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人曹聚仁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结

由于20世纪20年代国共对立,曹聚仁与其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起,成为介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中间派”。1925年年底,曹聚仁开始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周作人有了交往,并受到了周氏自由主义的影响,对“自由主义”的追求与向往也为曹周二人日后交往奠定了思想基础。抗战初期,曹聚仁始终是个游离于各个“第三势力”政治组织之外的“中间派”自由主义者。

正如卫春回在研究中指出,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踪迹正是通过各个时期不同的自由主义期刊得以印证。[127]20世纪30年代曹聚仁创办的《涛声》周刊和胡适创办的《独立评论》都汇聚了大批自由主义学人。以《涛声》为中心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以“批判”为特色“乌鸦主义”,并提出了所谓“虚无主义”。“乌鸦主义”里含着批判的态度。“虚无主义”则强调看穿世事。此两种“主义”是《涛声》的一体两面,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对于抱定虚无主义的《涛声》而言,“政治”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

面对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的亡国危机,进入而立之年的曹聚仁在《涛声》周刊上的言论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怀着“书生报国”的激情,曹聚仁揭露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号召国人奋起反抗的言论始终不变。然而,对于国民政府与学界唱和的“不抵抗主义”,曹聚仁虽然都予以批判,但是力度却有所不同。随着国民政府言论的收紧,他对当局的批评日趋隐晦委婉,并逐次消失。但是,他对加入蒋介石阵线鼓吹“不抵抗主义”的胡适和丁文江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却加以强烈批判。

同样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抗战初期的曹聚仁与国共两党并非保持同等距离,而是主动与执掌政权的国民党接近。为了国民党政权稳定着想,他建议该党能妥善处理与正在崛起的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1] 参见李杰琼《论民国时期平津民营报刊营业化转型的局限——以〈实报〉在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时期的言论为个案》,载程曼丽主编《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32页。

[2] 参见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册,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再版序言第10—15页。

[3] 参见彭承福主编《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辞典》,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页;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2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23页。

[4] 参见黎惠英主编《中国现代经济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17页。

[5] 参见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230、265页。

[6] “第三党”又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系反蒋政党。“改组派”又称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是由原来汪精卫派一些骨干分子发起组织的中国国民党内的反蒋派别。参见高清海主编《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92—693页;余克礼、朱显龙主编《中国国民党全书》上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国家主义派”又称“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其核心成员后加入中国青年党(简称“青年党”)。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国家主义派”竭力投靠蒋介石。参见张岱年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830页;李立《台湾政党政治发展史》,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62—64页。关于现代中国第三势力的渊源流变,详见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6年,第25—41页。

[7] 参见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16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97—298页。

[8] [美]柯博文:《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马俊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3页。

[9] 参见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2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7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182、187、197—198页。

[10] 详见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回忆民国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59—65页。

[11] 参见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12] 参见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编委会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4—545页。

[13]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革命与革命文学(下)》,《南洋商报》1955年1月19日。

[14] 曹聚仁:《上海之忆(上卷)师友二、金神父路花园坊(上)》,《正气日报》1942年7月13日。

[15] 曹聚仁:《“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曹礼吾》,载《曹聚仁杂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8页。

[16] 创刊号未见原件,依第1卷第2期出版时间上推,出版时间应为8月15日。

[17]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曹聚仁回忆录(修订版)浮过了生命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96页。

[18] 曹聚仁:《涛声的昨今明》,《涛声》1933年第2卷第31期,第2页。

[19]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曹聚仁回忆录(修订版)浮过了生命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96页。

[20] 王春翠:《我的丈夫曹聚仁》,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21] 王春翠:《我的丈夫曹聚仁》,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22] 关于此点详见孙健《民国时期报刊客观性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2年,第130页;孙健《报刊客观性:一种崇高的理想——民国报刊的客观性思想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134页。

