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已后二词,传自曹功显节度家〔一〕,云墨迹旧在京师梁门外李王寺一老尼处,故蔽难读。
晚妆初了明肌雪〔二〕,春殿嫔娥鱼贯列〔三〕。笙箫吹断水云间〔四〕,重按霓裳歌遍彻〔五〕。临春谁更飘香屑〔六〕?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七〕。
【注释】
〔一〕曹功显节度:曹勋,字功显(《宋史》本传作“公显”),阳翟人。曾从宋徽宗(赵佶)北迁。高宗(赵构)建炎(一一二七——一一三〇)初曾建议募死士航海,入金国东京,奉徽宗由海道归。因得罪执政,谪为外官,九年不得升迁。后来曾做江西兵马副都监、成州团练使、忠州防御使、容州观察使等职。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为昭信军节度使。孝宗(赵眘)时,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卒,赠少保。(见《宋史》卷三百七十九本传)著有《松隐乐府》。
〔二〕明肌雪:肌肤明洁像雪般。温庭筠《女冠子》词:“钿镜仙容似雪。”韦庄《菩萨蛮》词:“皓腕凝双(一作“霜”)雪。”都是把“雪”来形容肌肤的白滑。
〔三〕嫔娥:统指宫殿中的妇女。 鱼贯列:即按次序排列着,因像鱼游水一条条先后贯串着的样子,故叫“鱼贯”。
〔四〕水云:水态云容,原极相似;远水天云,又遥相接;流水行云,更可象征自然、闲澹、悠长、潇洒的景象情致;因此诗人往往把水云连用。例如萧悫《春日曲水词》:“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诗:“日暮蒹葭空水云。”
〔五〕霓裳歌遍彻:《乐苑》:“《霓裳羽衣曲》,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进。”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自注云:“散序六遍舞拍。”又云:“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又云:“《霓裳曲》十二遍而终。”沈括《梦溪笔谈》:“《霓裳曲》凡十二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叠遍,自此始有拍而舞。”周密《齐东野语》:“《霓裳》一曲,共三十六段。尝闻紫霞翁(杨缵)云:幼日随其祖郡王曲宴禁中,太后令内人歌之,凡用三十人,每番十人奏,音极高妙。”王国维《唐宋大曲考》云:“《霓裳》,唐人谓之法曲,不云大曲。所以谓之法曲者,以其隶于法曲部而不隶于教坊故。然由其体制观之,固与大曲无异也。唐之《霓裳》,散序六遍,中序以下十二遍。”又云:“大曲各叠,名之曰‘遍’。‘遍’者‘变’也。古乐一成为变。《周礼·大司乐》:乐有六变、八变、九变。郑注云: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霓裳》是一种舞曲(法曲、大曲都有舞曲。张炎《词源》“拍眼”条:“所以舞法曲、大曲者必须以指尖应节……”可证),它有十八遍(也叫“叠”),三十六段(每遍二段),前六遍无拍不舞,以后才有拍而舞。“彻”字这里虽没有提到,但从“《霓裳曲》十二遍而终”的说法,和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中的“大和”凡五首,第五首叫“第五彻”看来,似乎就是“终”、“末”的意思。
〔六〕香屑:即百和香。《词林纪事》引许蒿芦说:“飘香屑,疑指落花言之。”
〔七〕待踏句:是说月夜骑马归去。
这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描述在宫殿中纵情游乐的情形。前段写出场有许多美人奏乐歌唱的盛况。后段刻画洋洋得意的神态,直至收场踏月归去。
【校勘】
调名,《全唐诗》作《木兰花》,注:“一名《玉楼春》,一名《春晓曲》,一名《惜春容》。”
《词谱》卷十二在《玉楼春》调名下注:“李煜词名《惜春容》。”刘继增笺:“案,《词谱》云:李煜词名《惜春容》,所见与此本异。”《类编》、毛订、《正集》、宋校均题作《宫词》。
调下注,“已后”,吴本、吕本、萧本作“已下”。“曹功显”,吴本、吕本、侯本均作“曹公显”。“一”字萧本无。“老尼处”,吴本、吕本、侯本均作“老居士处”。侯本注在下首《子夜歌》的末尾,“已后”作“已上”。
〔嫔娥〕徐釚《词苑丛谈》(《海山仙馆丛书》本,后同)引作“嫦娥”。
〔笙箫吹断〕《花草粹编》作“笙歌吹断”;《正集》作“凤箫吹断”,“凤”下注“一作‘笙’,误”,“吹”下注“一作‘初’,误”;《词综》、《全唐诗》、《词谱》、《词林纪事》均作“凤箫声断”;《草堂诗余隽》作“凤箫初断”(据唐圭璋笺)。
〔水云间〕《草堂诗余》、《花草粹编》、《词综》、《全唐诗》、《词林纪事》均作“水云闲”,《正集》和宋校同,吴本“间”字空格。
〔临春〕毛订、《词综》、《全唐诗》、《词谱》、《词林纪事》均作“临风”。
