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现状与问题
(一)仓库设施总量与布局
目前我国危险品仓库按照储存类型分为储罐及包装件仓库(平库、立体库、货棚、货场);按照经营主体不同又分为生产、流通企业自有仓库和第三方仓储企业对外经营仓库。
根据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危险品分会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公共第三方储罐企业储量大概在45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加之危险化学品生产、流通企业、港口、及部分使用单位自用储罐预计估算在1.3亿立方米。第三方规模以上危险品仓储企业危险品包装件仓库(平库、立体库、货棚、货场)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度增长了近10%。加之港口、堆场和运输中转货场,全国的面积大概在3000万平方米上下,同比降幅达到50%以上。目前储罐供需基本平衡,危险品仓储需求超过1亿平方米,仓库缺口为50%左右,部分区域甚至更高,有的地区缺口大约能达到80%,尤其是对危化品高端仓储的需求缺口更大。预计未来,危化品仓库短缺情况,在短期内仍难以缓解。
从布局看,从我国危险品仓储能力分布看,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占我国危化品仓储业的70%以上,中西部地区不足30%,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和能源产地,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非常明显。长三角区域内的仓储能力更是达到40%~50%。
初步分析,造成危化品仓库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天津港8.12事件以及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的持续影响。近两年关、停、并、转的危险品相关企业较多,仓储面积进一步萎缩。虽然第三方规模以上危险品仓储企业危险品包装件仓库(平库、立体库、货棚、货场)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较上一年度增长了近10%,但社会危险品仓库总面积是在减少的。有实力的第三方危险品仓储企业不断收购重组一些规模相对小一些的仓储企业,使得规模以上企业的总的仓储面积相对有了提高,但关、停、并、转的企业及其附带的仓储面积还是占多数。
二是由于化工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危化品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仓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危化品仓库的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化工产业的发展,致使危化品仓库的缺口不断加大。
三是行业影响最大的GB18265《危险化学品企业经营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虽然进行了修订,但一直没有颁布实施,一些地方条件很好的危险品仓储设施因为1000米的限制问题不能投入使用,只能用来当作普通仓库存放非危化工原料,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很多地方的港口对港内的危险品仓储进行严格的限制,北方的几个重要港口甚至做出了禁止进行危险品的进出港作业的决定,这些客观上使一些符合建筑设计标准的危险品仓储设施不能投入市场形成生产力,客观上也造成了紧张的局面。
四是一些地区和行政主管部门“谈危色变”,怕担风险、怕担责任,不愿意接收危化品项目,对危化品行业加以无谓限制,在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中有“矫枉过正”之嫌,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一刀切,这些情况导致仓库严重短缺。
五是危化品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建库一次性投资相对比较大,而危化品的特殊性,在用地,建设标准,审批条件,安全环保等方面门槛相对较高,现在加之有些地方又把每平方米的纳税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建库的难度越来越大。老仓库撤销了,新仓库补不上来,不断的把合规危险品仓库变成稀缺资源。
危化品仓库短缺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是危化品产品和原材料没有仓库可存,影响了生产和制造业发展;二是仓库短缺给经营者带来难度,容易扰乱市场秩序,引发无序竞争;三是没有仓库,导致乱存乱放的现象多了,无照经营的“黑仓库”泛滥,给监管带来难度,给安全带来许多隐患。
(二)危险品仓储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8.12事件后存活下来的合规的危险品仓储企业不足百家,虽然面临重重困难,有的企业甚至仓库作为普通仓库在运营,但经营状况大大好于普通货物仓储企业及历史同期,参观座谈与现场调查的几十家企业中,没有发现亏损企业,多数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其原因有四:一是货源充足,基本上没有闲置仓库,库房有效面积利用率平均在90%以上,这与目前危险品仓储市场供不应求有关;二是仓储收费标准相对较高,如,上海的合规甲类危险品仓库的日租达到8~10元/平方米;三是危险品仓储业务可以带动一般化工品仓储业务,因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往往是互为联系,互为配组的,危险品仓储经营可带动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的提高。
从危险品仓储企业的服务功能分析,目前单一仓储功能的企业越来越少,企业都依托仓储向化工供应链的上下游业务延伸,有些企业甚至成为甲方企业的销售渠道,仓储配送的费用打包在销售成本中,进行销售额返点。
从客户构成分析,有严格合规要求的外资化工生产企业和国有大型化工企业是危险品仓储企业的主要客户资源,占客户比重的90%以上,这是因为以上这些甲方企业合规要求严格,供应商选择有严格的流程和指标,现阶段存活下来的合规的危险品仓储企业的仓储资源是其不二选择,加之现在甲乙双方不断的加强合作,仓储企业向生产企业的供应链渗透。合作更加紧密。这样类型的仓储企业拥有的仓储资源在全国范围也就只有百余个库区,资源的稀缺性和合规的要求也增加了甲方企业的依赖程度。
从存货种类分析,现在的危险品仓储企业的存货涵盖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的大部分,但爆炸品及锂电池等特殊品类的危险品,需要有专业资质的企业来存放,从大类看以三类(易燃液体)为主要储存货品,占到存货比例的85%以上,其他的六类、八类危险品占到了10%左右,有机过氧化物等有TC要求的5类货品,个别几个企业有相关资质,但存量更少。主要原因:一是三类货品风险相对容易控制,一般企业都有应急处理能力;二是甲方企业的产品主线多数也是桶装的三类易燃液体;三是上海推出的定制化要求,使得企业在控制仓库库存的时候总量和品类更容易控制和合理调配仓储资源。
(三)我国危险品仓储行业的问题还很突出
危化品仓储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专业仓储,相关部门“谈危色变”,因此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行业内设施与管理相对落后、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问题突出。
1.监管职责不清晰,多头监督、层次繁多,企业感到压力和负担。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国务院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第344号令)中进一步明确了安监、消防、公安、质检、环保、交通、卫生、工商等各行政部门的职责,共同做好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工作中很多企业对这种多头监督、各自为政、层次繁多、程序复杂的做法感到头痛,很不适应,视为一种压力和负担,一些地区的安监部门也有同感。比如,安监和消防部门要求毒品、易燃液体要经常通风,预防气体浓度超标引起燃爆或中毒,而环保部门要求仓库密封,不要向大气排污,企业到底应该听谁的,很尴尬。再如,对液体储罐的要求,消防部门要求使用固定顶罐,而环保部门要求使用浮顶罐,意见不一致。
