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动力装备产业集群
——关于潍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
潍坊市政府研究室潍坊市工信局
潍坊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更是知名的“国际动力城”。内燃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1/3以上,小麦收割机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轻卡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加快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动力装备产业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是我市的重大课题。建议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习近平总书记“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创造性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扬长避短、扬长补短,进一步放大动力装备产业“长板”优势,聚焦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一、基础和优势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集群化发展既是工业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也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以潍柴为龙头,依托潍坊高新区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坊子、诸城、青州、高密、寿光5个省级示范基地,推动动力装备产业链条式拓展、园区化布局,形成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列全省重点培育的7个转型升级示范支柱产业集群首位。集群涵盖汽车、农业装备、工程装备三大领域近800家规模以上企业,拥有潍柴动力、豪迈机械、雷沃重工、天瑞重工4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核心节点优势明显,骨干企业强势引领,配套企业加快聚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19年,集群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可突破3000亿元,具有向5000亿元乃至万亿元级迈进的发展潜力。
一是拥有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潍柴大力实施并购重组战略,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已涵盖动力系统、整车整机、关键零部件(液压件)、豪华游艇、后市场五大业务版块,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国际化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雷沃重工致力于农业全程机械化装备开发,大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植保机械等产品规模均居全国首位。盛瑞传动持续加快8AT量产及性能提升,着力打造自动变速器产业链条,使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一举跃居世界前沿。
二是形成了一系列配套产业园。依托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盛瑞自动变速器产业园、坊子高端农业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相关配套产业加快集聚,在同步研发、标准共享、提升质量、控制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总投资2000亿元,计划引进各类配套关联企业500家以上,德国克诺尔、瑞士泰科、意大利索菲玛等35家企业已签约入驻。盛瑞自动变速器产业园已引进山东富通电气、天津天海、江苏金润、杭州三普数控及青岛联源通等7家关键供应商。
三是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潍柴、盛瑞等龙头骨干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探索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整合世界资源为我市所用的研发模式,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目前,集群拥有潍柴动力、雷沃重工、盛瑞传动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潍柴内燃机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重点实验室,雷沃重工被认定为农机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盛瑞传动“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先后获得2016年、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是打造了一批特色知名品牌。潍柴动力继2017年荣获中国商标金奖后,2018年又摘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豪迈科技“CDM规模定制质量管理模式”被工信部列为全国质量标杆。目前,集群拥有山东名牌155个、驰名商标34个。潍柴旗下法拉帝、林德液压、林德叉车、德马泰克、PSI、博杜安六大海外品牌集中参展第二届进博会,雷沃重工先后并购阿波斯、马特马克、高登尼等高端农机行业百年品牌,豪迈科技成为世界轮胎模具领域第一品牌,实现了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的跨越。
五是培育形成了新能源动力产业。潍柴、联盟化工、富源增压器、奥扬科技等企业致力于氢能产业发展,其中潍柴以氢燃料电池为技术攻关主要方向,先后与英国锡里斯、加拿大巴拉德等全球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合作,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涵盖混合动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动力总成系统、整车整机的新能源动力产业链,着力塑造氢能发展“山东模式”。目前,潍柴在我市建成了山东首座1000kg级加氢站并投入运营,首批30辆氢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示范运行,5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中试线已建成,新建万套级生产线年内投产。
二、问题与挑战
我市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在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在全国乃至全球实现了“领跑”,但在很多领域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加工组装环节,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仍存在诸多短板制约,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外竞争的严峻挑战。
一是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足。我市多数动力装备企业盘子小、层级低,技术创新仍停留在成本低、见效快的引进和仿制上,对产品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全行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到2%,与发达国家平均5%以上的投入比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获取的国家授权专利70%以上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体现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不到30%。
二是关键基础配套能力有待提高。全市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整体水平不高,仍达不到高档主机发展要求。为整机和成套设备配套的轴承、液气密封件、模具、齿轮、紧固件等基础件,泵、阀、风机等通用件,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精密仪器仪表等测控部件,质量和精度还达不到高端配套要求。据潍柴反映,制约内燃机高效低排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先进增压器、排放后处理装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基础元器件主要来自国外,基本以长期合同形式外包给国外和“长三角”区域供应商,本土配套率很低。
三是内部协作不够紧密。多数配套企业与龙头企业是基于外协件的工艺协作关系,以粗加工为主,黏性和互动不足。企业梯次发展出现断层,除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外,成长性好的中型企业偏少、后备不足,绝大多数小型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整体实力弱,没有对产业链形成有益补充。面向集群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特别是缺乏共性技术研发、生产工艺设计、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检验检测、融资担保等高水平服务资源和服务手段,满足不了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
四是人才支撑乏力。调研发现,我市企业普遍难以招聘高端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拟招聘的高端人才往往提出将人力资源档案托管在北京、深圳等地,仅采取出差方式来潍工作,自己培养起来的研发人才也不时流失,高端人才紧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我市虽然职业院校众多,但仍然无法满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产业工人的需求。豪迈等企业均反映,我市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实操水平不高,大多数不能迅速适应岗位,引进的毕业生主要来自济南、日照等职业院校,我市职业教育大市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五是市场竞争和资源争夺愈演愈烈。从全球范围看,在高端领域,卡特彼勒、康明斯、MTU等全球领先发动机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上持续发力,长期占据技术引领和品质升级的“制高点”。而在中低端领域,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从国内情况看,内燃机行业参与厂家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在排放标准趋严及外资涌入的背景下,竞争尤其激烈。潍柴、玉柴、锡柴、云内等主流发动机企业不断加快产品技术升级步伐,都在为新一轮竞争做准备。各省市也纷纷加大对本地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动力装备产业的资源支持力度。玉柴集团已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在自治区层面推进玉柴集团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引进人才、开拓市场和创新体制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市动力装备产业招商引资和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
