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解决情绪困扰问题是我的临床专长之一,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这也一直是我咨询工作的一条主轴。在美国,我的工作对象是那些患有情绪障碍的来访者。在中国,我则在国内的法律框架下,帮助受到情绪困扰的亚健康人群,以及部分经精神科医生推荐而来且正在服药的情绪障碍患者。另外,我也开展一些针对大众和专业人员的情绪心理知识科普,以及情绪干预方面的教学。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我阅读过很多国外心理情绪题材的书籍和手册,这些作品不仅给我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还给其他美国读者提供了很多参考建议,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情绪调整。当我和中国朋友讨论情绪,为中国来访者提供咨询服务的时候,发现这些作品似乎并不总是有效。
首先,中国人似乎不太喜欢特别结构化、有做题内容的书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大多是丰富多样的,并没有那么多机械化、流程化,甚至于一板一眼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面对情绪时的心态也更加灵活、随意。当然,也可能是被经年累月的考试和作业“折磨”怕了。如果一本书长得跟《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似的,里面净是些填空题和大答题,那么无论是谁都难免会被激起一点潜意识里的反感。
而且,由于西方社会更个人化、更开放的文化形态和更普及的情绪教育,很多西方书籍会跳过许多非常基本的情绪内容,比如细致地去解释每种情绪(这类内容倒是经常在童书中出现),或者讨论特定文化下情绪的基本框架,作者默认这些内容是读者已知的。然而,中国人的情绪教育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大多数人的情绪基本知识零零碎碎,并且与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有时候看了这些书虽然会有启发,但也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再加上每位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不同、写作背景不同,有些作者可能是从学术、励志或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情绪。这样的书很有阅读价值,但因为作者情绪工作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其中难免会有理想主义的部分。书中罗列的道理、方法虽然科学系统,但对每天忙碌工作的人群来说,实现难度不是一般地大。有时候我甚至会告诉来访者,这几本书的内容仅供你参考,里面的方法并不适合实施,或者用起来不是那个效果,你就不要较劲了。
因此,相比复杂系统的作品,我更想写一本情绪类的基础读物,一本适合中国人的情绪“教育书”。虽然现在看起来社会上人们的情绪问题泛滥,甚至情绪本身都被贴上了“问题”的标签,但情绪原本并不是一种问题。相反,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它一直扮演着帮我们解决问题的角色,是一套强大高效的生存、社交机制。只有到了近代,由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非常大,加上许多人对情绪缺乏了解(可能因为他们必须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事物的学习上),以笨拙的方式对待它、处理它,甚至跟它对着干,情绪才开始普遍地造成问题。
相比立刻处理所谓的“情绪问题”,我倒是觉得更应该优先搞清楚情绪良性运作的方式。很多情绪现象如果能顺势而为,是可以自然消化的;反之,如果搞不清机制,盲目胡乱解决,反而可能造成后续问题,或者至少会导致解决无效,带来进一步的挫败体验。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参考了生活中许多亲朋好友的经历、我曾经的工作经历,以及在与同行和熟人交流时听到的相关情况。其中包括受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的人群,脑损伤或心理创伤导致述情障碍(一种难以识别和表达情绪的问题)的人群,以及因为先天的神经多样化表现而不擅长情绪表达和社交的人群,等等。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人并没有受到什么长期的情绪困扰,只是由于某些个人特质和缺乏情绪知识,在工作学习中碰了钉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受情绪问题困扰的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情绪这一主题,并且掌握发展健康情绪生活、进行有效情绪交流的一些基本技能,减少他们对情绪的困惑和在情绪体验中的困扰。
这本书脱胎于数年前我在壹心理[1]讲的一个系列情绪课程。在写作过程中,我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大量增补、删改,约有50%的内容是全新的。另外,还有30%左右是修订过的。我们会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定义情绪的组成部分、发生过程和功能,你可以从中了解每天都在跟你相伴的这种体验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价值和作用。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详细讲解每种情绪的特点、功能、相关问题,以及健康或不健康的问题应对方式,这应该可以帮你理解每天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情绪体验,并搞清楚哪些应对方式能减少问题,哪些会增加问题。在第三部分中,我们会具体聊一聊对情绪调节有帮助的普遍方法,并提供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方式,也会涉及一些具体情绪困扰的改善方式。在第四部分中,则会讨论人际关系中的情绪,也就是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建议你从头开始看,因为后面的章节会引用前面章节的内容,但你也可以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然后在涉及交叉内容时再翻看别的章节。我尽量把这本书写得像一本情绪生活大纲,希望能够帮助你掌握情绪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的祖辈可能出于种种原因在情绪方面处于“半文盲”状态,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摆脱情绪方面的蒙昧,向清醒和包容再迈进一步,这样对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来说都是好事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总体是针对普通大众的,因此书中有意没有涉及一些更加进阶的情绪干预方式,尤其是针对情绪障碍、心理创伤一类严重情绪问题的详细处理方式。因为这些方式个人操作时可能会发生偏差,或者有一定风险。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情况比较严重,在参考本书的同时,建议你尽快就医或请求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避免延误治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