[23] 杨霁云:《乌鸦无恙》,《涛声》1933年第2卷第46期,第3页。

[24] 曹聚仁:《我们的颜色》,《涛声》1931年第19期,第1版。

[25] 据钱理群考证,曹聚仁与周作人的交往大概开始于1925年11月2日。参见钱理群《曹聚仁与周作人》,《文教资料》1999年第3期,第3页。

[26] 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刘半农、林语堂、钱玄同、章依萍等,由北新书局出版发行。参见黄镇伟编著《中国编辑出版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第275页。

[27]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曹聚仁回忆录(修订版)浮过了生命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47—348页。

[28] 曹聚仁:《致周作人(1930年9月19日)》,载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周作人:致周作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29] 曹聚仁:《致周作人(1930年9月19日)》,载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周作人:致周作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30] 聚仁:《我们还有眼泪吗?》,《涛声》1932年第25期,第2—3版。

[31] 聚仁:《我们还有眼泪吗?》,《涛声》1932年第25期,第2—3版。

[32] 聚仁:《我们还有眼泪吗?》,《涛声》1932年第25期,第2—3版。

[33] 曹聚仁:《谈乌鸦主义及其他》,《正气日报》1943年5月27日。

[34]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曹聚仁回忆录(修订版)浮过了生命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96页。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17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2页。

[36] 《上海各大学教授意见》,《申报》1931年10月27日。

[37] 聚仁:《答融生先生》,《涛声》1931年第13期,第4版;曹聚仁:《我们的话:我的派和系》,《涛声》1931年第14期,第2版。

[38] 曹聚仁:《我们的话:我的派和系》,《涛声》1931年第14期,第2版。

[39] 编者:《乌鸦商标上版题记》,《涛声》1932年第21期,第1版;编者:《乌鸦商标题记》,《涛声》1933年第2卷第1期,第1版。

[40] 聚仁:《答融生先生》,《涛声》1931年第13期,第4版;曹聚仁:《到民间去》,《涛声》1932年第25期,第1版。

[41] 曹聚仁:《到民间去》,《涛声》1932年第25期,第1版。

[42] 曹聚仁:《乌鸦的自白》,《社会日报》1933年6月9日;唐弢、卢豫冬:《周木斋遗著〈消长新集〉序跋》,《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第62—63页。

[43] 曹聚仁:《我与左联与无政府主义》,《涛声》1933年第2卷第29期,第1—2页。

[44] 朱谊存、陈思:《我们的话:说骂人》,《涛声》1931年第15期,第1版。

[45] 鲁迅:《纪念文:祝“涛声”》,《涛声》1933年第2卷第32期,第3页。

[46] 鲁迅:《纪念文:祝“涛声”》,《涛声》1933年第2卷第32期,第3页。

[47] 鲁迅:《纪念文:祝“涛声”》,《涛声》1933年第2卷第32期,第3页。

[48] 编辑部:《刊旨》,《涛声》1933年第2卷第1期,第1版。

[49] 聚仁:《涛声的宗旨和态度:二、复信之一——论主旨与态度》,《涛声》1933年第2卷第4期,第9—10页。

[50] 聚仁:《播音台》,《涛声》1933年第2卷第19期,第1页。

[51] 曹聚仁:《我们为什么不谈政治》,《涛声》1933年第2卷第21期,第3页。

[52] 曹聚仁:《我们为什么不谈政治》,《涛声》1933年第2卷第21期,第3页。

[53] 鲁迅:《致曹聚仁》(1933年7月11日),载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鲁迅手稿·书信》第4册,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154页。

[54] 《涛声休刊辞》,《涛声》1933年第2卷第46期,第1—2页。

[55] 参见唐沅、韩之友、封世辉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第3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1页。

[56]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仅收录了《涛声》第1卷的前27期。本书对第1卷第28—36期的研究参考了唐沅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第3卷中提供的《涛声》目录。

[57] 魏猛克(1911—1984),湖南长沙人。20世纪20年代在长沙明德中学等校学习,经常参加进步学生活动。1930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3年秋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见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30卷下册,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1—1062页。

