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讲银行业:基本逻辑与分析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货币的起源与演进

东西方的先哲们分别提出了货币国定论、货币商品论,并不断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体经济理论研究与经济管理实践,其影响非常深远,延续至今。这究竟是因为东西方货币发展演进路径确实不一样,还是因为大家对同一演进路径的解读不一样?

1.2.1 货币商品论

我们先来回顾西方货币商品论所提出的货币起源与演进。我们将马克思《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的记载重新整理,并用一些虚拟的例子体现。

人类早期开始从事一些生产活动,生产了一些自用的食品、衣物或其他生活用品。这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可能这些用品自己还不够用,因此是不会产生交换活动的,也就不存在商品,即用于交换的产品。只有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之后,各种用品的生产量开始提高,逐步开始有了些剩余,自己用不完,于是才开始将这些剩余产品用于和其他人交换其他产品。比如,一个渔猎部落,某次打猎获取的猎物较多,自己部落一时吃不完,但刚好缺少一些烹饪用具,便用多余的猎物,向居住于不远处的一个擅长制造陶器的部落交换了一些陶器回来。这个阶段称为偶然的物物交换,其主要特征是,人们不是专门为了交换而生产这些产品,而是生产自用用品时有所剩余,于是刚好与他人交换。一般认为,人类大致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这种偶然的物物交换,也就是最早期的人类贸易形式。

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在一些用品上的生产效率提升,生产量扩大,超出了自用的范围。大约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即约5000~10 000年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将一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手工业中,纺织品、陶器、副食品等产品的生产量提高,并且有了分工的雏形,即有些人或部落特别擅长某些用品的生产。于是,大家将各自擅长制造的用品的生产量提高到超过自用的水平,超过的部分就专门用来与其他人或部落交换。这就叫扩大的物物交换。各国早期著作中有一些相关情况的记载。比如《管子》记载,我国尧、舜时期,便有“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散其邑粟与其财物以市虎豹之皮”。

随着扩大的物物交换增多,就会面临成功概率的问题。某人想拿多余的一只羊去集市上交换一些衣服回来,但问了一圈发现没有人拿衣服出来交换。他还特意去找了一些擅长做衣服的人,发现他们近期刚好没有制作衣服,说过段时间会有。于是他悻悻而归。过一阵子,有一个擅长做衣服的人拿着衣服找到他,说他们现在有一些多余的衣服可用于交换了,他愿意用来换只羊。可这时,那只羊已经被吃掉了……因此,物物交换的情况下,商品品种或时间可能因为难以偶合,便使交换难以达成。

这时,一般等价物便出场了。一般等价物是指,在物物交换中,大家都共同选定某一种商品,大家在换出自己的商品时,都愿意先将其换为该商品,然后再拿该商品去换其他商品。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都愿意接受的、较为通用的商品,可以充当交换的中介。有了这一中介,便可很大程度上解决物物交换时成功概率低的问题。任何商品,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交换对象,便可先交换为该一般等价物,然后下次有合适的商品时,再拿这种一般等价物去将商品交换回来。同时,为了便于完成交换比例的计算,其他商品可大致定价为可交换多少单位的一般等价物,这便形成了以一般等价物为计价单位的习惯,这便是商品价格这一概念的雏形。比如,如果以符合某种大小的一只羊为一般等价物,那么其他商品可确定为对应多少只羊。比如,一件珍贵的衣服可能对应两只羊,一幢小房子可能对应十只羊。这便是“数量+单位”,也就是价格。当然,为了容易计算,一般会选择小件商品为一般等价物。

一开始,一般等价物可能是某种具体的实用商品,比如羊或粮食。但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些商品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并不是很方便,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不易携带、不易计量、不易分割等。比如某件小陶器,可能只值半只羊,但活羊没办法分割出半只用于交换。于是,人们慢慢地开始找到一些更加便于交换的商品,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这些商品有可能并不是有实用价值的商品,比如贝壳、贵金属,但具有稀缺性。这时,一般等价物虽仍然是具有价值的商品,但逐步开始抽象化,其使用价值开始淡化,选用了一些具有稀缺性但并不实用的商品。

