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山洞章》注释 麦加章

有关本章、本章前十段经文和本章结尾的尊贵本章能保护人免遭丹扎里的蛊惑

白拉伊说,有人诵读《山洞章》时,他家中的牲畜不停地惊跳,他抬头看时,发现一片云或雾将他包围了起来。后来他把此事告诉了先知,先知说:“某人啊!你读吧!那是降于《古兰》跟前的安宁(或它因《古兰》而降临了)。正如《黄牛章》所述,这位诵经者是吾赛德·本·胡则勒”[1]

穆圣说:“谁背诵了《山洞章》中的前十段经文,他就不再受到丹扎里的侵害。”[2]

另据传述,穆圣说:“谁背诵了《山洞章》的前十段经文……”[3]

穆圣说:“谁在聚礼日诵读了《山洞章》,两个聚礼间的一切都因之而明亮。”[4]

又说:“谁原封不动地(正确)诵读了《山洞章》,在末日,此章将是他的光明。”[5]

本章降示的原因

伊本·易司哈格说,这个尊贵章节降示的原因是这样的:伊本·阿拔斯说,古莱什人派奈朵尔·本·哈里斯和欧格白·本·艾布·穆尔特去麦地那,让他们向当地犹太教学者讨教对付穆圣的方法。因为他们曾经拥有天启经典,对有关先知的事情有所了解。两人到麦地那见到犹太学者后,向他们叙述了穆圣的情况和他的部分主张,并说:“你们是信仰《讨拉特》的人,我们来向你们请教我们的这个冤家(指穆圣)的情况。”犹太学者们说:“你们向他问三件事情,如果他能如实相告,说明他就是安拉派来的使者。否则,他肯定是个骗子。你们向他问问古代的一些(为了他们的宗教而远走他乡的)青年的问题,因为那的确是奇闻轶事;你们向他问问那个曾经遨游世界的人的消息;再向他问问有关鲁哈的问题。如果他能回答这些问题,他肯定就是一位先知。否则他就是一个骗子,你们想怎么对待他就怎么对待吧!”奈朵尔和欧格白回到麦加,汇报情况后说:“诸位古莱什人啊!我们和穆罕默德摊牌的时刻到了,犹太学者们要我们向穆罕默德提一些问题。”于是他们来到安拉的使者跟前,向使者提出了那些问题。使者听后不假思索地说:“明天我回答你们的提问。”但使者没有说“凭安拉的允许……”众人听后去了。此后使者等了十五夜,而没有接到任何启示,吉卜勒伊里天使也没有下降。一时间麦加人议论纷纷:“穆罕默德说明天回答我们的提问,而今十五天过去了,他什么都没有告诉我们。”启示一日不降临,麦加人的议论就一日无休止,使者陷入了极度的忧虑之中。后来吉卜勒伊里带来了《山洞章》,其中责怪先知为多神教徒而忧虑,并对他们的提问作出了解释。当时下降的经文还有:(关于鲁哈,他们问你。你说:“鲁哈是我的主的机密。”)(17:85)[6]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尊名

(1.赞颂全归安拉,他已降给他的仆人这部经典,而未在其中置入任何歪曲。)

(2.端庄的,以便他(给世人)警告来自他的严厉惩罚和给行善的信士们报喜:他们将会获得优厚的回赐,)

(3.而永沐恩泽。)

(4.并警告那些说安拉有子女的人,)

(5.他们对这事一无所知,他们的祖先也不知道。他们嘴里所说的话是严重的,他们只是说谎。)

安拉降示《古兰》作为警言和喜讯

前面已经提到,安拉总在一些事情的开始和结尾时,赞美他圣洁的本然。因为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应该受到赞美的,无论在今世还是在后世,一切赞美都归于他。因此,他给仆人穆罕默德降经时赞美自己,因为这部《古兰》,是安拉赐给地球居民的最大恩典,它引导他们摆脱重重黑暗,走向光明。因为安拉使这部经典成为了端庄的、不偏不倚的,它给世人指明了正道,向隐昧者发出了警告,为穆民传达了喜讯。因此说“而未在其中置入任何歪曲”,即这是一部不偏不倚的、端庄的经典。

“端庄的”,即这部经是端庄的。

“以便他(给世人)警告来自他的严厉惩罚”,谁否认并反对这部经典,谁就会立即倒霉并永不得翻身——遭受今世和后世的惩罚。那将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惩罚和桎梏。

“给行善的信士们报喜。”“信士”指那些归信这部经典并遵循它的人,在安拉那里,“他们将会获得优厚的回赐。”

“而永沐恩泽”,即他们将永远沉浸在安拉的回赐之中,享受乐园的恩典。

“并警告那些说安拉有子女的人”,这些人是多神教徒,他们崇拜天使,说天使是安拉的女儿。[7]

“他们对这事一无所知”,即“这事”指他们的信口开河,“他们的祖先也不知道。他们嘴里所说的话是严重的”,即他们的话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此说:“他们只是说谎。”

(6.如果他们不信这项宣示,你也许会在他们后面为他们忧伤而毁了自己。)

(7.我的确使地上的一切作为它的装饰,以便我考验他们,看他们当中谁的行为最好。)

(8.我要使其中的一切化为荒原。)

不因多神教徒拒绝正信而感到伤心

安拉安慰使者不要因为多神教徒拒绝正信并疏远自己而感到伤心,正如另一段经文所说:(所以你的内心不必为他们忧伤。)(35:8)又(你不要为他们而忧虑。)(16:127)又(你或许由于他们不信而忧伤欲绝。)(26:3)“毁了自己”指因为气愤而丧失性命。

因此说:“如果他们不信这项宣示,你也许会在他们后面为他们忧伤而毁了自己。”“这项宣示”指《古兰》。即你不要为他们感到遗憾而伤及自己的生命。

格塔德解释说:“你不要因为怒其不幸、恨其不争而害了自己。”[8]穆佳黑德解释说:“你不要因为他们不信而忧心如焚,最终伤及自己的身心。”[9]上述解释大同小异。概言之,使者的使命是传达安拉的旨意,此后谁若信仰,就会深受其益,谁若拒信,就会深受其害。使者不必为他们过分伤心。

今世是考验之地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今世的本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它是人类接受考验的“庄园”,而非永恒的故乡。因此说:“我的确使地上的一切作为它的装饰,以便我考验他们,看他们当中谁的行为最好。”安拉的使者说:“今世是翠绿的、甜美的,安拉让你们在其中作代位者。他将看你们怎么做。所以你们要谨慎处世,要防备妇女(方面的考验),因为古以色列人中的第一场是非源于女人。”[10]

然后安拉指出今世的腐朽、短暂、空虚,说:“我要使其中的一切化为荒原”,即我要把这富丽堂皇的今世变成断壁残垣,使之天翻地覆,寸草不生。

伊本·阿拔斯解释这段经文说:“地面上的一切都将毁于一旦。”[11]穆佳黑德说:“大地将变成不毛之地。”[12]格塔德说:“大地将变成寸草不生的平地。”[13]

(9.你以为洞中的伙伴们和赖根目都是我的迹象中令人惊奇的(事情)吗?)

(10.当时有几个青年住进洞中,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赐给我们来自你的慈悯,求你在我们的事务上使我们适宜获得正道。”)

(11.此后我在洞中封闭了他们的听觉若干年。)

(12.然后我唤醒了他们,以便区分他们两派人中的哪一派更能够计算出他们在那儿逗留的期限。)

洞中人的故事

安拉首先概述了洞中人的故事,然后将详述之。他说,穆罕默德啊!“你以为洞中的伙伴们和赖根目都是我的迹象中令人惊奇的(事情)吗?”即在安拉的能力和权力中,洞中人的事情不足为奇。造化天地、制服日月和星星等重大事务,对安拉而言也不足为奇。但从常规来说,这些重大迹象比之洞中人的事迹,更值得人们去惊奇。正如穆佳黑德在解释这段经文时所说:“我(安拉)还有许多迹象,它们更称得上是奇迹。”[14]

伊本·阿拔斯解释说:“我赐给你的知识和经典,比洞中人和赖根目的事情更尊贵。”[15]

伊本·易司哈格说:“我昭示给众仆的迹象,比洞中人和赖根目的事情更加奇妙。”

其中“洞”)指山洞。上述青年就隐蔽于其中。[16]

“赖根目”)有不同解释,伊本·阿拔斯、阿彤叶、格塔德认为指“临近艾莱地区的一个山谷”;端哈克说:“洞”指山谷中的洞。[17]“赖根目”是该山谷的名称;穆佳黑德说,“赖根目”指他们的建筑物;也有学者认为“赖根目”指其中有上述山洞的山谷。[18]

凯尔卜认为“赖根目”指一个村落的名称;伊本·朱莱杰传述,伊本·阿拔斯说“赖根目”是其中有该山洞的山;伊本·朱拜尔说“赖根目”是一个石牌,上面记载着洞中人的故事,后被放于山洞门口。[19]

“当时有几个青年住进洞中,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赐给我们来自你的慈悯,求你在我们的事务上使我们适宜获得正道。’”清高的安拉说,曾有一群青年为了使自己的信仰不受族人侵犯,逃避到山洞中隐居。他们进入山洞祈求安拉慈悯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赐给我们来自你的慈悯”,即求你关爱我们,不要让我们的民族发现我们。“求你在我们的事务上使我们适宜获得正道。”求你注定我们的这番事业是正义的,并使我们获得最终的成功。正如圣训所说:“(主啊!)无论你判决什么,都求你使其结局成为美好的。”[20]

“此后我在洞中封闭了他们的听觉若干年。”他们进入山洞后,安拉使他们进入睡眠状态,一睡就是许多年。

“然后我唤醒了他们。”安拉让他们从这次漫长的睡眠中醒来后,他们中的一人带着他们的银币去买食物。后文将详述这一经过。

因此说:“以便区分他们两派人中的哪一派更能够计算出他们在那儿逗留的期限。”“两派”指因为时间问题而持有两种观点的洞中人。“期限”一说指年数,一说指终点。因为“期限”就是目的,阿拉伯人表达“先期到达”(或完成任务)时说“马到成功”。

(13.我据实对你叙述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几个归信他们主的青年人,我增进了对他们的引导。)

(14.我使他们的心联系起来,当时他们站起来说:“我们的主是诸天与大地的主,我们绝不在他以外祈求任何神灵,如果那样,我们就说了过分的话。”)

(15.我们的这些族人在他之外崇拜其他神,而他们却不能为它们(伪神)拿出任何明白的证据。谁比那些向安拉捏造谎言的人更不义呢?)

(16.当时你们避开了他们和他们在安拉之外所崇拜的,然后住进洞中。你们的主就会对你们铺展他的慈悯,并在你们的事务上使你们适宜获益。)

归信安拉,脱离族人

经文从这里开始详述洞中人的故事。安拉说,就在一些老年人违抗真理、沉湎于伪教的时刻,一些青年接受了真理,选择了正道。因此,当时响应安拉并跟随穆圣的大部分是青年人,而古莱什的老年人中除了极少部分外,其他人都固守迷信。穆佳黑德说,听说部分洞中人戴着耳环。安拉给这些青年启示了正道,使他们成为虔诚之士。后来他们归信安拉,诚信安拉的独一,并作证应受拜者,惟有安拉。

“我增进了对他们的引导”,布哈里等学者根据这段经文证明信仰及其优越性可增可减。[21]类似的经文还有:(而那些获得引导的人,他增加对他们的引导,并使他们敬畏。)(47:17)又(那些归信者,它使欣喜的他们增加信仰了。)(9:124)又(以便他们在信德之上增加信德。)(48:4)

有人说洞中人所归信的是尔撒先知的宗教。安拉至知。但显而易见,洞中人的事迹发生于基督教以前。假若他们是基督教时期的事情,那么对基督教有成见的犹太教学者不会刻意记着他们的事情,更不会对它深感兴趣。上文已述,伊本·阿拔斯说古莱什人派人到麦地那向犹太学者讨教对付穆圣的方法。犹太学者们建议古莱什人向穆圣问问洞中人的故事、双角王的故事以及有关鲁哈的问题。可见这些事情都曾记载在基督教的经典之前的其他天启经典中。安拉至知。

“我使他们的心联系起来,当时他们站起来说:‘我们的主是诸天与大地的主’。”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赐给他们毅力,他们能够放弃优越的生活,背井离乡。前辈学者和后辈学者中不只一位经注学家说,这些洞中人是一些王公大臣的公子。他们在一年一度的一个节日里来到郊外聚会,在那里崇拜他们的偶像和塔吾特,并为之献牲。当时的国王是一个暴君,名叫代格奴斯,他大力倡导并推进这种蒙昧宗教。在这一年的节日聚会中,这些青年和他们的长辈一起来到郊外,他们对长辈们的行为看在眼里,想在心中,他们知道只有创造天地的伟大安拉才适合接受这种崇拜。所以他们离开众人,走到一旁。最初离开的青年坐到一棵树下,随后其他青年也不约而同地坐到他的跟前。是正信把他们团聚到了一起。

正如阿伊莎(愿主喜悦之)所传述,安拉的使者说:“鲁哈(精神)是被征召的军队,互相交流的就会团结,互相反感的就会排斥。”[22]

艾布·胡莱赖传述,安拉的使者说,人们说:“种族主义是(妨碍)团结的疾病。”每个人都因为存在防范意识而对其他人有所隐瞒,但他不知道人都是相差不多的。[23]

后来有个青年说:“诸位!以安拉发誓,你们离开群众单独到这里,都肯定是有原因的。每个人都说说各自的情况吧!”一个青年说:“以安拉发誓,我知道我的民族所坚持的宗教是谬误的!真正应受崇拜的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独一无偶的安拉。”另一位说:“以安拉发誓,我也是因此而离开他们来到这里的。”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发现大家是因为同一原因而聚到一起的。最后众人达成共识,结为兄弟,并专门修建了一座崇拜安拉的清真寺。他们的族人知道情况后,把他们告到国王那里,国王当即召来他们质问。青年们如实相告,并号召国王也加入崇拜安拉的行列。因此,安拉说:“我使他们的心联系起来,当时他们站起来说:‘我们的主是诸天与大地的主,我们绝不在他以外祈求任何神灵’”。假若我们那样去做,我们就做了谬误之事。因此,他们说:“如果那样,我们就说了过分的话”,即说了假话、诬蔑的话。

“我们的这些族人在他之外崇拜其他神,而他们却不能为它们(伪神)拿出任何明白的证据。”为什么他们不为自己的言论拿出有力的证据呢?

