事戏谑”,且“故事虽无可稽,却无一不带有极浓厚的田野风味”。[12]20世纪80年代初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和余从的《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相继出版,《中国戏曲通史》第四编“清代地方戏”对民间小戏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民间小戏的艺术特征。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从声腔剧种视角对民间小戏进行了研究。《清代戏曲史》第九章“地方戏”从剧种角度对各省民间小戏也有简略介绍。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省全面反映各地方戏曲历史及其现状的戏曲志书《中国戏曲志》陆续问世。在各省卷及其地市卷中,民间小戏作为重点内容有大量的记载、描述和文献的钩稽爬梳。通过记述可以看出,戏曲史的“半壁江山”是民间小戏。[13]与此同时,在诸多地区的戏剧(戏曲)志、戏曲史论著中也都可以看到地域特点鲜明的民间小戏研究专著。如龙华《湖南戏曲史稿》(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湖南戏曲研究所编《湖南地方剧种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戏剧家协会贵州分会编《贵州地方戏曲简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等。

(2)从专题性研究来看,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末,民间小戏专题研究出现了一大批致力于剧种、剧目、音乐等文本搜集整理及其研究的专著。重点集中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上,而且南方民间小戏剧种、音乐研究比较多,北方民间小戏研究较为沉寂。鉴于篇幅有限,故略择几端,简要述之如下。

第一,剧种专题研究。在民间小戏专题研究中,有关剧种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尤其对秧歌戏、花灯戏的研究较为突出。如哈华《秧歌杂谈》(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黄芝冈《从秧歌到地方戏》(中华书局1951年版),徐嘉瑞《云南农村戏曲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14],以及华东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处编《华东地方戏曲介绍》(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华东戏曲研究院编辑《华东戏曲剧种介绍》(第一—五集)(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浙江省文化局编《浙江地方戏介绍》(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王希古、朱炳智主编《贵州花灯史话》(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等。

第二,音乐专题研究。音乐研究是民间小戏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成果比较突出,有总体性的研究,也有针对花灯戏、采茶戏、南方地方小戏、西北道情、眉户等剧种音乐的整理研究。总体性的研究如:刘正维《戏曲新题——长江中下游小戏声腔系统》(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安徽省文化局文学研究所编《江淮戏曲谱》(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个别剧种音乐的专题性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有几十部专著,主要是对南方花灯戏、采茶戏、西北道情、眉户戏等的研究。如:云南省群众艺术馆、云南省花灯剧团编《玉溪花灯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任祖干、左彝民等记谱整理《南昌采茶戏音乐》(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江西省吉安专区采茶剧团整理《吉安采茶戏音乐》(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梁文达收集整理《陕北道情音乐》(西北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萧寒编著《眉户的音乐》(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等。此外,周大风、卢炳容等整理的《浙江地方戏曲音乐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龙书都、黄国强记谱整理的《宁都地方戏音乐》(江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完艺舟的《从拉魂腔到泗州戏》(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等论著中也都有对民间小戏音乐案例的研究。

20世纪末徐扶明论文《小戏短剧论》(上、下)(《戏曲艺术》1995年第3、4期),朱恒夫《民间小戏产生的途径与形态特征》(《文艺研究》1991年第1期)重点辨析了小戏和短剧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民间小戏产生的途径和来源。

(三)21世纪民间小戏研究

进入21世纪,民间小戏再次受到学界关注,而且学界对民间小戏的认识、研究逐步拓展,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有几位学者的观点值得关注。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册提到清代“地方小戏”,实际上就是民间小戏。廖奔、刘彦君指出,民间小戏是清代“在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发展为新的戏曲剧种”,这些小戏“数量极其众多,其涵盖的地域也极其广阔,成为清代中、后期戏曲声腔里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流”[15]。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强调民间小戏所独具的价值和意义,指出:“民间小戏是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傅谨《“小戏”崛起与20世纪戏剧美学格局的变易》(《戏剧艺术》2010年第4期)在重点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被整合为舞台新剧种的民间小戏对中国戏剧格局产生影响的同时,对民间小戏作了深入分析。此外,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对何谓小戏进行了辨析。董斌、魏建林《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社科纵横》2006年第3期)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观照民间小戏。孙红侠《民间小戏形态与美学价值的重估》(《中国戏剧》2008年第8期)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小戏的生存发展问题。徐冰《中国民间小戏研究》对民间小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和李玫《中国民间小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两部著作着力文献辑录,重点对走向舞台的由职业文人参与的小戏,及活跃于古代乡镇城市的歌舞小戏进行了研究。