〔情味〕妙选、陈校《草堂诗余》(陈钟秀校刊本,以后简称“陈校”)、《花草粹编》、《花间集补》、毛订、《词综》、《词苑丛谈》引、《全唐诗》、《词谱》、《词林纪事》均作“情未”。
〔休放〕吴本、吕本、侯本、萧本、妙选、陈校、《类编》、《花草粹编》、《花间集补》、《词苑丛谈》引、《词林纪事》均作“休照”。
〔烛光〕吴本、吕本、侯本、萧本、《草堂诗余》、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引(见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三)、《花草粹编》、《花间集补》、毛订、《词综》、《词苑丛谈》引、《全唐诗》、《词谱》、《词林纪事》均作“烛花”。
〔待踏〕吴本、吕本、侯本、萧本、妙选、陈校、《类编》、《花草粹编》、《花间集补》、毛订、宋校均作“待放”;《正集》“踏”下注:“一作‘放’,误。”
【附录】
马令《南唐书》卷六《女宪传》:“后主昭惠后周氏,小字娥皇……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唐之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曲,罹乱,瞽师旷职,其音遂绝。后主独得其谱。……后辄变易讹谬,颇去洼淫,繁手新音,清越可听。”
王灼《碧鸡漫志》卷三:李后主作《昭惠后诔》云:“《霓裳羽衣曲》,绵兹丧乱,世罕闻者,获其旧谱,残缺颇甚,暇日与后详定,去彼淫繁,定其缺坠。”(《知不足斋丛书》本在此下注“灼所引似是诔后注文,今失传”云。)《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四:“此曲(指《霓裳羽衣曲》)世无谱,好事者每惜之。《江表志》载周后独能按谱求之。徐常侍铉有听《霓裳》送以诗云:‘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则江南时犹在也。”(《海山仙馆丛书》本。后同。)按,《徐公文集》(《骑省集》卷五)此诗题作《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王铚《默记》中:“小说载(陶九成《说郛》“载”字下有“伐”字,更佳。——宛委山堂本,后同)江南大将获李后主宠姬者(《说郛》作“夜”),见灯辄闭目,云,烟气。易以蜡烛(《说郛》作“灯”),亦闭目,云,烟气愈甚。曰,然则宫中未尝点烛耶?云,宫中本阁每至夜则悬火(《说郛》作“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也。”(商务印书馆校印本,后同。)
徐釚《词苑丛谈》卷六:“李后主宫中未尝点烛,每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尝赋《玉楼春》宫词曰:‘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嫦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王阮亭《南唐宫词》云:‘花下投签漏滴壶,秦淮宫殿浸虚无。从兹明月无颜色,御阁新悬照夜珠。’极能道其遗事。”
【集评】
王世贞《弇州山人词评》:“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致语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情语也。后主直是词手。
杨慎《评点草堂诗余》卷二:何等富丽侈纵。观此,那得不失江山。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此驾幸之词,不同于宫人自叙。“莫教踏碎琼瑶”,“待踏清夜月”,总是爱月,可谓生瑜生亮。
又云:侈纵已极,那得不失江山?《浪淘沙》词即极凄楚,何足赎也。
李廷机《草堂诗余评林》卷三:人主叙宫中之乐事自是新切,不与他词同。
许昂霄《词综偶评》:《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霓裳曲》十二遍而终,见香山诗自注。“临风谁更飘香屑”,“飘香屑”,疑指落花言之。
谭献《复堂词话》:豪宕。
陈廷焯《云韶集》卷二十四:风雅疏狂,失人君之度矣。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在南唐全盛时所作。按霓羽之清歌,爇沉香之甲煎,归时复踏月清游,洵风雅自喜者。唐元宗后,李主亦无愁天子也。此词极富贵,而《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极凄惋,则富贵亦一场春梦耳。《霓裳曲》天宝后散失,南唐昭惠后善歌舞,得其残谱,审定缺坠,以琵琶奏之,遗曲复传。故上段结句云:“重按《霓裳》。”洪刍《香谱》谓后主自制“帐中香”,“以丁香、沉香及檀麝等各一两,甲香三两,皆细研成屑,取鹅梨汁蒸干焚之”。故下段首句云风飘香屑,殆即“帐中香”也。其“清夜月”结句极清超之致。《艺苑卮言》云:“后主直是词手。”