“谁还比那些向安拉捏造谎言的人更不义呢?”即不义的撒谎者。

有学者说,他们被召到国王跟前后,号召国王接受正信,国王不但拒绝归信,反而对他们进行威胁和恐吓,并命人脱去他们所穿的本民族的服饰,给他们规定了“思过”的期限,以便使他们回到原来的宗教中。其实这是来自安拉的特慈和机密。他们就在这次“思过”期间为了保全信仰和人身不受侵犯,躲进了山洞。当人们在信仰方面受到威胁时,可以逃世隐居。正如穆圣所说:“你们中一人的最好财产几乎是走向山颠和降雨区的羊群——他为了宗教而逃避是非。”[24]伊斯兰仅仅在此情况下允许离群索居。否则,是不允许的,因为其后果是离开集体和分裂。

青年们决定离开群众,远走他乡。这也是安拉的选择。安拉说:“当时你们避开了他们和他们在安拉之外所崇拜的”,即你们因为他们崇拜伪神而与他们决裂,并离开他们。

“然后住进洞中。你们的主就会对你们铺展他的慈悯”,即安拉赐给你们慈悯,使你们的民族无法发现你们。

“并在你们的事务上使你们适宜获益。”“事务”指宗教事业。即使你们成功地保全了宗教。

他们避居山洞后,群众再也没有发现他们,国王遂派人四处搜寻。有学者说,此后国王再也没有找到他们,安拉使他们销声匿迹了。正如穆圣和他的朋友虔信者艾布·伯克尔躲过麦加人的追杀,成功地躲进山洞。他们在山洞时,艾布·伯克尔非常焦虑,他对穆圣说:“假若有人向脚下望一眼,他就会发现我们的。”穆圣说:“艾布·伯克尔啊!你是怎么看待这样两个人的——安拉是他们中的第三个?”[25]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如果你们不协助他,那么安拉已经襄助了他。当时,隐昧者驱逐两个人中属于第二位的他。当时他们俩在山洞中,当时他对他的同伴说:“不要忧虑,安拉是跟我们在一起的。”于是安拉把安宁降给他,并以你们目不能见的大军援助了他。他将隐昧者的话贬低成最卑微的。安拉的言辞是至高的。安拉是优胜的、明哲的。)(9:40)这个山洞的故事比洞中人的故事更称得上是奇迹,其意义更伟大、更高贵。

(17.当太阳升起时,你可能看到它向他们洞的右方偏斜;当它西落时,他任由他们向左边偏斜。他们就躲在其中的空间里。这属于安拉的迹象。安拉所引导的人是得正道的,而被安拉置于迷误的人,你绝不能为他找到引导的朋友。)

山洞的位置

经文证明洞口在北面,因为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太阳升起的时候,日光斜着照进洞中。

“它向他们洞的右方偏斜”,指光线向右边收缩,正如伊本·阿拔斯、朱拜尔和格塔德所说。[26]因为太阳从天际升起的时候,其光线也会慢慢缩短,直至这个地方,正午日偏的时候不存在任何日照光线。

因此说,“当它西落时,他任由他们向左边偏斜”,即光线从门的左边——东面射入洞中。说明我们在上面的分析是正确的。对那些研究者或懂天文学的人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假若洞口在东面,那么日落的时候光线就不会进入洞中;假若洞口朝北向,那么无论日落还是日偏时,阳光都不会照进洞中。洞的右侧或左侧,都不会有光线斜射进去;假若洞口在西面,那么午后日光才能照进洞中,并将延续到日落的时候。这也证明了我们上述的论述。一切赞美,全归安拉。

伊本·阿拔斯、穆佳黑德、格塔德等学者说,“”指“任由”[27]。安拉讲述山洞的情况,以便我们进行思考,但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山洞的具体位置。因为这对我们没有意义,从法律角度讲,也没有可取价值。假若了解山洞的具体位置对我们有什么宗教益处,安拉及其使者一定会告诉我们的。穆圣说:“只要有什么事情能让你们接近乐园、远离火狱,我就会将它告诉你们”[28]所以安拉告诉我们这个山洞的特征,而没有告诉我们山洞的位置。

“他们就躲在其中的空间里”,伊本·阿拔斯说,他们在山洞中一个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因为长期的日照会烧毁他们的身体和衣服。

“这属于安拉的迹象。”因为安拉引导他们住进了这座有空气和阳光的山洞,他们的身体和衣服不但没有腐烂,而且他们一直活在洞中。

然后经文说:“安拉所引导的人是得正道的”,即安拉引导这些青年出污泥而不染,弃迷误而得正道。因为安拉引导的人终会得道,安拉使谁迷误,没有任何人能引导他。

(18.你认为他们是清醒的,其实他们是睡着的。我使他们左右翻身,他们的狗在洞口铺开前腿卧着。如果你看见了他们,你一定会转身逃离,并且饱受惊骇。)

长眠洞中

有学者说,安拉从青年们的耳朵注入睡意后,青年们立即睡着了,但他们的眼睛并没有合上,也没有遭受不测。另外空气的对流,更能保护眼睛不致腐烂。因此说:“你认为他们是清醒的,其实他们是睡着的。”

“我使他们左右翻身。”伊本·阿拔斯说:“假若他们不翻身,就会被大地所侵蚀。”[29]

“他们的狗在洞口铺开前腿卧着。”伊本·阿拔斯、穆佳黑德、赛尔德·本·朱拜尔、格塔德说“洞口”指空地;伊本·阿拔斯认为指洞口;还有学者认为指地面。正确解释应该是洞口的空地。譬如《古兰》说:(它笼罩他们。)(104:8)[30]有学者说,他们的狗就像其他狗一样卧在洞口。伊本·朱莱杰说,那条狗在门口守护着他们。狗生性如此,习惯卧到门口,守护主人。因为圣训指出,天使不进入其中有狗、动物像、无大净者和隐昧者的房间。这些青年的福分泽及这条狗后,它也像他们一样进入长眠中。这就是与善人为伍的好处。就像这条狗,它因此而名垂千古,传为佳话。有史学家说,它是其中一人的猎犬。这种解释更加接近事实。也有人说它是国王厨师的狗,厨师是洞中人之一,狗一直追随其后。安拉至知。

“如果你看见了他们,你一定会转身逃离,并且饱受惊骇。”因为安拉赋予他们威严,使人望而生畏,以免在安拉为他们规定的睡眠期结束之前,有人接近他们,或侵犯他们。此中确有许多哲理、明证和宏恩。

(19.我这样使他们醒来,以便他们能互相询问。他们当中的一个人说:“你们在这里停留了多久?”他们说:“我们也许逗留了一天,或是不及一天。”他们说:“你们的主最清楚你们停留了多久。你们派一个人带着你们的银币到城中去,让他去看看哪些食物是最洁净的,并给你们带回一些食品。叫他巧妙一点,以免任何人发觉你们。”)

(20.如果他们发现你们,他们一定会用石头打死你们,或是强迫你们回到他们的宗教,那时,你们就永远不会成功了。)

洞中人睡醒后派他们中的一人去购买食品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使他们睡眠三百零九年后又使他们毫发无损地复活了。他们复生起来之后,身体各方面的状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他们互相问:“你们在这里停留了多久?”即你们睡了多久?

“他们说:‘我们也许逗留了一天,或是不及一天。’”因为他们是在清晨进入山洞的,醒来时正值傍晚。因此他们接着说:“或是不及一天。他们说:‘你们的主最清楚你们停留了多久’”,即安拉至知你们的事情。从文字方面看,他们好像关于睡眠的问题发生了争论。安拉至知。然后他们觉得应该去关心更重要的一件事情——饥渴。

所以他们说:“你们派一个人带着你们的银币到城中去”,即你们回到逃出的那座城市[31]

“让他去看看哪些食物是最洁净的。”正如安拉所言:(如果不是安拉对你们的恩典和仁慈,你们中任何人永远不得干净。)(24:21)又(纯洁者确已成功,)(87:14)“洁净”一词也表示天课(),因为交纳天课后,纳课者的其他财产就纯洁了。

“叫他巧妙一点”,即让他来去的时候小心。也有人解释为:让他尽力轻一点。

“以免任何人发觉你们。如果他们发现你们,他们一定会用石头打死你们,或是强迫你们回到他们的宗教。”“他们”指国王代格奴斯的爪牙。他们若发觉了洞中人,必定要强迫后者放弃自己的信仰,否则就会用各种酷刑将他们折磨致死。所以洞中人非常担心。但如果洞中人屈从这些爪牙,那么他们必定不能取得今世和后世的成功。因此说:“那时,你们就永远不会成功了。”

(21.就这样我使人发现了他们,以便他们知道安拉的诺言是真实的,复活是无疑的。当时,他们对他们之间的事务进行争论,他们说:“你们在他们那儿建造一个建筑物。”他们的主最知道他们。那些胜任他们事务的人说:“我们一定要在他们那儿建一个礼拜寺。”)

城中的人发现洞中人,并在山洞上面建筑记念物

“就这样我使人发现了他们,以便他们知道安拉的诺言是真实的,复活是无疑的。”有几位先贤说,洞中人复活的时代,人们对死后的复生和末日的事情有些怀疑。艾克莱麦说:“当时一部分人相信灵魂被复活,但不相信肉体被复活。后来安拉复活了洞中人,使之成为死后复生的明证和迹象。”[32]

学者们说,一位洞中人乔装打扮后,沿着小路去城中买食物,回到了当年离开的戴格苏斯(Dagsus)城。他认为离城的时间并不久远。然而当时已经改朝换代,好几代人都死去了,这座城和城中居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位洞中人看来,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他在城中转来转去,找不到一个熟悉的人——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他一时困惑不解,自问道:“我是否疯了?还是中魔了?或是在作梦?我昨天傍晚离开这里时,一切都不是这个样子啊!”最后他想:“看来我得赶紧离开这座城市。”想到这里,他走到一个卖饼人跟前,递去随身携带的银币买饼子。卖饼人接过他的银币看来看去,怎么也不认识币上铸写的到底是什么文字。遂把银币交给旁边的人看,但旁边的人也不认识。这样递来递去,市场上谁也不认识这种货币。有人说:“或许此人发现了宝藏。”所以人们向他打听购物者及其银币的来历,以便得知宝藏的下落。他们问:“你是谁?”洞中人回答:“我是这里的市民。我昨晚离开了这里,这儿的国王是代格奴斯。”众人听后纷纷说,这是个疯子。当即把他扭送到地方官员那里。地方官听完洞中人的回答后,大为惊奇,将信将疑。众人(包括当时的国王)听完后,跟着洞中人去找山洞。他们快到洞口时,洞中人说:“且让我先去通知我的伙伴们。”说完便走进了洞中。有学者说,洞中人说完就消失在众人的眼前,谁也不知他到哪里去了。从此,音信全无。也有学者说,国王和众人进入洞中看到了他们,国王还向他们致安,并热情拥抱。据说,这位国王是个穆斯林,名叫彦督塞斯。洞中人们听了国王的谈话后非常高兴,便为国王祝福,还向他问了安。此后洞中人回到睡眠之处,并在那里归真了。安拉至知。[33]

“就这样我使人发现了他们”,即我使当时的人们发现他们时,他们还是当初进入睡眠前的样子。

“以便他们知道安拉的诺言是真实的,复活是无疑的。当时,他们对他们之间的事务进行争论”,即当时的人们对死后的复生问题进行辩论。有人相信后世的复生,有人不相信。所以安拉让他们发现了洞中人,作为一种明证——这个明证或许有利于他们,或许不利于他们。

“他们说:‘你们在他们那儿建造一个建筑物。’他们的主最知道他们”,即你们堵住洞,不要侵犯他们。

“那些胜任他们事务的人说:‘我们一定要在他们那儿建一个礼拜寺。’”说这些话的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是否属于值得称赞的人,是有待研究的。因为穆圣说:“愿安拉诅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他们将先知和一些清廉者的墓地作为了礼拜场所。”穆圣警告人们不要这样做。[34]据传述,在信士的长官欧麦尔(愿主喜悦之)任哈里发时期,人们在伊拉克发现了达尼亚[35]的墓穴,欧麦尔得到信息后命令人们将其隐蔽起来,不要埋到原地,因为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战争等不良的后果。[36]

(22.有人将说他们是三个人,狗是他们当中的第四个。有人说他们是五个,那狗是第六个。这是由于对未见之事的猜测。有人说他们是七个,那狗是第八个。你说:“我的主最清楚他们的数目,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因此,关于他们的事情,你只能进行表面的辩论,关于他们的事情,你不要请教任何人。)

洞中人的数目

人们对洞中人的数目有不同的看法。安拉列举了三种观点。说明就此问题再没有第四种观点。安拉用“这是由于对未见之事的猜测”这节经文否认了这两种观点。即这两种说法都是无知的猜测。就像一个人盲目地射击,他怎能射中目标呢?即便射中了,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然后安拉讲述了第三种观点,安拉没有对它的正确性作出评定。或用“那狗是第八个”肯定了这一观点。说明事实正如持第三种观点者所说。

“我的主最清楚他们的数目”,经文指出,碰到类似问题时,最好将它的答案交给安拉。因为在不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探讨这些问题是徒劳无益的。但我们可以阐明已经发现的知识,否则,就应当适可而止。

“只有少数人知道他们”“少数人”指全人类中极少数人。伊本·阿拔斯说:“我属于安拉所说的‘少数人’。他们是七个人。”[37]阿塔也曾这样说过,也认为洞中人共七位。

据伊本·哲利尔传述,伊本·阿拔斯说,我属于(经文所说的)“少数人”,他们是七个人。[38]

“因此,关于他们的事情,你只能进行表面的辩论”,即你只能泛泛地谈一谈,因为掌握这些知识并不会给人带来重大的益处。

“关于他们的事情,你不要请教任何人。”因为人们除了信口说说或胡乱猜测之外,都对此没有明确的知识。换言之,人们有关洞中人的传言,并没有被保护者(先知)的话作为依据。穆罕默德先知啊!安拉确已赐给你无可质疑的真理,你的话优越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经典和言论,它是验证传言的惟一标准。

(23.对于任何事你不要说:“我将在明天去做它。”)

(24.除非(同时说:)“如果安拉意欲!”当你忘记时,要记念你的主。并说:“我的主或许引导我(走向)比这更近的正道。”)

决定做某事时,应该说“如果安拉意欲”

