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与报刊结缘
据曹聚仁回忆,他少年时期就酷爱读报、剪报,常把报纸称为“报友”。1914年,他开始对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发生兴趣,并制作剪报书册。杭州的地方报《之江日报》有一段时间也很流行,因为上面登载家乡兰溪的消息,曹聚仁读来觉得格外亲切有味。等到开始自觉地读报,他对《申报》这位“报纸老友”已经厌倦极了,并称它为“老爷报”[11]。
虽说民国初年就读师范基本免费,但是一年的伙食费、路费和零用却让身为农民的曹家人难以支撑。于是,曹聚仁决心摆脱这种经济上的窘境。在杭州一师就读期间,他结识了《之江日报》编辑查猛济。在查猛济的建议下,他决定利用课余时间为该报撰写新闻。[12]
由于杭州一师对学生出入校园管理严格,学生几乎与社会完全隔绝,到何处寻找新闻成了曹聚仁遇到的一大难题。曹灵机一动,先与兰溪的《兰江日报》取得联系,答应替他们写杭州通讯,不收稿酬,但能得到报社赠送的一份报纸。随后,他便从这份报纸上寻找金华地区的地方新闻,重新改写后转投《之江日报》。依照此法,曹聚仁每月能有四五块钱的收入作为零用。他称,这是他“做新闻记者的开始”[13]。
据曹聚仁回忆,1917年正月,他从浙江小城兰溪乘船下杭州,在船上偶遇杭州一师同学施存统[14]。通过施存统,曹聚仁第一次接触到《新青年》杂志。此后,曹变成了《新青年》的读者,进而成为该杂志的信徒。[15]曹聚仁进入杭州一师的第三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了。杭州一师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16]“五四”以后,杭州一师学生就开始在国文课上讨论社会问题了。那时,学生中最流行的口号是:“思想自由!”这是《新青年》所传播的主张之一。[17]
1919年秋,杭州一师学生自治会成立。曹聚仁和同学一起编刊《钱江评论》,着重讨论“女子剪发”“男女同学”等主题。[18]曹聚仁称,他在主编该刊时的文稿概不署名,便是受了五四运动时期《杭州潮》主编沈仲九所倡导的无政府主义的影响。[19]
当年11月,一师学生施存统在其创办的《浙江新潮》上发表《非孝》一文,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浙江省教育厅捏造出“非圣、蔑经、公妻、共产”四大罪状,准备弹劾一师校长经亨颐。此外,教育当局还要撤换该校陈望道、李次九、刘大白、夏丏尊四位传播新思想的国文教师。当局此举意在解散一师。[20]
自1920年2月始,杭州一师学生举行了抗议浙江省教育厅罢免经亨颐的“留经运动”。时任该校学生自治会主席的曹聚仁成为学潮的组织宣传者之一。同年3月29日,警察包围了杭州一师,强行押送学生出校。曹围绕这场风暴撰写的新闻电讯先后分电上海《申报》《新闻报》和《民国日报》,次日均见诸报端。[21]“留经运动”过后,曹聚仁主编了名为《浙潮第一声》的小册子,收录了关于上述运动的种种文件、记载和评论。刘大白曾为这本小册子作序。[22]1920年秋,曹聚仁与范尧生开始主持学生自治会工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