(四)中国台湾学者的民间小戏研究

民间小戏在台湾也深得学者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齐如山通过与“大戏”的比较指出何谓“民间小戏”:“规矩完备的,就算是大戏;不完备的,就算是小戏……就是凡发声必有歌义,动作必有舞义者,方得名为大戏;若随时可以带出一些写实的动作来,便是小戏。”[16]

20世纪80年代,曾永义在《诗歌与戏曲》(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径路》(联经出版社1988年版)、《戏曲源流新论》(中华书局2008年版)等专著中,对民间小戏亦有诸多探讨,而且就小戏形成的路径、小戏构成元素、小戏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他在《中国戏曲之本质》一文中指出:“小戏举凡‘演员合歌舞以代言演故事’皆是,含演员、歌唱、舞蹈、代言、故事、表演、剧场、观众八个要素。若就历代剧目剧种而言,即是《九歌》《东海黄公》《踏谣娘》、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明过锦戏和秧歌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等近代地方小戏。”[17]曾永义将民间小戏渊源追溯到《九歌》和《东海黄公》,并与唐代歌舞戏和宋金“杂扮”、过锦戏等联系在一起,视野极其开阔。施德玉《中国地方小戏及其音乐之研究》对秧歌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以及台湾车鼓戏、客家三脚采茶戏、竹马戏音乐结构进行了详细而深入地分析。

以上中国台湾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拓展民间小戏研究视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西北民间小戏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西北地区民间小戏,因此,梳理西北地区民间小戏学术史是本书的一个主要内容。总体来看,西北民间小戏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集成性志书;二是专题性的专著、论文。

第一,综合、集成性志书、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戏曲志·陕西卷》《中国戏曲志·宁夏卷》《中国戏曲志·青海卷》《中国戏曲志·新疆卷》以及西北五省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曲艺志》,还有各省市、地县汇集整理的地方性戏剧戏曲志书相继问世,这些集成志书在钩沉梳理西北地方戏剧发展史的同时,为民间小戏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性单篇文章中武文《甘肃古代传统民间小戏述论》(《社科纵横》1997年第6期)是一篇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章。文章从小戏内容、音乐表现种类、语言特点等进行总结概括,并指出甘肃民间小戏历史悠久,思想内容丰富,艺术别具特色。

第二,剧种专题性研究

西北民间小戏专题性研究主要呈现为对不同剧种的研究,其中以皮影戏、傩舞戏、秧歌社火、曲子戏为主。

1.皮影戏

西北地区皮影戏由于唱腔、剧种差异较大,各地区研究情况不尽相同。

陕西皮影戏研究以关中皮影戏为多,专著类主要有:史娟茹《陕西皮影戏剧本整理与研究》(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梁志刚《关中皮影》(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版)、梁志刚《关中影戏叙论——中国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论文方面如:梁志刚《关中影戏及其班社组织》(《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及《关中皮影戏的习俗》(《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12期),雷中民、胡茗《陕西东府皮影戏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于超武、蔺振杰《陕西东路皮影戏刍议》(《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杨军燕《浅谈渭南皮影戏艺术》(《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贠红阳、杨军燕《对华县皮影戏生存现状的忧思》(《飞天》2010年第6期)。

甘肃皮影戏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县皮影戏上。相继出版论著有:赵建新《陇东南影子戏初编》(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版)、《陇影纪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甘肃省环县编委会《环县道情皮影》(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康秀林《环县道情皮影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王立洲《环妙灯影》(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版)等。论文方面有:杨明《陇东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及其现代化》(《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王萍、赵建新《皮影戏展演仪式结构的文化阐释——以甘肃皮影戏为讨论中心》[《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黄虎《戏班研究的路向、方法与意义——以环县道情皮影戏敬家班的研究为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其他论文还有:张晓琴、王梦湖《环县皮影戏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10辑2014年版)、赵法发《政治、民间文化与乡村社会——以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1949—1976)》(《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许皎《试论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存在原因及传承途径》(《北方音乐》2013年第3期)、贾红杏《道情皮影戏与敬家班》(《文史月刊》2005年第7期)、王艳《陇东道情皮影戏“生成”初探》[《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李萍《环县道情皮影戏探源》(《中国木偶皮影》2012年第3期)等。