安拉在此指导穆圣做事情的一种礼节,当他决心要去做一件事情时,应该将这件事情交付安拉的意欲,因为安拉知道人类不可知的一切未见之事,他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和未发生的事情,也知道未发生的事情将会怎么发生。安拉的使者说:“达乌德先知的儿子苏莱曼曾说:‘今夜我势必要和七十位(另两种传述中说是九十位、一百位)妻子交接,好让每个妻子生下一个孩子,将来为主道作战。’(据说,天使让他念:“如果安拉意欲”,但他没有念。)他和她们交接后只有一位妻子生下了半个人[39]。”使者接着说:“以掌管穆罕默德生命的安拉发誓,假若他当初念了‘如果安拉意欲’,他的誓言不会落空,必会如愿以偿。”另据传述,穆圣说:“若是那样,他们(那些孩子们)全部会成为战士,为主道驰骋疆场。”[40]我们在前面说过,本章降示的原因是当有人向穆圣询问洞中人的故事时,穆圣说:“我明天告诉你们。”(忘了说“如果安拉意欲”)所以启示十五天没有降示。[41]我们在本章开头已对此作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当你忘记时,要记念你的主。”有人说,经文的意思是当你想起忘了念“如果安拉意欲”时,你当记念安拉。阿卜·阿林、哈桑·巴士里都持此观点。[42]艾尔麦什传述,伊本·阿拔斯关于一个发誓的人说:“他应该念‘如果安拉意欲’,即便一年以后也罢。”伊本·阿拔斯碰到类似问题时经常读下列经文:“当你忘记时,要记念你的主。”有人问艾尔麦什:“你是听穆佳黑德这样说的吗?”艾尔麦什说:“莱司也曾这样告诉过我。”[43]伊本·阿拔斯的意思是,即便在一年以后想起当初没有念“如果安拉意欲”,想起来时也应该念。换言之,如果一个人在发誓或说话时忘了念“如果安拉意欲”,此后想起时即便已经过去了一年,当初发的誓或说的话已经反悔了,他也要补念“如果安拉意欲”。这是圣训所提倡的。伊本·哲利尔持此观点,并明确指出在此情况下补念(“如果安拉意欲”是可嘉的,但这)不能说明它能补偿已经破坏的誓愿,或可以消除应该承担的罚赎。[44]尹本·哲利尔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伊本·阿拔斯所说的话的精神。安拉至知。

据泰伯拉尼传述,伊本·阿拔斯解释“对于任何事你不要说:‘我将在明天去做它。’除非(同时说:)‘如果安拉意欲!’当你忘记时,要记念你的主”时说:“你要念如果安拉意欲”。

“并说:‘我的主或许引导我(走向)比这更近的正道”,即当有人向你问一件你不知道的事情时,你祈求安拉解答它,恳求安拉使你得到正确的答案。安拉至知。

(25.他们在他们的洞中居住了三百年,他们又加了九年。)

(26.你说:“安拉最清楚他们逗留了多久。诸天与大地的奥秘都属于他。他看得多么清楚,他听得多么精细!除他之外他们没有任何保护者,他也不让任何人参与他的判决。”)

青年们在山洞中停留的时间

安拉告诉他的使者,洞中人自从进入山洞开始睡眠,一直到安拉让他们苏醒,并让当时的人们发现他们之间的期限。按照纯阴历计算,它是三百零九年。按照阳历计算,它是三百年。因为阴历和阳历之间每一百年相差三年。因此,安拉提到了三百年后又说:“他们又加了九年。”

“安拉最清楚他们逗留了多久”,即你不知道它的正确答案,安拉也没有对此作出指示之前,你不要就此发表任何评论。在类似情况下,你应当说:“安拉最清楚他们逗留了多久。诸天与大地的奥秘都属于他”,即只有安拉或安拉赋予这种知识的人才知道它。就上述问题,穆佳黑德等前辈和后辈学者们,都持这种观点。

格塔德就“他们在他们的洞中居住了三百年”说,安拉用“安拉最清楚他们逗留了多久”驳斥了这种观点。他说,阿卜杜拉是这样读这段经文的:“”,即“他们在他们的洞中居住了三百年”不是安拉的话,而是人们的话。穆特磊夫也持此观点。[45]

格塔德的上述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据有经人所掌握的证据,洞中人在洞中居住了三百年,而没有另外九年。他们是按阳历计算的。假若安拉引用了人们所说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说“他们又加了九年。”可见这节经文(居住三百年)是安拉的表述,而不是引用人们的话。伊本·哲利尔选择了这种解释。安拉至知。

“他看得多么清楚,他听得多么精细!”即安拉确实在看着他们,听着他们。伊本·哲利尔说,经文在此以夸张句的形式,赞美安拉的视和听。[46]即安拉对万物的观看是多么清楚和透彻啊!对万物的听是多么精确和细致啊!任何物都不能逃脱安拉的观看和听闻。

格塔德认为经文的意思是:“任何物(包括人类)的听觉和视觉,都无法和安拉的视听相比较。”[47]

“除他之外他们没有任何保护者,他也不让任何人参与他的判决。”创造和命令都归安拉主持,安拉的判决是不可被推翻的,他没有宰相,也没有相助者、伙伴或指导者。他超绝万物,圣洁无染。

(27.你应当诵读你的主启示给你的经典。没有谁能改变他的话,除他之外你也找不到任何避难之所。)

(28.你要耐心地同那些朝夕祈求安拉、寻求主的喜悦的人在一起,你不要为了追求今世的浮华,让你的两眼由他们身上挪开。你也不要服从我已经使其内心疏忽于记念我,并且追随个人私欲,以及其行事是过分的人。)

命令诵读《古兰》,并耐心地和穆民们相处

安拉命令使者诵读他尊贵的经典,并将它传达给世人:“没有谁能改变他的话”,即没有人能篡改它或侵犯它。

“除他之外你也找不到任何避难之所。”“避难之所”),即逃避之处。[48]格塔德认为该词指盟友、主人。[49]伊本·哲利尔说:“穆罕默德啊!如果你没有诵读你的主启示给你的经典,那么你将遭受安拉的谴责并无处可逃。”[50]正如安拉所言:(使者啊!你当传达从你的主降临的。如果你不去做,你就没有传达他的信息。安拉将从世人那里保护你不受人们侵害,安拉不引导隐昧的群体。)(5:67)又(为你规定《古兰》的安拉,必将使你回归故地。)(28:85)即安拉已将传达《古兰》定为你的天职,并将审问你是否不辱使命。

“你要耐心地同那些朝夕祈求安拉、寻求主的喜悦的人在一起”,即你当和那些赞美安拉并早晚祈求安拉的人同坐,无论他们是富翁还是穷人,强者还是弱者,他们都是安拉的仆人。

有学者说,这段经文是因为一些古莱什贵族而降示的,他们要求穆圣和他们座谈时,不要让比拉勒、安马尔、苏海卜、胡拜卜、伊本·麦斯欧迪等贫穷的圣门弟子参与,并让穆圣为这些穷人专门设一个谈话的地方。后来安拉对穆圣说:(你不要赶走那朝夕求主,追求他喜悦的人。)(6:52)并命令先知要耐心地和这些人同坐,说:“你要耐心地同那些朝夕祈求安拉、寻求主的喜悦的人在一起。”伊本·艾布·宛葛思传述:“当初我们和先知共六人在一起,后来多神教徒们对先知说:‘你当驱逐这些人,并让他们不要在我们面前张狂!’”伊氏接着说:“当时(在先知跟前)只有我、伊本·麦斯欧迪、一位胡宰里族人、比拉勒,还有两个人,我忘记了他们的名字。后来使者想到了安拉意欲他想到的一些事情,开始考虑它。安拉因此而降下:‘你要耐心地同那些朝夕祈求安拉、寻求主的喜悦的人在一起’。”[51]

“你不要为了追求今世的浮华,让你的两眼由他们身上挪开。”伊本·阿拔斯解释说:“你不要疏忽了他们,而去关心其他人。”[52]换言之,你不要希望把你的弟子们换成一群贵族和富翁。

“你也不要服从我已经使其内心疏忽于记念我。”你不要服从那些为了今世而不顾宗教,也不礼拜安拉的人。

“其事情是过分的”,即他的言行都是愚蠢而过分的、并且没有积极意义。换言之,你不要服从他们的行为,也不要喜爱或羡慕它。(你不要觊觎我赐给各种人的今世荣华。我用它来试验他们。你的主的供应是更好的和更持久的。)(20:131)

(29.你说:“真理来自你们的主。谁愿意,就让谁归信,谁不愿意,就让他不信。”我已经为不义者们准备下了烈火,火墙包围了他们。如果他们哀求喝水,他们将喝到和熔铜一样的水。它将烧灼他们的脸。那饮料真可怕!那居所真可怕!)

真理来自安拉,不信真理的人的报应

安拉对使者说,穆罕默德啊!你对世人说,我从你们的养主那里带来的,是无可质疑的真理。“谁愿意,就让谁归信,谁不愿意,就让他不信。”这是一种严厉的警告。

因此说:“我已经为不义者们准备下了烈火。”“不义者”指不归信安拉、使者和经典的人。

“火墙包围了他们”,伊本·阿拔斯说:“苏拉迪古”[53]指墙。[54]

“如果他们哀求喝水,他们将喝到和熔铜一样的水。它将烧灼他们的脸。”伊本·阿拔斯说,“穆胡里”[55]是一种粗糙的水,形状像油的残渣;[56]穆佳黑德认为指类似于血、脓那样的物质;[57]艾克莱麦认为指一切达到热的极限的物质。[58]另一些人认为指一切被溶化的东西。[59]

格塔德说,伊本·麦斯欧迪将某个金质东西放进一个容器后溶解,等那物质泛出泡沫后说:“这种物质相似于穆胡里。”[60]

端哈克说:“火狱中的水是黑的,火狱也是黑的,其中的居民还是黑的。”[61]

上述各家解释都不矛盾,因为穆胡里具备了上述的一切恶劣属性,即黑、臭、粗、热。

因此说:“它将烧灼他们的脸。”当隐昧者把它放到嘴边,打算要饮用的时候,他的脸被灼伤了,以致脸上的皮肤掉进了其中。

伊本·朱拜尔说:“火狱的居民因为饥饿而求救,所以天使给他们带来瓒枯木的果子,他们吃了这些果子后,脸上的皮肤完全脱落了。假若有人经过他们时,就会因为他们的样子而认出他们。然后这些人又会因为干渴而求救,天使给他们带来穆胡里一样的水,让他们饮用。这是一种极热的水。当他们把它放到嘴边时,他们已经脱皮的脸上的肉又被烧灼。”因此,安拉指出这种饮料具备各种恶劣的特征。

“那饮料真可怕!”正如安拉所言:(被饮给使他们肠子断裂的沸水。)(47:15)(饮极热的泉水,)(88:5)又(他们将往来于它和极热的液体当中。)(55:44)

“那居所真可怕!”“居所”指家、睡眠之地、会聚之地、正如另一段经文所说:(以它作为居所或是休息之处。)(25:66)

(30.那些归信并行善的人,我不会作废行善者的回赐。)

(31.这些人,他们将获得永居的乐园,在它们的下面有诸河流动。他们将戴着金手镯居住在其中,他们将穿着绿色的锦衣和丝质的衣服,靠在软床上。那回赐真优美!那居所真优美!)

归信并行善的人的报酬

安拉讲述了薄福的人后,讲述归信安拉并诚信列圣的人们,他们不但相信列圣带来的一切经典,而且遵循先知的命令行善,“这些人,他们将获得永居的乐园”,”,即永恒。

“在它们的下面有诸河流动”,即在他们的宫殿和居所下面流动着许多河流。

“他们将戴着金手镯居住在其中。”另一段经文说:(他们将在其中佩戴黄金手镯和珍珠,他们在那里的衣服是丝的。)(22:23)经文在此则详述了他们的服饰,说:“他们将穿着绿色的锦衣和丝质的衣服”“锦衣”指质地柔软、光滑的衣服,譬如衬衣。“丝质的”指有光泽的粗丝。

“靠在软床上”,有人认为他们侧卧在软床上;也有人认为指盘腿坐在软床上。后一种解释更加贴近这里所叙述的情景。“软床”指帷幕下面的床。安拉至知。

“那回赐真优美!那居所真优美!”即这乐园作为他们善功的报偿是多么美好啊!他们休息、居住、停留的处所是多么优美啊!正如经文在形容火狱时说:“那饮料真恶劣!那居所真恶劣!”《准则章》也对穆民和隐昧者的结局作了对比,正如安拉所言:(以它作为居所或是休息之处,实在是太恶劣了。)(25:66)叙述穆民的结局时说:(这些人由于他们的坚忍将被奖给宫殿,他们将在那里获得祝贺和祝安。他们将永居那里。多么美好的住处和居所啊!)(25:75-76)

(32.你给他们举一个例子:有两个人,我供给他俩当中的一人两个葡萄园,并以枣树围绕着它们,还在两园之间设置了禾田。)

(33.两园都出产食品,一物不缺。我使一些河流在它们中间流过。)

(34.他有很多果实。他在谈话中对他的伙伴说:“我的财产比你多,在人数方面,也比你强大。”)

(35.对自己不义的他进入他的园中,说道:“我永远不相信这一切将会消失。)

(36.我也不相信复活时刻能到来。假使我被带回到我的主那里,我也一定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归宿。”)

富多神教徒和贫穆斯林的例子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有些多神教徒不愿和贫弱的穆斯林坐到一起,仗着自己的财产和门第,目中无人。安拉在此举了两个人的例子:其中一人拥有两座安拉所赐的园子,园中种着葡萄,园子的周围由枣树环绕,中间种着庄稼。这些树和庄稼都能带来丰硕的收获。

“两园都出产食品”,即果实(包括庄稼)。

“一物不缺”,即收获稳定,从不减少。

“我使一些河流在它们中间流过”,即在两座园中分布着一些河流。

“他有很多果实。”有人说“果实”指财产;也有人认为指果实。根据其他读法,后一种解释更加贴切。

“他在谈话中对他的伙伴说”,即上述两座园子的主人傲慢地和另一人谈论道:“我的财产比你多,在人数方面,也比你强大”,即我的服务者、侍从和儿女更多。格塔德说:“以安拉发誓,恶人的理想只是财多人旺。”

“对自己不义的他进入他的园中”,即他由于隐昧、傲慢、顽固和否认最终的归宿而亏了自己。[62]

“说道:‘我永远不相信这一切将会消失’”,即他因为眼前美丽的园子、茁壮的庄稼和各处流动的河流而得意忘形,认为这些将会永存,永不改变。这是因为他头脑简单,缺乏对安拉的信仰,因为今世的生活及其浮华而自以为是和否认后世。

因此他说:“我也不相信复活时刻能到来。”

“假使我被带回到我的主那里,我也一定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归宿”,即假若真有后世,并要回归到安拉跟前,那么,在我的主那里,我的份额将是更丰富的。假若他不看重我,就不会在今世赐给我这些财产。正如安拉所言:(倘若我被带回我的主,我一定会由他那里获得更好的。)(41:50)又(你可曾见到那不信我的迹象的人,他说:“我一定会被赐给财富和子女”吗?)(19:77)他以安拉的名义发誓,将在后世得到这一切。这段经文是因为阿斯·本·瓦伊里而降的。如果安拉意欲,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介绍这一事件。我们只信赖安拉,并托靠他。

(37.他的伙伴辩驳道:“你不信用泥土造化你,然后由一滴精(造你),然后将你形成一个男人的安拉吗?”)