最后,这种被选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慢慢聚焦到贵金属上,因为它易于携带、分割,如果事先按固定的尺寸制造(比如一定重量的金属币),则还易于计量,只要数一数币数即可。因此,一般等价物从金属粗制品慢慢变成了统一规格的制品,比如金属币。这种变化大概发生在什么时候已经很难考证,普遍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金属冶炼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时候,货币正式开始了符号化的过程。

什么是符号化呢?金属币一开始因为每个币包含一定重量的金属,所以是有真实价值的。但是,当金属币出现磨损后,大家并不见得就一定会拒绝接受它们。即使金属币普遍出现磨损,在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之后它们仍可非常方便地用于流通。那么大家交换的其实并不是一定重量的金属所代表的价值,而只是这个金属币所代表的符号。换言之,此时的金属币,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一般等价物,而是已经逐渐带有信用货币的特征:货币本身并不足值,它只是符号。我国传统上称之为钱币。

随着货币继续发展,还出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金属币过于沉重,在大额的交易或长途携带中非常不便,此时便开始出现签发票据的行为,即商人将大量金属币存放于某信誉良好的商家那里,由商家签发一张存放钱币的凭证,然后商人携带此凭证去外地。因此,这张票据(在古代不同时期或地方会有不同称谓,我们暂且将其统称为票据)原本是存放钱币的凭证,可据此提取钱币,它不是钱币本身。但如果商家信用良好,大家都愿意接受这张票据,商人便用不着去商家提取钱币,而是直接拿这张票据支付即可。这时,早期的纸币便出现了。这种纸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信用货币,它是钱币的代表物,更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存款,而存入钱币的商家便像是银行的雏形。我们在后面有关银行的起源章节中还将进一步介绍这一进程。

由于存放钱币的票据信用卓著,人们便很方便地将其用于流通,大家会发现即使其背后没有钱币与之对应着,它们也是可以正常流通的。于是,某些国家开始发行真正意义的信用货币,即由布、纸等各种材料印制的货币,并且是由政府发行。我国信用货币最早见于唐代,而后在宋、元之后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纸币,它们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法定信用货币。当然,促进这一变革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金属生产量有限,所制金属币不足以支撑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于是加快了纸币的应用流通。

以上,便形成了一条相对清晰的货币演进脉络:从偶然的物物交换发展为扩大的物物交换,然后开始出现以普通实用商品充当的一般等价物,而后一般等价物开始抽象化,最后选定了金属作为一般等价物,并将金属制成固定规格的钱币,接下来又开始出现不足值的金属币,而后又有了以纸印刷的票据用来代表金属币的存款凭证,最后这张票据脱离其背后的金属币,成为真正的法定信用货币。

这个进程非常完整,考古和文献也提供了其间的很多史实证据,似乎无懈可击。这便是以西方为主导的货币商品论的观点,货币便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化为现代信用货币的。我国虽然是货币国定论的发源地,但也找到了一些证据可以证明上述演进过程。注意,上述过程是从一堆考古和文献证据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律,并不完全是史实。历史进程其实更为复杂,比如我国宋元时期出现真正纸币后,从明代开始又恢复为纸币和金属货币并用,甚至有时以金属货币为主,中间有所反复。东西方真实的货币史更为复杂,感兴趣的读者请参阅有关货币史著作。

1.2.2 货币名目论

上述这个看似完美的演化规律,却不断受到一些挑战。在货币名目论、货币国定论看来,货币从一开始便是信用货币,便是欠条、记账,从来不存在什么商品阶段。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那是因为当欠条、记账的存在条件不具备时,就不得不又退回到物物交换的方式。而当国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亦即由政府来充当欠条的债务人时,便自然形成了货币国定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地早熟,较早出现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尤其早于欧洲,因此很早便出现了由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的做法。