关于青海皮影戏研究成果不多,但分量较重。赵宗福《论河湟皮影戏展演中的口头程式》(《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黄新华《浅谈青海皮影戏》(《中国土族》2007年第3期),马佳宁《青海皮影戏唱词的魅力》(《中国土族》2008年第3期)以及李玉英《河湟皮影戏的程式与表演研究》。

以上皮影戏研究成果大都是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从皮影戏表演、音乐、制作以及戏班组织结构、传承形式、行规习俗等方面对皮影戏进行的多方位的研究。

2.秧歌社火

西北秧歌社火研究成果较多,大体来看,陕西秧歌社火研究中,以陕北秧歌社火为多,而且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秧歌渊源、艺术表演上。专著成果如: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德、宁佑《陕北秧歌渊源新探》(《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刘蓉《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傅功振《陕北秧歌的起源及其嬗变》(《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王克明《陕北秧歌:来自远古的狂欢》(《博览群书》2007年第10期),黄锐《浅谈陕北秧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走向》(《大众文艺》2013第20期)等。鉴于延安新秧歌不在本书研究范围内,故不作详细回顾综述。

甘肃秧歌社火研究以陇中、陇东社火研究为多,主要成果有:永靖县县志办公室《河州北乡秧歌》(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周幸生《武山秧歌探析》(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这两本是较早呈现、探讨甘肃秧歌的专著。论文方面主要有:李建宗《仪式与功能: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陇中社火》(《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陇中社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7期),周洋《舞歌媚神闹社火——古老农耕祭祀仪式演变的甘肃民间社火艺术形态》(《电影评介》2010年第1期),张芳《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陇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异同》[《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李军《甘肃省陇东地区“耍社火”习俗——以静宁县仁大乡为典型的考察》(《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赵法发《论民间戏曲与根据地乡村社会动员——以陇东地区为中心》(《陇东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郜鹏《甘肃和政秧歌及其艺术特征》[《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第3期],马良宝《甘肃渭源秧歌探索》(《民族音乐》2012年第10期),杜萱《张掖秧歌、社火民俗文化考略——以甘州区三闸镇天桥村“秧羔子”队为例》(《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王岁孝、赵建昌《关陇社火民俗的现状与特点》[《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王四四《陇右秧歌的文化解读》(《四川戏剧》2013年第3期),闫韶华《巫文化视野下的甘肃省武山县春节民俗活动》[《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第6期],王媛媛《我国西北地区社火文化研究——以甘肃临洮社火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王岁孝《关陇社火民俗的文化渊源》(《戏剧文学》2014年第1期)等,这些文章从民俗、表演等角度对甘肃秧歌社火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

有关青海、新疆、宁夏秧歌社火的研究主要有:杨天奇《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以青海社火为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第2期),张萍《宁夏回族社火现象调查研究——以平罗县宝丰镇为例》,马岩芳《仪式、信仰与乡土社会秩序建构——以青海湟中葛家寨村的社火表演为研究个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等。

在西北秧歌社火研究成果中还有许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其学术视角开阔,涉及面广泛,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3.傩戏

西北是中华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陕西“傩戏”研究成果主要有:杨洪冰、贾嫚《陕西民间乐舞中的“傩”》[《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巫其祥《神秘的陕南傩舞》(三秦文化研究年会2009年版)、《陕南原生态傩舞述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甘肃傩舞戏研究专著主要有:王光普《豳地傩面》(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石林生《甘肃永靖傩舞戏》(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永靖傩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徐建群主编《永靖傩文化》(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胡颖、蒲向明《甘肃傩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论文方面有两篇需要关注:一篇是王沛《临夏州“乡傩”调查》(《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2期),一篇是赵建新《甘肃临夏迎神赛会中的假面戏述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王沛《临夏州“乡傩”调查》是一篇较早对临夏“傩”进行研究的文章,该文指出:甘肃临夏一带的“乡傩”,在当地叫“六月会”“会”。赵建新《甘肃临夏迎神赛会中的假面戏述考》从迎神赛社中假面戏视角,对甘肃临夏“乡傩”表演进行了研究,认为甘肃临夏(包括永靖在内)一带的假面戏至今仍是迎神赛会之仪程,但对其是否属于“傩戏”表示存疑。此外,王光普《永靖县的跳傩狂欢节》(《甘肃日报》2005年7月15日),王育梅《甘肃巫傩面具文化研究综述》(《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石林生《永靖傩戏,〈三回回〉》(《中华艺术论丛》2009年第00期),庆振轩、张馨心《永靖傩舞戏的明代文化特色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翟存明、白晓霞《甘肃民间“傩仪”的性别社会学思考》(《河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胡颖《甘肃当代傩文化(戏)类型及其特征——甘肃当代民间戏剧生态研究之一》[《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非遗保护视域中的永靖傩舞戏形态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从河湟傩舞戏看中国戏曲中的“引戏”问题》(《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王萍《刍议永靖傩舞戏民间叙事的多元性特征》(《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十一辑》2016年版),胡毅、胡颖《永靖“七月跳会”渊源浅论》(《民间文化论坛》2010年第6期),白晓霞《文化政治学视域中的甘肃傩文化研究》(《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2013年版),梁军《甘肃古傩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丝绸之路》2013年第4期),缐仲珊、包建强《古典戏剧小说的别调——流传在永靖黄河以南地区的几个小故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九辑》2014年版)等。这些文章联系地域条件、多民族变迁融合历史等,对甘肃永靖傩舞戏作了全面的描述介绍和研究。