[58] 本研究视《涛声》四版小报时期的头版为重要评论版面。对于改版为8页后的《涛声》,将前两页视为重要评论版面。

[59] 《编辑室启事》,《涛声》1931年第12期,第4版。

[60] 聚仁:《我们的话:我是罗亭》,《涛声》1931年第6期,第1版。

[61] 俞人生、曹聚仁:《除了两句空口号再也没有什么了》,《涛声》1933年第2卷第39期,第8页。

[62] 张资平、曹聚仁:《造谣与辟谣(下):复信》,《涛声》1932年第24期,第4版。

[63] 曹聚仁:《二十年来之是是非非》,《涛声》1932年第21期,第7版。

[64] 陈思:《我们的话:卖身投靠》,《涛声》1931年第6期,第1版。

[65] 陈思:《我们的话:我们缺少一些什么》,《涛声》1931年第7期,第1版。

[66] 张资平、曹聚仁:《造谣与辟谣(下):复信》,《涛声》1932年第24期,第4版。

[67] 曹聚仁:《十分诚意与三分希望答罗园先生》,《涛声》1933年第2卷第34期,第1—2页。

[68]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51页。

[69]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版,第283—287页。

[70] 关于顾维钧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言论和行动,详见蒋永敬《顾维钧与“九·一八”事变》,载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9—388页。

[71] 陈思:《我们的话:卖国计划书》,《涛声》1931年第12期,第1—2版。

[72] 曹聚仁:《我们的话:国民革命何为?——顾维钧可杀》,《涛声》1931年第18期,第2版。

[73] 曹聚仁:《涕泣以道——不宣战不足以图存》,《涛声》1932年第23期,第1版。

[74] 挺岫:《我们的话:中国的将领到那里去了》,《涛声》1931年第16期,第1版。

[75] 陈思:《我们的话:“亡”与“死”》,《涛声》1931年第18期,第2版。

[76] 陈思:《我们的话:躲避环境》,《涛声》1931年第4期,第1版。

[77] 陈思:《我们的话:我们缺少一些什么》,《涛声》1931年第7期,第1版。

[78] 陈思:《我们的话:向左转》,《涛声》1931年第10期,第1版。

[79] 聚仁:《我们的话:民众运动之趋势》,《涛声》1931年第20期,第1版。

[80] 参见范亢《南京新政府的下马威》,《红旗周报》1931年第27期,第16—22页。

[81] 韩泽:《风雨表:总示威的幻灭》,《涛声》1931年第20期,第1版。

[82] 聚仁:《我们的话:并未抵抗》,《涛声》1931年第8期,第1版。

[83] 陈思:《风雨表:请大家注意一件事》,《涛声》1931年第19期,第1版。

[84] 韩泽:《我们的话:锦州失守矣》,《涛声》1932年第22期,第1版。

[85] 韩泽:《我们的话:日人暴动》,《涛声》1932年第25期,第1—2版。

[86]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87] 陈思:《我们的话:牛兰事件》,《涛声》1931年第13期,第1版。