货币名目论的一个经典证据,来自太平洋西部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一个叫雅浦(Yap)的小岛,[1]岛上还处于原始经济阶段的土著居民,用一种巨大的石盘当货币,叫费(Fei,见图1-1)。费来自约400英里[2]外的另一个海岛。制成的巨大的石盘,中间有孔,插入杆几个人便可抬走费。由于费过于巨大,不可能日常携带着用于流通,所以在交易后,卖出东西的人不用搬走这块石头,也不在石头上面做记号,而是只让它留在原地,账目都是日后相互抵消的(类似清算的作用)。即使有个人的一块费掉到海中去了,大家仍然都认同他依然持有这块费,于是他依然可以买东西。因此,这石头绝对不是一般等价物,因为它不是有价值的商品,而更像是个记账系统,即信用货币。它在居民眼中是财富的象征,你拥有这石头,就有更多人愿意和你交易,接受你的欠条。

图1-1 雅浦岛的石币

资料来源:窝头旅行. 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岛,给你最原始的生活体验[DB/OL]. https://www.sohu.com/a/231242976_100167413.

费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在一个较为原始的经济阶段,人们也已经开始使用记账货币了。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岛屿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很小,所以这样的记账系统已经够用了。而像中国这种很早就实现了高度统一的大型经济体,则需要更为繁杂、可靠的记账系统。如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找不到合适的记账系统,那么只能求诸物物交换,即一般等价物,比如黄金。所幸的是,与经济早熟大致同步的是中国在政治上也较为早熟,有了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后者成为负责这个记账系统的合适人选。

纵观我国的货币史能够发现,真正拿一般等价物(比如黄金)充当货币的情况,也非常少。大多数时候,我们用的是钱币(以铁、铜为主)和纸币。钱币其实是远不足值的,所以它也是一种信用货币,而不是以铁或铜作为一般等价物。此外,我国较早就开始使用信用货币,除大家熟悉的宋代的交子外,其实我国早在西周就开始出现信用货币“里布”(当时还没有纸,是印在布上的)。而真正拿一般等价物(比如黄金)当货币的情况,在人民日常经济生活中反而占少数。

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赞同,货币从一开始就是记账系统,它只是需要将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债务债权关系记载下来,然后在合适的时候结清。或者永不结清,但可以相互算清。具有高度权威的中央政府是负责这个记账系统的合适人选,而当政府出现之前,人们可以选取一些难以篡改、伪造的稀缺器物用来记账,比如贝壳等。所以,贝壳不是一般等价物,而和结绳记事[3]是一回事。因此,贝壳充当货币,不一定是因为它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是因为它的稀缺性使它适合用来记账。当人们找到更好的记账工具时,贝壳也就被放弃了,只是在汉字中留下了许多贝字旁的有关财富的字。

而当交易的发生超越了记账系统范围时,则可能依然需要借助一般等价物或物物交换,比如古代的国际贸易。由于中央政府发行了信用货币,但外国人可能并不信任他国的中央政府,因此该记账货币对外国人无效,古代国际贸易依然会使用黄金等中介。当然,如果国家足够强大,外国人也信任,那么也是可以使用其货币的,比如现代人类社会以世界头号强国的信用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1.2.3 现代货币制度的诞生

我们可以暂时先放下货币商品论和货币名目论的争议,因为这两个观点虽然对货币起源和本质的理解不同,但至少在现阶段,双方都赞同现代货币是法定信用货币、主权信用货币这一本质。但是,自真正的法定信用货币出现之后,货币演化还未结束,因为接下来还需要解决一个关系问题:货币制度,即一个国家由谁发行货币、如何发行货币、发行多少货币等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问题。货币制度不断发展着,最终形成了我们目前常见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体系,这个体系本身也是现在世界上最为通行的货币体系。我们会在下一章关于银行的部分中详细介绍这一体系,本节只是先简述其演化过程。

当信用货币出现,尤其是由政府垄断其发行之后,通货膨胀问题便开始出现。在货币与财政结合之前,政府往往实施的是实物财政,即居民以实物、劳动力的形式缴纳税赋,政府收到后,也是以实物方式进行财政支出,比如给公务员发放粮食、织品作为俸禄。随着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提升,政府发现直接征收货币,然后再拿货币去采购物资、发放俸禄更为方便,于是改为以货币征税,形成货币财政。我国很早就出现了货币财政,与实物财政并行(但迟至明清时期才最终完成比较彻底的转变)。