(38.但他是安拉,是我的主,我绝不以任何物举伴我的主。)

(39.当你走进你的园子时为何不说:“(这是)安拉意欲的,除了安拉,别无力量。”如果你认为我在财产与子女方面都不及你。)

(40.那么我的主也许会赐给我比你的园子更好的,也许他会在你的园子中由天上降下灾难,使它变成一片寸草不生的平地。)

(41.或者它的水一大早就干涸,而你不能寻求。)

贫穷的穆民的回答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园主的伙伴[63]——一位贫穷的穆民忠告园主,并警告他不要得意忘形、否认安拉,对他说:“你不信用泥土造化你……的安拉吗?”这位穷人严厉地谴责了他,因为他否认安拉用土造人。人祖阿丹是安拉用泥土创造的,而阿丹的子孙,则是由其精液——卑微的液体创造的。正如安拉所言:(你们怎么可以不信安拉呢?你们原是没有生命的……)(2:28)即安拉昭示给你们的明证昭然显著,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人人都可以很自然地认识它,你们还为何否认安拉呢?因为万物都知道,他们原本是不存在的,是后来才存在于世的。他们的存在不是靠自己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某个被造物而实现的。因为其他的被造物在这一方面和他们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是靠造物主而实现的。这个造物主,独一无偶,创造万物。

因此,这位穆民说:“但他是安拉,是我的主”,即我不但不说你的这种话,而且要承认安拉的受拜性和养育性,“我绝不以任何物举伴我的主”,即他是独一无偶的受拜者。

“当你走进你的园子时为何不说:‘(这是)安拉意欲的,除了安拉,别无力量。’如果你认为我在财产与子女方面都不及你……”这位穷人质问园主,对他说,当你进了园子,见到园中一切,赏心悦目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赞美安拉?因为这一切都是安拉特赐给你的。你为什么不说“(这是)安拉意欲的,除了安拉,别无力量”?因此,部分先贤根据这段经文说:“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现状、财产或儿女而得意忘形的时候,应该念:‘(这是)安拉意欲的,除了安拉,别无力量。’”安拉的使者说:“我指引你去乐园的众多宝藏中的一座宝藏,好吗?(它是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只有托靠安拉。”[64]

“那么我的主也许会赐给我比你的园子更好的”,指后世的情况。

“也许他会在你的园子中由天上降下灾难”,即在今世中,他降下天灾,使你眼中这座永不枯竭、永不毁灭的园子毁于一旦。显然,经文指的是连绵的滂沱大雨将园中的庄稼和果树完全冲垮。

因此说,“使它变成一片寸草不生的平地”,即使之成为一片不毛之地。[65]

“或者它的水一大早就干涸”,即渗入地下,正如安拉所言:(你说:“你们可曾看到,如果你们的水在清晨渗漏,谁会供应你们一条流水呢?”)(67:30)经文在此说:“或者它的水一大早就干涸,而你不能寻求。”“干涸”指干枯的(即或者它的水一大早就成为干涸的),其语义比“渗枯”更为深刻。

(42.他的果实被彻底摧毁了,他只有对他花在它们上面的财产而痛惜地搓手。它的架子完全倒塌了。他说道:“但愿我不曾以任何物举伴安拉!”)

(43.他没有帮助他抵抗安拉的群众,他也不能自助。)

(44.在那里,援助(裁决权)全归真实的安拉,他的赏赐是最优美的,结局是最美好的。)

隐昧者的悲惨结局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他的果实被彻底摧毁了。”“果实”指财产;另一说指果实。即这个隐昧者遭遇了他不愿看到的结局,穆民曾经警告过他的事情发生了,他那心爱的园子遭受了天灾。而此前,他因为那园子而一度得意忘形,疏忽安拉。

“他只有对他花在它们上面的财产而痛惜地搓手。”格塔德认为经文的意思是:他因为失去财产而伤心地、痛惜地拍打手掌。[66]

“他说道:‘但愿我不曾以任何物举伴安拉!’他没有帮助他抵抗安拉的群众”“群众”指族人或儿女。虽然此前他因他们而自豪、骄傲。

“他没有帮助他抵抗安拉的群众,他也不能自助。在那里,援助(裁决权)全归真实的安拉。”学者们对这段经文的读法有不同解释[67]。一种读法是:“他没有帮助他抵抗安拉的群众,在那里,他也不能自助”。[68]即他在安拉的惩罚降临的地方不能自助,也无法逃脱。“援助(裁决权)全归真实的安拉”,则是另一段经文的开头;第二种读法是:“他没有帮助他抵抗安拉的群众,他也不能自助。在那里,援助全归真实的安拉。”[69]

学者们对“援助”)一词也有不同的读法。有人将其中的瓦吾()读开口符(即),其意义是“援助只属于(来自)安拉”,即惩罚降临时,无论是穆民还是隐昧者,都得求安拉襄助,都得恭顺于安拉。正如安拉所言:(当他们看到我的惩罚时,他们说:“我们归信独一的安拉,并否认一切我们曾经为他所举伴的。”)(40:84)又如《古兰》叙述法老的情况:(直到他快要被淹死的时候,他说:“我归信了,应受拜者,惟有以色列人所归信的安拉。我是一个顺服者。”现在(你才归信)吗?以前你确已违抗了,你一直是个坏事者。)(10:90-91)有人将其中的瓦吾()读齐齿符(即)。即“在那里,裁决权全归真实的安拉。”

学者们对“真实的”一词也有不同读法[70]。第一种读法中将“尕夫”读合口符。(译文应该是“在那里,真实的援助(或裁决)全归安拉。”)正如安拉所言:(那天,真实的权力属于至仁主,那对隐昧者是一个艰难的日子。)(25:26)第二种读法中“尕夫”()读齐齿符。作为“安拉”一词的定语[71]。正如安拉所言:(然后他们被集合到安拉——他们的真主那里。)(6:62)

因此说,“他的赏赐是最优美的,结局是最美好的”,即一切为安拉而做的善事,其回赐是美好的,其结局是更加忧美的。

(45.你给他们打一个比喻:今世的生活,就像我由天空降下的雨水,大地的植物吸收了它(而变得繁茂)。然后变成干枯的,而被风吹散。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

(46.财产与子嗣只是今世生活的饰物,但持久的善功,在你的主看来是在回赐方面更好的,希望方面也是更好的。)

今世生活的比喻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你给他们打一个比喻。”穆罕默德啊!你当为世人设一比喻。

“今世的生活”,即你当举例说明今世生活的腐朽和短暂。

“就像我由天空降下的雨水,大地的植物吸收了它”,即种子吸收了水分之后开始成长,最终枝繁叶茂,长出娇艳的花朵,显得玲珑剔透。就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突然间“变成干枯的”“干枯的”指枯萎(槁)的。

“而被风吹散”,即它们被风吹得七零八散,东倒西歪。

“安拉对于万事是全能的”,即安拉能够掌握风调雨顺,也能够掌握家毁人亡。《古兰》中这种例子很多,正如《优努司章》所说:(今世的生活就像我从天上降下的雨水,大地的植物——人畜食用的植物被其滋润。)(10:24)又如《队伍章》所述:(你没看见安拉由天空降下雨,并使它流入大地,汇集成泉,然后他以它生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庄稼……)(39:21)在《铁章》中说:(你们要知道,今世的生活只不过是玩乐、消遣、装饰和你们当中互相争荣以及在财富和子女方面竞富。就像时雨,它的植物使耕种者愉快……)(57:20)圣训中说:“今世是甜美的,翠绿的。”

崇拜安拉优于依靠财产和儿女

“财产与子嗣只是今世生活的饰物。”正如安拉所言:(人们所迷恋的是女人、子嗣、无数的财宝……)(3:14)又(你们的财富和你们的子女只是考验。安拉那里有巨大的报偿。)(64:15)即如果你们一心一意地崇拜安拉,那么它比贪图今世、聚敛财产或溺爱子女更好。因此说:“但持久的善功,在你的主看来是在回赐方面更好的,希望方面也是更好的。”

“持久的善功。”伊本·阿拔斯、伊本·朱拜尔和先贤认为它指的是五番拜功。[72]

阿塔和伊本·朱拜尔传自伊本·阿拔斯,认为它指“赞美安拉、一切赞美全归安拉,应受拜者,惟有安拉,安拉至大。”[73][74]

有人就这个赞词请教了信士的长官奥斯曼,他回答说,它是“万物非主、惟有安拉;赞美安拉;一切赞美全归安拉;安拉至大;(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惟凭清高伟大的安拉。”[75]

安拉的使者说:“五件事情真奇妙!它们在天秤上真重,(它们是)应受拜者,惟有安拉;安拉至大;赞美安拉清净无染;一切赞美全归安拉;清廉的孩子归真后,其父祈求得到安拉的回赐。五件事情真奇妙:谁在确信它们的情况下见到安拉,谁就会进入乐园。(它们是)归信安拉、相信末日、相信乐园和火狱、归信死后的复生、相信清算。”[76]

阿里·本·艾布·特里哈传述,伊本·阿拔斯说“持久的善功”指记念安拉,念“应受拜者,惟有安拉;安拉至大;赞美安拉;一切赞美,全归安拉;安拉真多福啊;(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力量,惟凭安拉;我向安拉求饶;愿安拉赐福予穆圣。”以及斋戒、礼拜、朝觐、施舍、释奴、吉哈德、接恤骨肉等善功。只要天地不朽,这些善功将和它的主人同在。

奥夫传述,伊本·阿拔斯说,它指“优美的语言”。[77][78]

栽德·本·艾斯莱姆说,它指一切善功。伊本·哲利尔持此观点。[79]

(47.那天,我要将山岳移开,你会看到大地空旷无物。我集合了他们。我不会遗漏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48.他们将被排列着展示在你的主跟前,(我说:)“你们正如我最初造化你们时一样,确已来到我跟前。但是,你们曾妄言我不会为你们设定一个约期。”)

(49.功过簿已被放好了。你将看到犯罪者们对其中的(所载)怵目惊心。他们将会说:“我们好伤心啊!这个功过簿是怎么回事?事无巨细,毫不遗漏,它都记录了下来!”他们发现他们所做过的一切都在现场。你的主绝不会亏待任何人。)

末日最大的惊恐

清高伟大的安拉在此讲述末日的惊恐以及其中的一些重大事情,正如安拉所言:(那天,天将翻腾起伏,山将移动。)(52:9-10)又(你看山而以为它们是僵固的,但是它们将像云烟一样地消失。)(27:88)又(山岳像松散的毛绒。)(101:5)又(他们问你关于山(的情况),你说:“我的主将粉碎它们。”他将使它成为空旷的荒原。你在其中看不到曲折或坎坷。)(20:105-107)安拉说,那时山将消失,变成平地。

因此说,“你会看到大地空旷无物”,即一切都在眼前,可以一览无余,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任何障碍物,人们都出现在安拉跟前。[80]格塔德解释说:“没有任何建筑物,也没有一棵树。”[81]

“我集合了他们。我不会遗漏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即我召集了一切前人和后人,老人和小孩。正如安拉所言:(你说:“真的,那些前人和后人,全都会被集中在一个明确之日的时间。”)(56:49-50)又(那就是人类为此而集中的日子,那就是被见证的日子。)(11:103)

“他们将被排列着展示在你的主跟前”,有可能指万物都站成一排,立在安拉跟前。正如安拉所言:(那天,鲁哈和众天使排列成班,除了至仁主特许说话,并说真理的人之外,全都静默肃立,不敢发言。)(78:38)也有可能站成许多排,如:(你的主来临,众天使排班降临。)(89:22)

“你们正如我最初造化你们时一样,确已来到我跟前。”这是对否认最终归宿者的警告。也是在末日众生面前对他们的揶揄。

因此,安拉责斥他们:“但是,你们曾妄言我不会为你们设定一个约期”,即你们原来猜想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也不会碰到这种结局。

“功过簿已被放好了。”这个册簿中记载着人的一切行为,一丝一毫都不疏忽。

“你将看到犯罪者们对其中的(所载)怵目惊心。”其中所载的指他们的丑恶行为。

“他们将会说:‘我们好伤心啊!’”即我们因为曾经虚度年华而好懊悔啊!

“这个功过簿是怎么回事?事无巨细,毫不遗漏,它都记录了下来!”即人们曾经所有的功过,无论有多大,都记录在其中。

“他们发现他们所做过的一切都在现场”,即他们所做的善恶都展现在眼前。正如安拉所言:(那天,每一个人都会发现他曾做的一切善行都在面前。)(3:30)又(那天,人将被告知他前后所做的一切。)(75:13)又(那天,一切秘密都被揭露。)(86:9)穆圣说:“末日,每个失信者的屁股跟前都将升起一杆旗,旗的大小取决于他的失信程度。有声音说:这是背信弃义者某某。”[82]

“你的主绝不会亏待任何人。”他将在众仆之间判决他们的一切事情,而不会亏待任何一人。他还会原谅、赦免、慈悯许多人,以其大能和哲理惩罚他所欲之人,用隐昧者和犯罪者填满火狱,然后他要拯救犯罪者,使隐昧者永居火狱。他确实是公正无私的裁决者。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安拉不亏枉人一粒芥子的重量。如果人有任何善功,他要使它成倍增长。)(4:40)又(我将在复生日设置一些公平的天秤,任何人不被亏待丝毫……我是最佳的计算者。)(21:47)类似的经文很多。贾比尔说,我听说有人从穆圣那里听到过一段圣训,所以我买了峰骆驼,绑好鞍子,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前去沙姆找那人。到达之后才知道此人是阿卜杜拉·本·吾奈斯,我对门卫说:“请去告诉他,贾比尔在门口。”他问:“是阿卜杜拉的儿子吗?”我回答:“是的。”然后他拖着衣服跑了出来。我们相互拥抱后,我问:“听说你从安拉的使者那里听到了一段有关抵偿制方面的圣训,我担心我听到它之前你我中的一位归真。”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说:‘末日,安拉将召集人类(他或许说了“召集仆人”),那时他们都赤身裸体,未割包皮,并且都‘卜胡曼’。”我问:“‘卜胡曼’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一无所有。”他接着说:“将有声音呼唤他们——那声音远近的人听得一样清楚:我是君主,我是清算者。我为火狱居民索回乐园居民对他所欠的之前,任何一个火狱居民不得进入火狱;我为乐园居民索回火狱居民对他所欠的之前,任何一个乐园居民不得进入乐园。即便(曾经打了对方)一个巴掌(也要进行抵偿)。”他说,我们(圣门弟子们)问:“赤身赤脚,一无所有的我们带什么地去见安拉?”穆圣说:“带着善功和罪恶。”[83]

安拉的使者说:“末日,有角的羊会因为无角的羊而受到抵偿。”

(50.当时,我对天使们说:“你们向阿丹叩头。”除了伊卜厉斯之外他们全叩头了。它一直是精灵,它违背了它的主的命令。难道你们要舍弃我而以它和它的子孙作保护者吗?而它们却是你们的仇敌,不义者的倒行逆施真邪恶!)