三、主攻方向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关键词是“先进”,根本特征是质量高、效益好。先进制造业并不单指技术上前沿和领先的产业,也不仅是指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后如果具有了质量高、效益好的特征,也是先进制造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议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以传统动力装备动能转换、转型升级为主,以新能源动力装备发展壮大、“弯道超车”为辅,进一步聚焦聚力,攻坚突破,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5000亿级的世界一流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全市乃至全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绝不可错失这一轮产业发展布局的战略机遇期。
一是推动传统动力装备迈向高端。进一步发挥潍柴龙头作用和全球产业资源协同优势,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速研发进度,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品技术、品质升级,推动产业链整体水平攀升,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以确保潍坊市传统动力装备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核心地位。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装备。加快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建设,着力推进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新能源创新中心项目、商用车新能源动力总成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全力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资源,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和氢能示范城市。
三是加快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建设。以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建设为引领,围绕强链补链强化“双招双引”,吸引更多全球优质供应商落户入园,进而带动更多配套产业园建设,形成以动力装备为核心、整车整机为龙头、智能制造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为辅助的动力装备产业体系和生态,促进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并不是企业和各类机构在空间内的简单“扎堆”,其本质是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是集群内企业和各类机构之间的网络化协作与协同创新,以及由此形成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只有一棵“大树”,旁边都是“小草”,也不是产业集群。没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不可能支撑起世界级的先进产业集群。建议我市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打造世界一流动力装备产业集群,突出市场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着力做好集群发展规划、行政服务、政策鼓励等方向性、引导性工作,提供优质的制度供给、创新供给、要素供给和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内生动力,形成“大树”顶天立地、“小树”茁壮成长、“小草”生机勃勃的良好产业生态。
一是打造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加快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推进企业研发向产业研发、个体研发向公共研发“两个转变”。突出国家燃料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内燃机质检中心、山东省智能农业装备创新中心和山东省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广潍柴打造“研发共同体”“应用共同体”经验做法,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的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具有稳定结构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着力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短板,实现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高端并购、强强联合,加速全球产业链创新资源整合,提升集群发展层次。
二是深化企业间配套协作。依托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和盛瑞自动变速器产业园等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与配套中小微企业的技术转移辅导和合作制度,将大企业的引领效应和中小微企业的灵活性、专业性结合起来,实现集群内企业协同发展。引导支持一批基础好、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掌握专利技术,由一般外协件向核心零部件转型升级,由工艺研发向产品研发转变,由单纯注重产品制造环节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发展,向“隐形冠军”“单项冠军”迈进,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三是推动集群组织变革。整合全市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优势企业,依托现有平台基础,按照“组织共治、权益共享、协同发展”理念,组建市场化运作的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充分发挥其沟通交流、监督激励、协调管理和国际合作功能,推动解决集群发展壮大过程中面临的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整体对外意识薄弱等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技术诊断、科技信息服务、行业标准制定等各类服务。大力引进各类中介组织,建设一批突破地域限制、多个产业联动、各类资源共享的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集群发展的服务能力。
四是加大人才支撑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聚焦集群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需求,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和落地,支持企业在北上广深等高端人才聚集的一线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制定支持股权激励具体办法,先行在上市公司和已完成股改企业中施行,对股权激励行权获得的股份,在行权时对交易费和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补助,支持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引进、留住核心人才。充分发挥潍坊市职业教育优势,支持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养适合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深化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共建专业、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形式,为企业“量身订制”技术技能人才。制定出台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专门政策,缓解装备制造企业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
打造世界一流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议我市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一是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导向。在省里确定的60家“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中,高端装备产业有8家企业,潍柴并不在列。实际上,动力装备等传统优势装备既是潍坊市也是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的压舱石、主引擎,既是装备制造业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的主力军、主战场,也是装备制造业资源配置、政策支持和考核评价的主板块、主方向。过去是、当前是,将来相当一个时期仍然是。建议我市积极反映争取,从省级层面把改造提升动力装备等传统优势装备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重中之重,用足用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大各方面政策支持力度,拉长“长板”,放大优势,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业集群。
二是完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各省市纷纷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抢滩布局,形势逼人。建议我市积极争取推动,从省级层面尽快出台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示范线路建设,加强全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引领;研究制定公交运营企业资金补助政策,专项用于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购置和运营补贴;出台省级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明确加氢站建设主管部门及审批流程,推进加氢站建设布局;研究制定我省加氢站建设扶持政策,对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建加氢站给予补助。
(课题组成员:张志海 张文磊 别怀刚 胡友为 王振宇 齐心 冷新法孙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