这时,政府发现只要印制纸币,便可以直接向民间采购物资用于政府运行。然后通过货币征税、罚没等方式,回收一部分货币。那么很容易计算出,一年财政的净支出(即支出减去收入)便是货币的新增投放量,即年度赤字额等于当年新发货币。假设有一个原本还没有货币的国家,某一天突然宣布实施这种货币制度,那么它就会面临几个问题:

(1)政府只有先用货币支出,才能以货币征税。因为在它用货币支出之前,外面并没有货币流通,只能以实物征税。

(2)在外的货币流通量,便是累计的财政赤字,即实施该制度以来历年累计的支出超过累计收入的部分。随着经济增长,所需货币量增加,那么政府赤字也应随之增加。

(3)财政永远不可能有货币的盈余,因为不可能征收超过自己发行出去的货币。

这便是主权信用货币出现之初的政府垄断货币制度,L. 兰德尔·雷(2017)在《现代货币理论》一书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引发了争议。[4]这一制度的弊端一目了然:由于并没有什么措施能够制约政府印制过量的货币,故而容易超发货币。当然,也出现过印制货币不足的时候,比如古代由于金属采矿和冶炼技术限制,有时会遇到金属原材料不足导致钱币产量不够的情况。可见,其最大的问题,便是政府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方法确定最为合适的货币发行量,发行过多是通胀,发行过少是通缩,二者都会影响经济稳定。而且,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遇上大型战争、重大基建项目、天灾等时候,政府不得不发行更多货币采购更多物资以满足特殊时期的需要,经常导致货币天量发行,引发恶性通胀。

政府垄断的货币发行无法合理确定发行量,会引发通胀或通缩,因此人们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货币制度,于是开始寻找更好的制度。这时,有一群信誉卓著的大商家开始不知不觉地充当了货币发行的角色。因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欠条,主要看发行人的信用,只要发行人信用良好,签发的欠条被市场上大多数人所信任,人们愿意接受它,那么它就可以履行货币的职能。我们把商家签发的这种欠条统称为票据(其实历史上有各种称呼)。这种票据业务的流程是这样的:

(1)起初,客户把真实的货币(即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10元存放在它这里,它向客户签发一张票据,上面写着诸如“持票人在本店存款10元”的字样。

(2)客户拿这张票据可以直接当10元钱花,因为别人信得过这个商家。

(3)当另一客户需要向这个商家借10元钱时,商家可以把真实的货币借给他,也可以不给出真实货币,而是又签发出一张票据(上面同样写着“持票人在本店存款10元”)。然后,客户拿这张新票据继续去花。

(4)很明显,这张新的票据其实意味着一句“谎言”,因为其背后并没有存入10元真实货币。最后,商家店里其实只存了10元钱,但却签发了两张“持票人在本店存款10元”的票据。

完成上述交易后,商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2所示。

表1-2 商家资产负债简表

在商家签发出那张背后并无10元真实货币的票据时,本书的另一主角现代商业银行就出现了,术语称为“存款货币银行”,平时一般简称为银行。[5]这时,政府只发行了10元货币,而这家银行签发出两张10元的票据,可供社会流通。因此,真正的货币流通量升至20元,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如果商家把持有的10元货币同样也拿出去花,那么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其实已达到30元。当然,由于商家要随时准备应对客户拿着票据来取钱,所以它可能会将这10元货币保留在店中,以备客户提取之需。商家之所以敢签出那张并无10元真实货币的票据,是因为它相信签发在外的这全部20元票据,不会同时被用来取现。

我们把上例中最初在银行存钱时产生的10元票据,和新“派生”出来的10元票据,称为“银行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或“银行货币”,共有20元。理论上银行持有的10元也依然是货币,银行可以拿它出去花,但由于现代银行监管一般设有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持有的货币大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回央行而不再进入流通,所以不再计入货币统计。我们在后面章节中还会详细介绍。