阿丹和伊卜厉斯的故事

清高伟大的安拉在此提醒人类,伊卜厉斯对他们和他们的祖先有着根深蒂固的仇恨,安拉同时警告了那些与伊卜厉斯为伍并与造物主为敌的人。安拉创造了他们,并恩赐他们,而他们却和伊卜厉斯沆瀣一气,敌视安拉。所以说:“当时,我对天使们说。”正如《黄牛章》开头所述,我对所有的天使说:“你们向阿丹叩头”这是一种表示尊重的叩头,以便显示阿丹的优越性。正如安拉所言:(当时,你的主对天使们说:“我要用来自臭泥的陶土造人。当我把他造就,并在其中吹入我的鲁哈后,你们当为他俯地叩头。”)(15:28-29)

“除了伊卜厉斯之外他们全叩头了。它一直是精灵”,即其本质是背信弃义。因为它被造于无烟的火焰,而创造天使的原料是光。正如安拉的使者所说:“天使是从光被造的,伊卜厉斯是从无烟的火焰被造的,阿丹是从为你们所形容的东西被造的。”[84]因为什么藤结什么瓜,所以在此关键时刻,伊卜厉斯难免原形毕露,此前它以天使的面目出现,并和天使一道进行功修。因此,它在被呼唤叩头者的行列,但它反抗了安拉,没有听从命令。经文在此强调:“它一直是精灵”,即它是用火创造的。正如它自己说:(我比他优越,你用火造化了我,而你却用泥造化了他。)(36:76)哈桑·巴士里说:“伊卜厉斯从来就不属于天使,它是精灵的始祖,正如阿丹是人类的始祖那样。”[85]

“它违背了它的主的命令”“违背”指“从……出去”。枣儿从花苞绽放而出时,人们说“枣儿出了”。老鼠从洞中出去觅食或干坏事时,人们也说“老鼠出了”。

然后安拉警告并谴责了跟随恶魔,并服从它的人,“难道你们要舍弃我而以它和它的子孙作保护者吗?”即你们要以恶魔来取代我吗?

因此说:“不义者的倒行逆施真邪恶!”这种情景犹如《雅辛章》的下列经文所述的情景,当时安拉首先讲述了末日及其惊恐以及乐园居民和火狱居民——幸福者和薄福者的归宿,然后说:(犯罪者们啊!你们在这天分开吧……你们还不明白吗?)(36:59-62)

(51.我没叫它们见证天地的造化和它们自己的造化;我也不以那些误导人的(人或物)作为助手。”)

安拉创造万物时,多神教徒们的“神”没有参与,创造它们自己时,它们更没有参与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这些人啊!你们舍我而选择的盟友,都是像你们一样的奴仆,他们没有任何权力。我没有让它们见证天地的造化。那时它们也不存在。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是天地万物的独一的创造者、决策者和计划者。在这一切事务中,我没有伙伴、宰相、导师,更没有类似于我的任何物。正如安拉所言:(你说:“你们祈求你们舍安拉而虚构的吧。它们不掌握诸天与大地中一粒芥子的重量。它们在其中无份,它们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安拉的助手。”除了他所特许者外,(其余的人)在他那里求情是没有用途的。)(34:22-23)

因此说:“我也不以那些误导人的(人或物)作为助手。”马立克说“助手”指帮助者。

(52.那天,他将说:“你们呼求你们所声称的我的伙伴吧。”所以他们呼求了它们,但是它们没有对他们作出响应。我在他们之间设了一个绝境。)

(53.犯罪者们看见了火狱,因此确信他们必将堕落其中,他们在那里找不到逃脱之道。)

伙伴们没有能力回答犯罪者们来到火狱

在末日,将有声音在众生面前呼吁多神教徒,以便羞辱和警告他们:“你们呼求你们所声称的我的伙伴吧”,即你们在今世时称它们为神,今天你们叫来它们,让它们拯救你们吧!正如安拉所言:(你们像我第一次造化你们时一样,孤孤单单地来到我这里。你们将我以前赐给你们的一切抛到了身后,我见不到你们的求情者跟你们在一起,你们妄言他们是你们事务的合作者。现在你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都被断绝了,你们当初所妄想的破灭了。)(6:94)

“所以他们呼求了它们,但是它们没有对他们作出响应。”正如安拉所言:(他们被告知:“祈求你们(为安拉编造出)的伙伴吧!”他们因而向它们呼求,但是它们却没有响应他们。)(28:64)又(他们在安拉之外设了一些“神”,以为它们是他们的相助者。不会的,它们不久将否认他们的崇拜,并变成他们的对头。)(19:81-82)

“我在他们之间设了一个绝境。”伊本·阿拔斯、格塔德等学者说“绝境”指毁灭之地。[86]

概言之,安拉明确指出,这些多神教徒无法和他们在今世时所妄称的“安拉的伙伴”取得联系。在后世中,他们将和这些“神”分道扬镳,并且谁都不能脱离火狱。那时,他们之间将有一道绝境,使他们遭受巨大的惊恐和严峻的惩罚。

如果按照阿卜杜拉·本·阿慕尔的观点——得正道者和迷误者将分道扬镳,而将“我在他们之间设了一个绝境”中的“他们之间”理解为穆民和隐昧者之间[87],那么这段经文的意思和下列经文相似:(复活日实现之时,他们将被彼此分开。)(30:14)又(在那天,他们将要分开。)(30:43)又(犯罪者们啊!你们在这天分开吧!)(36:59)又(在那天,我将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我将会对那些举伴我的人说:“你们和你们的同伙(伪神)们各就各位。”我就把他们彼此分开……他们所捏造的离他们而去了。)(10:28-30)

“犯罪者们看见了火狱,因此确信他们必将堕落其中,他们在那里找不到逃脱之道”,即他们目睹了火狱,当时七万条缰绳分别捆绑在火狱上,每条缰绳由七万个天使牵引着。经文在此以过去式——“犯罪者们看见了火狱”表达这一情景,说明了他们进入火狱是已经被证实的事情,以便让他们提前感觉到忧愁和烦恼。因为在惩罚到来之前,对它的担惊受怕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他们在那里找不到逃脱之道”,即他们无路可逃。

(54.我确已在这部《古兰》中为世人分析了各种比喻,但人是争辩最多的物种。)

在《古兰》中分析一些例子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在这部《古兰》中为世人阐明和分析了许多事物,以免他们放弃真理,迷失正道。虽然我这样明确地为他们阐明和分析道路,但大部分人还是执迷不悟,强词夺理。只有蒙安拉引导而看到真理的少数人不是如此。阿里(愿主喜悦之)说,穆圣有一夜来看望我和使者的女儿(阿里之妻),使者问:“你俩为什么不礼拜[88]?”我(阿里)说:“安拉的使者啊!我们的生命归安拉掌管,如果他意欲让我们起床,我们就会起来的。”我说了这番话后,使者什么话也没说就转身走了,我只听到他拍打着他的大腿说:“人是争辩最多的东西。”[89]

(55.当引导到达世人时,妨碍他们归信并向他们的主求饶的,仅仅是(他们要等)古代的惯例来临他们,或是惩罚面对面地来临他们。)

(56.我只派使者们作报喜者和警告者,那些隐昧的人却持谬误而争论,以便借此消除真理,他们将我的启示和对他们所警告的当作玩笑。)

隐昧者顽抗真理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古今的隐昧者都冥顽不化,否认明确的真理,对迹象和明证熟视无睹。使者们以严厉的惩罚警告他们时,他们要求使者们让他们亲眼看看这些惩罚。他们因此而不愿归信。正如安拉所言:(如果你是诚实的,你就使一块天落到我们的头上吧!”)(26:187)另一些人说:(如果你是说实话的人,你就降给我们安拉的惩罚。)(29:29)古莱什人当时说:(当时他们说:“我们的主啊!如果这是来自你的真理,那么就给我们从天上降下石雨,或给我们带来惨痛的惩罚吧!”)(8:32)又(他们说:“被赐给教诲的人啊!你确实是个疯子!如果你是诚实的,为什么你不为我们召来天使?”)(15:6-7)等等。

“古代的惯例来临他们。”“古代的惯例”指他们否认安拉后遭受灭顶之灾。

“或是惩罚面对面地来临他们”,即他们目睹

惩罚。

然后说,“我只派使者们作报喜者和警告者”,即在惩罚来临之前,他们给信仰他们并归顺他们的人报喜,警告那些否认他们、反对他们的人。

然后安拉指出,隐昧者是好辩的:“那些隐昧的人却持谬误而争论,以便借此消除真理”,他们企图驳倒使者们带来的真理,但他们仅仅是痴心妄想。

“他们将我的启示和对他们所警告的当作玩笑”,即他们把使者们带来的迹象、奇迹、明证和警告当成了笑话。这充分说明他们无以复加的昧真态度。

(57.谁比这种人更不义?有人以他主的种种启示提醒他,但他却背弃它们,忘记了他的双手所做的。我的确在他们的心上蒙上罩子,免得他们了解。他们的耳中有重耳症。如果你叫他们走向正道,他们也绝不会遵循正道。)

(58.不过你的主是至赦的,慈悯的。如果他为了他们所做的惩罚他们,那么他一定已立即惩罚他们了。但是他们有一个被预定的期限,他们从中找不出逃出之道。)

(59.当那些城镇不义时,我就毁灭它们。我也为它们的毁灭规定了期限。)

受到劝诫后不予理睬的人是最不义的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有些人听到别人以安拉的经文劝勉后,不予理睬。安拉说,有谁比他们更不义呢?即这些人不但不去注意听安拉的经文,反而反对它,故意忘记它。

“忘记了他的双手所做的”,指丑恶的行为。

“我的确在他们的心上蒙上罩子”,即这些人的心中有一些障碍物。

“免得他们了解。”所以他们不理解这部《古兰》及其解释。

“他们的耳中有重耳症”,指他们听不进真理。

“如果你叫他们走向正道,他们也绝不会遵循正道。不过你的主是至赦的,慈悯的”,即穆罕默德啊!你的养主是至赦的,他的慈惠是宽宏的。

“如果他为了他们所做的惩罚他们,那么他一定已立即惩罚他们了。”正如安拉所言:(如果安拉依照人们的行为去审问他们,他就不会在其(大地)表面上留下任何动物。)(35:45)又(人们尽管不义,你的主确实是恕饶的。你主的刑罚也是严峻的。)(13:6)类似的经文很多。

然后清高伟大的安拉说,他一直在原谅人类,并赦免他们的罪行。有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弃暗投明,也有些人执迷不悟,直至他们迎来少年白头,孕妇早产的日子——末日成立之日。

“但是他们有一个被预定的期限,他们从中找不出逃出之道”,即他们都将无可逃遁地面临那一天。

“当那些城镇不义时,我就毁灭它们”,即古人每每否认真理,冥顽不化时,我就毁灭他们。

“我也为它们的毁灭规定了期限”,即他们都将在一个分毫不差的定期内毁灭。多神教徒们!你们也当提防,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你们已经否认了最尊贵最伟大的使者,在我看来你们并不比前人尊贵,你们当害怕我的警告和惩罚!

(60.当时,穆萨对他的童仆说:“在我到达两水汇合之处以前,我决不中止,或者我不停地走很长时期。”)

(61.但当他俩抵达两水汇合处时,他俩忘记了他俩的鱼,于是那鱼就入海择路而去。)

(62.当他俩走过去后,他对他的童仆说:“拿出我们的早餐来,我们在这旅行中遭遇了苦处。”)

(63.他回答说:“你可曾记得,我们在石头上休息时,我把鱼给忘了。那是魔鬼使我忘了提起它。它奇迹般地在海中择路而去。”)

(64.他说:“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因此,他俩循着他俩的足迹回去了。)

(65.然后他俩找到我的一个仆人,我赐给他我的慈悯,并且将我的知识教给他。)

穆萨和赫迪尔的故事

穆萨对其童仆优舍尔·本·奴尼说这番话的原因是,穆萨听说安拉在两海汇合之处有一个仆人,此人具备穆萨所不具备的知识,所以穆萨欣然上路,并去求知。他对童仆说:“在我到达两水汇合之处以前,我决不中止。”

“或者我不停地走很长时期。”意为即使我在旅途中度过一个世纪……有一位阿拉伯语言学家说:“‘很长时期’指一年”;[90]阿卜杜拉·本·阿慕尔说:“‘很长时期’指八十年”;[91]穆佳黑德认为这个词指的是七十个春秋;[92]伊本·阿拔斯认为指一生。[93]格塔德和伊本·栽德也持此观点。[94]

“但当他俩抵达两水汇合处时,他俩忘记了他俩的鱼。”穆萨让他的童仆带着一只咸鱼。有学者说,他们在哪失去这只咸鱼,所要寻找的那个人就在那里。此后他们一直走到两海汇合之处。那里有一眼泉,名叫征集泉。他们在那里睡着了。鱼放在优舍尔带的篮子中。一滴泉水溅到鱼身上,那鱼开始跃动,随即跳出篮子进入海中。这时优舍尔醒来了,而鱼已经游去,在它游过的地方,留下一条弧形的水道。因此,安拉说:“于是那鱼就入海择路而去。”这条路和陆地上的道路一样。伊本·阿拔斯说:“那鱼给人的感觉就像石头一样。”[95]

吾班叶·本·凯尔卜说,安拉的使者在谈到这件事情时说:“有史以来,任何地方的水没有像那条鱼跃进去的地方那样出现过裂痕。穆萨回来之前,那里的水一直像裂口一样敞开着,他亲自看到了鱼游走时留下的道路。并说:‘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