2.虽然相关法规标准制修订力度加大,但危险品仓储标准体系并未形成,相关标准化进程有待提高。2017年10月,安监总局印发《安全生产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十三五”期间拟制定标准362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31项,推荐性标准131项;按照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系统梳理现行和在研安全生产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覆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12个行业领域的标准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标准与科技互动,促进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加大科研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投入,加强专利与标准结合,促进标准合理采用新技术。
但作为危险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危险品仓储标准化建设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危化品仓储业调整发展速度,统一危险品仓储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操作标准显得非常紧迫。一是危险品仓储标准匮乏。如,危化品仓储作业流程规范、仓库建设技术参数、仓库安全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从业人员资质条件等,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形成标准体系而目前企业大多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执行,但不同细分行业的标准也大相径庭,各地也不统一,给信息沟通、行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二是部分标准过时老化,不符实际的标准得不到及时修正和调整。按规定,相关标准在实施5年以后,就应进行修订。可目前有的标准已经使用了十几年,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标准距离越来越大,难以接轨。三是新标准的申请报批环节多,手续复杂,工作效率低,致使行业急需和关注的标准不能及时出台。
3.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化仓储信息化系统以及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在即将颁布实施的相关国家标准中,都提及了信息化的设备配备及使用等硬性要求。又由于安全监管、企业管理以及合作方合规要求,都不同程度的配备了信息化系统,积极探索危险品仓储智能化管理,有的企业为此投入上千万,但并没有形成网络体系,行业共用SaaS(软件即服务)系统,定点仓库全覆盖的进程由于各种技术原因迟迟没有能够落地。各个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协作,社会资源的统一调配又涉及到企业机密等核心问题,加之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牵头单位组织实施,形成了各地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化平台,良莠不齐,又不能形成合力的尴尬局面。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4.安全监管、环保督察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7年12月,化工行业共发生较大及重大事故17起,死亡77人,同比增加5起、36人。其中较大事故15起,死亡57人;重大事故2起,即临沂金誉石化“6·5”爆炸着火事故、连云港灌南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爆炸事故,共造成人20死亡。特别是进入2017年11月以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湖北宜昌“11·11”中毒事故、辽宁大连西太公司“11·18”承包商中毒事故、新疆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1·30”事故、江苏连云港“12·9”爆炸事故和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爆燃事故等5起较大、重大事故。有的企业注重业务、绩效,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制流于形式,安全投入不足,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安全培训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存在,如果不在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建立行业自律,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也会有成为下一个“瑞海”的可能,但愿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2017年的环保风暴力度之大,覆盖之广,让众多化工企业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对于危险品仓储行业的影响远比安监、消防等监管带来的影响大的多,在环保风暴的大背景之下,仅上海一地就有20家危险品仓库关停,关停比例占到上海的27%,也客观上推升了上海本地及周边的危险品仓库的仓租。有的化工企业只能在山东、武汉等地寻找仓库。
5.“黑仓库”顽疾愈演愈烈。由于危化品仓库严重短缺,导致非法经营危化品的“黑仓库”泛滥,这些“黑仓库”设施简陋,管理混乱,乱存乱放,倒置堆码,超高超量存储,互抵货物混存,野蛮装卸等现象比较严重,潜伏诸多安全隐患。“黑仓库”的泛滥,不但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而且对危化品仓储市场也带来冲击,造成不公平竞争,严重扰乱了仓储市场正常运行秩序。“黑仓库”应该是我们重点监管和专项整治的对象。
6.危险品仓储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始终未得到改观。具有仓储操作技能又具备化学品知识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危化品仓储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高管人才不足、仓储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业务水平和技能低下。
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仓储业一线保管人员中,农民工占有50%的比例,他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专业知识、商品养护、科学管理知之更少,只能从事简单的出入库业务和装卸搬运作业。另据调查,有70%~80%的一线保管员没有进行过正规的职业技术培训,只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或职业教育就上岗了。管理岗位的管理人才也都由于化学品方面、仓储方面、信息化方面、安全管理方面的某一个方面有专长而提升到管理岗位,再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在一定时期就会遇到瓶颈。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危险品分会通过调研顺应企业和行业的要求,准备起草《危险品仓储人员专业要求与评价准则》团体标准,希望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困扰行业的这一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