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僕東歸寄慰德尹兼示潤木〔一〕
迢迢萬里途〔二〕 ,莽莽三歲隔〔三〕 。離悰兼旅況〔四〕 ,雜沓難並釋〔五〕 。欲寬居者情,聊記獨行跡。前年遠辭家,荆南事挾策〔六〕 。中丞天下賢〔七〕 ,謁入容揖客〔八〕 。賓徒車服盛,中有麻衣雪〔九〕 。逼臘踰洞庭〔一〇〕 ,羽毛風瘮镞〔一一〕 。武陵一春住〔一二〕 ,山水愛澄碧。尋僧就閒暇,横草應煩劇〔一三〕 。隨師赴辰沅〔一四〕 ,跋涉隣殞摵〔一五〕 。麻陽三掛帆〔一六〕 ,銅仁雙著屐〔一七〕 。前軍俲陽戰〔一八〕 ,破竹勢深入。逼臘抵貴陽,孤城如破驛。荒署瓦僅存,窗户悉頽拆。移時開敝篋,稍稍置硯席。主人況巨才,手自樹英烈。蠟丸刺閨至〔一九〕 ,文案日幾尺。岑范媿幕僚〔二〇〕 ,但坐看擘畫〔二一〕 。邇者西征將〔二二〕 ,繼被中旨責〔二三〕 。已合兩粤師,咽喉勢交搤〔二四〕 。滇城久未下〔二五〕 ,攻守力云竭。師久必屯田〔二六〕 ,其能懸釜鬲〔二七〕 。僰僮竄榛莽〔二八〕 ,廢土曠牟麥〔二九〕 。即事常躊躇,察眉愴捐瘠〔三〇〕 。那無一尊酒〔三一〕 ,排遣就務隟〔三二〕 。蠻花非時開,仡鳥亂格磔〔三三〕 。窮愁託吟詠,好語慰行役。束縛得蹉跎,年華坐抛擲。憶昨初來時,針孔冒矢石〔三四〕 。髑髏委亂草〔三五〕 ,霧淞雜凝血〔三六〕 。馬驚忽騰躍,人意一淒切。亂離民命輕,鷄犬等狼藉。僕夫掖我前〔三七〕 ,慘慘度軍栅〔三八〕 。回思田園樂,歲晚情逾迫。功名捷徑啓〔三九〕 ,大府破常格〔四〇〕 。我無卜式貲〔四一〕 ,寸進計斗石。移文累好友〔四二〕 ,初約背疇昔。全生爲門户,識者應見惜。枵然旅槖垂〔四三〕 ,念爾勤捆摭〔四四〕 。家門忝居長〔四五〕 ,慚愧少擘璁〔四六〕 。子言嫂姪貧,何忍分涓滴〔四七〕 。不記少小時,推梨耻割宅〔四八〕 。開函見子意,至性生感激。族譜教方衰,錙銖起牆鬩〔四九〕 。豈知手足恩,具邇異疏逖〔五〇〕 。即此慰先靈,庶幾免離析。草堂父書在,千卷皆手澤〔五一〕 。西園梅竹林,十畝錯塍陌〔五二〕 。得錢了公税,餘用佐菽帛〔五三〕 。讀書兼治生,生理恆苦窄。吾方逐游惰,勉汝終苦説。長鬚隨我久〔五四〕 ,嬾惰亦成癖。憐渠精力衰〔五五〕 ,遣去情脈脈。臨發寫此詩,萬山猿叫夕。
〔一〕德尹:初白弟查嗣瑮(一六五二—一七三三),字德尹,號查浦。據《海寧州志稿》卷二九《文苑傳》:“(德尹)少受業於姚江黄宗羲,講明六經指歸及性命之學,與中表兄朱彝尊切劘風雅,益耽吟詠。未遇,游京師,詩名與伯兄慎行相埒,時稱二查,兼工書翰。康熙庚辰(一七〇〇)進士,歷官翰林院侍講,提督順天學政。未幾,稱疾歸。塤箎叶和,更約鄉人爲‘耆老會’,賦詩游讌者數載。晚以門累坐謫,卒於關西,年八十二。”著有《查浦詩鈔》十二卷、《查浦輯聞》二卷、《南北史識小録》十二卷及《音韻通考》二十卷。 潤木:初白弟查嗣庭,字潤木,號横浦。府學廩膳生,康熙乙酉(一七〇五)舉人,丙戌(一七〇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職編修。甲午(一七一四)充湖廣副主考,戊戌(一七一八)提督河南學政,補授侍講學士。雍正元年(一七二三)任山西正主考,因隆科多薦舉,特令内廷行走,授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丙午(一七二六)充江西正主考。後因言語文字賈禍,被革職拏問,交三法司嚴審定罪,瘐死獄中。著有《晴川閣詩鈔》一卷。
〔二〕迢迢:遠貌;漫長貌。晉潘岳《内顧》詩一:“漫漫三千里,迢迢遠行客。”
〔三〕莽莽:長遠;久遠。
〔四〕離悰(cóng):離情。悰,心情。宋張龍榮《摸魚兒》詞:“思量遍、前度高陽酒伴,離悰悲事何限。”
〔五〕雜沓:亦作“雜遝”,衆多雜亂貌。《漢書·揚雄傳》上:“駢羅列布,鱗以雜沓。”
〔六〕荆南:荆州以南,此泛指西南。 挾策:手持簡册。此指充當幕僚,掌管文書。
〔七〕中丞:御史中丞,官名。明初設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職位相當御史中丞。又,明清常以副都御史出任巡撫,清代各省巡撫按例兼任右都御史銜,故明清巡撫也稱中丞。此謂貴州巡撫楊雍建。浙江海寧人。字自西,號以齋。順治甲午(一六五四)舉順天鄉試,乙未(一六五五)進士。知廣東高要縣,擢兵科給事中,轉吏科給事中。康熙三年(一六六四),自刑科都給事中累擢左副都御史。十八年(一六七九),典會試,授貴州巡撫。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召授兵部左侍郎。尋以親老乞終養。立身正直,多有建言,曾一日而上九疏;在行間久,諳習軍隊。著有《黄門疏小稿》二卷、《撫黔奏疏》八卷及《景疏樓詩文》十卷等。