“当他俩走过去后”,即他们经过了忘记鱼的地方。虽然是优舍尔忘记了鱼,但经文以“他俩”来表达。这种方法与下列经文的表达方法有同工之妙:(珍珠和珊瑚出自它俩,)(55:22)按照学者们的两种观点之一,《古兰》所指“珍珠”和“玛瑙”只出自咸海。

他们离开忘鱼之地,走了一段路后,穆萨对他的童仆说:“拿出我们的早餐来,我们在这旅行中遭遇了苦处”“苦处”指劳累。

“他回答说:‘你可曾记得,我们在石头上休息时,我把鱼给忘了。那是魔鬼使我忘了提起它。它奇迹般地在海中择路而去。’他说:‘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即你说的那个地方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因此,他俩循着他俩的足迹回去了”

“然后他俩找到我的一个仆人,我赐给他我的慈悯,并且将我的知识教给他。”正如传自穆圣的许多确凿圣训所述,这位就是赫迪尔(愿主赐福之)。

《布哈里圣训实录》载,伊本·朱拜尔对伊本·阿拔斯说,我听脑凡·毕卡里说去向赫迪尔求知的这位穆萨不是以色列的先知穆萨(即他们只是同名)。伊本·阿拔斯听后说,安拉的敌人在撒谎。吾班耶告诉我们,安拉的使者曾说:有天,穆萨站起来给以色列人演讲,有人问他:“当今世上谁最有学问?”穆萨回答:“是我。”因而安拉责备了他,因为他没有说一切知识都来自安拉。后来安拉启示他:“我在两海汇合处有一位仆人,他比你更有学问。”穆萨问:“我的主啊!我怎样才能见到他呢?”安拉说:“你带一条鱼,把它放进篮子里。你将在失去鱼的地方见到他。”后来穆萨用篮子带了鱼和他的童仆优舍尔一起去寻觅。两人来到一块大石头跟前,倒头便睡。那鱼在篮子中动了动,跃出篮子进入大海,并在其中划出一条路来。安拉使鱼游过地方的水静止了,水面上遂出现了一条弧形的长道。穆萨醒来后,他的童仆忘了告诉鱼的事情。这日他们继续行走,一直走到第二天,穆萨对童仆说:“拿出我们的早餐来,我们在这旅行中遭遇了苦处。”他们越过安拉所命令的目的地之后所走的路程使穆萨感到了“苦处”。童仆回答说:“你可曾记得,我们在石头上休息时,我把鱼给忘了。那是魔鬼使我忘了提起它。它奇迹般地在海中择路而去。”那鱼溜走了,这对穆萨和他的童仆不啻是一件奇迹。穆萨说:“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因此,他俩循着他俩的足迹回去了。

他俩回到大石头跟前后,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披着衣服的人,穆萨向那人(此人正是赫迪尔)致安问候后,赫迪尔说:“你的地区里哪有平安?”穆萨说:“我是穆萨。”对方问:“是以色列后裔的穆萨吗?”答:“是的。”并说:“我来向你求正道,希望你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我。”对方说:“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穆萨啊!我从安拉的知识中具备你不具备的,你也从安拉的知识中具备我不知道的。”穆萨说:“如果安拉愿意,你会发现我是一个忍耐者,我决不会在任何事情上违背你。”赫迪尔对他说:“如果你要跟随我的话,在我主动对你讲话之前,不要问我任何问题。”后来他们来到海边,发现了一条船,要求船家让他们上船。船家认出赫迪尔后,答应免费运载。两人上船不久,赫迪尔用锛子取下船上的一块木板。穆萨见状后说:“人家免费运载我们,你却故意在船上开孔,你想淹死船上的人吗?这件事确实令人不可思议。”赫迪尔回答说:“我不曾对你说过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穆萨说:“你不要因为我忘记而责难我,也不要在我的事情中为难我。”

安拉的使者说:“穆萨初次提问实为遗忘……后来一只飞鸟落在船缘上,那鸟伸出嘴在海中琢了一口水或两口水。赫迪尔对穆萨说:‘比之安拉的知识,你我的知识就像这只鸟儿从大海中啄取的一滴水。’他俩下船在岸上行走当中,赫迪尔发现一群小孩在玩耍,遂拉过一个小孩的头,用手一扳杀了小孩。穆萨说:‘你不因为抵命而杀死无辜吗?你的确做了一件可恶的事。’赫迪尔回答:‘我不曾对你说过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并说:‘你这次的提问比上次更难让我接受。’穆萨说:‘如果此后我再问你任何事,你就别让我陪伴你。那时你就对我有理由了。’于是他俩又继续前进,直到他们见到一个城镇的居民们时,他俩向城中人要求食物,但是这些人拒绝招待他俩。后来他俩发现一堵墙正要倒塌。赫迪尔用手把它扶正了。穆萨说:‘这伙人,我们来到这里要求他们提供食物,但他们不愿招待我们。如果你愿意,你确实能够因它而去要求报酬!’赫迪尔说:‘这是你与我分别的时候了。现在我将告诉你那些你所不能忍耐的事情的解释。’”安拉的使者说:“多么希望穆萨当时能忍耐,以便安拉给我们讲述他俩(后来)的故事。”伊本·朱拜尔说,伊本·阿拔斯曾经读道:“在他们后面有一个国王要霸占所有的好船。”[96]他还读道:“至于那儿童,则是一个隐昧者,他的父母是有正信的人。”[97][98]

布哈里也传述了相同故事,其中说,穆萨及其童仆优舍尔带鱼出行,在一块大石头跟前休息。穆萨倒头便睡。石头下面有一眼泉,名叫“生命泉”。泉水无论溅到什么东西上,那东西就会活起来。泉水溅到鱼身上后,这条鱼活了。它在篮子中动了动,跃出篮子进入了大海。穆萨睡醒后对其童仆说:“拿来早餐吧!”……后来一只小鸟落到船缘上,将其嘴淹进海中……赫迪尔对穆萨说:“你我的知识比之安拉的知识,犹如这只小鸟从大海中啄了一口……”[99]

(66.穆萨对他说:“我可以追随你,你能把你所学过的知识教给我吗?”)

(67.他说:“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

(68.你怎么能对你没有体验的事有耐心呢?”)

(69.穆萨说:“如果安拉愿意,你会发现我是一个忍耐者,我决不会在任何事情上违背你。”)

(70.他说:“如果你要跟随我的话,在我主动对你讲话之前,不要问我任何问题。”)

穆萨遇见赫迪尔并陪同他

穆萨见到的这位学者就是赫迪尔,他和穆萨各自都具备丰富的知识,但他们的知识并不相通。

“穆萨对他说:‘我可以追随你’。”穆萨巧妙而得体地提出了求学的要求。语气温和而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成分。学生向老师提问时应该遵守这个原则。即“我能陪同你、跟随你吗?”

“你能把你所学过的知识教给我吗?”我向你请教安拉教给你的知识,以便我获得有益的知识并行善。

这时,赫迪尔对穆萨说:“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即你无法陪同我,因为你将看到我会做出一些与你的法律相违背的事情。安拉教给我的是一种知识,教给你的却是另一种知识。我们各自都肩负着安拉赋予的不同使命。你怎能追随我呢?

“你怎么能对你没有体验的事有耐心呢?”我知道你将站在你的角度上反对我做的某些事情,其实你对其内在哲理和深远意义并不了解。

穆萨说:“如果安拉愿意,你会发现我是一个忍耐者”,即无论我看到你做什么,我都会克制的。

“我绝不会在任何事情上违背你。”我将对你百依百顺。

在此情况下,赫迪尔提出了一些求学的条件,说:“如果你要跟随我的话,在我主动对你讲话之前,不要问我任何问题”,即我不提时你不能问。

(71.于是他们出发了。他们乘上船后,他把它凿了一个洞。穆萨说:“你把它凿了个洞吗?这会淹死其中的人的!你的确做了一件奇怪的事!”)

(72.他道:“我不曾对你说过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

(73.他说:“你不要因为我忘记而责难我,也不要在我的事情上为难我。”)

在船上凿洞的故事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穆萨和他的老师赫迪尔达成了求学协议:无论学生看到老师做什么,在老师主动讲解之前学生不得开口提问。此后两人上了船。上面的圣训已经讲述了其中细节。船家认出赫迪尔后,非常尊重,免费让他们乘船。当船行至海中后,赫迪尔站起来在船上凿了一个洞,并用板子将洞口补上。穆萨因为看不惯这种做法,情不自禁地问道:“你把它凿了个洞吗?这会淹死其中的人的!”这句经文不能理解为“你把船凿了洞,是为了淹死其中的人吗?”因为其中的“俩目”一词的意思是:“其结果是……”而没有“为了”的意思。

“你的确做了一件奇怪的事!”“奇怪的事”一词有不同解释。穆佳黑德解释为指丑事;格塔德解释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时赫迪尔提醒穆萨别忘了求学规则,说:“我不曾对你说过你不可能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即这是我故意做的事情,我已经有言在先,遇到这种事情后你不能随便提问。因为你对它们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其内在意义。

穆萨说:“你不要因为我忘记而责难我,也不要在我的事情上为难我”,即请不要对我太严格,也不要为难我。因此穆圣说:“穆萨的第一次提问是因为遗忘。”

(74.他俩继续前去,直到他俩遇到一个儿童时,他杀死了他。他说:“你不因为抵命而杀死无辜吗?你的确做了一件可恶的事。”)

杀死儿童的故事

此后两人继续行走:“直到他俩遇到一个儿童时,他杀死了他。”前面的圣训已经提到,有一群小孩在城里玩耍,赫迪尔走上前,杀死了他们中最英俊的一个。穆萨看到这一情景,性急之下提出了比上一次更加强烈的抗议,说:“你不因为抵命而杀死无辜吗?”这仅仅是一个无辜的小孩,他从没有犯过罪,你却把他无缘无故地杀死了!“你的确做了一件可恶的事”,即这显然是一件可恶的行径。

(75.他(回答)道:“我不曾告诉你,说你没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

(76.他说:“如果此后我再问你任何事,你就别让我陪伴你,那时你就对我有理由了。”)

赫迪尔则再次强调了前面提出的条件,说道:“我不曾告诉你,说你没有耐心跟我在一起吗?”

穆萨说:“如果此后我再问你任何事,你就别让我陪伴你,那时你就对我有理由了”,即下不为例,如果我重犯,你已经对我仁至义尽了。[100]吾班叶·本·凯尔卜说,安拉的使者每提起一个人并为他祝福时,首先为自己祈祷。有一天,他说:“愿安拉慈悯我们和穆萨!假若他耐心陪着他的老师,他一定能看到奇迹。但他却说:‘如果此后我再问你任何事,你就别让我陪伴你,那时你就对我有理由了。’

(77.于是他俩又继续前进,直到他俩到达一个城市居民的那里时,他俩向城中人要求食物,但是这些人拒绝招待他俩。后来他俩发现一堵墙正要倒塌,于是他把它扶正了,他说:“如果你愿意,你确实能够因它(这件工作)而去要求报酬!”)

(78.他说:“这是你我分别的时候。现在我将告诉你,向你解释那些你所不能忍耐的事情。”)

扶正墙的故事

经过两次波折之后,穆萨和赫迪尔继续前行,“直到他俩到达一个城市居民的那里时”。伊本·西林说:“这座城名叫艾莱。”[101]圣训说:“直至他俩来到一个吝啬的城镇。”[102]

“他俩向城中人要求食物,但是这些人拒绝招待他俩。后来他俩发现一堵墙正要倒塌。”这里经文通过借用(拟人)的方法,将墙描绘成有意志的。[103]因为此处在被造物上所反映的意志,表示的是“倾向”之意。

“于是他把它扶正了”,即赫迪尔修复了它。前面的圣训已述,他用手把倾斜的墙扶端正了。这是他所显示的一件奇迹。穆萨见状说:“如果你愿意,你确实能够因它(这件工作)而去要求报酬!”即他们没有招待我们,你不应该白干活。

“他说:‘这是你我分别的时候。’”因为在杀小孩时,他自己说过:如果此后再提问,就别让陪同了。所以,现在分手的时刻到了。

赫迪尔说:“现在我将告诉你,向你解释那些你所不能忍耐的事情。”

(79.关于那船,它原属于几位在海上工作的穷人。我想使它有些缺陷,是因为在他们后面有一个国王要霸占所有的船。)

为什么要在船上凿洞

穆萨当时只看到这些事情的表象,所以无法理解它。而安拉让赫迪尔知道了事情的内在哲理。赫迪尔在此解释他的行为的真正意图,说道:“我在这条船上制造了一点缺陷,因为有个暴君要霸占所有的好船。我这样做,是为了让船家不要失去它。他们只有这一条船。”有学者说船家是孤儿。

(80.至于那孩子,他的父母是有正信的人,我们怕他将迫使他俩背叛和否认。)

(81.所以我意欲他俩的主给他俩换一个比他更纯真和更可爱的儿子。)

为什么要杀死小孩

穆圣说:“在创造之始,赫迪尔所杀的那个孩子被造成了隐昧者。”

因此说,“他的父母是有正信的人,我们怕他将迫使他俩背叛和否认”,即这对父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将会导致他们跟着他否认安拉。[104]

格塔德说:“那孩子出生之日,是他的父母最高兴的时刻,他被杀的时候,是他俩最伤心的时刻。假若那孩子能长大成人,他俩必定要栽在他的手中。所以每个人都要依顺安拉的定然。对穆民而言,安拉为他规定他不喜欢的事情,比规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更好。”[105]穆圣说:“对穆民而言,安拉无论对他规定什么都是好事。”正如安拉所言:(也许你们憎恨一件事,但它对于你们是更好的。)(2:216)

“所以我意欲他俩的主给他俩换一个比他更纯真和更可爱的儿子”,即那孩子更纯洁,他的父母更加喜爱他。[106]

(82.至于那堵墙,它属于城中的两个孤儿,它的下面有他俩的宝藏。他俩的父亲是一位清廉的人。因此你的主意欲他俩成年时再取出他俩的宝藏,作为来自你的主的恩典。我不是出于我的私意做这些事。这就是对你所不能忍耐的事情的解释。)

为什么修墙不要报酬

这段经文证明那个地区是一座城市,因为经文首先说“直到他俩到达一个城市居民的那里时。”然后在此说:“至于那堵墙,它属于城中的两个孤儿。”正如安拉所言:(多少城镇,(其居民)比你被从中驱逐的城镇(的居民)更为强大。)(47:13)又(他们又说:“为什么《古兰》不降给这两座城中的一位要人呢?”)(43:31)“两城镇”指麦加和塔伊夫。赫迪尔的意思是:我修复了墙,因为这堵墙属于城中的两个孤儿。墙下面埋藏着他们的父亲留下的财宝。艾克莱麦、格塔德等学者说,墙下埋着属于他俩的财产。[107]