存款货币的出现,使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显著超过了政府真实发行的货币量,甚至超过好几倍。在古代金属产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而面临钱荒时,这是个好办法,但即使政府有充足的材料制币,这个办法也有其重大优势,因为如果经济不好了(接上例),经济活动冷却了,那么有些客户就会觉得不需要这么多资金了,就拿着10元存款票据去还掉10元贷款。于是,货币流通量又回到10元。可见,在这种模式下,最终的货币流通量会由市场自行调节。所以,商家自由发行货币的主要优点,是既能对抗通胀,又能对抗通缩,靠市场自己的力量,将货币发行量调节到一个相对较合适的水平。经济活动是波动的,有时热,有时冷,需要的货币量也不一样,而市场自己能调节货币发行量是一种完全市场化的自由银行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制度似乎是完美的。

但是,这一制度又带来新的问题:这一制度允许众多商家自由发行所谓存款货币,也就是商家的欠条,而各商家的业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方式不一,会产生一些风险。比如,有些商家票据发行过多,发行在外的票据是自己真实持有的货币量的很多倍,而一旦有一小部分票据持有人来提取货币,就无法偿付了。再比如,商家给客户发放贷款,如果有较大比例收不回来,那么商家也会面临破产,而其发行在外的票据就变成了一堆废纸。这一制度下还有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市场的力量不是万能的,有时会失灵。比如,经济过热时,大家都头脑发热,都来贷款,于是派生了更多货币,导致经济进一步过热,这无疑是火上浇油;经济衰退时,大家都失去信心,都来还掉贷款,于是货币收缩,经济进一步衰退。市场行为天然具有亲周期性,可加剧经济周期波动。因此,这个完全市场化发行的货币制度也不是完美的。

面对政府垄断货币制度、自由银行制度各自的优缺点,人们完成了两者的均衡与妥协,创设了一类新的机构,即中央银行(或者将一家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升格为中央银行)。央行是一种介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机构,它代表政府,又不完全是政府。央行履行两大职能:

(1)政府的银行:政府不再直接发行货币,而是由央行代表政府来发行。政府财政与货币职能分离,财政需要在央行开立一个账户,财政收支均通过该账户进行,该账户便是古代的“国库”,只不过现在改为开立在央行,并由央行按一定规则来管理。比如,现代央行制度一般规定国库不得透支,财政出现赤字时可向居民举债,但举债有限额,即受到赤字率约束,以此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胀。

(2)银行的银行:允许银行继续经营,但由央行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银行为了追逐盈利而出现过度投放贷款、贷款不够谨慎等行为倾向。同时也可在经济过热时制约银行投放贷款,在经济衰退时刺激银行投放贷款,以此来尽可能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万一银行经营出现问题,还会由央行采取相应措施救助。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证流通在外的存款货币安全,让居民有信心继续将银行存款视为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央行是瑞典中央银行,代表国王发行纸币。后来较为典型的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它是一家获得政府颁发的货币发行特许资格的私人银行。美国则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设中央银行(曾开办有国家银行,但后来到期关闭),而是实施了一段时期的自由银行制度,当时银行多如牛毛,且经常发生风险事件,于是美国于1913年成立美联储系统,后者在职能上不断扩大,最后于1951年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中央银行。可以说,美国比较完整地经历了货币制度演进过程。我国出现央行的时间晚于西方,因此没有历经上述演进过程,而是一步到位,参考西方模式建立了现代银行。具体而言,清末开始我们便参照西方开设了银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以华北银行等为基础,结合从旧中国接收的其他银行从而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它作为国家银行,起初并不区分央行、银行职能,只是后来才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慢慢形成了现在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具体的中外银行发展史请参阅有关著作。

因此,经过漫长的演变,先是货币形态的演变,然后是货币制度的演变,最终形成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银行制度,由财政、央行、银行各方共同参与,相互协调与制衡,这构成了我们目前最为通行的货币制度。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介绍这一体系的运作。


[1] 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上不为人知的大事件[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 1英里 = 1609.344米。

[3] 指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一些部落中,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相传。

[4] 雷.现代货币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5] 为行文简洁,本书用银行指代商业银行,不包括中央银行、投资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