[88] 陈思:《风雨表:抗议邓演达处死刑》,《涛声》1931年第20期,第1版。

[89] 陈思:《我们的话:说反动》,《涛声》1931年第14期,第1版。

[90] 楚狂、聚仁:《涛声与青年》,《涛声》1932年第24期,第1版。

[91] 陈思:《我们的话:党禁解禁私议》,《涛声》1932年第21期,第2版。

[92] 曹聚仁:《二十年来之是是非非》,《涛声》1932年第21期,第5、7版。

[93] 陈思:《我们的话:新势力》,《涛声》1932年第23期,第2版。

[94] 陈思:《今后将如何》,《涛声》1932年第26期,第2版。

[95] 转引自程曼丽、乔云霞主编《新闻传播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页。

[96] 韩泽:《从何说起:刘煜生被杀事件》,《涛声》1933年第2卷第5期,第2页。

[97] 韩泽:《从何说起:民权保障同盟》,《涛声》1933年第2卷第6期,第6页。

[98] 韩泽:《从何说起:无独有偶》,《涛声》1933年第2卷第11期,第1—2页。

[99] 聚仁:《读报有感》,《涛声》1933年第2卷第22期,第1页。

[100] 陈思:《今后将如何》,《涛声》1932年第26期,第2版。

[101] 韩泽:《从何说起:国联》,《涛声》1933年第2卷第7期,第2页。

[102] 陈思:《米、麦、与鸦片》,《涛声》1932年第27期,第2版。

[103] 参见马洪武等主编《中国革命史辞典》,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李帆主编《民国思想文丛 现代评论派 新月人权派》,长春出版社2013年版,第221—222页;杨奎松《七七事变前部分中间派知识分子抗日救亡主张的异同与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第70—75页。

[104]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105] 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106] 例如,适之《上海战事的结束》,《独立评论》1932年第1期;胡适《论对日外交方针》,《独立评论》1932年第5期;胡适《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独立评论》1932年第21期;胡适《国联新决议草案的重大意义》,《独立评论》1932年第32期;胡适《国联调解的前途》,《独立评论》1933年第36期;胡适《民权的保障》,《独立评论》1933年第38期;胡适《日本人应该醒醒了!》,《独立评论》1933年第42期。

[107] 韩泽:《学有渊源》,《涛声》1933年第2卷第3期,第1页。

[108] 例如,胡适《国联调解的前途》,《独立评论》1933年第36期;胡适《民权的保障》,《独立评论》1933年第38期;胡适《日本人应该醒醒了!》,《独立评论》1933年第42期。

[109] 《胡适批判专号征文启事》,《涛声》1933年第2卷第11期,第1页。

[110] 例如,聚仁《胡适博士账单》,《涛声》1933年第2卷第16期;韩泽《胡适与胡蝶》,《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聚仁《胡适论》,《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聚仁《胡适与秦桧》,《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

[111] 谭仲池主编:《长沙通史》现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606—608页。

[112] 韩泽:《胡适与胡蝶》,《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第1页。

[113] 曹聚仁:《胡适与秦桧》,《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第7—8页。

[114] 曹聚仁:《胡适论》,《涛声》1933年第2卷第18期,第3—5页。

[115] 参见胡适《我们可以等候五十年》,《独立评论》1933年第44期;方衡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大事记》上编,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46页。

[116] 陈思:《从何说起:中国必死》,《涛声》1933年第2卷第20期,第2页。

[117] 韩泽:《从何说起:战备准备》,《涛声》1933年第2卷第8期,第2—3页。

[118] 曹聚仁:《热河失守矣》,《涛声》1933年第2卷第9期,第1页。

[119] 韩泽:《从何说起:可怕的大刀》,《涛声》1933年第2卷第13期,第2页;韩泽:《从何说起:可怕的伟人》,《涛声》1933年第2卷第14期,第3页。

[120] 《世界反帝会议在沪举行》,《申报》1933年7月4日。

[121] 本社同人:《欢迎反帝会议代表来华》,《涛声》1933年第2卷第30期,第1—2页。

[122] 封汉章:《东祸西渐与华北社会——“华北自治运动”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332页。

[123] 《汉奸首领郝鹏被捕经过》,《申报》1933年7月10日;《汉奸郝鹏恢复自由》,《申报》1933年7月15日。

[124] 韩泽:《从何说起:释放郝鹏之意义》,《涛声》1933年第2卷第28期,第2页。

[125] 曹聚仁:《忠告丁文江》,《涛声》1933年第2卷第22期,第3—4页。

[126] 曹聚仁:《十分诚意与三分希望答罗园先生》,《涛声》1933年第2卷第34期,第1—2页。

[127] 卫春回:《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中国自由主义学人与“中间道路”研究(1945—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