“他俩的父亲是一位清廉的人。”经文证明清廉的父亲的功修和讲情能在今世和后世惠及子女,并能将他们升高到乐园中的最高品级,作为对父辈的慰借。正如其他《古兰》节文和圣训所述。伊本·阿拔斯说:“这两个孤儿因为他们父亲的清廉而得到保护。”但伊本·阿拔斯没有说两个孤儿是否也是清廉者。[108]

“因此你的主意欲他俩成年时再取出他俩的宝藏。”赫迪尔在此把“意志”归属给安拉。因为只有安拉能够使他们长大成人。他关于孩子说:“所以我们意欲他俩的主给他俩换一个比他更纯真和更可爱的儿子。”关于船说:“我想使它有些缺陷……”安拉至知。

赫迪尔是先知吗

“作为来自你的主的恩典。我不是出于我的私意做这些事”,即我对三种人做了三件事情,以便将安拉的慈悯惠及他们。我只是受到引导而奉命行事。有学者用这段经文和上述经文[109]证明赫迪尔是一位先知。

用赫迪尔命名的缘由

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他称为赫迪尔的原因是只要他坐到一块荒草地上,坐过的地方就会长出青草(赫迪尔原指青翠的)。”[110]

另据传述,安拉的使者说:“他被叫为赫迪尔的原因是只要他在一块荒地上坐过,坐的地方就会长出青草。”(有学者说,他在哪里坐过,那里就会长出青草。)[111]

“这就是对你所不能忍耐的事情的解释”,即这就是你当时难以接受的事情,因此,你没有等到我告诉你,就首先发话了。赫迪尔为穆萨解明原因,消除了误会的时候说:“这是对你所不能忍耐的”,而在此前,穆萨一直疑惑不解。所以赫迪尔才说了这番话,他循序渐进、有条有理地说明分手已成必然,从而让穆萨心服口服,无言以对。无论从语气方面,还是从意思方面,都是恰到好处,无懈可击。正如经文在叙述被堵在屏障之外的雅朱者和马朱者人时说:(此后,他们就没有力量爬上它,他们也没有能力凿穿它。)(18:97)超越屏障本来是一件难事,而凿穿它更是难上加难,致使他们“望屏兴叹”。[112]安拉至知。

有人问,为什么在本故事的后面没有提到穆萨的童仆优舍尔?答复是:后文主要说的是穆萨和赫迪尔之间发生的故事,穆萨的童仆只是个配角。有许多圣训和消息指出,这位童仆是优舍尔·本·奴尼,后来他继承穆萨成为以色列人的领导。

(83.他们关于双角王问你。你说:“我将给你们读他的故事。”)

(84.我确曾使他在大地上拥有强势,我也赐给他(处理)万事的方法。)

双角王的故事

安拉对穆圣说,穆罕默德啊!“他们关于双角王问你”。前文已述,麦加的隐昧者们派人向犹太教学者讨教对付穆圣的方法,犹太学者的答复是:你们向他问问一个曾经遨游大地的人和一伙失踪的青年的故事,以及有关鲁哈的问题。所以安拉降示了本章。

双角王是一个强大君王

“我确曾使他在大地拥有强势”,即我赐给他强大的国权,拥有其他国王所拥有的一切:地位、军队、武器和军事要塞。因此,他统治着世界的东西方,拥有广袤的土地,制服了许多国家,无论阿拉伯人还是非阿拉伯人,都是他的臣子。因此,有学者说,他被称为双角王是因为他的权势到达了太阳的两角——东方和西方[113]

“我也赐给他(处理)万事的方法。”伊本·阿拔斯、穆佳黑德、赛尔德·本·朱拜尔、赛丁伊、端哈克、格塔德等学者说“方法”指知识。[114]格塔德则解释为:“我赐给他世界各地的驻地和界标。”[115]

安拉讲述白丽盖斯女王时说:(她享有各种物品。)(27:23)即她获得了其他国王所拥有的一切。双角王也是一样,安拉为他提供了一切便利的途径,以致他轻而易举地征服了世界各地,瓦解了所有的敌人,世上的君王都臣服于他,多神崇拜者都受到他的凌辱。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得到正确的方法和便利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安拉至知。

(85.他遵循了一条途径。)

(86.当他到达日落的地方时,他看到它落进黑色深渊中,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群人。我说:“双角王啊!你可以惩罚他们,或者善待他们。”)

(87.他说:“谁不义我就惩罚谁,然后他就会被带回到他的主那儿,主将严厉地惩罚他。)

(88.归信并行善的人,会得到最好的报酬,我将对他宣布易于遵行的命令。”)

双角王抵达太阳西落之地

“他遵循了一条途径。”伊本·阿拔斯解释为,他驻扎到一个地区;[116]穆佳黑德解释为,他驻扎到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一个地区,并继续上路。[117]另据传述,穆佳黑德解释为,他走上大地的一条道路。[118]格塔德解释为,他驻扎到世界各地,并沿着路标前进。[119]

“当他到达日落的地方时”,即他不停地前进,直至世界的最西边,抵达了一般人从不涉足的地方。达到太阳西落的地方,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然而,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双角王走了很久,直至太阳隐没在他的身后。这些传说毫无事实根据,其大部是有经人的迷信传说和他们中的叛教者所杜撰的。

“他看到它落进黑色深渊中”,即他看到太阳好像落入了大海。海边看日落的人,都会见到这种景观。实际上太阳不会离开它的轨道。“黑色”原指泥。正如安拉所言:(我要用来自臭泥的陶土造人。)(15:28)

“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群人。”“一群人”指一个庞大的民族,他们也是阿丹的后裔。

“我说:‘双角王啊!你可以惩罚他们,或者善待他们。’”经文的意思是,安拉赐他权力,让他征服了他们。此后,让他任意处置他们:要么杀戮或俘虏,要么施恩或者课以赎金。他的行动表明,他是一个公正的穆民。他说:“谁不义我就惩罚谁。”格塔德说“惩罚”指处死。[120]

“然后他就会被带回到他的主那儿,主将严厉地惩罚他。”经文指出后世的归宿和报应是真实的。

“归信并行善的人”,即听从我的号召而崇拜独一无偶的安拉者,“会得到最好的报酬”,即他将在后世得到安拉的奖赏。

“我将对他宣布易于遵行的命令。”穆佳黑德说:“我将对他说好话。”[121]

(89.他又遵循了一个途径。)

(90.当他到达日升的地方时,他发现它正照在一群人头上,我不曾供给他们防晒的遮盖物。)

(91.就是那样,我彻知有关他的一切。)

双角王到达东方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双角王随后又踏上一条道路,从日落之地走向了日升之地。他每经过一个民族就征服他们,并号召他们归信安拉。响应他的号召接受正信的人将获得尊严,拒绝号召而不义的人将遭受凌辱,并没收他们的财物。他从每个民族中征来兵丁,去征服毗邻的民族。正如安拉所言,他抵达日升之地后,发现那里有个民族,既没有建筑物藏身,也无树木遮阳。

格塔德说,据说那里是一个不毛之地,每当太阳升起,人们都躲进地洞。日偏后人们才出来耕地谋生。[122]

“就是那样,我彻知有关他的一切。”穆佳黑德和赛丁伊解释说:“虽然他的国土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但我对他和他的军队的一切事情了如指掌。”因为(在大地与诸天中的一切,没有能够瞒过安拉的。)(3:5)[123]

(92.然后,他又遵循了一条途径。)

(93.直到两山之间时,发现在那里有一群人,他们几乎不懂(他的)语言。)

(94.他们说:“双角王啊!雅朱者和马朱者确实是在地上的作恶者。我们可以向你纳贡,但你能不能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建立一道障碍呢?”)

(95.他说:“我的主赐给我的是最好的。你们用力来协助我,我就会在你们与他们之间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96.“你们给我拿来铁砖。”当他填满两山之间的隘道时,他说:“你们(用风箱)吹吧!”直到他使它变成火时,他说:“把熔化的铜拿给我,我要把它倒在上面。”)

双角王来到雅朱者和马朱者的土地,筑造屏障

清高伟大的安拉讲述双角王的事情,说:“然后,他又遵循了一条途径”,即他又从大地的东方走上一条道路,直到两座山之间。这是相峙的两座山峰,经常有雅朱者和马朱者从山口出来侵扰突厥人,在当地毁坏庄稼伤害牲畜,无恶不作。正如两圣训实录辑录,雅朱者和马朱者都是阿丹先知的后裔。使者说:“清高伟大的安拉说:‘阿丹啊!’阿丹回答:‘主啊!响应你,敬候你的命令!’主说:‘你去遣送应进火狱的人!’阿丹:‘这个比例是多少?’主说:‘把一千人中的九百九十九人送进火狱,把一人送进乐园。那时,儿童的头发会变白,每个孕妇都将生下她所怀的孩子。’主又说:‘你们中有两个民族,它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使其繁多。它们是雅朱者和马朱者。’”[124]

“直到两山之间时,发现在那里有一群人,他们几乎不懂(他的)语言。”他们讲的是另一种语言,而且由于和其他人离得远(缺乏沟通的语言)。

“他们说:‘双角王啊!雅朱者和马朱者确实是在地上的作恶者。我们可以向你纳贡”,伊本·阿拔斯说,“纳贡”指交纳巨大的报酬。他们打算收集大量的财产,交给双角王,以便让他为他们建筑一道屏障,防御雅朱者和马朱者[125]。清廉的双角王则和蔼、宽容地告诉他们:“我的主赐给我的是最好的”,即安拉已赐给我国权和地位,我何需你们纳贡呢?正如苏莱曼先知说:(你们要以财富来资助我吗?安拉所赐给我的比他给你们的更好。)(27:36)[126]

双角王说,但我需要你们的劳力和建筑工具,“我就会在你们与他们之间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你们给我拿来铁砖”“铁砖”是用一个复数的名词所表达的。有学者说,每块铁砖的重量相当于一大马士革堪他尔,或略重一些。[127]

“当他填满两山之间的隘道时”,即他用铁砖筑起了一道与两面的山一样高、一样宽的屏障。学者们对其高度和宽度有不同的解释。

“他说:‘你们(用风箱)吹吧!’”即他在上面点起了火,直至将它们变成一片火海。

“他说:‘把熔化的铜拿给我,我要把它倒在上面。’”伊本·阿拔斯、穆佳黑德、赛丁伊、端哈克、格塔德、艾克莱麦等学者说:“给特勒”()指铜[128],部分学者认为指熔化的铜,并以下列经文为例证:(我也使熔化的铜像泉水一样为他流出。)(34:12)因此,有人将它比作花纹大衣。[129]

(97.此后,他们就没有力量爬上它,他们也没有能力凿穿它。)

(98.他说:“这是来自我的主的慈悯,但是当我的主的诺言实现时,他将把它夷平。我的主的诺言永远是真实的。”)

(99.那天,我将任他们的部分(像浪一样)涌滚到部分中间。号角吹响了。此后我把他们全都召集了起来。)

屏障阻碍了外侵,末日快来临时它将被夷平

清高伟大的安拉在这里介绍雅朱者和马朱者的故事。说从此以后,他们无法越过屏障,也不能从下面凿穿它。经文从方方面面介绍了这一问题,真可谓无懈可击,说:“此后,他们就没有力量爬上它,他们也没有能力凿穿它。”经文说明他们对这道屏障无可奈何。

圣妻杰哈西的女儿说:“穆圣有次睡醒后脸色发红,他说:‘应受拜者,惟有安拉。伤哉!阿拉伯人!他们将遭受灾难。今天,雅朱者和马朱者的屏障如此地被打开了。’——穆圣将他的大拇指和食指环绕起来比画着。我问:‘安拉的使者啊!我们在有一些清廉者的情况下,会遭到毁灭吗?’使者说:‘会的。只要坏事泛滥。’”[130]

“他说:‘这是来自我的主的慈悯’”,即双角王筑造了屏障之后说,这是我的养主对人们的慈悯。若不是这道屏障,雅朱者和马朱者将会在人间无恶不作。

“但是当我的主的诺言实现时”,即安拉预定的期限结束时,“他将把它夷平”,即安拉要把这道屏障夷为平地。阿拉伯人把驼峰和驼背一样平的骆驼称为“平驼”。《古兰》说:(当他的养主为那山显现时,他使它化作了灰尘。)(7:143)即和大地一样平的。

“我的主的诺言永远是真实的”,即安拉的诺言总会实现。

“那天,我将任他们的部分……”“他们的部分”指人类。即这道屏障被夷平的日子,雅朱者和马朱者人将会像风暴般地洗劫大地,飞扬跋扈,无恶不作。赛丁伊在解释这段经文时说:“那时,他们将出来侵扰世人。”这一切都将发生在末日成立之前、丹扎里出世之后。我们在注释下列经文时将叙述它:(直到雅朱者和马朱者被放出,他们从每个高地冲下来。真实的约期临近了……)(21:96-97)[131]

“号角吹响了”,正如圣训所述,伊斯拉菲里天使将吹响这个号角。穆圣说:“我怎能高兴呢?吹号角的天使已将号角放进嘴中,锁紧眉头,静听吹号角的命令。”圣门弟子们说:“我们念什么好啊?”使者说:“你们念:安拉可以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可以托靠的安拉真优美!我们只托靠安拉[132]!”[133]

“此后我把他们全都召集了起来”,即安拉召集他们全体接受清算,正如安拉所言:(你说:“真的,那些前人和后人,全都会被集中在一个明确之日的时间。”)(56:49-50)又(我集合了他们。我不会遗漏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18:47)

(100.那天,我将把火狱(清楚地)展示给隐昧者。)

(101.他们的眼睛被罩着,故不知记念我,他们也不能听。)

(102.否认我的人以为他们可以舍我而将我的一些仆人作保护者吗?我确已为隐昧者准备了火狱来接待他们。)

末日,火狱将呈现在隐昧者面前

清高伟大的安拉在此讲述他在末日成立时,对隐昧者的惩罚。那天,他要将火狱展现在隐昧者面前,他们在进入它之前,就能看到其中的各种惩罚,从而加速了他们的烦恼和忧愁。安拉的使者说:“末日,火狱将被七万条缰绳拖来,每条缰绳上有七万个天使。”[134]

“他们的眼睛被罩着,故不知记念我”,即他们对正道熟视无睹,装聋作哑。正如安拉所言:(谁无视记念至仁主,我就指派一个魔鬼作为他的伙伴。)(43:36)

“他们也不能听”,即他们不理解安拉的命令和禁止。

然后说:“否认我的人以为他们可以舍我而将我的一些仆人作保护者吗?”即他们诚信那些仆人适合处于神的地位吗?他们对他们会带来益处吗?(不会的,它们不久将否认他们的崇拜,并变成他们的对头。)(19:82)因此,安拉说他为他们准备了火狱,以便在末日“接待”他们。

(103.你说:“我告诉你们,谁在行为上是最亏损的吗?)