〔八〕揖客:作者自謂。
〔九〕“中有”句:意謂其中有穿戴孝服的人(詩人自指之辭)。據初白《長假後告墓文》云:“男不幸早失怙恃。年二十三,吾母見背;又六年,吾父下世。家徒壁立,無以自存,不得已,依人遠幕。時吾父之喪服方小祥,含淒覥面,幾不齒於人數。”
〔一〇〕逼臘:臨近臘月,意指到年底。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北省北部、長江南岸,爲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一一〕瘮镞(chěn shè):猶言鷄皮疙瘩。唐皮日休《初入太湖》詩:“枕下聞澎湃,肌上生瘮镞。”
〔一二〕武陵:縣名,參前《武陵送春》詩注〔一〕。
〔一三〕横草:踐踏野草,盡使傾倒。此喻極輕微瑣碎的事情。唐李白《書情贈蔡舍人雄》詩:“愧無横草功,虚負雨露恩。” 煩劇:謂事務叢雜。
〔一四〕辰沅:辰州、沅州,均府名,故治在今湖南省西部之沅陵縣、芷江縣。參前《北溶驛》、《午日沅州道中》詩注〔一〕。
〔一五〕殞摵:喻指死亡。殞,殞殁。摵,葉落貌。
〔一六〕麻陽:縣名,詳前《麻陽遠船行》詩注〔一〕。 三掛帆:謂由水路經過三次。掛帆,張帆行船。南朝宋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剖竹守滄海,掛帆過舊山。”
〔一七〕銅仁:府名。置於明初。在今貴州省東部、沅江支流辰水上游,鄰近湖南省。《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二二:“銅仁府,《禹貢》荆州南裔,後爲溪蠻地,唐屬錦州。五代以後,仍没於蠻。元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初隸思州宣慰司,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 雙著屐:謂來回兩次。
〔一八〕俲陽:原稱“無陽”,縣名,置於漢代。晉改曰舞陽,南齊改稱俲陽,故址在今湖南省黔陽縣西南。
〔一九〕蠟丸:謂封在蠟丸之中以防泄漏的書信。 刺閨:夜有急報,投刺於宫門以告警。南朝梁戴暠《從軍行》詩:“長安夜刺閨,胡騎白銅鞮。”
〔二〇〕岑范:謂後漢名士岑晊、范滂。晊字公孝,南陽棘陽(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南)人。據《後漢書》卷六七:“晊有高才,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太守弘農成蘟下車,欲振威嚴,聞晊高名,請爲功曹,又以張牧爲中賊曹吏。蘟委心晊、牧,褒善糾違,肅清朝府。”後成 下獄死,晊與牧亡匿齊魯之間。滂字孟博,汝南征羌(即汝南細陽,故城在今安徽太和縣東)人。曾爲太尉黄瓊、太守宗資辟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職,嚴整疾惡。其有行違孝悌、不軌仁義者,皆埽迹斥逐,不與共朝。”岑、范均曾任功曹(相當於郡守的總務長,除掌人事外,並得參與一郡政務)一類文職官員與聞政事,立身剛直,政績顯然,故初白與之相比擬,感覺有愧。
〔二一〕擘畫:亦作“擘劃”,籌謀;處理。
〔二二〕邇者:近來。
〔二三〕中旨:帝王意旨。
〔二四〕搤(è):通“扼”,掐住。
〔二五〕滇城:謂雲南昆明。
〔二六〕屯田:政府利用軍隊(或農民、商人)墾種土地,徵取收成以爲軍餉。這一做法始於漢代,有軍屯、民屯、商屯之别。此指軍屯。
〔二七〕釜鬲(lì):古代炊器。釜,鐵鍋。鬲,陶製圓口炊具。
〔二八〕僰(bó)僮:均爲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 榛莽:此指叢樹密林。
〔二九〕牟麥:麥名。《詩·周頌·臣工》:“於皇來牟,將受厥明。”宋朱熹《集傳》:“來牟,麥也。”
