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隔膜”主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鲁迅:中国现代小说“隔膜”主题的开创者[1]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1918年5月,他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不仅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更是揭开了中国小说史的新的一页。由此他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不仅“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而且代表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1923年鲁迅把之前的小说以《呐喊》结集出版,随后又出版了《彷徨》和《故事新编》两部短篇小说集,总计33篇小说。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作品和思想的研究,如果从1913年算起,已经一百多年了,如果从1918年算起,也接近一百年了。一百年来,几代研究者用各种理论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通过对鲁迅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还很少有人从“隔膜”主题的角度对其研究,为此我们不避浅薄,从“隔膜”主题的角度对鲁迅小说进行全面的阐释,力图发现其新的价值等,为鲁迅研究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

“隔膜”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第一,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第二,不通晓,外行。其同义词或意思相近的词还有“隔阂”“隔心”“隔行”,以及“冷淡”“冷漠”“漠视”等。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出身、地位、职业,特别是教育背景、所处境遇等等的不同,人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或隔阂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距离或隔阂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成为“隔膜”时,就是一种精神疾患和社会痼疾,它不仅影响了人们之间关心互爱的情感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它表现为一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的冷酷或残忍。因此,对“隔膜”这种精神现象的表现或批评,曾是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普遍的创作现象,而鲁迅就是这种主题的开创者和艺术成就的代表者。据统计,鲁迅作品中使用“隔膜”一词共32处(据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作品在线系统检索”的词条检索),其中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隔膜》的杂文。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山西有个叫冯其炎的生员,对其十七岁的表妹十分爱慕,欲娶为妻,但因家境贫寒无力办到。由于受才子佳人小说“奉旨成婚”套路的影响,于是当听到乾隆皇帝去河北祭祖时,便拦路“进呈”,在颂扬皇帝功德的同时,顺便让皇帝做媒,准其与表妹玉成好事。但当时的地方官认为其形迹可疑,图谋不轨,随即将其逮捕,按大清法律属重罪,于是照例解部刺字,发配黑龙江与人为奴,其结果未免一死。鲁迅说:“凡这等事,粗略一看,先使我们觉得清朝的凶虐,其次,是死者的可怜。但再来一想,事情是并不这么简单的。这些惨案的来由,却只为了‘隔膜’。”鲁迅接着分析说:“满洲人自己,都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锡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而冯其炎不懂就理,也就是对此心存“隔膜”,以为皇帝都“爱民如子”,结果“咎由自取”,客死他乡。[2]

以上只是鲁迅所说“隔膜”的一种意思,由于不理解别人意图而带来了杀身之祸。其实鲁迅作品所说“隔膜”的含义十分丰富,但就小说中表达的“隔膜”主题来说,我们认为大体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表现它的第一义项,即“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二是由情意不相通,不了解所引起的冷漠、冷淡等人与人之间的缺乏基本的关爱同情;三是它的进一步发展所表现出的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的冷酷和残忍等。当然这三种含义也是互相贯穿或交叉的,但为叙述的方便,以下我们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隔膜”主题的特点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