(104.是那些在今世的努力已成白费,而他们自以为做得很好的人。)

(105.此等人,就是那些否认他们主的种种迹象也不信与主会见的人。他们的一切工作都坏了,我在复生日也不给他们设立天秤。)

(106.他们的报应就是火狱,因为他们不信,并把我的种种迹象和我的使者们当作笑柄。”)

行为最亏损的人和他们的报应

阿慕尔·本·穆苏尔卜传述,关于“我告诉你们,谁在行为上是最亏损的吗?”这段经文我请教了赛尔德·本·艾布·宛葛思,问他经文讲述的是不是海鲁莱人。他说:“不,经文指犹太人和基督教徒。犹太人否认了穆圣,基督教徒否认了乐园,说其中没有饮食。海鲁莱人是那些和安拉缔约后又毁约的人。赛尔德将后者称为坏事者。”但阿里、端哈克等人认为经文说的是海鲁莱人。[135]阿里的意思是,这段经文的意义广泛,不但包括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也包括海鲁莱人,它不是专门为其中的某一部分人而降示的,因为这段经文降于麦加,当时还没有向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宣传《古兰》。众所周知,海鲁莱人当时也不存在[136]。这段经文指一切不按照伊斯兰的方法崇拜安拉的人,虽然他们自以为是,但他们的工作不被接受。正如安拉所言:(那天,有些面孔是恐惧的、劳动的、辛苦的。它将进入烈火,)(88:2-4)又(我去处理他们所做过的工作,并使它成为浮尘。)(25:23)又(那些否认者,其行为就像沙漠中的幻景,干渴的人以为它是水,等他到达它时,就发现它没有了……)(24:39)

本章经文则说:“我告诉你们,谁在行为上是最亏损的吗?”后文解释这段经文说:“是那些在今世的努力已成白费”,即他们虽然做了不少事情,但这些事情不符合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所不喜爱、不接受的。

“而他们自以为做得很好的人。”他们自以为是,认为安拉会喜爱他们,悦纳他们的工作。

“此等人,就是那些否认他们主的种种迹象也不信与主会见的人”,即他们否认了安拉在今世中所树立的一切证明他的独一的明证,并否认了后世。

“我在复生日也不给他们设立天秤”,即他们的天秤中没有重量,因为其中没有善功。安拉的使者说:“末日,将有一个又胖又大的人,但他在安拉那里不值一个蚊子的翅膀。”使者说:“你们可以念下列经文:‘我在复生日也不给他们设立天秤。’[137]

“他们的报应就是火狱,因为他们不信”,即由于他们否认真理、嘲弄迹象、揶揄使者而将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107.的确,那些归信而又行善的人,他们将获得非勒道斯乐园的招待。)

(108.他们永居那里,而不希望发生任何改变。)

清廉的穆民的报酬

清高伟大的安拉在此讲述那些幸福的仆人。他们归信安拉和使者,相信众使者带来的信息,因而要进入非勒道斯乐园。

艾布·欧麻麦说,“非勒道斯”指乐园的中心部分。[138]格塔德说,“非勒道斯”指乐园中的一个小山丘,是最中心和最好的地方。[139]据赛穆传述,穆圣说:“非勒道斯是乐园中的一个小丘、是最中间和最好的地方。”[140]格塔德从艾奈斯·本·马立克处传述了相同圣训。伊本·哲利尔记录了上述所有圣训。圣训说:“你们向安拉要求乐园时,应当要求非勒道斯。因为它是乐园的最高处和最中间,乐园的各河流从中流出。”[141]

“他们永居那里”,即他们将永远居住在那里,永不离开。“而不希望发生任何改变”。形容他们对它的喜爱。因为人们如果常住一个地方,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安拉在此指出,这些人虽然永居那里,但他们决不希望他们的情况发生任何变化。

(109.你说:“即使海洋变作墨水,以它来记录我的主的言辞,即使我给它再加上同等的海水,它们也会在我的主的言辞用完之前耗干。”)

安拉的言辞永不枯竭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穆罕默德啊!你说,假若用海水作墨,去书写安拉的言辞、哲理和迹象,那么书写完这些之前,海水早就枯竭了。“即使我给它再加上同等的海水”,意思是即使我再带来另外的一个海,甚至许多海,用来继续这种书写,那么,安拉的言辞仍是不会枯竭的。正如安拉所言:(如果地上所有的树都是笔,海洋都是墨水,再加上七个海洋(的墨汁),安拉的言辞也无法写完。安拉是优胜的、明哲的。)(31:27)莱毕尔说:“比较安拉的知识,全人类的知识犹如所有海洋中的一滴水。因此安拉降谕道:‘即使海洋变作墨水,以它来记录我的主的言辞,即使我给它再加上同等的海水,它们也会在我的主的言辞用完之前耗干。’”他说即便这些大海的水都是墨汁,世间的一切树木都是笔,那么,笔将全部用坏,海将全部枯竭,但安拉的言辞永远不能写完。因为任何人都无法相应地认识安拉的伟大,也无法恰如其分地去赞美安拉。除非安拉自己赞美自己。只能由养主自己形容自己,我们绝没有能力形容他。对安拉而言,今世和后世的一切恩典,就像辽阔的大地广袤无根,就像深邃的大海漫无边际。

(110.你说:“我只是和你们一样的人。我已获得启示,你们的主是惟一的主。谁盼望见到他的主,他就该行善,并在崇拜他的主时,不以任何物举伴他。”)

穆罕默德既是一个常人也是一位使者安拉是独一的主宰

清高伟大的安拉对使者穆罕默德说,你对这些否认我的信息的多神教徒说:“我只是和你们一样的人。”谁妄言我在撒谎,就让他像我一样带来天启的信息。你们以前向我问洞中人和双角王的故事,而我并不知道这些未见事情的真相。若不是安拉告谕我这些事情,我是无法回答你们的。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的主是惟一的主。”这个主就是我号召你们去崇拜的安拉,他独一无偶。

“谁盼望见到他的主。”谁希望得到善报,“他就该行善”,即他应该按照教法规定行事。

“并在崇拜他的主时,不以任何物举伴他。”这是独一无偶的安拉所喜爱的。安拉接受善功的条件是两个:一、虔诚为主;二、符合穆圣的教法。

安拉的使者说:“我对你们最担心的是小以物配主。”圣门弟子们问:“安拉的使者啊!何谓‘小以物配主’?”使者答:“沽名钓誉。安拉在末日报偿人们时说:‘你们在今世中为一些人表现自我,现在你们去找他们吧!看看能否在他们那里得到报酬?’”[142]

使者说:“安拉在没有怀疑的日子召集所有的前人和后人时,有呼吁者呼吁:‘谁在应该为安拉而做的事情中掺杂了其他成分,就让谁到安拉之外的(神)跟前去寻求报酬吧!因为安拉绝不需要任何合作。’”[143]

《山洞章》注释完。


[1]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4:281;《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6:719;《穆斯林圣训实录》1:548。

[2]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5:196。

[3] 《穆斯林圣训实录》1:555;《艾布·达乌德圣训集》4:497;《提尔密济圣训全集诠释》8:195;《圣训大集》6:236。

[4] 《哈肯圣训遗补》2:368。

[5] 《白海根圣训集》3:249。

[6] 《泰伯里经注》17:592。

[7] 《泰伯里经注》17:595。

[8] 《泰伯里经注》17:597、598。

[9] 《泰伯里经注》17:598。

[10]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3:22。

[11] 《泰伯里经注》17:599。

[12] 《泰伯里经注》17:599。

[13] 《泰伯里经注》17:600。

[14] 《泰伯里经注》17:601。

[15] 《泰伯里经注》17:601。

[16] 《泰伯里经注》17:602。

[17] 《泰伯里经注》17:602。

[18] 《泰伯里经注》17:602。

[19] 《泰伯里经注》17:603。

[20]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6:147。

[21]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60。

[22]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6:426。

[23] 《穆斯林圣训实录》4:2031。

[24]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87。

[25]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7:11。

[26] 《泰伯里经注》17:620。

[27] 即“当它西落时,他任由他们向左边偏斜。”——译者注

[28] 《阿卜杜·兰扎格经注》11:125。

[29] 《泰伯里经注》17:620。

[30] 这段经文中的“笼罩”()与此处的“洞口”()是由一个词根派生而来的。——译者注

[31] 本文的“城”一词所带的冠词表示确指。——译者注

[32] 《泰伯里史记》2:9。

[33] 《泰伯里史记》2:9。

[34]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634。

[35] Daniel,据说是古以色列人的先知。——译者注

[36] 《始末录》7:88。

[37] 《泰伯里经注》17:642。

[38] 《泰伯里经注》17:642。

[39] 即她流产了。——译者注

[40]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6:41《穆斯林圣训实录》3:1275。

[41] 《泰伯里经注》17:592。

[42] 《泰伯里经注》17:645。

[43] 《泰伯里经注》17:645。

[44] 《泰伯里经注》17:646。

[45] 《泰伯里经注》17:647。

[46] 《泰伯里经注》17:650。

[47] 《泰伯里经注》17:650。

[48] 《泰伯里经注》17:651。

[49] 《泰伯里经注》17:651。

[50] 《泰伯里经注》17:651。

[51] 《穆斯林圣训实录》4:1878。

[52] 《泰伯里经注》18:6。

[53] ,正文译为墙。——译者注

[54] 《泰伯里经注》18:11。

[55] ,正文译为熔铜。——译者注

[56] 《泰伯里经注》18:13。

[57] 《泰伯里经注》18:13。

[58] 《泰伯里经注》18:12。

[59] 《泰伯里经注》18:13。

[60] 《泰伯里经注》18:13。

[61] 《泰伯里经注》18:14。

[62] 《泰伯里经注》18:22。

[63] 阿拉伯语中的“伙伴”还有“冤家“的意思。——译者注

[64]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1:217;《穆斯林圣训实录》4:2076。

[65] 《泰伯里经注》18:26。

[66] 《泰伯里经注》18:27。

[67] 所以其译文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此不便详述读法,只解释其意义。读法见阿文原版。——译者注

[68] 这种读法与正文译文不同。——译者注

[69] 本章译文就是按这种读法翻译的。——译者注

[70] 所以其译文也就相应不同了。此处不再分析这些译法。研究者请看阿语版。——译者注

[71] 正文就是按这种读法翻译的。——译者注

[72] 《泰伯里经注》18:32。

[73] 原文:

[74] 《泰伯里经注》18:33。

[75]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1:71。

[76]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4:237。

[77] 或译为“佳言”,“清真言”。——译者注

[78] 《泰伯里经注》18:35。

[79] 《泰伯里经注》18:35。

[80] 《泰伯里经注》18:36。

[81] 《泰伯里经注》18:36。

[82]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3:142;《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2:354;《穆斯林圣训实录》3:1361。

[83]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3:495。

[84] 《穆斯林圣训实录》4:2294。

[85] 《泰伯里经注》18:50。

[86] 《泰伯里经注》18:46。

[87] 《泰伯里经注》18:46。

[88] 显然指副功拜。——译者注

[89]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1:112;《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3:13;《穆斯林圣训实录》1:538。

[90] 《泰伯里经注》18:56。

[91] 《泰伯里经注》18:56。

[92] 《泰伯里经注》18:56。

[93] 《泰伯里经注》18:57。

[94] 《泰伯里经注》18:87。

[95] 《泰伯里经注》18:58。

[96] 本经正支中没有“好”。——译者注

[97] 本经正文中没有“则是一个隐昧者”。——译者注

[98]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8:262。

[99]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8:276。

[100] 《泰伯里经注》18:77。

[101] 《泰伯里经注》18:78。

[102] 《泰伯里经注》5:119。

[103] 即“一堵墙正要倒塌”。——译者注

[104] 《泰伯里经注》18:86。

[105]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3:117。

[106] 《泰伯里经注》18:86,87。

[107] 《泰伯里经注》18:90。

[108] 《泰伯里经注》18:90。

[109] 第65节经文:“然后他俩找到我的一个仆人,我曾赐给他我的慈悯,并且教给他来自我的知识。”

[110]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2:312。

[111]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6:499。

[112] 经文说明他们没有越过屏障的可能性。——译者注

[113] 角,一般指动物头上的犄角。阿拉伯人将太阳的“两侧”称为太阳的“两角”。一说这里指他的权势达到日升的地方和日落的地方。也有人说,他被称为双角王是因为他梳着两个冲天发辫。安拉至知。——译者注

[114] 《泰伯里经注》18:94、95。

[115] 《泰伯里经注》18:94、95。

[116] 《泰伯里经注》18:99。

[117] 《泰伯里经注》18:95。

[118] 《泰伯里经注》18:95。

[119] 《泰伯里经注》18:99。

[120] 《泰伯里经注》18:98。

[121] 《泰伯里经注》18:99。

[122] 《泰伯里经注》18:100。

[123] 《泰伯里经注》18:101。

[124]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8:295、《穆斯林圣训实录》1:201。

[125] 其他经注说,他们通过翻译传达了他们的信息。——译者注

[126] 《泰伯里经注》18:112。

[127] 《泰伯里经注》18:114。

[128] 正文译为“熔化的铜”。——译者注

[129] 《泰伯里经注》18:116,117。

[130]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6:428。

[131] 《散置的明珠》4:454。

[132] 原文:

[133] 《提尔密济圣训全集诠释》7:117。

[134] 《穆斯林圣训实录》18:2184。

[135]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8:278、《泰伯里经注》18:127。

[136] 海鲁莱原是伊拉克的一个地名,阿里任哈里发期间,哈瓦里吉人聚集于此反对阿里,并拥立阿卜杜拉·拉斯宾为哈里发。后来这些反对派被称为海鲁莱人。——译者注

[137]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8:279。

[138] 《泰伯里经注》18:130。

[139] 《泰伯里经注》18:130。

[140] 《泰伯里经注》18:134。

[141] 《布哈里圣训实录诠释——造物主的启迪》13:415。

[142]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5:428。

[143] 《艾哈麦德按序圣训集》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