〔三〇〕察眉:謂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實情。語本《列子·説符》:“晉國苦盜,有郄雍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唐杜甫《夔府書懷》詩:“即事須嘗膽,蒼生可察眉。”然清翁方綱批曰:“‘即事’以‘察眉’爲對,非因杜詩太熟,正坐杜法未熟耳。” 捐瘠:飢餓而死。瘠,通“胔”。唐蘇頲《處分朝集使敕》:“捐瘠相仍,流庸莫返。”
〔三一〕那無:猶“無那”,無可奈何。
〔三二〕隟:同“隙”。空暇。
〔三三〕仡(gē)鳥:仡僚地區的鳥。仡僚,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名,主要分佈在今貴州黔西、織金、遵義、仁懷及廣西隆林等地。 格磔:鳥鳴聲。唐錢起《江行無題》詩:“祇知秦塞遠,格磔鷓鴣啼。”
〔三四〕針孔:語本晉傅咸《小語賦》:“邂逅有急相切逼,竄於針孔以自匿。”
〔三五〕委:堆積。
〔三六〕霧淞:入冬後霧氣凍凝於樹木上的微粒。宋曾鞏《冬夜即事》詩:“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門霧淞寒。”自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木上,旦起視之如雪。日出飄滿堦庭,尤爲可愛。齊人謂之霧淞。”
〔三七〕掖:挾持;攙扶。
〔三八〕軍栅:軍營。栅,栅壘。
〔三九〕捷徑:終南捷徑,指謀取官職或名利的便利途徑。據《新唐書·盧藏用傳》:藏用思入朝爲官,隱居於長安附近之終南山,以冀徵召,時人稱之爲隨駕隱士。後果被召入仕。有司馬承禎者也嘗被召,欲歸山,藏用指終南山曰:“此中大有嘉處。”承禎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也。”
〔四〇〕大府:高級官府,此謂貴州巡撫楊雍建。
〔四一〕卜式:西漢河南人。屢以家財捐助政府,武帝時任中郎,後封關内侯,官御史大夫。因反對鹽鐵專賣,未幾,被貶爲太子太傅。
〔四二〕移文:以公文發往平行機關。此謂書信。
〔四三〕枵然:猶空空然。 槖:同“橐”,袋子。
〔四四〕捆摭(zhì):捆紮,摭取。摭,拾取。
〔四五〕忝:有愧於。
〔四六〕擘璁:猶擘劃,籌謀策劃。
〔四七〕涓滴:極言其微小。涓,細流。
〔四八〕推梨:謂孔融讓梨故事。《後漢書》卷七〇:“融幼有異才。”注引《融家傳》:“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割宅:猶分家。南朝陳徐陵《裴使君墓誌》:“割宅字貧友之孤,開門延故人之殯。”
〔四九〕錙銖:喻微小。《韓非子·功名》:“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沈。非千鈞輕、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 牆鬩(xì):猶鬩牆,語本《詩·小雅·常棣》:“兄弟鬩於牆。”後因稱兄弟不和爲鬩牆之争。
〔五〇〕具邇:指代兄弟。語本《詩·大雅·行葦》:“戚戚兄弟,莫遠具爾。”具,同“俱”;爾,通“邇”。親近之意。因上句有兄弟二字,後因以具爾或具邇代稱之。 疏逖:疏遠。《史記·司馬相如傳》:“將博恩廣施,遠撫長駕,使疏逖不閉,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索隱》:“逖,遠。言其疏遠者不被閉絶也。”
〔五一〕手澤:先人遺墨或遺物。此指所遺留下來的書籍。語本《禮記·玉藻》:“父没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
〔五二〕塍(chéng)陌:田埂。
〔五三〕菽帛:菽,豆類。帛,絲織品。此代稱吃穿日用。
〔五四〕長鬚:指代奴僕,詳前《蕪湖關》詩注〔八〕。
〔五五〕渠:他。此謂老僕。
詩作於康熙二十年秋冬之際,時在貴陽巡撫楊雍建軍幕。時年三十二歲。詩中言及作者兩年多來的從軍歷程和思想活動,既提到了“岑范媿幕僚,但坐看擘畫”、“那無一尊酒,排遣就務隟”的軍營生活的單調無聊、虚擲光陰,也透露了“我無卜式貲,寸進計斗石”而未得記功升遷的原因,再加上親眼目睹了這場戰争的無比殘酷和人民遭難的種種情況,詩人原想通過從軍這一方式“全生門户”,博取功名,現在不得不游惰思歸,想重走讀書求功名的老路。全詩以家信口吻寫來,娓娓而談,如怨如訴,頗有親近感,是研究初白生平思想的重要資料。清查奕照評是詩曰:“皆至情至性之語,讀之能無淚落?百世子孫有兄弟者當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