4.曲子戏

曲子戏在中国西北五省十分流行,种类也很多,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新疆曲子戏、宁夏曲子戏等。

新疆曲子戏研究主要论著有:李富《新疆曲子戏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朱新贵《昌吉新疆曲子戏选》(北方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杨培才《新疆北庭曲子戏》(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五家渠市文化局编《新疆眉户(迷糊)戏专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5年版)等。

论文方面有:罗绍文《新疆曲子戏》(《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朱哲《眉户西行与新疆曲子》(《当代戏剧》2000年第6期),廖梦雅、薛洁《试析新疆曲子的社会功能》(《民族论坛》2012年第10期)等文章简述了新疆曲子戏的由来与发展。相关文章还有:任方冰《新疆曲子戏的发生学研究》(《戏曲艺术》2016年第2期),韩芸霞《汗都春与曲子剧比较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毛巧晖、汲晓宁《新疆哈密地区曲子剧的当代传承调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林茵、赵如《新疆曲子戏考》(《中国戏剧》2013年第5期),戴明忠《新疆曲子概述》(《文史知识》2010年第2期),孙桂芝《论文化产业化浪潮中新疆曲子剧的发展》(《昌吉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王三淮《新疆曲子戏》(《中国演员》2015年第6期),边兴才《SOS!新疆曲子剧》(《新疆艺术》1998年第5期),朱新贵《新疆曲子戏演唱形式及溯源》(《神州》2013年第14期),孙桂芝《从新疆曲子剧艺术形态的民间性看其发展前景》(《新疆社科论坛》2013年第4期)等。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有:任方冰《移民背景下的新疆曲子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秦亚琼《新疆曲子的流变与发展》(新疆大学2010年)等。

甘肃曲子戏研究专著有:王君明、赵兴虎《金昌小戏》(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王以岱、陶希军《民勤小曲》(民勤县通用电脑公司2008年版),王正强选编《甘肃曲子戏》(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敦煌市文化馆编《敦煌曲子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口玉明主编《平凉小曲子剧种志》(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从剧本整理、表演习俗、历史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呈现。

马希刚《敦煌曲子戏研究》,李晓环《华亭曲子戏的形态调查与研究》,于雯瑞《华亭曲子戏研究与保护发展现状》,曹瑾《探平凉曲子戏的演唱艺术》,李成秀《甘肃曲子戏研究》,石芳《河西曲子戏述论》(《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李成秀《民勤小曲戏的调查研究》(《北方音乐》2013年第3期),宋运娜、王明政《甘肃民勤小曲子戏的地域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九辑》2014年版)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甘肃曲子戏的生态环境及其文化变迁,探讨了甘肃曲子戏剧目、音乐等方面特点,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同类研究还有李晓环《论华亭曲子戏的生存与保护》(《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卢俊帆《试论平凉小曲子戏的音乐特色》(《丝绸之路》2011年第24期),陈小冬《华亭曲子戏的调查与研究》等。

宁夏、青海曲子戏研究较少,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以上成果,或从民俗学、民间信仰视角研究,或从戏曲、文学学科意义上研究,或立足剧本、音乐、演出过程等表演文本的搜集整理,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本书进行西北民间小戏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